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學論文開題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6金融學開題報告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本文將介紹2016金融學開題報告。
2016金融學開題報告(1)
1.1課題背景和意義
2010年,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巴塞爾協議III》,隨;t銀監會發布了《巾國銀監會關于中P1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商業銀行提高銀行全面風險能力。違約風險作為第一支柱內的重要內容,建立違約風險內部評級模型對銀行來說至關重要,然而無論是初級的還是高級的內部評級法,都要求商業銀行能夠獨立估計違約概率。違約概率作為量化違約風險的關鍵參數之一,其有效度決定了商業銀行控制違約風險的能力。能有效估算違約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業銀行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抓住時機脫穎而出、做大做強。
在傳統業務上,巾小企業普遍經營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自有資本較少,因而不易獲得貸款。并且商業銀行多采取“信貸配給”的信貸模式,信貸人為了減少壞賬隱患,便嚴格控制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因此中小企業面臨著很大^融資困難。但是近年來為了尋求業務的增長,供應鏈金融被我國眾多商業銀行人力發展。作為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新型金融產品,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銀行以及學術界重視。銀行為了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會利用自身資源為核心企業挑選合適的中小企業,或者為部分中小企業配對強勢的核心企業,這樣既有利于雙方企業經營發展,又增加了銀行的業務。但是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發展還并不成熟,商業銀行對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認識還遠遠不足,其中中小企業違約風險更是銀行面臨的最嚴峻的風險,而違約概率測算是商業銀行進行違約風險管理的首要條件。銀行在挑選中小企業時需要合理的評估其違約風險。
在銀行和企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銀行和企業之間的融資往往變成一種博棄行為。盡管國內各家商業銀行紛紛推出各自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但是國內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管理方面仍然比較落后,傳統的組織架構無法完全適應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管理的需要,違約風險評估的模型不完善,風險管理人員素質,觀念跟不上業務發展需要等。這對于國內各家商業銀行來說無疑存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如何有效評估并控制違約風險、提高利潤成為許多銀行的迫在眉睫的難題。
供應鏈金融作為一個較新的概念,國內學者對其違約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際研究還比較欠缺,這增加了違約風險管理的難度。木文的選題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的,分析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風險特征,研究評估違約率風險的模型和風險防范方法。這對于有效解決我P1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將國外對供應鏈金融的理解進行總結和綜述,豐富了國內對供應鏈金融內涵及其風險的理解。
第二,分析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風險,并構建供應鏈金融下違約風險的評價指標,通過比較分析選取適合我國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評估的方法,通過實證分析驗證模型的有效性,這對銀行如何有效控制風險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供參考。
第三,研究期權契約在預付款模式中對風險防范的作用,這為銀行防范風險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在實踐方面,通過選取現實中的汽車行業銷售商的巾小企業數據,評估它們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違約風險,這有助于銀行開展汽車供應鏈金融業務。
1. 3研究思路與方法
木文研究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為緒論,介紹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義,然后論述了國內外有關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的研究現狀和主要觀點,最后論述了作者的寫作思路、主要內容及本文的創新點與不足。
第二章闡明了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評估的理論依據及評估指標的構建,并比較分析違約風險度量模型。
第三章針對供應鏈金融基木融資模式進行分析,挖掘出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違約風險的相關信息,分析其生成機理,構建適合本文研究的風險評估指標。
第四章為實證部分,根據上文選擇的分析方法,利用構建的評估模型,對汽車供應鏈金融中違約風險進行分析。
第五章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措施,其中針對預付款模式融資模式,研究期權契約對風險防范的作用。
第六章為結論部分,對全文進行簡要總結,并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以下是本文的技術路線圖:
本文主要運用了以下分析方法。
1、文獻歸納法
收集當前供應鏈金融及其風險管理和相關文獻,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為本文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論依據 .
2、因子分析法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對大量的指標數據進行處理,使得指標降維,簡化指標結構,對后續的模型建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模型建立法
在被因子分析已處理指標數據的基礎上,通過Logistic回歸建立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評價模型。
4、對比分析法
通過對比融入期權契約前后的預付款融資模式,探討期權契約對供應鏈金融的影響,分析期權契約對風險防范的作用。
5、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對供應鏈金融理論方面的應用演繹,力求從理論上對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與比較。定量研究主要是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對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違約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力求客觀、定量、科學地揭示供應鏈金融的融資優勢及其內涵。
1. 4創新與不足
1.4.1本文可能的創新之處國內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研究和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供應鏈金融在實踐中也逐漸收獲成果,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銀行視角的供應鏈金融違約風險的研究是緊密聯系實際的產物,在以下方面做了探索性工作:第一:梳理了國內外相關文獻,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創新建立主體評價和債項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嘗試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歸方法建立違約風險評估模型。在樣本選取方面,本文和其他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所有的研究都是選取我國中小版的企業數據,沒有根據中小企業特點尋找合適的核心企業,并且企業間上下游關系不明確。本文選取國內有代表性的汽車品牌企業,而各個經銷商卻是融資難的中小企業,根據各企業與經銷商的供應鏈關系來研究供應鏈金融融資的違約風險,對不易獲得的數據采用打分方法,力求科學、合理的分析中小企業違約情況。
第二:根據供應鏈金融各融資模式中風險點,研究相應的防范措施,其中針對預付款融資模式特點,考慮期權契約對控制違約風險的作用,這為銀行防范風險并擴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了新的思路。
1.4. 2不足和需要改進
第一,本文的指標體系是根據各銀行現有的中小企業評價系統結合各參考文獻分析得出的,這只能是一般性研究,在實踐中需要各銀行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重點調整和改進。
第二,本文違約風險的評估還存在一定誤差,需要進一步對模型進行研究改進,提高違約風險評估準確性。
第三,本文只研究期權契約融入預付款模式的理論意義,而期權是否可以現實順利合理開展需要做出進一步討論。
2016金融學開題報告(2)
題目:內蒙古民間金融體系近年隨經濟快速發展產生的問題及研究對策
一、選題依據(擬開展研究項目的研究目的、意義)
目的:通過對內蒙古民間金融體系近些年來發展中存在的漏洞,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成因,并提出合理的研究對策,更好更快的發展前景。從而為內蒙古民間金融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規章制度,以期內蒙古經濟更快,更好,更穩的發展。
意義:全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通過對內蒙古今年來民間金融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的分析,來探討局部地區民間金融體系發展方面及完善全國金融體系結構缺陷等問題;具體有;內蒙古民間貸款機構,房產,保險和個人消費,宏觀審慎等方面的問題。針對以上幾方面出現的問題并基于內蒙古民間金融體系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有助于提高我省經濟更加長遠的發展。
二、文獻綜述內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主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
國內外眾多知名學者對民間金融體系與經濟快速發展之間形成不同的理論。對于金融體系脆弱性的經典解釋是費虧(19X)作出的。他主張.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與宏觀經濟周期緊密相關,并強調指山、尤其與債務的沽償緊密相關。恢臺免筑引發實際纖濟的下滑,為使經濟恢復平衡,到達程度K就有必要潔償債務。清候債務勢必導致t2市負憤的收縮并減緩貨物流通達度。這些變化具有多種經濟含義一一物價、產量和市場信心F降,破產和失業增加。因此,按照費虧的觀點,金融脆弱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經濟基礎的惡化,而有的研究聚焦在信息問題方向。國外對于非正式金融的研究由來已久。世界銀行認為, 非正式金融可以被定義為那些沒有被中央銀行監管當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動, 而且非正式金融大多可分為以下三類 , 即非信貸機構, 也非儲蓄機構 , 專于處理個人或企業關系的金融交易機構 , 在借貸雙方之間提供完全中介服務。還有學者認為非正式金融的一個主要特征, 就是在借貸雙方和儲蓄者之間存在著從簡單信用安
排到復雜的金融中介機制的聯系。贊同這樣的觀點,金融市場而非機構如果掌握在國家信用體系和相關金融法規控制之下, 就是正式金融。對正式金融機構而言, 國家或政府通常會建立中央銀行來進行調控, 而那些在此控制之外的金融市場則被定義為非正式金融。民間金融通常是與官辦金融相對應。在計劃經濟條件下, 這種區分簡潔明了, 即一切非官方的、非公有制的金融形式都是民間金融。這種觀點在望抖年以前是比較流行的。在這樣的理論和政策下, 中國大陸的民間金融就包括了民眾之間一般的、為生產和生活所進行的小額資金融通過地下錢莊、各種合會形式, 如標會等, 以及各種集資活動。這種區分沒有嚴格的法律依據, 但最高人民法院曾經頒布過一個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條例 , 認為“ 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 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 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 。
參考文獻:
1孫剛《金融體系穩健性的宏觀審慎指標》2004年06月第1版
2.孫莉,《我國非正規金融產生的內在性及其正規化》,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5.2
3.姜旭朝、丁昌鋒,《民間金融理論分析:范疇、比較與制度變遷》.
4.張士鋒,《關注中國的地下金融》,金融經濟,2005.4
5.洪海峰,《規范經濟欠發達地區民間融資的思考》,黑龍江金融,2005.7
6.陳明衡,《宏觀調控背景下的溫州民間借貸》,溫州論壇,2005.2
7.胡金焱、孟慶平,《非正規金融活動:國際經驗及啟示》,改革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內容、目標,研究方法、進度)
主要研究內容:在內蒙古經濟近年快速發展的前提下,研究其民間金融體系的不足及現狀目標:通過對內蒙古民間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探討我省經濟發展中金融體系出現的問題以及對策,提出自己的建議,以期為內蒙古經濟更快,更好,更穩的發展提供微薄的貢獻。
研究方法:歸納總結,問卷調查
進度:將在三月初完成有關調研,四月初完成初稿寫作,之后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論文修改并預計在六月中旬定稿。
四、進程計劃(各研究環節的時間安排、實施進度、完成程度)
20XX年1月1日—— 20XX年1月15日 查閱資料擬定提綱;
20XX年1月15日 —— 20XX年2月1日 書寫開題報告;
20XX年2月1日 —— 20XX年3月1日 調查;
20XX年3月1日 —— 20XX年4月1日 撰寫論文初稿,將初稿交指導教師審閱;
20XX年4月15日 —— 20XX年6月1日 修改論文;
20XX年6月2日 —— 20XX年6月10日 論文定稿,準備參加答辯。
【金融學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金融學論文開題報告01-09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模板_開題報告01-23
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范文_開題報告01-24
論文開題報告 格式優秀范文_開題報告01-23
企業開題報告12-20
體育開題報告12-23
游戲開題報告03-09
開題報告指導03-01
舞蹈開題報告11-27
個人開題報告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