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22 21:24:5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擺的研究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1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句話似乎可以給不太理想的課后反思提供些慰藉。我則不喜歡,如果不好,就應該勇于面對,只有敢于面對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改進和提高。試講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研討之后找到了解決的有效手段,效果明顯地增強了,所以我感到很欣慰。再教設計的過程中感受是很深的,本來不覺得這樣的課會有什么深度與難度,鉆研之中卻發現恰恰相反,本課的難度的確不小。首先,三維目標的實現必須體現在探究過程之中,讓目標自然地實現其實并不容易;其次,與實驗相關的許多細節都要有鮮明有效的處理措施,而這些措施的策劃與選擇卻很需要我們的創造力,一個精巧構思的形成往往是在絞盡腦汁、輾轉反側、反復修改之后;再次,知識本身的內在邏輯聯系常常是教學流程的設計依據,發現這種聯系就需要教者對它有獨特透徹的理解,做到這一點也不像閑庭信步那樣容易;最后,字斟句酌、推敲教學語言,使之規范、恰當、精煉、生動,緊扣學生的心弦也很難做到。另外,我自身素質的提高仍然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對過渡語的設計能力太低,很久也想不出來一個比較恰當的“語言鏈接”在這方面不僅需要今后加強學習和交流,還需要對科學課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下面說一下我對本課教材設計意圖的理解以及處理方法上的得與失:本課是在《機械擺鐘》一課剛剛學習了擺的等時性(即“同一個擺擺動的快慢是一樣的”)之后的進一步拓展,旨在引導學生探究——不同的擺,擺動的快慢一樣嗎?什么條件決定了擺的快慢呢?怎樣設計實驗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懂得反復實驗的意義同時明確對實驗數據及誤差的正確處理方法,從而實現讓學生自行發現問題、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P61在本課最后,設計了擺繩長短相同、擺錘的長短明顯不同的兩個擺的對比實驗,其意圖在于引導學生認識到擺錘的重心高低也會影響到擺動的快慢,其實質是增加了擺長,而擺長的概念在學生的頭腦中并沒有建立起來,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清晰講解了。因此,我在處理這個環節的時候,不僅想辦法讓學生意識到重心的.改變可以影響到擺動的快慢,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擺的快慢在本質上是擺長決定的。為此,我設計了版畫示意圖以及一個文字不等式來直觀簡潔地說明解釋,我的預設是要把這個實驗同“擺錘的輕重對擺的快慢的影響的實驗”聯系起來,相互照應,相互印證,可是由于時間倉促,忙亂之中把之一美好構想給忘記了,這不能說不是個遺憾。也是本課收束得不夠透徹的主要原因。總之,教學目標達成了,重點也突出了,難點突破的不夠徹底。這是我對這節課的自我評價。

  板書設計的第三次改進方案:

  結語設計:從演示實驗來看,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長短有關,擺錘越短,擺動越快。這是我們的直觀感覺,下一節課,我們將設計實驗,用數據來探究這個結論究竟對不對,大家感興趣嗎?請你準備實驗材料:寬1cm長10cm20cm30cm的木條各一根,磁鐵一對,秒表一塊。請同學們課前預習和嘗試,以便下一節課上匯報。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感覺是會出錯的,深刻理解重復精確實驗的價值 ;感受探究單擺的快樂。

  【教學重點】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教學難點】對真正擺長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準備】統一使用秒表計時(教師)(小組)、鐵架臺、長中短棉線各一、3個鉤碼、一長一短兩個鐵管,分別在中間及一端用等長的擺線懸掛、一組不同的擺(演示導入用)等硬紙板20cm、30cm各一個以磁鐵當作擺錘,(延伸演示用)。 為可能的生成而準備:圓柱形塑料盒子內可裝兩個鉤碼,蓋上帶掛鉤或鐵圈。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我們知道擺具有等時性,那不同的擺自由擺動的快慢都一樣嗎?

  2.師出示自制幾個單擺使他們逐個擺動起來,問:擺的快慢一樣嗎?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

  3.揭題:擺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用擺做實驗:

  1.推測: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 (擺繩長度、擺錘大小等,如出現擺的幅度這個因素,可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實驗。)

  2.討論: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3.學生分工負責計時、計數、記錄。

  4.集體匯報。

  5.小結:擺的快慢與繩長有關嗎?有怎樣的關系?

  6.討論: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注意:鉤碼的掛法,要按老師的演示去做】

  7.學生分工負責計時、計數、記錄。

  8.集體匯報。

  9.小結: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有關嗎?

  過渡:通過以上兩個活動,我們能否回答如下問題:

  (1)擺的.快慢與繩長有關嗎?與擺錘的重量有關嗎?

  (2)什么樣的擺擺動得慢?什么樣的擺擺動得快?

  三、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1.閱讀課本P61下面的插圖和文字。

  2.讓學生進行推測。

  3.師出示如圖的兩個擺,擺繩長度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演示實驗。

  4.討論:你發現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師引導:擺的長度并不等同于擺繩的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指擺角頂點(固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6.小結: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

  7.回顧我們所做的第二個實驗,你能解釋為什么不把鉤碼這樣掛嗎?教師演示:鉤碼垂直掛接。

  說說你的想法。

  8.出示20、30cm的兩片硬紙片、大頭釘、兩塊磁石,組合成一個擺,并演示它的擺動,問你怎樣使它擺動加快?下節課,需要準備20、30cm的兩片硬紙片、大頭釘、兩塊磁石,我們將要制作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擺,運用本課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擺的研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擺動幅度大小對擺動快慢影響不大輕擺錘 擺動的快慢沒有改變長,擺動慢;

  結論: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無關;與擺繩長度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擺的長度 = 擺繩的長度,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 過程與方法:推測擺的擺動快慢與什么有關,進行改變擺錘、擺繩的長短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并且根據分析進行預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意識到精確測量結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復測量的。認識到在實驗中細心觀察發現新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對新問題有繼續研究的欲望。

  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根據擺擺動快慢的不同,推測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系,并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個鐵架臺、擺繩長短不同的兩個擺、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鐵架臺、秒表、記錄表、1號材料(擺繩1根、3個大小不同的螺帽)、2號材料(長為20、40厘米兩根擺繩、螺帽1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4分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擺,關于擺你知道了什么?生:擺有擺錘和擺繩兩部分組成,擺具有等時性。

  2、老師做了兩個擺,大家先觀察這兩個擺,你有什么發現?猜測一下這兩個擺擺動快慢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演示)。

  3、擺動快慢確實不一樣,大家認為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兩個擺的快慢不一樣呢?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怎樣影響了擺的快慢?(板書:擺錘重量、擺繩長度、擺幅大小……)除了這些原因外,肯定還有其它原因影響了擺的快慢。

  4、到底是什么原因影響了擺的快慢?怎樣影響擺的快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板書課題:擺的研究)

  二、實驗設計(14分鐘)

  1、同學們,剛才大家對影響擺快慢的原因進行了猜測,用什么方法來驗證我們的猜測?(生:實驗)為了有序的進行實驗,在動手實驗前還得制定什么?(生:研究方案)

  2、這節課我們重點對擺錘重量和擺繩長度是否影響擺動快慢進行研究。這兩個實驗叫可控條件實驗,誰知道什么叫可控條件實驗?(只能改變一個實驗條件,其他條件不變)在研究擺錘重量是否影響擺的快慢實驗中,只能改變什么條件?你想怎么改變呢?哪些實驗條件不變呢?研究擺繩長短是否影響擺的快慢實驗中,你又準備怎么做呢?

  3、課件出示兩個實驗的實驗方法,提示:為了便于觀察和統計,給大家提供的擺錘是原來重量、二倍重量和三倍重量的,擺繩是原來繩長和兩倍繩長。(展示材料給學生看)

  4、小組討論,設計方案

  現在請各小組商量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實驗,完成實驗方案,根據教材60、61頁(用手指著)弄清實驗操作中要注意的規范?(領取實驗記錄)

  5、展示交流,評價補充(教師追問為什么?)

  展臺展示實驗方法,弄清怎么做?為什么要做三次實驗?

  學生演示注意的操作規范(擺繩要拉直,注意擺幅大小,手不要推動擺錘,記錄次數以擺的一個來回為一次,計時的同學與控制擺錘同學的配合一致)。

  三、實驗驗證(20分鐘)

  1、我們做好了實驗方案,現在就該動手實驗了,實驗之前確認一下每個組的分工情況:操作秒表的同學請舉手,操作擺的同學,記錄的同學(兩位同學負責數擺的次數)。請各組領取材料,按照你們的方案進行實驗。

  2、錄入數據(完成的先錄入數據,再小組分析數據,得出發現)。

  3、分析數據,得出發現。

  ①小組匯報你們的發現(兩個實驗各找一組匯報)。

  ②觀察一組數據有什么發現?(誤差),猜測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誤差,所以多做幾次實驗可以更接近準確值。

  ③計算平均值,從平均值你發現了什么?(擺錘重量與擺的快慢無關,擺繩長短與擺的快慢有關,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教師板書:擺的快慢與、無關、有關,長—慢,短—快)

  四、拓展延伸(2分鐘)

  1、同學們,老師今天還做了兩個擺,觀察一下看有什么發現?大家覺得這兩個擺的擺動快慢一樣嗎?

  2、生:一樣,師:為什么呢?老師告訴大家他們的擺動快慢不一樣,想知道為什么嗎?我們課后再研究吧!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制作的擺,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思考推測出影響擺擺動的因素,作出自己的假設。并能根據假設設計實驗。

  2.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系,知道對比實驗中的定變量關系,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與人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和探究擺的規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自己制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系,并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教學準備:

  鐵架臺、鐵夾、線、回型針、小螺帽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5分鐘

  1.談話:我們上一節科學課上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擺,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說說,擺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生:擺是由支架、擺線、擺錘組成的。

  2.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擺”,我們通過實驗,有什么發現嗎?誰說一說?

  生: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

  3.談話: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擺。來研究擺的快慢跟什么有關的問題?

  (出示課題:擺的研究)

  二、科學探究 23分鐘

  1.學生推測

  師:觀察講臺上的擺,你認為擺的快慢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根據學生回答分別板書:擺繩長度、擺錘輕重等。如出現擺的幅度這個因素,可引導學生回憶前一課的實驗。上節課我們發現在40秒內擺的幅度會變得越來越小,但是在1~10秒、10~20秒、20~30秒、30~40秒內擺的次數基本一致,為此我們還做了在擺幅的大小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一樣,得出擺的幅度對擺的擺動快慢沒有影響,今天這節課我們可以排除擺幅這一因素。)

  師:現在我們剩下的猜測就只有擺錘輕重、擺繩長度,這兩個因素。今天我們就來找證據研究這兩個因素,對擺擺動快慢有沒有關系。

  (板書影響因素:擺繩長度、擺錘重量等)

  2.對擺繩長度、擺錘大小兩個因素,分別展開實驗教學。

  談話:我們先研究擺的快慢跟擺錘的重量有沒有關系的課題。

  活動一: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重量的關系 15分鐘

  (1)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設計:

  為了證明擺錘的輕重與擺的快慢到底有沒有關系,這個實驗可以怎樣來設計

  (引導學生這個實驗是對比實驗)

  學生回答后繼續追問:

  ① 改變的是什么條件?

  (擺錘重量)

  ② 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擺線長度、時間、擺動幅度:通過用量角器控制好角度)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在擺的'板畫上注明相同與不同之處)

  (2)學生小組討論:改變擺錘重量實驗操作中的注意點。

  (3)學生交流,實驗操作要點,教師明確以下幾個要點:

  ① 15秒相同時間內看擺的次數

  ② 排除誤差,同一個條件下測定3次。

  ③ 三次實驗數據不一樣,如何取值。(鼓勵多次實驗取平均值)

  ④ 為了實驗更嚴謹,老師做一下大的分工,一半小組做增加一顆螺帽的實驗,一半小組做增加兩顆螺帽的實驗。

  ⑤ 小組內分工提高實驗效率。(一人計時、其余數擺)

  ⑥ 實驗前,將繩子系在鐵架臺上時,注意所系的繩結應位于近支架的下端,防止實驗時,擺繩的長度隨著擺的擺動而發生改變。實驗開始時,手拿重物于規定擺幅位置,等待老師說開始后,松開手拿的重物。

  (4)學生實驗、記錄《同步探究》P51表格:比比哪組實驗時安靜并且效率高!

  (5)數據反饋、匯報小結。

  (展示兩個小組數據,談談我們的發現: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

  看看自己小組的數據,支持這一結果的小組舉手!如不支持,拿出來分析。

  師:“分析這些實驗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嗎?”

  學生小結:擺的快慢與擺錘重量無關

  活動二: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 (8分鐘)

  (1)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設計:

  為了證明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到底有沒有關系,這個實驗又可以怎樣來操作?

  (明確①要改變什么條件?②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結合學生回答板畫擺繩長度對比實驗的條件)

  (3)學生交流,實驗操作要點,教師明確實驗要點。

  (與上一實驗基本相似。提示:先做兩倍的擺線長度,然后用尺子量或者用對折的方法做一倍的擺線長度)

  (4)學生實驗、記錄《同步探究》P51表格。

  (5)數據反饋、匯報小結。

  (展示小組數據,談談我們的發現: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有關,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6)其他組的數據,支持這一結論的舉手。

  (7)分析實驗數據,你有什么發現?

  (8)師生小結: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三、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7分鐘)

  1.師:通過剛才的兩個實驗,你能回答《同步探究》P52的判斷題了嗎?大家一起完成.

  2.學生觀察:課本中P61的兩個擺。分析這兩個擺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擺繩長度一樣。 不同:擺錘長度不一樣)

  3.學生猜測:你認為這兩個擺擺動的快慢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會是怎樣?

  (請回答不一樣的同學,說說你根據什么來猜測它們擺動的快慢不一樣?完成在《同步探究》P52表格中。)

  4.出示課本中的擺。

  教師演示實驗:兩個擺錘長短不同的擺,在60秒擺動次數。

  5.學生填寫實驗結果和我的發現。

  (師可根據學生時實際情況進行引導:雖然這兩個單擺的擺繩一樣長,但是他們的擺長卻是不一樣的。其實,擺的長度并不等同于擺繩的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視情況而定,適時介紹確定物體重心的方法:懸掛法確定物體的重心。

  6.小結: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

  (為什么擺錘長的擺動慢,擺錘短的擺動快也就是我們下一堂課要研究的問題。)

  7.學生自評、互評.

  8.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設計:

  6 擺的研究

  擺錘重量→只改變重量→無關

  擺繩長度→只改變繩長→長則慢,短則快

  擺長=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驗證;能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科學知識: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則快。

  2、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實驗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的態度;體驗合作、發現擺的規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

  分析整理實驗數據,得出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與擺錘、擺角等因素無關。

  教學難點:

  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

  學生情況分析:影響擺的快慢在現實中有幾個因素:擺長、擺重、擺角。影響擺的快慢誰來決定?學生雖然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是,學生對生活中的秋千、鐘擺等有一定的了解,由這些東西引開去,讓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會有豐厚的收獲,成功的歡樂不在于鮮花和掌聲,而在于每一次艱辛的努力和付出。在擺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享受到無窮的樂趣。生活中處處是科學,只要你去探究,你會有所發現。

  教學準備:

  師:學生看時計數的技能撐握、各組研究擺的套材、研究記錄表、演示用的擺 生:計時手表一塊、水彩筆、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3分鐘)

  1、首先出示一個已經制作好的擺,并讓它動起來。 師:這是一種什么運動方式? 生:擺動。

  2、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到過什么物體像它一樣運動。

  鐘表、秋千等。

  二、玩擺 (7分鐘)

  5、認識擺的各部分名稱。

  師:大家看一個最簡單的擺可以由哪幾部分組成? 生:擺線、擺捶、支架 。(板書:擺線、擺捶)

  6、組裝好,并試著玩一玩。

  師:大家先組裝好,然后試一試,想一想讓它自然的.擺起來,要注意哪些地方? 生:(自由玩)拉直、自然松手。

  師:玩的時候要注意:1線要輕輕拉直。2線小錘跟量角器要在同一平面。3自然松手。

  要讓它停下來只要輕輕一抓就行了。

  7、再玩一次,學會操作擺。

  8、學會記錄單位時間內擺的次數。

  師:下面你們想怎么玩?比快慢就是比什么?次數怎么算?想知道這個擺次數怎辦?時間要統一嗎? 生:次數。

  師:怎樣算一次? 生:來回算一次

  師:請一位學生幫忙計時,誰來看表?開始計時時給我們一個信號說“開始”,操作的人就松手,大家一起數擺動的次數,直到計時的同學生說“停”為止。 生:(師操作)生數數。

  師:一次記錄結果準確嗎?(和學生做第二第三次) 師:15秒擺的次數最終怎么算? 生:算數據出現多的;求平均數;

  師:都可以,我們統一算數據出現多的那個數作為結果。

  三、研究擺 (20分鐘)

  9、對比,提出問題。

  師:你們的擺15秒內多少次呢?下面各個小組分分工,誰操作,誰看表,誰數數,誰記錄。數一次。 生:數、記錄15秒擺的次數。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

  生:同樣是15秒,擺的擺動次數為什么不一樣? 師:板書:擺的快慢跟什么有關?

  10、提出假設。

  師:你認為擺的快慢跟什么有關?

  生:我認為跟擺線有關;擺錘輕重有關;擺角大小有關;

  11、選擇假設,并制定研究計劃。

  師:請各小組選擇你們最想研究的假設,并討論一下,準備怎樣來研究?哪個條件要變,哪些條件不能變?每種情況要測幾次? 生:討論。交流。

  師:指導。

  (1)研究擺線長短的,讓線變短可能繞的方法短到原來一半,效果明顯些。

  (2)研究擺錘輕重的可以有擺錘里加橡皮泥,原來有的可以去掉來改變重量,對比要明顯些。

  (3)研究擺角大小的,可以選取30度和60度;或45度和90度。

  師:把研究記錄表能填的先填好。

  13、展開研究

  師:研究時操作的同學要正確,看表的同學要看準了,數的同學不能眼花,盡量數準了,即時記錄。最后完成的小組整理好材料,別忘了根據數據歸納結論。比比哪個小組研究過程中合作得好,既快又準確。 生:自主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14、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你們的研究過程。聽的所有小組做評委,我們要評出最佳研究小組。

  生:(實物投影)匯報。(板書:擺線越長,擺越慢。擺線越短,擺越快。與擺錘、擺角無關)

  15、學生評出最佳研究小組。

  四、拓展應用 (10分鐘)

  16、反思學習過程。

  師:通過今天研究擺,你學會了什么?還產生了哪些想法?

  17、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師:小明家里的擺鐘走了慢了,你有沒有辦法讓它走得快些?說說為什么? 生:擺線短了就快,因為擺線越短擺走得越快。 師:如果讓你設計一只10秒擺10次的擺,你怎么辦? 生:慢慢試。

  18、拓展思維。

  師:我們知道同一個擺15秒擺的次數,如果再過15秒呢?45秒多少次?150秒呢? 說說為什么。

  [板書] 擺的研究 擺角大小 無關

  擺的快慢與 擺線長短 線長-快;線短-慢 擺錘輕重 無關

  教后反思:

  1、關注孩子的設計方案

  對擺快慢的猜想,其實還是挺多的,擺重?擺長?擺角?擺線的粗細等等猜想,每一種猜想的方案該如何設計呢?在一個班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實驗,匯報的時候,數據顯得有點有些凌亂,想找其間的規律好像很難。在另一個班上課的時候,我就注意到這一點了,初步設計、小組交流――再設計、課堂交流――形成方案,逐步完善每個小組的方案,使它具備可行性。

  2、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影響擺快慢的猜想,老師要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要學會分享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匯報數據的時候,要耐心傾聽他們的數據,這些來自第一手的數據,凝結了孩子們的智慧,雖然有的數據可能有些偏差,但只要我們引領孩子去觀察,去尋找,允許他們再研究,再實驗,成功會屬于他們,能分享到孩子們的歡樂,那是再開心不過的了。

  3、正確審視存在的問題

  15秒鐘如何把握好,數擺的次數時,老師學生一起對時間。但真正把握好15秒鐘不是太容易的。就是15秒也會有一些小小的誤差,時間上的誤差,也就會影響到擺的次數的確定。所以,匯報的數據即使出現偏差,允許他們再研究,再實踐,一次,兩次,三次,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來研究,來經歷探究擺的過程,主動獲取擺的奧秘。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06-13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11-28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設計07-28

教師教學設計活動研究02-27

《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學設計01-30

設計研究報告03-18

作業設計研究報告01-15

《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學設計3篇01-30

教學與研究心得05-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松滋市| 靖远县| 礼泉县| 阿拉善盟| 西林县| 安丘市| 平谷区| 平阴县| 皮山县| 利辛县| 保山市| 蓝田县| 双辽市| 泰兴市| 钦州市| 阳东县| 巴东县| 临沭县| 砀山县| 南靖县| 芦溪县| 红桥区| 无极县| 西林县| 台安县| 连南| 手机| 孝义市| 夏河县| 休宁县| 洛南县| 新龙县| 虎林市| 乌鲁木齐县| 永年县| 无棣县| 凤庆县| 大姚县| 长白|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