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時間:2022-09-26 15:16: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精選6篇)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篇1

  課題: 一億有多大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過程,借助具體事物,感受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

  2、在探索中學習“猜想、實驗、類推和對照”的方法,初步滲透選用小基數類推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

  3、學會用生活周圍的數據,形象地描述大數,培養主動、自覺地運用和理解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大數的意義,建立數感。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一億有多大。

  教學準備

  課件、紙張若干、一些生活小常識的數據資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出示材料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幕,為了迎接來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在北京建造了奧運村。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中國奧運體育館的圖片。(課件出示:鳥巢,逐段出現文字。)

  課件出示:(國家體育館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多功能體育場館,建成后可容納觀眾19000人。 總票數約900萬張,預計可銷售門票約700萬張,預計收入1.4億美元。)

  2.引出問題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較大的數,剛才我們看到的一組奧運的信息,就有萬億單位的大數。你能描述一下“1萬”有多大?“1億”有多大嗎?

  3、生:學生獨立思考。

  [設計意圖]改變以往數學課只講數學知識的傳統,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操作驗證。

  第一步:確定方案

 。1)確立研究的問題——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

  師:要想研究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億張紙摞起來直接進行測量呢?

  生:可以先測量一部分紙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體是多少。

  師:那“一部分”應該取多少呢?

  生:可以先量出100張紙的厚度或1000張紙的厚度。

  師:你們為什么不取125張、1028張呢?

  師:為了計算方便,應該取整百、整千、整萬的數量。

 。2)明確活動目的、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分別取100張或1000張紙來測量厚度,描述活動過程,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

  第二步:進行實驗

  分別取100張或1000張紙的高度為基數,分A組和B組進行測量。

 。1)讓A組的學生取100張紙測量高度,然后推算一億張紙的高度。

  (2)讓B組的學生取1000張紙測量高度,然后推算一億張紙的高度。

  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并將獲得的數據、推算過程補充記錄在記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幫助。

 。3)以100張紙為例。

  ①測量高度:約1厘米。(為了計算方便,預備的紙張要有選擇。)

 、趩枺1000張呢?--10厘米

  10000張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張呢?--10米

  1000000張呢?--100米

  10000000張呢?--1000米

  100000000張呢?--10000米

 、弁扑憬Y果。

  一億張紙的高度是1萬米。

  問:你們知道1萬米有多高嗎?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有多高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學生如不了解“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可以學校教學樓為例:我們教學樓的一層約4米高,1萬米就相當于2500層樓那么高。)

 。4)以1000張紙為例。(方法同100張紙相同)

 、贉y量高度:約9厘米。

  ②提問引導。

  ③推算結果。

  一億張紙的高度是9000米。

 。5)為什么選擇不同的基數進行測量,推算的結果就不同呢?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也讓學生體會到選擇的基數不同,實驗的精確度也會不同;鶖翟酱,誤差越小。可讓學生思考:如果取1億張紙來進行測量,還會不會有誤差。

  第三步:獲得結論

  學生根據對以上信息、數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 第四步:表達交流

 。1)小組交流活動過程。

  (2)活動小結。

 、龠M一步想象一億有多大。

  ②對小組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

 。墼O計意圖]通過交流,豐富學生對1億有多大的感受,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向他人學習、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習慣。

  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三、方法應用

  分組操作研究

  師:如果我們要研究走1億步路有多長?讀1億個字要多長時間?1億粒大米有多重?你準備怎樣來研究?

  方法反饋,討論。

  提供材料:

  a.記錄表

  b.實物(米尺、鐘表)

  用小組合作的辦法,每個小組確定研究一個內容,試一試。

  3.小組匯報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情況。

  (按問題的順序反饋)

  走1億步路有多長?

  師:走1億步有多長?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呈現: 如果每步長0.5米,

  0.5×100000000=50000000=50000千米。

  師:50000千米有多長?

  點擊課件,繞地球一周40000千米。

  走1億步路長可以繞地球1圈還多10000千米。

  師:如果一個人走的話要走多少天?

  讀1億個字要多長時間?

  師:哪個小組研究的是讀1億個字要多長時間?

  學生匯報。點擊課件:

  每分鐘大約可以讀200個字。每小時大約可以讀12000個字。

  100000000÷12000≈8333小時≈347天

  師:剛才我們提出了許多問題,但有些還沒有解決。小組分工合作,每小組做一道,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最準確地做完這些題目。

 。ń鉀Q剛才提出的眾多問題中還未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還原情境中的內容,讓學生分工合作解決問題,親身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并關注學生是否已扎實掌握一億到底有多大。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談話: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掌握一億到底有多大,在腦子里形成較清晰的數感。

  五、布置作業

  1、寫一篇數學日記。

  2、從下面選擇你感興趣的題材開展活動。(也可自定題材。)

  一億粒大米有多少噸?

  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

  注:本節課是活動課,所以沒有安排測試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數一數”“排一排”“稱一稱”和“說一說”的實踐活動,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一億的大小。

  2.使學生通過上述實踐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1.學生每人準備計算器1個,大米25粒。

  2.學生每4-5人分成一個小組,教師為每個小組準備練習簿100本,秒表1只,天平1架。

  3.教師準備卷尺1把,實物投影儀1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板書“100 000 000”,提問:這個數是多少?學生齊答后,教師在該數上方板書“一億”。

  談話:大家都已經會讀、會寫一億這個數了。但你們知道“一億”到底有多大嗎?這節課就來開展幾項活動,讓大家了解這“一億”究竟有多大。(在“一億”后面繼續板書“有多大”)

  二、開展活動

  1.數一數。

  (1)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數100本練習簿的活動。(如果每組準備100本練習簿有困難,也可只準備10—20本,以循環的方式一本一本地從1數到1000)小組內有1人使用秒表計時,其余人協助數練習簿和計時。

  (2)各小組派代表匯報數100本練習簿所用的大致時間,教師一一記錄。最后用計算器算出全班各組數100本練習簿所用時間的平均數(為計算方便,得到的秒數保留整十數),寫在黑板上。

  (3)提問:照這樣的速度數一億本練習簿,大約要用多少秒?

  教師用投影儀出示教科書第106頁上的表格,讓學生共同推算,并將逐次推算的結果填在書上。(如果剛才求得的數100本練習簿所用秒數的平均數接近90,則用書上表格中的原數;如果出入較大,如“80”或“100”,則要將表格中前兩欄的秒數改過來,并依此推算填人表內。)

  (4)探究。

  提問:數一億本練習簿的秒數大約相當于多少年?你們能用計算器算一算嗎?怎樣算?

  引導學生將推算出的秒數先轉換成多少分,再轉換成多少時,然后轉換成多少天,最后轉換成多少年。如果學生數100本練習簿所用的時間大約是90秒,則轉換成多少天、多少年就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可以用“四舍五人”的方法將得數保留整數。如果學生數100本練習簿所用的`時間大約是80秒或100秒,則轉換成多少分、多少時也得不到整數的結果,也要將得數保留整數,書上的等號就要改成約等號。

  然后由各組交流計算的最后結果,并交流看了這一結果后有什么感想。讓學生通過“照這樣的速度數一億本練習簿”大約要用3年的事實,在時間上來實際感受“一億有多大”。

  2.“排一排”。

  (1)教師請出10個學生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手拉手地站成一行(也可在教室內手拉手地分站兩三行)。再請幾個學生和教師一道量出這一行(要從左端學生的左手尖到右端學生的右手尖)的長度大約是多少米(取整米數)。

  (2)提問:照這樣計算,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約有多少米長?(要求學生仿照上面的活動采推算,并把逐次推算的結果填在書上。教師用投影儀出示在屏幕上。)

  (3)探究。

  告訴學生:地球赤道全長是40 000 000米。要求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當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繞地球赤道多少圈?

  在這項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兩點:

  ①如果剛才量得10個學生手拉手的總長度不是14米,則要將第106頁圖上的數據和第107頁表格“米數”欄中前兩個數據修改為實際數據,并讓學生按實際數據進行推算。

 、谌绻麑W生所帶的計算器的顯示器上只能顯示8個數位,則在用計算器計算時,要引導學生把被除數、除數的米數都轉化成千米數。例如,10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是140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是140000000米,即是140000千米;地球赤道全長40000000米,即是40000千米。140000÷40000=3.5(圈)。由于學生對一位小數已有認識,可以將教科書上的約等號改成等號,商用一位小數表示,不必保留整數。

  然后讓學生說說看了這一結果有什么感想。讓學生通過計算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的事實,在長度上來實際感受“一億有多大”。

  3.稱一稱。

  (1)以小組為單位,數出100粒大米,放在天平上稱一稱大約重多少克。由于100粒大米的實際重量大于2克,小于3克,可能有的學生在操作時發生困難。教師發現這種情況后,要及時在小組里對操作方法作出具體指導,讓學生用移動天平上游標的方法,稱出100粒大米大約重2.5克。然后像上面活動那樣,推算出一億粒大米大約重多少克,填在表格里。

  (2)探究。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表格下面的兩個問題。在計算前,先要讓學生理解問題的意思。

  對于第(1)個問題,要幫助學生理解:求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多少克糧食時,為什么要用2500000克去乘130因為全國大約有13億人,每人每天節省1粒米,13億人就節省13億粒米;而1億粒米重2500000克,13億粒米重多少克就是1億粒米重多少克的13倍,所以用2500000×13就可以了。

  對于第(2)個問題,要讓學生理解共有兩問:先求這些節省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再求大約合多少年。對于第二問,由于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可取近似值,保留整數或保留一位小數。

  通過計算,不僅要讓學生用1億粒大米重2500000克(即2500千克或者是2.5噸)的事實,在重量上感受“一億有多大”,還要讓學生通過計算,體會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從而能自覺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4.說一說。通過以上實踐活動,最后讓學生在小組里談一談“一億有多大”,交流在活動中獲得的真切體驗。

  三、全課總結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實踐,通過操作活動并借助推算和計算器的計算,從不同角度感受一億的大小,進一步發展數感。

  2、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學生每人準備計算器。

  教師準備:練習本,秒表,少量大米,天平一臺,卷尺一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大約有多少人嗎那么你知道一億有多大嗎今天我們就來開展幾項活動,在活動中讓同學們感受一下"一億有多大"。

  二、開展活動。

  數一數

 、湃喾謨纱蠼M,每組選幾人數100本練習本,并選兩人計時。

 、聘鹘M匯報用的時間,然后計算出兩組數練習本所用時間的平均數(為計算方便取近似數90)。

 、钦者@樣的速度數一億本練習本大約用多少秒

  ⑷讓學生結合放大的表格邊計算,邊校對,邊填寫。

 、捎懻摚簲狄粌|本練習本的時間大約相當于多少年請你們用計算器計算一下。讓學生邊計算邊填在書上,得出大約要3年才能數完一億本。讓學生在時間上實際感受"一億有多大"。

  排一排

  ⑴請出10個學生手拉手排成一行,量一量大約長多少米。

  ⑵如果一億個學生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約有多長。

  按實際量的米數修改表格,再計算填表,單位可用米或千米。

 、怯糜嬎闫饔嬎氵@些學生站成一列可以繞地球赤道多少圈(三圈半)

  讓學生從長短上感受"億有多大"。

  稱一稱

  ⑴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仿照上面的活動完成這一內容,教師巡視指導。

 、茖W生共同探討下面兩個問題。

  第一題用什么去乘13

  ⑶通過計算要讓學生了解一億粒米大約重2500000克(或2500千克/2.5噸),在輕重上感受"一億有多大",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三、活動總結

  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說一說:一億有多大,你有什么體會。一億有多大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排一排”“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的感受。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主動參與和樂于合作的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教學過程:

  導入

  1、復習:一億怎么寫?(100000000)

  2、導入:從1數到100000000,愿意嗎?為什么?

  3、揭題:到底有多大?今天研究幾個具體問題。(板書課題)

  數一數

  1、一億秒有多長

 。1)猜想:一秒鐘數一個數,從1數到100000000要多長時間?(一一秒)一億秒有多長?

 。2)啟發:說法不同,有人還不敢猜,為什么呀?(數字太大)怎么辦呢?

  (3)換算:100000000秒→?分怎么算?(÷60)能知道有多長了嗎?(省略個位后面的尾數)為什么?怎么辦呢?

  1666667分→?時怎么算?(÷60)能知道有多長了嗎?為什么?

  27778時→?天怎么算?(÷24)能知道有多長了嗎?為什么?

  1157天→?年怎么算?(÷365)能知道有多長了嗎?(3年)

  想:從1一直數到100000000速度不變,要3年!粌|秒太長了。

 。4)小結:我們是怎么知道100000000秒有多長的?(單位化大,數字變。

  2、一億毫米有多長

 。1)設疑:知道100000000毫米有多長嗎?

 。2)討論方法:怎么研究?(化成大單位)

  (3)換算:100000000毫米=?米=?千米

 。4)再體會:100千米有多長知道嗎?想沿跑道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100千米要跑400圈!100000000毫米很長。

  3、方法小結:通過兩例的研究,說說100000000大嗎?怎么知道的?(大數字小單位化成小數字大單位)

  感知二(測量與推算)

  1、一億粒米有多重

 。1)導入:巴依老爺為難阿凡提,出了一題:100000000粒大米有多重?阿凡提想了想就知道方法了。

  (2)討論方法:猜猜阿凡提想了什么辦法?

  (3)擇優:1粒稱不出,10粒還太少,測100粒的重量。(100!2克)

  (3)推算:1000粒呢?能推算出100000000的重量嗎?(學生完成2000000克)

 。4)體會:

  a、2000000克有多種知道嗎?怎么辦?(化成大單位)→2000千克→2噸(重嗎?)

  b、每人每天吃400克,一億粒大米可吃幾天?幾年?(14年)

  c、一億粒大米重嗎?多嗎?

 。5)小結:100000000粒大米怎么知道有多重的?先想100粒的重量,再推算出結果。(從小數字開始研究)

  2、一億張紙有多厚

  (1)設疑:出1張紙,問100000000張紙有多厚?要知道這個問題可怎么研究?

  (2)討論研究方法:小組商量怎么研究?(100張和10張哪個好?)

  (3)實際測量計算。6000000毫米→6000米→6千米(誤差)

 。4)談體會。

  全課小結。

  研究了什么問題?

  知道一億有多大了嗎?是怎么研究的?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

  ●通過學習、交流,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向他人學習、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習慣。

  重點:

  理解大數的意義,建立數感。

  難點:

  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1億有多大。

  教具準備:

  一疊紙張(1000張)、直尺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老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大數。今天,老師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能想象1億有多大嗎?引發學生猜想。學生根據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能會結合不同的量進行猜測。

  學生回答的內容可能有:1億大米能裝滿一間房子、一整車吧;1億米在體育場上要跑一萬圈,10萬圈吧;1億本書摞起來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動

  1.首先確定研究方案,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研究選擇測量“1億張紙摞起來的高度!

  2.思考如何進行測量。

  提問引導:找出1億張紙摞起來直接進行測量行嗎?不能直接測量怎么辦?

  學生想到,可以先測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體是多少。

  “一部分應該取多少張呢?學生:100張、1000張、10000張。

  教師:有沒有想到取115張、1021張呢?接著說明,為了計算方便,應該取整百、整千、整萬的數量。

  3.分組進行實驗操作。

  分別用100張和1000張紙的高度為基數進行測量。

  ⑴教師取幾份100張紙給部分學生測量高度,然后學生分小組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⑵教師把1000張紙給其他的學生測量高度,讓他們也分小組去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由于學生測量時的誤差,得出的結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學生對推算的方法、過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師有必要進行全班講演。

  以100張為例。測量高度:約1厘米。(為了計算的方便,預備的紙張要有所選擇)

  提問引導:1000張呢?——10厘米

  10000張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張呢?——10米

  1000000張呢?——100米

  10000000張呢?——1000米

  100000000張呢?——10000米

 、峭扑憬Y果。

  1億張紙的高度是1萬米。老師:你知道1萬米有多高嗎?

  你記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有多高嗎?這里學生感受到1萬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也就是說如果有1億張這樣的紙摞起來,它的高度將超過珠穆朗瑪峰。

  以1000張為例。測量高度:約9厘米。照此推算:1萬張的高度為9000米。

  老師:為什么選擇不同的基數進行測量,推算的結果就不同呢?

  為了讓學生理解“基數越大,誤差越小”的道理,教師可以打個比方;如果取1億張還有誤差,還有誤差嗎?

  三、自主活動:

  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基數的物品進行測量、推算,進一步感受1億有多大。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實踐,通過操作活動并借助推算和計算器的計算,從不同角度感受一億的大小,進一步發展數感。

  2、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1、學生每人準備計算器、100粒大米。

  2、教師準備:練習本,秒表五個,天平三臺,電子稱一臺、卷尺一把。

  教學過程:

  一、(1)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大約有多少人嗎?那么你知道一億有多大嗎?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在黑板上寫出100000000和1億。后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理解1億的大。河1個億組成的、由10個千萬組成的、由100個百萬組成的、由1000個十萬組成的、由10000個萬組成由100000000個一組成的。

 。2)同學們請觀看以下信息,并說一說一億有多大?

  xx網2003年1月17日電,美國電腦軟件巨頭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紅就將近1億美元。

  中國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將超過1億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部門就業。

  2001年中國移動電話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部。

  中國移動2004年6月底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中國移動已經達到了平均每天凈賺1億元。

  2005年中國的網民已超過1億人。

  在中國有1億多聽力受損人群。

  哈雷彗星的尾巴長達一億多公里。

  我國的小麥產量近年來穩定在1億噸左右。

  新明日報2004年2月26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周三宣布,爆發禽流感的亞洲迄今已殺雞1億多只。

  學生閱讀相關信息,體會一億有多大,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結合生活實際描述1億的大小。

 。3)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做、算一算一億到底有多大?

  今天我們就來開展幾項活動,在活動中讓同學們感受一下一億有多大。

  二、開展活動。

  1、宣布實踐操作活動的要求。

  我們的活動工具有:天平、電子稱、秒表、卷尺、計算器等。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活動,選好活動的材料并確定好主題。組長根據活動主題和要求在組內將組員自由組合,再細分工后活動,要確保每一位組員都能參與活動。

  請及時的記錄好活動中統計的數據,并在記錄單上完成相應的分析(分析中引導學生將最終數據與生活中常見數據作對比,加深理解。)

  活動主題預設:

  數1億本書要多少時間

  1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長

  1億粒米有多重

  1億個硬幣(數學書)疊在一起有多高

  數1億個數字要多長時間

  數1億本練習本要多長時間

  1億個硬幣有多重

  1億秒有多久

  1億毫米有多長

  1億步有多長

  補充提供相應的數據:

  固城中心校大約有1000人,固城鎮大約有40902人,高淳縣大約有400121人,南京市大約有613萬人,江蘇省大約有7433萬人。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大約是8848米。珠穆朗瑪峰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東經 86.9,北緯27.9。

  長江自沱沱河開始,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一條名符其實的長河,為世界第三大河。

  地球赤道全長約40000000米。

  一個成人每天大約需要400克大米。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活動。

  3、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記錄單,并作簡要的說明和分析。

  三、在活動中提升認識、升華情感。

  1、出示以下信息,再次引導學生閱讀并結合情境說一說一億有多大。

  1億滴水大約可以匯成3333升水,能夠裝四輛大型運水車。

  1億張紙疊在一起,約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1納米相當于將1分米平均分成1億份,取其中的1份。

  2、完成全課小結: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說一說:一億有多大,你有什么體會。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一億有多大的教學設計03-28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06-02

優質課教學設計:一億有多大02-24

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06-25

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12-16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設計03-16

1億有多大優秀教學設計02-09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設計04-08

小學數學《第一單元準備課》教學設計04-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惠安县| 乐亭县| 休宁县| 虹口区| 明光市| 白水县| 泰安市| 武陟县| 玉溪市| 莲花县| 桂东县| 镇原县| 蒙山县| 镇平县| 延吉市| 邳州市| 会宁县| 资中县| 句容市| 弋阳县| 珲春市| 临泉县| 侯马市| 通许县| 从化市| 农安县| 阿拉尔市| 兖州市| 蕉岭县| 崇礼县| 安化县| 怀集县| 克什克腾旗| 黄石市| 房山区| 孟津县| 泰安市| 灵石县| 盘锦市|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