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17 09:24:2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1

  [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見多邊形的特征,并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以數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圖形打好基礎。

  例1教材一共安排了三個層次學習活動,讓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長方體的特征。第一層次結合實物(或圖片)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第二層次通過對長方體的進一步觀察,認識長方體的直觀圖及其面、棱和頂點,第三層次探索發現長方體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礎上,介紹長方體長、寬、高的含義。例2著重引導學生利用認識長方體的已有經驗,自主探索并歸納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具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教具、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操作,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1

  出示畫面:有一些長方體的實物和正方體的實物。(如電冰箱、餅干盒、魔方等)

  談話:同學們,這些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你能說說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學生回答,并舉例再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

  出示長方體模型,談話:長方體有幾個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你覺得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猜想。

  分組操作,進行驗證。學生分組從不同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看一看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匯報、演示觀察結果,并說一說從某一個角度進行觀察,能同時看到的是哪幾個面,看不到的是哪幾個面。

  提問:那么,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正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說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談話:依據同學們的觀察結果,我們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標出面)

  談話:直觀圖中線和點都有各自的名稱,請同學們自學課本。

  學生看書,理解棱和頂點的含義。

  指名說一說什么叫做棱,什么叫做頂點?

  (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演示)在直觀圖中閃爍棱和頂點,指名說一說(指一指)這條棱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這個頂點是由哪些棱相交得到的?

  提問:直觀圖是用實線和虛線兩種線畫成,你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

  說明:直觀圖中的實線表示從某個角度能看到的棱,而虛線則表示從某個角度看不到的棱。

  提問:長方體有幾條棱和幾個頂點?自己數一數。

  指名演示數一數長方體面、棱和頂點的個數。集體交流數法。(適當進行指導,讓學生能體會到面可以一對一對地數,棱可以一組一組地數,頂點可以4個4個或2個2個地數。)

  得出: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提問:長方體的面和棱有什么特點?

  學生觀察長方體,說一說自己的猜想和判斷。

  談話:同學們觀察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下面我們通過量一量、比一比實際操作進行驗證。

  學生分組活動,利用長方體模型進行操作活動,并在小組中交流。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學生1: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

  學生2: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的2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的2個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的2個面完全相同。

  學生3:長方體的棱有3組,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

  可以讓學生演示操作,證明得到的結論。

  談話: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學生或教師說出(相對的面)

  引導學生理解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是指的哪兩個面;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是指的哪四條棱。

  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提問:這是長方體嗎?這個長方體和剛才同學們觀察的長方體有什么不同?

  學生:這個長方體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4個面是長方形的'。前面觀察的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

  小結:長方體有6個面,有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6個面中,會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演示閃動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

  提問: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你知道這三條棱分別叫做什么?(長、寬、高)

  說明: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中,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兩條棱分別叫做長和寬,把豎直方向的一條棱叫做高。

  [設計意圖: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一些直觀的認識,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測量、比較等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長方體的特征,并通過交流,對有關發現加以適當的整理和概括。]

  2、練一練

  說明操作要求:同座兩人一組,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頂點,再量出它的長、寬、高。

  學生操作活動,互相說一說。

  二、探索與發現,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2

  出示正方體的直觀圖。

  談話:我們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想一想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和幾個頂點?正方體的面和棱有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自主探索,并在小組中交流。

  指名在班級中說一說。

  學生1:正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學生2: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學生3:正方體的12條棱的長度相等。

  學生演示操作,驗證得到的結論。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出示比較的表格,讓學生填一填,再在小組中交流。

  名稱

  長方體

  正方體

  相同點

  不同點

  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結果。

  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8個頂點和12條棱。不同的是長方體6個面是長方形或其中有2個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12條棱都相等。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寬、高,正方體都叫為棱長。

  2、練一練

  選擇一個正方體實物,量出它的棱長。

  學生在小組中操作,在班級中匯報測量結果。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認識長方體的已有經驗,自主探索并歸納正方體面、棱和頂點的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幫助學生能比較完整地把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三、鞏固與拓展,感受變化,加深理解

  1、練習三第1題

  學生獨立看題,和同座同學說一說。

  指名在班級中說一說,集體交流。

  提問:這三個長方體有什么不同之處嗎?(發現第2個和第3個長方體的長比寬要短,第三個長方體的長和高一樣長,說明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

  2、練習三第2題

  第2題中的4個問題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圖中標注出數據,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

  指名口答,并說一說想法。說明各個面是什么圖形及相應的長和寬的長度是多少。

  (第4個問題,教師可以換一種提問:還有哪些面和同學們剛才觀察的幾個面完全相同?)

  3、練習三第3題

  出示圖。

  提問:觀察這兩個直觀圖,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學生看圖,并說一說自己觀察的結果。

  學生:一個是長方體,一個是正方體。

  學生: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5厘米、4厘米和5厘米。正方體的棱長是5厘米。

  談話:繼續觀察,它們的面各有什么特征?

  學生觀察可以發現長方體前后有2個面是正方形的,其余的四個面都是長方形,并且完全相同。正方體的6個面完全相同。

  4、練習三第4題

  說明題意,并指名說一說擺成的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

  學生獨立標出各個幾何體的長、寬、高,再在小組中指一指,說一說。

  指名在班級中說一說各個幾何體的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和長度。

  5、練習三第5題

  出示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做一做,做好指名說一說計算過程和想法,集體交流做法。

  提問:怎樣算長方體的底面的面積?正方體呢?

  (學生可以發現,長方體的底面面積就是長乘寬,正方體的底面面積就是棱長乘棱長。)

  [設計意圖]:在鞏固練習中,不僅幫助學生加深對長方體和正方體基本特征的認識,也讓學生在觀察和交流中進一步拓展認識,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變式。并為后面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做好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1頁例1及相應的練一練和練習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充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

  2、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一個長方體,小組四人中有一個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每人一張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談話:我們在低年級時已經認識了長方體,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提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出書上的圖片,也可讓生結合手中的實物回答。

  3、介紹: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板書:面),這也是一個面,摸一摸,數一數你的長方體,它有幾個面?

  (1)生操作,指名一位學生數給大家看一看。

  (2)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擺好,有順序地一起數: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長方體一共有6個面(板書:面6個)

  4、認識直觀圖

  (1)(出示長方體模型)提問:從你的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讓三個不同角度的學生回答。

  (2)說明:因為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通常這樣畫出長方體的直觀圖。(出示長方體的直觀圖)

  (3)觀察:圖上哪3個面是我們直接看到的?還有3個面在哪兒?從中明確,因為有三個面看不見,所以用虛線畫出來。

  (4)辨析:上面是什么形狀?右面呢?從中明確:由于透視,看上去是個平行四邊形,實際上是一個長方形。

  [設計意圖:

  1、從生活實物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積累長方體的表象。

  2、由實物到幾何圖形,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憑借,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此在充分認識長方體面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從同一個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從而從實物中隱化、抽象出長方體的直觀圖。然后讓學生觀察直觀圖上哪些面直接看得見,哪些面看不見,每個面的形狀是什么,以此加深對直觀圖的認識,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探究面的特征

  1、猜測。讓學生猜測這6個面有什么特點,并說說準備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想。

  2、操作。讓學生明確操作要求:小組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面這一欄內。

  長方體

  數量

  特征

  面

  棱

  頂點

  3、匯報交流。

  (1)面的形狀

  可讓學生觀察小組內特殊的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

  小結:大多數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有一些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板貼: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2)面的大小

  ①交流驗證的方法

  學生的驗證方法可能有:量、比。可讓學生結合實物投影演示驗證的方法。

  ②小結:(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通過算一算,比一比,我們發現長方體上下兩個面不僅面積相等,而且形狀相同,可以說上下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左右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前后兩個相對的面也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4、追問:通過研究,你知道長方體的面有哪些特征?

  [設計意圖:把探究面的特征與探究棱、頂點的特征區分開來,促使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探究棱、頂點的特征

  1、結合實物介紹:兩個面相交于一條線,就把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于一個點,就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2、操作。讓學生在自己的長方體上摸一摸,指一指長方體的棱和頂點分別在哪里。

  3、追問:什么叫作棱?什么叫作頂點?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出示定義。

  4、操作。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也用剛才的方法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棱、頂點兩欄內。

  5、匯報交流

  (1)明確棱的數法

  ①讓回答有12條棱的學生上來在實物上數。

  ②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固定好,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數。明確數的順序。先數左右方向的棱,再數前右方向的棱,再數上下方向的棱。

  ③電腦出示3組不同顏色的棱

  (2)棱的長度

  ①學生匯報,并說說驗證的方法。

  ②小結:(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左右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前后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上下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板貼: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6、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頂點?在交流中明確長方體有8個頂點。(板書:8個)

  7、回顧反思:我們從面、棱、頂點三方面研究了長方體有什么特征,你能完整得說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征嗎?

  8、結合直觀圖小結長方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

  1、讓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用下定義的方式揭示棱、頂點的概念,使學生對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扎實探究棱、頂點的特征奠定基礎。

  2、在數棱的多少時,先讓學生自已數,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規范地、有順序地數,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也為后面得出每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埋下了伏筆。]

  四、認識長、寬、高

  1、(結合長方體框架)介紹:我們知道三條棱相交于一個頂點,我們就把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直觀圖上出示長、寬、高三個字,以及不同顏色的三條棱)

  2、說明:通常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長,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寬,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3、練習鞏固。手持一個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它的長寬高,換個方向,讓學生再指一指。

  4、小結:不管長方體怎樣擺放,都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長,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寬,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五、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1)口答。可以指一指其它的棱,讓學生說說它的長度,從中明確: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有4條。

  (2)觀察:第三個長方體的面有什么特點?其余四個面有什么特點?

  在交流中明確:這個長方體相對的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余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2、練習三第2題

  (1)學生填空

  (2)校對答案。讓生上臺指著圖邊指邊校對,校對時學生說到哪個面就把那個面用色塊顯示出來。

  [設計意圖:區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上每個面的長、寬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它也與后面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此,校對時,老師先用色塊顯示那個面,再讓學生指一指那個面的長、寬分別在哪兒,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3、

  出示圖:

  (1)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個長方體是什么樣子?

  (2)出示完整圖和題目。

  ①這個長方體的長是_____厘米,寬是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厘米;

  ②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_______厘米;

  ③這個長方體的______面和______面的面積都是24平方厘米。

  讓學生填空,并說說怎樣求長方體的棱長總和。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七、游戲

  根據提供的數據,猜猜它可能是哪種學習用品?

  課后反思:

  本課時是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第一教時,在備課時,我發現教材上關于長方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較多,所以將原先安排的第一課時內容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分為兩課時來教學,今天這一課學習長方體的認識。我想只有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才會為后面學習表面積、體積計算打好扎實的基礎。

  反思今天的課堂教學,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觀察長方體,認識面、棱、頂點;二是動手操作,研究面和棱的特征;三是完成相應的練習。整節課上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操作,通過自己的研究來發現長方體的一些特征,然后再組織學生交流,最后教師總結。這兩個班的男生都較調皮好動,所以在操作過程中有點亂,也影響了教學進度,還有一些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執行教師提出的要求。在交流過程中,雖然學生的發現可能是零散的,并且交流時的語言也不夠精煉,但交流仍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教師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他們整理發現和交流,特別是要重點理解相對的面相對的棱,讓學生在交流中互補、共享,使學生對長方體特征的認識能夠到位。

  從練習三第2題的練習情況可以看出,有些學生不能正確說出長方體各個面上的長和寬,也就是說對于看長方體的直觀圖還存在困難。下節課上要花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否則會影響后繼的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1-1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04-2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設計01-28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08-29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教學設計11-1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整理與復習》的教學設計03-10

《長方體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范文11-1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范文03-0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2-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封开县| 麻江县| 勃利县| 海兴县| 杨浦区| 榆林市| 乃东县| 原阳县| 麦盖提县| 赤水市| 基隆市| 宜宾县| 茂名市| 巨鹿县| 错那县| 永清县| 新沂市| 茶陵县| 乡宁县| 凤冈县| 吐鲁番市| 韶山市| 金川县| 章丘市| 南郑县| 南宫市| 潜江市| 秀山| 兖州市| 安图县| 民丰县| 定南县| 彝良县| 平潭县| 敦煌市| 正蓝旗| 鹤壁市| 泸州市| 乌兰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