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品的改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一) 生產現狀
截止XX年,全縣12個鄉鎮159個村均有柑桔栽培,面積達到18.57萬畝,總產14.43萬噸,其中臍橙16萬畝,夏橙、紅肉、倫晚等晚熟品種1.5萬畝,桃葉橙0.2萬畝,其余為椪柑和蜜柑。早、中、晚熟品種比例約為2.6:91.4:6。水田壩、歸州兩個鄉鎮臍橙產量突破3萬噸,郭家壩鎮臍橙產量突破4萬噸。
(二)品改成效
近幾年來,在省、市、縣農業部門共同努力下,在縣委、政府正確領導下,柑桔品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全縣累計實施柑桔綜合改造近6.1萬畝,優良品種栽培面積已達到了10萬多畝,占總面積的53%以上(其中,以福本為主的早熟臍橙約0.2萬畝,占良種面積的2%;以紐荷爾為主的中熟臍橙約8.3萬畝,占良種面積的83%;以紅肉、倫晚為主的晚熟臍橙約1.5萬畝,占良種面積的15%);羅臍由過去的14萬畝下降到了6萬余畝,只占總面積的約32%。我縣柑桔生產已基本形成了品種良種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加工一體化、銷售品牌化、服務社會化新格局.且總結積累了以下“五統一”柑桔品改經驗: 一是統一規劃布局,海拔300米以下臍橙生長最適宜區,建設晚熟臍橙生產帶,300~500米臍橙生長適宜區,規模發展中熟臍橙帶,500~600米(非長江邊不超過550米) 臍橙生長次適宜區,發展早熟臍橙生產基地。泄灘鄉適當發展優良夏橙品種,屈原鎮適當發展地方良種——桃葉橙,沙鎮溪適當發展特色品種——椪柑。二是統一品種定向。突出晚、優、特、新品種,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具體品種定向:晚熟類以能晚、紅肉臍橙等為主,中熟類以紐荷爾、奈維林娜臍橙等為主,早熟類以早紅或福本臍橙等為主,夏橙以蜜奈、奧林達等為主,桃葉橙產區則重點開展品種提純復壯及擴大板塊規模。三是統一種苗、接穗管理。根據種苗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確定縣柑桔良種苗木繁育中心和縣柑桔良種示范場為全縣柑桔品改無病毒種苗、接穗的供應單位,縣種子管理站和縣特產中心為全縣柑桔品改采穗圃的審定單位。縣種子管理站負責監督、登記和建檔備案。苗木和接穗調配。分鄉鎮統一組織柑桔品改計劃申報、接穗調運,分村發放接穗,集中連片品改。四是統一品改要求。堅持“四不”。樹齡25年以上的.衰老果園不品改,以推倒重建為宜;多次高接換種的樹不再進行品改;海拔600米以上、非長江河谷地區550米以上的果園不進行品改;零星分散不納入品改規劃,重點支持規模成片集中品改。五是統一品改政策。實行以獎代補激勵政策,凡嚴格按照縣柑桔品改統一標準實施,并經檢查驗收達標的,每畝扶持資金100元。
涌現了一批品改示范典型:郭家壩鎮鄧家坡村是全縣最早發展臍橙的柑桔大村,過去為全縣臍橙發展起到了推動和示范作用,臍橙面積達到4000畝,XX年當臍橙價格逐漸下跌時,該村掀起了柑桔品改的熱潮,到目前已全部完成品改,其中紅肉臍橙1500畝,倫晚臍橙1000畝,其余的全部為紐荷爾臍橙。當普通羅臍橙品種的價格只有0.7元/kg時,該村的紅肉臍橙價格買到元3元/kg,倫晚臍橙單價高達10元/kg以上,全村200萬kg晚熟臍橙可增收540萬元。可見品改效益十分顯著。并通過品改,該村正在籌建晚熟臍橙合作社,推廣發展晚熟臍橙和組織銷售。
【柑桔品的改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英語課改年級情況調研報告10-26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調研報告12-21
消費品市場運行調研報告12-21
8月份消費品市場運行調研報告12-25
調研報告的格式04-18
調研報告的特點07-27
市場的調研報告04-22
學校的調研報告12-21
見習學生的調研報告01-27
關于市場的調研報告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