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33頁至第34頁例1,完成“做一做”和練習六第1題至第3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2、根據長方體展開圖,能說出每個面的長、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系,會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況能靈活運用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系。
媒體準備
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各一個、剪刀、牙膏盒。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重建表象
師:上兩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誰來說說長方體、正方體有哪些特征?(長方體有6個面,……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等的正方形……)
二、實物導入、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如牙膏盒、粉筆盒等),工人師傅在制作這些紙盒時至少要用多少紙板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提問:當你看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演示操作、建立概念
1、初步認識長方體的表面積。
大家拿出長方體紙盒摸一摸,你能摸到幾個面?(6個)
師:把這個長方體的紙盒沿著棱剪開是什么形狀的呢?大家想看看嗎?教師示范操作。
沿著棱把長方體展開,你有什么發現?
1、原來的立體圖形變成了平面圖形。2、長方體的外表展開后是由6個長方形組成的。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展開前長方體的每個面,在展開后是哪個面?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
在標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相等……)
2、初步認識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出示正方體粉筆盒實物圖,把剪好的正方體的展開圖展示給學生看,問:你又發現了什么?
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誰知道什么叫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課件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四、學習新知,探索規律
1、明確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長、寬、高的關系
問:既然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那么怎樣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同學們觀察長方體然后討論: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2、探求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出示課件,師:做這樣一個牙膏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就是求什么呢?(求牙膏盒的表面積)
請大家獨立完成,如有困難可合作完成。
找學生把不同的方法寫到黑板上,并說一說每一步求的是哪個面的面積?
比較幾種方法有什么不同?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課件出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小結:我們在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時,一定要求6個面的面積,方法有多種,用喜歡方法做就可以了。
師:要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我們必須知道它的什么?(長、寬、高)
五、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如右圖),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
引導學生求微波爐包裝的面積,實際上是求包裝盒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師:大家注意到“至少”二字了嗎?誰能說說為什么要加上這兩個字?
(做紙板箱的時候要有粘合處,這里的“至少”指的是粘合處不算,就光算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就好了。)
2、亮亮家要給一個長0、75米,寬0、5米,高1、6米的簡易衣柜換布罩(如右圖,沒有底面)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六、課堂小結想象延伸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叫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那么在生活中,我們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采取正確的解答問題的方法,比如說有的時候需要求6個面,有的時候只要求5個面、甚至只要求其中的4個面。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上、下:長×寬
前、后:長×高
左、右:寬×高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第33~34頁例題1及P36,T1~3)
教學目標:
①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會用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③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長方體牙膏盒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的教具各一個,學生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各一個,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預習提綱:
1、預習教材第33~34頁例題1。
2、同伴合作,一個人準備紙盒正方體,一個人準備長方體紙盒。指出它的長、寬和高,并分別指出和長、寬、高相等的棱。
3、把各自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是什么形狀,并標好上、下、左、右、前、后等各個面。
4、思考:觀察一下展開的形狀中那幾個面的面積是相同的?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5、練習:
觀察下面紙箱
二、展示匯報: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
2、交流匯報。
(1)通過預習,我們已經觀察了一個長方體的紙盒展開的形狀。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預習的兩個問題:
A、觀察一下展開的形狀中那幾個面的面積是相同的?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6個面,教師注意訂正。
B、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3、小結: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學生齊讀概念后,教師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下面這個紙盒的表面積要怎么求呢?
前后兩個面:長0、7m寬0、4m,面積是0、7×0、4=0、28m
左右兩個面:長0、5m寬0、4m,面積是0、5×0、4=0、2m
這個包裝箱的表面積是:
0、7×0、5×2+0、7×0、4×2+0、5×0、4×2
=0、35×2+0、28×2+0、2×2
=0、7+0、56+0、4
=1、66m
或者:
(0、7×0、5+0、7×0、4+0、5×0、4)×2
=(0、35+0、28+0、2)×2
=0、83×2
=1、66 m答:至少要用1、66 m硬紙板。
(2)比較上面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三、課堂小結。
1、、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要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要準確找到每個面的長和寬。
2、你發現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了嗎?
結論:=長×寬×2+長×高×2+寬×高×2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3、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用?(鋪地磚、粉刷墻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四、鞏固練習。
完成P34“做一做。”學生獨立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沒有底面”是什么意思?講評時要求學生說一說為什么“0、75×0、5”沒有乘以2?
五、檢測、反饋:
(一)完成P36練習六T1~3。
2、選擇:
(1)已知長方體的長2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A、 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3、給一個長和寬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長方體木箱的表面噴漆,求噴漆面積的正確算式是()。(學生討論)
A、(1×1+1×3+1×3)×2
B、1×1×2+1×3×4
C、1×1×2+1×4×3
討論得出:底面周長×高=4個側面的面積
4、思考題:
我們班級要辦小小圖書館,需要一只長7分米,寬5分米,高6分米的鐵箱現在有一張邊長15分米的正方形白鐵皮,能做得成嗎?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
=長×寬×2+長×高×2+寬×高×2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課后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于,學生往往因不能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以至在計算中出現錯誤。針對這一點,我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實驗與實踐的空間,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等來認識概念,理解概念。另外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5-3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設計01-28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05-2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設計15篇03-1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02-17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6-15
長方體與正方體認識教學設計05-04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