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激發情感,想象創新,自編自創一首小詩或續寫歌詞。培養學生想象創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情感,想象創新,自編自創一首小詩或續寫歌詞。
教學用具: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初步感知課文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6課《錫林郭勒大草原》
2、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讀課文的時候,你想怎樣讀?
3、(感受大、廣闊),齊讀課題
引:哪一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第二自然段)
二、閱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從這兒能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無邊無際,而且都是綠色,很美。)
除了廣闊,還感受到了什么?(美麗)[板書]
讀出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這樣寫,還有這種感受嗎?(品詞品句)
【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
電流的磁場教學設計04-06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
《清澈的湖水》 教學設計03-31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