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模式對管理軟件的影響
當前正是完善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消費市場正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國內企業面臨 激烈的市場競爭,眾多企業正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生產經營模式的轉變,這為我國計算機軟件企業的壯大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企業管理軟件的真正用戶是生 產制造企業,只有充分認識當今企業管理模式的特點,才能準確地掌握對企業管理軟件內在要求,更好地指導軟件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傳統分工管理模式向現代化集 成管理模式過渡現代化集成管理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強調集成,而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強調的是分工,這是兩者之間的最主要區別,集成和分工是管理實踐中不可分割 的兩個方面,在強調分工時不能沒有集成。
在強調集成時不能否認分工,1貝統管理模式面臨困境80年代以后,國際經濟大循環和世界市場發生了急 劇變化,三股不容忽視的3C力量,即顧客(Customers)、競爭(Competition)和改變(Change)驅使企業進入一個嶄新的領域,首 先是顧客至上,大眾市潮(MassMarket)早已煙消云散,需求日趨個性化、多樣化,使產品生產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的趨勢,其次是競爭的白熱化,產 品價格、產品質量、售前和售后服務成為市場競爭的熱點,參戰者必須追求卓越,第三是不斷變化,不僅顧客和競爭對手在快速變化。
就連競爭的本質 也有了改變,在當今十分注重顧客滿意度的時代,原封不動地套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會給企業的發展套上枷鎖,首先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業務流程,使企業員工在生 產經營活動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企業中層管理者各自為政,其次等級森嚴的官僚體制束縛了職工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最后信息需層層傳達,無法對顧客的 需要和市場變化作出及時的反應,總之傳統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是生產主導型而非顧客主導型,缺乏創新意識。
在強調企業對市場需求多樣化應具 有較高柔性的今天,傳統的福特式管理模式就顯得很僵化,市場的變化成為企業管理模式變革的本質原因,本世紀70年代之后,隨著計算機和微電子技術的進一步 發展,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借助它們每個員工都有能力完成傳統的多道工序,企業信息能全面實現共享,企業的集成管理模式成為可能,這種集 成管理模式可提高企業管理層的洞察力,使管理結構扁平化,減少審核和監督程序,減少內部沖突,員工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可大大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對外界 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現在的集成已經超越了一個工廠或一個企業的范圍,擴展到供應鏈和銷售鏈上,形成了在管理上集成的格局,2.通向現代企業管理之路 BPR強調集成的管理思想是首先考慮利用現代技術和管理手段將現有的傳統工藝和職能部門盡量集成起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分工,以此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降低制造成本,追求企業整體效率和整體效益的提高,新管理模式的集成追求人員、組織和技術的集成,人員和組織的集成往往比技術的集成更為重要,BPR是當 今倍受關注的向管理集成模式過渡的道路,1993年MichaelHammer博士與管理專家JamesChamper合著的《再造企業管理革命宣言》企 業管理論文一書出版后,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管理模式變革高潮。
經營過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運 動引起了各國理論界和企業界的密切關注和極大興趣,不少人認為,這場管理革命對當今企業的影響可與兩個世紀前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對經濟學界的影響相提并 論,BPR的基本內涵是以作業為中心,擺脫傳統組織分工理論的束縛,提倡顧客導向、組織變通、員工授權及正確地運用信息技術,達到適應快速變動的環境的目 的,其核心是過程觀點和再造觀點,過程觀點即集成從訂單到交貨或提供服務的一連串作業活動,使其建立在超職能基礎上。
跨越不同職能部門的分界 線,以求管理作業過程重建,再造觀點即打破舊有管理規范,再造新的管理程序,以回歸原點和從頭開始,從而獲取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的重大突破,企業管理信息 系統不僅與企業的技術方面(技術、控制、系統等)而且與社會方面(企業組織、人員、政策等)具有密切的關系,BPR的成功實施必須同時變革企業的技術方面 和社會方面,不管企業是否已經擁有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統,在進行企業經營再造的過程中。
原先的管理信息系統都必須改造,中國企業管理軟件的發展 之路回顧中國企業管理軟件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企業管理軟件已從最初的面向單一職能部門,發展到目前的面向企業全局的決策支持型管理信息系統,1.面向單 一職能部門的管理信息系統面向單一職能部門的管理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最初形式,它通過模擬某一職能部門的業務流程,提高相應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規范程度,這也是我國應用面最廣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形式,這類系統的應用基于如下背景消費市場極其活躍。
產品供不應求,企業最關心的是產量,企業采用傳統的分工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且卓有成效,在眾多面向單一職能部門的管理信息系統中,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當數會 計電算化軟件,例如用友成功推出的電算化軟件以及杭州新中大推出的財務系統,除了商品化會計電算化軟件之外,其它應用于企業中的管理軟件還有面向人事部 門、倉庫管理部門等管理軟件,但其商品化程度不高。
根本原因是企業業務流程千差萬別,軟件系統難于做到通用化,2.面向多業務部門的管理信息 系統隨著我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社會生產力的持續增長,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變,用戶需求變化越來越快,企業需要在產品品種、產品價格、服務質量等多 方面競爭,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管理層開始意識到企業整體運行效率的低下將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企業需要為企業相關業務部門開發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以提高企業部門之間的協作程度,促進部門間的信息交流,提高企業整體工作效率,90年代中期國內軟 件企業開始嘗試為業務緊密關聯的部門開發統一的商品化管理信息系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類系統中比較成功的商品化軟件大多是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向其它部 門擴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