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麗,同時包含豐富自然知識的兒童詩,它以詩歌的形式,用假設的語氣,向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這首詩歌在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自然科學知識,符合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課文。下面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份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希望可以幫到你!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為題材的兒童詩歌,向孩子們介紹了大自然中很多細微的、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這首詩歌易讀易懂,節奏感強,詩句韻腳整齊,適合朗讀,很能引起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并使他們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現象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觀察到。介紹了在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與觀察事物的興趣。課文內容富于情趣,學生可能在課外閱讀中接觸過,教學時不必太過強調課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應把重點放在“引起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課外知識”上。
設計理念:
本篇詩歌,以第二人稱的寫法,十分親切地告訴我們,要是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的科學常識。教師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學會這些知識。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聽、說、讀的方式,來掌握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詩歌內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初步懂得自然界里的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只要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就能認識大自然,掌握大自然,讓大自然為我們服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第2至第5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要讓學生知道天然指南針指的是什么,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利用哪些天然指南針才能辨別方向。
2、課文中涉及的自然知識是教學的難點。如“天然的指南針” 、“忠實的.向導” 、“指路燈”,以及為什么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枝葉稀的一面是北等······
教學流程:
一、導課
創境激趣: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時候的四大發明嗎?(有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
其中指南針有什么作用呢?(野外迷路的時候,它可以指明方向)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心情會怎樣呢?(著急、害怕、哭·····)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會教我們一些好辦法,找出指南針。
板書課題
(這一設計,輕松導課,初步感知“指南針”)
二、感知詩歌內容
1、閱讀第一小節
a、邊讀邊思考,說說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迷路后千萬別慌張,找出天然的指南針理解“天然”,就是指自然存在的不是人工制造的自然現象。)
“千萬” 、“天然的指南針”十分重要,請同學們讀時應重讀。
b、生練讀
有了天然的指南針,我們就可以知道準確的方向了,可是,大自然里哪些東西可以作指南針呢?
2、閱讀第二至五小節
讓學生自讀,并找出天然的指南針。
(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
學生說到哪個內容就指導讀哪個內容,不要限制逐個理解。
1)太陽部分思考:
1這里說的天然指南針是什么?(太陽)
2什么叫“向導”?(帶路人)
3“忠實”是什么意思?(可靠實在)
4為什么說“太陽是個忠實的向導”?(因為太陽指的方向忠誠可靠,我們住在北半球,中午太陽在南,樹影指向北方)
5早上、晚上,太陽都在哪里?樹影各指著什么方向?(讓學生自己練說)
2)北極星部分思考:
1這里說的天然指南針是什么?(北極星)
2結合上一 課你能找出天上的北極星嗎?(《數星星的孩子》一課中,爺爺說:“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離它們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找到像一把勺子的北斗星,就能找到北極星了。)
3“指路燈”是什么?(聯系電影、電視及畫報中的航標燈來理解)
4為什么說北極星是“指路燈”?(因為地球的北極正對著北極星,也就找到了北的方向,北極星就像指路燈一樣,告訴你要找的方向。)
3)大樹部分思考:
1“大樹也會來幫忙”是什么意思?(大樹也來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2為什么枝葉稠的一面是南,稀的一面是北?(因為大樹的生長靠陽光,朝南一面受光強,枝葉就長得稠:朝北一面受光弱,枝葉就長得稀。)
4)積雪部分思考:
1這里說的天然指南針是什么?(積雪)
2積雪為什么能幫助人們辨別方向?(因為積雪被太陽照會融化,通過積雪融化的快慢就可以辨別方向了。)
3利用屋頂、溝渠、土堆上的積雪怎樣辨別方向?(屋頂和土堆上的積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化得慢的一面是北。相反,溝渠里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
(這一設計,體現學生的自主感知課文,把課文內容與生活緊密相聯。)
5)表演課文,深化主題
a、師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樹呀?怎么沒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陽:孩子,別哭別哭,我來幫助你。現在是中午,你看我照著大樹,大樹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極星:別哭別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樹:我也能來幫助你,你看我的樹葉,一面陽光充足,枝葉茂盛,一面很少見到陽光,樹葉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積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陽光強,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太陽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淚):哦!明白了,謝謝你們,再見!
b、學生表演
(這一設計,為了體現學生的聽和說,也是一個口語交際訓練,設制情境,既讓學生得到訓練,又使學生對課文中的天然指南針加深印象。)
3、閱讀第六小節
1)看插圖。思考:
1圖上都畫有什么?小朋友們都在干什么?
2圖上畫的是哪一自然段的內容?(第六自然段)
2)比較。讀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看它們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前三句完全相同,后一句不同。第一自然段說“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能幫你找方向,第六自然段說“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全靠你自己細細觀察,多多去想才能找到。)
3)默讀。思考:
1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講在野外,如果迷了路,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能辨別方向,因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
2尋找天然的指南針靠什么?(一靠“細細觀察”,不細不行;二靠“多多去想”,不多想也不行。)
3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4、總結。
大自然中有許多天然的指南針,人們是怎樣發現的呢?是靠細細觀察,多多去想。只要我們對周圍的事物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發現規律并充分利用這些規律。
三、課后延伸
同學們,除了書上介紹的,你們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如何利用它們辨別方向呢?
回家后,把你們知道的天然指南針介紹給爸爸、媽媽。
(這一設計,把課文內容進行延伸,開擴學生的眼界,發散學生的思維。)
板 書: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天然的指南針
太陽圖 北極星圖 大樹圖 積雪圖
白天 黑夜 陰雨天 下雪天
(向導) (指路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01-18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學設計03-03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優秀教學設計02-28
小學《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學設計04-0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優秀教學設計04-0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范文01-06
有關《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學設計01-0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精品教學設計01-05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及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