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怎樣加快溶解》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材分析
《怎樣加快溶解》是小學科學教材四年級上冊溶解單元的第2課,本課在本單元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課《食鹽在水里溶解了》的基礎上來探究“怎樣加快溶解”,引導學生運用變量控制實驗的方法,探究影響物質(zhì)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讓學生自主經(jīng)歷“問題——假設——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為后面《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等課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
教材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探究肥皂、糖塊、食鹽加快溶解的方法。在實際教學中,考慮到肥皂水的能見度較差和時間效率等問題,對教材的實驗材料進行了調(diào)整:用方糖代替肥皂。因為方糖規(guī)格大小統(tǒng)一,糖水透明。本著“一英寸寬、一英尺深”,“開口要小,切口要深”的教學理念,三種加快溶解的方法中只重點探究使用攪拌的方法是否能夠加快溶解。掌握了研究攪拌的方法,另外兩種:用熱水和研碎的方法也可以舉一反三,以此類推了。教學過程中,重點讓學生經(jīng)歷“問題、設計、驗證”的探究過程,以知識為載體,重點研究控制變量實驗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1.知識經(jīng)驗: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學生對溶解的概念也有了具體的認識。
2.技能經(jīng)驗:三年級上學期在《紙》單元中有關于紙的吸水性、承受拉伸性、承受彎曲性的研究,學生已初步經(jīng)歷了對單個變量進行控制的活動,但是四年級學生已有的水平?jīng)Q定了他們提出的方案往往是不完善的,并缺乏思維的方向性。
3.生活經(jīng)驗:學生在平時或多或少會經(jīng)歷和接觸過一些溶解現(xiàn)象,如沖奶粉、沖糖水、泡咖啡等用筷子攪拌,使他們積累了較多的感性經(jīng)驗,為本課的學習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攪拌能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設計出“研究攪拌能否加快溶解” 的變量控制實驗方案,并知道實驗中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
(2)在探索“怎樣加快溶解”的過程中經(jīng)歷“問題——猜想——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
3.情感目標
愿意以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進行科學探究,樂于與人合作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明確實驗中的變量和不變量,能設計出變量控制實驗方案,并能控制實驗中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
五、材料準備
燒杯、方糖、筷子、冷水、記錄單。
六、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七、板書設計:
怎樣加快溶解
方法 不同條件 相同條件
攪拌 √ 是否攪拌 同水溫
熱水 同水量
研碎 同時放
方糖同大小
【四年級上冊《怎樣加快溶解》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四年級語文上冊《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4-03
跳繩教學設計范文09-10
《太陽》教學設計范文04-09
《趙州橋》教學設計范文04-09
《西湖》教學設計范文04-07
《荷葉圓圓》教學設計范文07-18
《咬文嚼字》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