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許多人都需要跟試題打交道,試題是命題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編寫出來的。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結構化試題】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有人說教學是一門藝術,你傾向于哪一種說法?若兩者都不同意,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從事任何工作,都有一個必經的過程,即從基礎認知到熟練操作,從技術過硬到藝術升華。對于教學活動的認知,同樣如此。所以,我認為教學既是一門技術,又是一門藝術,是達成理想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
教學是一門技術,因為教學效果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有一定關系。從課程改革到課堂教學改革,教師缺乏的不是理念,而是途徑和方法,需要的是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技術。而這種“技法”形成,是需要相當的強度訓練,需要一定的結構和模式的。所以說,教學是一門技術,這種教學“技術”是教學“藝術”形成的基礎。
教學也是一門藝術,因為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假設一位教師授課時不分學科、不分學段,采用雷同的教學方法、單一的教育手段、平淡無奇的教師語言,教學效果一定欠佳。反之,如果能做到傳道有術、授業(yè)有方、解惑有法,教學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后者,就是教學藝術,是教學突破技術性的一個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和需求。
所以,作為教師,需要通過實踐與學習掌握教學技術,通過探討與研究打造教學藝術,并把二者有機結合。以確保學生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fā)展、品德的修為、基本技能的形成、特長的發(fā)揮等全面發(fā)展。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試題】
有一天,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提了一個問題,但是你一時無法解答。此時,你將如何應對?
【解析】
為學生答疑解惑是教師的本分。此時,我會在維護好自身形象的前提下,切實地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可以借助班集體的力量當場解決,也可以與學生協(xié)商通過資料查閱的方式后續(xù)解決。
首先,我會對這名具有求知精神的同學進行表揚,并號召學生向其學習,在學習中要積極思考,主動探索。
其次,我會順勢將這道題重述給全班學生,激發(fā)大家對該問題的思考。與此同時,我會結合學生們的觀點整理思路,解決問題。如果該問題無法在短時間之內進行解決,且與當前所講內容相關度不大,我則會把問題留給學生做課后思考,并告知學生我們這堂課的主題內容不在此,使學生能回歸課堂主題。
最后,課程結束后,我會借助網絡、書籍及請教同事等方式找出問題的答案,并在下次課上,通過引導使學生們理解這個問題。
回答不出學生所有的問題是正常現(xiàn)象,但如果此類情況經常出現(xiàn)就不正常了。所以,我會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探索,逐漸地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儲備充足的水源,以學生知識饑渴的需求。
【結構化試題】
有人說“要想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證教育投入公平”。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我認為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教育公平說到底是個教育權公平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機會的公平,第二是條件的公平。而這二者的直接影響因素就是教育投入。所以,投入公平是保證教育公平的先決條件。
一方面,教育投入公平能促進教育機會公平。有了足夠的國家財政投入,一些偏遠山區(qū)就有辦鄉(xiāng)村學校的條件,使不具備去縣城就讀條件的孩子可以獲得就近入學的機會,避免出現(xiàn)文化盲區(qū)。還包括大學、中學,要使得符合上學條件的孩子們都能夠有學上,這個機會是平等的,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教育投入是保證教育條件公平的重要因素。對于一些教育弱區(qū),面臨師資不足、資源短缺等實際困難。如農村條件比較差的學校在做一些物理、化學等實驗的時候,不具備條件,缺乏設備,只能在“黑板上”做實驗;再如,由于投入不足導致的工資不高,優(yōu)秀的師資一定會流失,出現(xiàn)“孔雀東南飛”的情況。如果有了公平的教育投入,就可以為這些地區(qū)創(chuàng)造出公平的教育條件。
要確保教育投入公平,立法為先。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加大了對向中西部這些貧困地區(qū)辦學條件的投入,但是沒有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機制或者法律。若形成機制,完善法律,保證農村與城市、重點與非重點學校學生的機會與條件的公平,那便真正實現(xiàn)了教育公平。
【結構化試題】
兩個幼兒玩玩具,其中一個幼兒把對方的玩具摔壞了,作為他們的老師,這時你該怎么處理?
【解析】
幼兒摔對方的玩具其實是在同伴交往中所存在的以“自我為中心”行為的表現(xiàn),其本質原因還在于幼兒自身性格的不穩(wěn)定、情緒控制能力不強、社交技能缺乏。而幼兒時期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對其社會能力、認知能力、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和社會性發(fā)展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我會這樣處理:
第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促進幼兒同伴間的積極交往。幼兒時期是幼兒性格形成的穩(wěn)定時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這一時期的身心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同伴間積極交往的環(huán)境。如,可以將被摔壞玩具的幼兒引到園內的另外一個區(qū)角,陪他說話或者一起玩游戲,借以轉移幼兒的注意力。
第二,正面引導,幫助幼兒習得交往技能。一方面,在幼兒同伴交往過程中,孩子對玩具愛不釋手,偏愛哪類玩具、怎樣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與孩子的性格發(fā)展有一定的關系。兒童的天性是玩,所以我會提供兩個孩子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創(chuàng)造交往的條件,同時我會告訴他們不同玩具的玩法,引導他們探究的興趣,這樣會使氣氛更為融洽。
【結構化試題】
班里有一個學生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經常采取打罵等暴力的方式進行教育。作為該生的老師,當了解到這種情況后,你要怎么辦?
【解析】
父母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過多地使用暴力的方式進行教育,不但起不到正向的引導作用,還可能會導致孩子心靈的創(chuàng)傷。作為該生的老師,我會馬上和學生家長溝通,引導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首先,我會在課余時間找到這位學生,具體了解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以及該生對父母的真實看法,同時詢問該生希望父母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
其次,我會給學生家長打電話,約定具體的時間,讓其來學校進行面對面溝通。如果這位家長時間不方便,我會主動拜訪這位家長。在見到這位家長后,我會把該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向家長做一個客觀介紹,尤其對其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一面重點描述,讓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優(yōu)秀特質和內在潛力。
然后,我會列舉一些案例讓他意識到使用暴力行為會對孩子心理產生消極影響,并且向這位家長普及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相關常識,幫助他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希望他改變現(xiàn)有的教育方式,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
最后,我會定期召開家長會,一方面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普及兒童心理健康知識和正確的教育理念。在節(jié)假日,我會組織一些親子活動,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和溝通,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從而采取更加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
【小學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08-10
醫(yī)學結構化面試的試題及答案04-03
經典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07-30
結構化面試經典試題及答案02-16
結構化的面試試題及答案07-26
結構化面試試題與答案07-27
小學教師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04-03
半結構化面試的面試試題及答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