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護理畢業論文范文:護理給藥錯誤的調查分析及應對方法探微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給藥錯誤發生的原因及應對策略,以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方法對某三級乙等醫院2006—2010年護理系統上報的98例護理給藥錯誤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結果98例給藥差錯中,以藥品錯誤最多,占3O.61%;以白班發生錯誤的頻次最多,占71.43%;以工作1~2年護士發生給藥錯誤概率最高,占45.94%;給藥錯誤的最常見原因為操作流程不規范,占29.85%.結論應加強護士隊伍業務素質建設,強化給藥規章制度,改革現有的護理排班模式,加強護理隊伍的自律監管,并提倡不良事件無責上報制度,以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給藥錯誤;原因分析;護理管理

  作者:鄭惠芳,謝麗萍,董衛紅,孔月華

  藥物治療是臨床醫療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是藥物治療最直接的實施者和管理者,及時準確使用藥物,并對藥物治療進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護士重要職責之一,也是確保護理安全的重要環節。因此,護士作為臨床給藥最后把關者,在患者用藥安全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臨床給藥過程中如發生下列情況即被認為是給藥錯誤:患者錯誤、給藥途徑錯誤、藥物劑量錯誤、藥物錯誤和給藥時間有明顯的偏差、漏服等。本文通過對某三級乙等醫院2006—2010年上報到護理部的98例給藥錯誤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以探討有效的應對策略,提高患者用藥安全。

  1.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各科室通過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到護理部的98例給藥錯誤案例。

  1.2 方法 對98例護理給藥錯誤的類型、發生班次、涉及人員工作年限、給藥途徑及給藥錯誤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列表統計分析。其中,給藥錯誤涉及工作人員及發生原因以頻次計算。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

  2.結果

  2.1 98例給藥錯誤分類情況98例護理給藥錯誤分類結果中,以藥品錯誤的發生率最高,達30.61%;其次是患者錯誤和超時或遺漏給藥,發生率分別為26.53%和16.33%.

  2.2 98例給藥錯誤發生班次情況98例給藥錯誤發生班次中,以白班占的比例最高,為71.43%.

  2.3 98例給藥錯誤涉及人員工作年限分布98例給藥錯誤總共涉及人員148名,其中以工作1~2年的護士發生率最高,占45.94%,其次是工作3~5年和6~10年的護士發生率分別達17.57%與16.22%%.

  2.4 98例給藥錯誤發生的主要原因98例給藥錯誤發生的主要原因為給藥核對流程不規范,占29.85%,其次為對患者身份確認不規范,占14.93%.

  3.討論

  3.1 給藥錯誤的根本原因是不遵守給藥規章制度

  3.1.1 患者身份確認不規范本組病例中發生20例患者,護士未按“患者安全十大目標”要求,即至少用2種以上識別患者的方法來確認患者身份,僅以患者姓名或床號甚至憑個人印象來認定,導致用藥錯誤的發生;患者使用的腕帶形同虛設,部分患者不明白為何使用腕帶,擅自去除腕帶現象時有發生。

  3.1.2 核對流程不規范本組病例主要原因分析中,核對流程不規范導致的給藥錯誤發生率最高,達40人次。涉及30名護士在給藥過程中沒有按“三查八對”要求認真地、逐項地完成核對工作,僅僅核對床號、姓名,而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特別是對有效期沒有認真核對;有的護士取藥時憑經驗、印象從固定的位置取藥,不認真核對藥名或只核對藥名不對劑量等,導致護理差錯的發生。按要求許多環節需雙人核對,如擺放藥品、發放口服藥及配置靜脈輸液等,但在護士人員緊張時,一些特殊時間段(如每天上午是大批治療最集中的時間段),或有些班次(如后夜班),未經雙人核對的藥物直接使用到患者身上的現象屢見不鮮。

  3.1.3 不重視患者的疑問本組病例中,有10例患者在給藥錯誤發生前,已向護士提出疑問,但未引起護士警覺,失去很好的糾錯機會,以致錯誤無法挽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護理服務理念有待進一步提高。

  3.1.4 治療過度或輸液過多治療過度、輸液過多的現象非常普遍。為充分說明這一問題,筆者專門統計該院1d輸液工作量:住院患者1157人,其中輸液患者906人,輸液患者占住院患者的78.31%,全天患者輸液總瓶數2689瓶,輸液患者人均輸液為2.97瓶,另外還有740人次微泵注射液。這與目前過度輸液治療的國情相吻合。治療過度、輸液過多給護士帶來工作量明顯增加,特別是尚未成立靜脈配置中心的醫院,護士在上午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大量的加藥液、靜脈穿刺和更換液體等一系列給藥操作,特別是換接輸液的鈴聲此起彼伏,使護理人員注意力分散,致缺陷時有發生。

  3.1.5 工作流程或醫囑不規范在本組病例中,有4名護士由于工作流程被打斷,如在核對口服藥時聽到鈴聲被迫中斷對藥,或更換液體時先簽名再給藥,從而導致錯誤發生。另外,藥房發錯藥和醫生開出醫囑不規范等也是導致護士給藥錯誤發生的原因。本組病例中,有8起是藥房發錯藥導致護士給藥錯誤的發生。4例是醫生開醫囑不規范或醫護之間溝通不夠導致的。

  3.2 給藥錯誤的內在原因是護士隊伍業務素質建設亟待加強

  3.2.1 年經護士經驗不足本組98例病例中不同工作年限護士發生給藥錯誤的比例有顯著差異。在涉及的148名護士中68名護士工作年限在1~2年,達到45.94%,是本組給藥錯誤發生率最高的年限段。隨著醫院不斷擴大,大批新護士加入到護理隊伍中,年齡過于年輕化的現象凸顯出來。工作1年內護士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方能開展一些基礎護理和最基本的護理操作,因此,發生給藥錯誤的概率小。而1-2年護士剛取得執業資格證書,離開帶教老師獨立開展工作,在工作能力、知識水平、應急及人際溝通等方面的能力還不夠強,這是導致1~2年護士發生給藥錯誤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這一年限段的護士應加強監管。

  3.2.2 護士工作生活壓力過重工作年限在3~5年的護士和6~10年的護士發生給藥錯誤比例也較高,分別達到17.57%和16.22%.文獻顯示5~1O年護齡的護士出現的差錯較多,分析認為此工作年限段的護士盡管年富力強,但更多地承受來自個人感情、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應激事件,還要面臨學歷教育、職稱晉升等壓力。因此,5~10年以內的護士發生給藥錯誤的概率也較高,需要關注。

  3.2.3 護士原有的藥物知識欠缺現代社會,新藥層出不窮,再加之護士原本藥物知識不足,不能完全理解用藥過程中的要求,影響了對患者用藥的安全。在本組病例中,有16例給藥錯誤的發生與護士自身業務水平相關。如:中效胰島素,常規每日2次皮下注射;中性胰島素為短效胰島素,一般每日3次皮下注射,而有的護士常將兩者混淆,發生張冠李戴;易善復(多烯磷脂酰膽堿)說明書上明確表示:“嚴禁用電解質溶液(生理氯化鈉溶液,林格液等)稀釋”,但護士如果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就容易發生類似的給藥錯誤。

  3.2.4 藥品通用名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的困惑藥品通用名的實施對多少年來習慣于使用商品名的護士,是一個新課題。藥品通用名過于繁雜,難以書寫、記憶;一品兩規,容易混淆,增加了執行的風險;通用名長,與醫院信息系統的字段不相匹配,一些信息由于詞條字段不夠長而導致沒有充分顯示,如奧扎雷格氯化鈉針,有80mg/100ml和80mg/250ml兩種規格,由于受詞條長度的限制,規格后半部分即100ml和250ml無法顯示,給護士工作帶來不便,且容易出錯。從98例給藥錯誤的分類情況表顯示,該類藥品錯誤發生率最高,達到30.61%.30例藥品錯誤中,主要是胰島素劑型錯誤8例,如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和門冬胰島素R注射液。藥品相似發生錯誤16例,如胰激肽原酶腸溶片與胰酶腸溶膠囊。

  其次是輸錯液或發錯藥和遺漏給藥,分別為26.53%和16.33%.另外,給藥劑量錯誤發生率也較高。護士應加強對藥物相關知識學習,盡快熟悉通用名,順應社會醫學發展的需求。

  3.3 給藥錯誤的外在原因是現有的護理排班模式欠完善

  3.3.1 白班給藥錯誤發生頻繁本組病例中發生在白班的給藥錯誤為70例,達到71.43%,明顯高于其他班次。這與白班治療多、護理時段各項操作經手人員多、干擾大、工作量大、工作緊張等因素有關;而夜班治療相對較少、操作經手人員少,環境相對安靜,故差錯較低。

  3.3.2 護士人均分管患者過多本組病例中有14位責任護士對分管患者基本信息不熟悉。每位責任護士分管的患者數過多,約10~2O人,再加上患者床位周轉快、調床頻繁也是造成護士對所分管患者基本信息了解不夠的原因之一。由于工作負荷過重,護士在對一些時間要求較高的藥物,過多依賴患者及其家屬的提醒,如餐前胰島素注射,在非內分泌病區,尤其是自備餐的糖尿病患者,常因患者餐前忘記呼叫護士而超時或遺漏注射。

  3.4 建議

  3.4.1 加強護理隊伍的自律監管,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一要注重護士服務理念的轉變,對在職護士的教育應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不斷提升護士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實施護士分層次管理,加強護士的分層次培訓,打造一支服務意識強、專業水平高的護理隊伍。二要認真加強護理規章制度的落實,并加大護理質量檢查力度。三要鼓勵護士主動上報所有的給藥錯誤,以便管理者對給藥錯誤的資料進行分析,對組織系統進行改進,并讓經驗教訓及有效的防范措施讓臨床護士分享。

  3.4.2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證患者安全護士必須做好各項核對工作,做到仔細謹慎,準確及時,在各種給藥查對過程中都沒有任何理由減少查對項目,尤其是藥品有效期不能忘記核對。注重人性化管理,為護士創造一個良好、輕松的工作氛圍;改善易引起差錯事故的工作環境,盡量保證護士站安靜,以保證執行醫囑者不受環境的干擾。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重視各種告知,增加護患之間的配合與信任,鼓勵患者主動參與醫療,提高查對的有效性,減少護理給藥錯誤的發生。

  3.4.3 積極探討高效科學管理模式,減少潛在護理風險根據衛生部《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的通知要求,采用扁平化排班模式,每名責任護士平均負責患者數量不超過8人。在已有人力基礎上,改變人力結構,可以采用彈性排班、加強特殊時間段和薄弱時間段的護理力量;按照患者的要求安排護理人力資源等措施,以降低護理風險、減少給藥錯誤的發生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4.4 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規范各環節流程護士不盲目執行,更不可擅自更改醫囑。護士與醫生及時溝通非常重要,如發現電腦醫囑不規范或一些重要信息不能完全顯示或容易發生給藥錯誤的電腦醫囑,應及時向計算機中心和藥劑部門聯系,以完善電腦醫囑。此外,實行條形碼掃描系統、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等,從源頭上減少護理給藥錯誤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楓專葉.護士臨床用藥的安全管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8(7):157-158.

  [2] 酈忠,沈利英,方紅梅.改進用藥管理降低給藥風險[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24(10):690—692.

  [3] 林麗躍,王美蘭,謝強麗,等.持續質量改進在為老年患者發放口服藥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9B):60—61.

  [4] 李青荷,蔣洪霞.護理缺陷96例歸因分析與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3B):60—61.

本文已影響6827
上一篇:試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風險論文 下一篇:目前企業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及對策

相關文章推薦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靖边县| 绥芬河市| 沧源| 北安市| 姚安县| 洛宁县| 湖州市| 晋城| 五河县| 中方县| 安龙县| 安达市| 黔东| 徐水县| 明水县| 棋牌| 克山县| 大安市| 安泽县| 曲沃县| 达孜县| 阆中市| 高青县| 双鸭山市| 哈密市| 谢通门县| 曲松县| 台州市| 友谊县| 南溪县| 新密市| 山阳县| 杭州市| 怀安县| 息烽县| 东乡县| 河间市| 富源县| 瑞昌市|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