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紛紛加大開發投入以期在市場謀得一席之地。其中科技開發企業由于其項目的創新性與科學性,在研發投入方面更為注重,投入的資產數目也隨時代革新的步伐而加大。因此,科技開發企業會計核算部門是否能把企業經營情況與資金流動進行系統化處理,在核算時會出現哪些問題且如何正當地解決,是目前企業應該及早思考的問題。企業財務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命運,會計核算的工作不容小覷。
【關鍵詞】 科技開發企業 會計核算 建議
科技開發企業在市場中備受矚目,國家為了鼓勵其加大開發活動,出臺了不少政策規范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要求核算部門人員具有專業性、嚴謹性、科學性,合理統計企業研發費用支出并必須提供詳細的賬目表與憑證。在國家政策環境的大前提下,企業內部也相應提出要求,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需要面對考察,在這方面尤為注重。本文就企業會計核算中出現的問題,探討其解決方案。
一、溝通不足導致賬目不清,應對企業活動多作了解
企業的財務內容多數圍繞企業開展的項目,反映企業的經營實況。科技開發企業的開發目的是獲取資產,因此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所涉及的項目成本都將納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范圍。由于一項項目的開展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理論設計、設備研制、實驗考察、投入測試等等多個步驟,因而企業資金不僅流出量大,而且是多方向流動。
企業會計在對研究開發費用進行核算,實際上就是對資金的數目、流動批數、流向等相關具體情況進行確認與記錄,并計算資金的流出是否合理,是否實現了利用的最大化。在核算過程中,會計人員通常對科研項目不甚了解,很難估算資金使用情況,給核算工作帶來漏洞。因此,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會計核算人員對企業的科技研發項目必須有充分的了解,比如通過科研人員的介紹,了解該費用的具體用途,判斷其是否滿足科技開發企業的研發要求;時刻留意科研活動的最新情況,及時核算該項目各階段所使用的費用數額;統籌資金利用情況,分析不同項目階段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合理安排資金的流動。與此同時,科研人員能夠充分認識企業財務核算,或直接向財務部門申請登記企業資源的使用,減少因多部門傳達而引起的誤差,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有利于研發部門根據財務情況選擇最佳的科研方案。
二、科技開發企業會計科目設置應有所改變
我國財政部早在2006年頒布了新會計準則,其中對于企業研究開發項目的會計管理做出新的規定,把支出部分劃分為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并在核算時計入不同的方面,研究階段的費用計入了當期損益,提出將開發階段的支出資本化,歸入無形資產。然而政策出臺后,仍有企業在會計核算部門的設置中沒有做相應調整,導致核算出現混亂、不符合標準的情況。
科技開發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可以在成本核算的科目下增設專門的統計部門,比如“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實現專項核算,再統一轉交給整體費用的核算部門。與此同時,會計人員的專項化統計也對企業核算有一定的幫助,即設定不同支出項目的專項統計人員并設置下級科目,如材料費用、設計費用、設備維護費用、無形資產的攤銷等等,這種分人員分項目的核算能夠清晰地對項目數額進行歸納整理,便于統計工作的開展。
相應的除了企業研發支出的統計,企業的其它費用統計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開處理。比如研發項目的輔助支出,這些支出由于較為零散,可以統一進行大的核算,隨后根據應用的不同階段再次核算,將費用化的支出轉交對應的科目,而資本化費用則等到有能力銷售使用時再作統計。核算工作不僅需要較多的會計人員進行作業,還十分講究各自的分工。由于財務會計報表反應的是整個企業的生產運營情況,因此每一項支出收入都要有明細的報備,建議科技開發企業在統計科目上按照費用明細分設專門的部門,并規范管理每項支出的歸屬,構建一個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由大的科目逐級分設,到最后落實到每個會計人員,核算之后由會計人員逐層上報,有規律地進行統計登記,最終反饋為具有專業、詳細、清晰、科學性質的報告,實現科技開發企業在項目統計上的需求,為企業的工作提供參考標準,使整個科技開發行業得以繁榮發展。
三、開發費用賬務處理要結合企業特點
針對目前世界各國在科技開發費用處理上普遍采用的費用化、資本化、部分資本化手段,結合我國企業會計制度,本文認為我國科技開發企業應該認真考慮每種處理方法的優缺點,根據自身產品的開發費用以及企業特點選擇合適的計量處理方法。首先是看研發費用,它包括使用的材料費用、技術人員的工資、場地費用等等,如果這方面開支不大,則可以采取全部費用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全額費用法屬于一般通用的記賬手段,能夠簡單直接反映成本信息,并且對于研發費用相對不大的企業來說并不會影響到會計核算的真實性。該種處理方法我國應用時間長,相關的制度法規較為完善。其次是成果決定法,無形資產對于科技開發企業來說所占的資產比例很高,要避免因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而導致企業資產估計錯誤的情況,必須要采取部分費用資本化的手段,這對于研發費用較大的高新技術開發企業較為適用。由于科技開發企業的產品不一定能成功投入市場,并且間接費用比較高,因此要對研發成本的項目支出進行一個歸類,當產品開發失敗時可以及時進行分期攤銷,避免企業資產發生更大的波動。此外,在會計處理成本時必須考慮到企業研發是否成功的問題,在研發初期就要設置相應賬戶登記研發成本支出,這部分支出所獲得的收益并不能立時體現,可能導致信息的虛假或開發成功后攤銷不合理的情況。因此在從研發開始到得到收益的長時間內,會計核算要把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做好區分。還有一種方法在科技開發企業會計核算中不甚普遍,只有一些以開發技術的研究作為主要業務的企業才會采用,就是全額資本法,它把研發過程的全部費用都作為無形資產成本,雖然簡單但并不適用于一般企業。
四、企業監督管理工作應加強
科技開發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它的投入比一般企業要高,尤其是高新技術的開發與研究,可以借鑒的經驗很少,主要依靠企業科研人員的摸索,并且科技開發企業所走的是創新之路,在資金方面必須要有充分的保障。雖然國家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主要是針對已經認證的高新企業,普通的科技開發企業要想享受相應的待遇,必須在各方面提高自身實力,同樣離不開經費的支持。因此,企業要管理好內部財務核算,制定出良好的會計核算制度并嚴格執行,定期檢查會計人員的工作,及時開會商討會計部門的相關調整,達到加強監督力度的目的。在會計核算報告出來后,應立即進行分析評價,比較與預期的出入。會計核算部門要根據項目進度適時提供研發經費的使用情況,初步判斷其經營成果及相關利益。做好風險評估報告以及資產統計,有助于提高經費的使用效果,讓企業做出正確的選擇,在科技創新之路上走的更遠。
五、做到核算過程與成果的公開透明
企業應該要求會計核算對支出信息作公開的披露,有利于外界對科技研發企業有更深入的了解,促進對企業的投資。對資產公開化及時給予投資者信心的表現,同時也是有效監管企業是否有暗箱操作或局部人員的不規范行為的有效手段,對規范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如何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核算部門報告的詳細性,具體操作可以是在相應報表增設報告項目,比如研究與開發的費用總額,使外界對企業一期的經營情況有大致的了解;單獨披露研發費用,可以清晰地展示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的能力與投入,加強外界對企業開發項目的關注;還有是利潤表的詳細說明,可利用附表的形式大致講述費用支出的實際情況與分析,加強投資者對資金流向的了解,以及明確收益情況。除此以外,企業應當公開核算制度,比如說企業所遵循的政策方案、核算使用的標準、企業關于核算上的分類設置、計價方法等方面,以及根據新會計準則,公布企業費用化與資本化各自所占的比例以及攤銷的方法等等。此外,最好核算部門能做好各項業務收入的具體報表,并統計一段時間內的余額進行對照,然后公開披露相關信息,以及該科技開發企業各項投資與企業無形資產之間的關系。企業的內部核算制度除了發揮其約束企業員工的職能外,還應該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公開企業的核算方式與操作,對企業接收外界的評價、及時修改其中的不足十分有利。總而言之,企業研發項目的可行性與市場前景都能通過會計核算工作得到推敲與驗證,正因如此,會計核算做到公開披露信息是增強企業影響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良好手段。
六、結語
綜上所述,科技開發企業在財務管理上支出大,風險系數較高,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難度有所增加,但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至,企業對會計核算的高要求使得企業在財務方面得到良性發展。由于科技開發企業的存在是推動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企業的整體素質代表著我國在科學技術發展領域的精神面貌,為了讓科技開發企業得到長遠的發展,做好財務會計工作,統籌資金的流向,重視核算結果的真實性與精確性,是財務會計部門必須堅決落實的責任。對于上述提出的問題,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案,企業管理者在財務管理相關信息上的處理要認真嚴謹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 武瑕、方巍:科技企業開發費用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4(9).
[2] 張春雷:科技企業開發費用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1(12).
[3] 程昱:高新技術企業中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與稅務問題的思考[J].金融經濟(下半月),2013(8).
[4] 楊玉婷:科技開發企業會計核算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