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初步感受到應用加法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加法的運算律。
教學難點
概括加法的運算律,嘗試用字母表示。
教學過程
一、教師適當引導,進入新知。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1、課件出示:這是同學們課外活動的情況。誰能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聯系題意講解,并板書:28+17=45(人),問:還可能怎樣想:17+28=45(人)。
板書算式。
2、比較這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數相同的算式我們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成等式。
4、舉例:你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自己寫一寫。學生說,老師相機板書等式,并追問: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寫的?核實是否相等。
5、概括規律:仔細觀察,有什么規律?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發現規律。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個規律?可適當提示:用符號、文字、字母
學生思考,充分發表自己意見,教師給予肯定。
7、數學上,我們一般用a、b表示兩個加數,可以寫成:a+b=b+a.老師小結:
引出:加法交換律(板書)
8、小練習:填數
三、教學加法結合律。
1、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動腦,有了很多發現,大家真不簡單。現在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看看會有哪些收獲?課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題意追問算式含義,并相機加括號表示先算。還可能先算什么?說算式含義
3、比較這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數為什么相同?我們可以用等號連成等式。
4、出示書上題目,說一說,算一算。
5、概括規律: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發現規律。
6、你能不能再舉幾個例子?學生舉例。
7、教師小結,引出:加法結合律(板書)。如果用a、b、c分別表示這三個加數,加法結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練習:填數。
四、總結新知,組織練習。
1、剛才我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它們都是運用在加法中的規律。師總結。
2、課后練習:
(1)下面等式各應用了什么運算律?學生說一說,對第三道重點分析,引出加法運算律有作用。
(2)比較體會運算律的作用,知道湊整百。
(3)湊整百小練習。
【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設計04-21
數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加法的教學設計04-30
數學加法教學設計03-10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設計06-20
數學加法大班教學設計03-22
小學加法的教學設計03-23
小學數學分間加法的關系教學設計03-11
20以內進位加法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