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點亮小燈泡教學課件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點亮小燈泡教學課件,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點亮小燈泡教學課件1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些簡單的材料連接一個簡單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并畫出連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
3.動手做一個簡單的開關連接到電路中,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體會開關具有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的作用。
4.仔細觀察手電筒的結構,了解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又是如何連接的,懂得在電路中形成通路,燈泡才會亮起來。
【教學重點】
1.制作一個簡單電路,懂得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
2.制作一個簡單開關,連接到電路中,懂得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制作簡單電路和電路開關,體會什么是閉合電路,體會開關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制作簡單電路的一些材料、開關、手電簡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本35頁的一首詩。
摁下開關,燈就亮了;
再摁下開關,燈就滅了。
開關里究竟藏著什么,能讓燈這樣乖乖聽話?
2.學生自由朗讀這首小詩,想一想能讓燈亮起來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是電。
3.出示一個手電簡,展示手電筒的開和關,觀察小燈泡的亮和滅。
4.教師引導:手電簡里有什么,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又滅掉,滅掉又亮起來?猜一猜,手電簡是怎么工作的?
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手電筒的認識和了解。
5.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四單元《簡單電路》的問題。
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電路,看看小燈泡是怎么亮起來的?
6.板書課題:
12.點亮小燈泡。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制作簡單電路
1.教師引導:我們先來制作一個簡單的電路,能夠讓小燈泡亮起來。
2.制作材料:電池、小燈泡、導線
3.制作要求:用這些材料連接一個簡單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并畫出連接方法。
4.制作指導:導線應該接觸小燈泡的什么部位?
5.出示小燈泡的剖面圖,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小燈泡的內部構造及小燈泡發亮的原理。
6.教師引導:通過小燈泡剖面圖,我們發現,導線應該接觸小燈泡尾巴的頂部,因為小燈泡尾巴頂部有導線直接連接上面的燈絲。
7.學生分小組活動,用這些簡單的材料,連接一個電路,并試一試讓小燈泡亮起來,然后畫出連接方法。
8.全班交流,展示同學們連接的簡單電路,測試一下連接的簡單電路能否使小燈泡亮起來?
9.出示課本37頁上面的電路示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想一想這個電路示意圖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什么?通過這個電路示意圖,你有什么發現?
10.教師小結:通過大家連接的簡單電路,我們可以看出,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都是一個閉合電路,否則小燈泡不會亮起來。
11.過渡:同學們,一個簡單的電路完成了,小燈泡也亮起來了,不過我們怎樣才能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呢?下面我們繼續交流。
活動二:做個簡單開關,連接到電路中
1.引導:要想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開關,連接到電路中。下面請同學們在我們剛才連接的簡單電路中,加一個簡單的開關,來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2.全班交流,想一想用什么制作簡單的開關?
3.出示課本37頁下圖中的`簡單開關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想一想這個簡單開關是怎樣制成的?
在一塊木板上,把回形針的一端用一枚圖釘固定,并使回形針的另一端能夠達到另一枚圖釘上。
4.除了書上提供的這個方法之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
在一塊木板上,釘兩枚釘子,在一枚釘子上纏上鐵絲,并且讓鐵絲的另一端能夠達到另一枚釘子上,一個簡單的開關就制作而成了。
5.交流討論:有的同學提出,在制作電路的過程中,不用電池,我們可以直接從插座接電,這個想法可不可行呢?
教師引導并小結:這個想法并不可行,因為我們是在做實驗,從插座上接電是很不安全的一種做法,因此,從安全角度考慮,我們只能使用電池,不能從插座接電。
6.學生分小組活動,制作簡單開關,并且把自己制作的簡單開關接到電路中,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全班交流,學生展示本小組制作的開關,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7、教師總結:從這個活動我們可以看出,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要是電路通暢的話,接上開關,小燈泡就亮了,要想斷開電路,只要斷開開關小燈泡就滅了。
活動三:在電路中接上其他電器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在簡單電路中使用的是小燈泡來測試電路的,下面,我們把小燈泡換成其它電器,來試一試效果怎樣。
2.我們可以把小燈泡換成什么呢?
預設:小電鈴、發光器、小風扇。
3.學生分小組活動,把電路中的小燈泡換成小電鈴、發光器或者小風扇等,試一試效果樣。
4.全班交流,學生展示本小組的操作結果,看一看效果如何。
教師小結:同學們,當我們把小燈泡換成其他電器的時候,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這說明只要電路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在電路中連接我們想要連接的電器,并且可以使這些電器正常工作。
活動四:觀察手電筒,了解正負極
1.出示手電筒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了解手電筒的外部構造。
2.教師引導:從外面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手電簡,究竟由哪幾部分組成?各個部分又是如何連接的呢?下面我們來探究手電簡的結構。
3.教師拆卸手電筒,引導學生看一看,手電簡的結構組成以及各部分是如何連接的?
4.教師引導:手電筒中的電池是否可以隨意連接呢?我們來試一試。
學生試一試,將手電筒中的電池隨意連接,看看小燈泡是否可以亮起來。
5.教師小結:通過試驗,我們發現手電簡中的電池不能隨意連接,要按照規定連接才行。也就是說,燈泡的導線兩端要分別連接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上,形成通路,燈泡才會亮起來。
6.出示電池,引導學生看一看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7.教師引導:正極,我們一般用“十”表示,負極,我們一般用“一”表示。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電路,知道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在電路中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同時我們還認識到連接燈泡的導線兩端應當分別連接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形成通路,這樣燈泡才會亮起來。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點亮小燈泡教學課件2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來自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電”中第二課《點亮小燈泡》。本科教材由“小燈泡的構造”、“讓小燈泡發光”兩大部分組成,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電、電路,想象電流是怎樣流動的,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進一步探究有關“電”的奧秘的興趣。
學情分析
新課程新標準,現在的教學要強調發揮師生之間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中教師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恰當指導,使學習有明確目標、融洽氛圍、師生投入、勇于開拓實踐的高質量學習。教學中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從微小變化開始,從關注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始,用學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進他們建立自己的觀點和概念。實行教學民主,做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師生在互動中交流,教師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教學相長,共同實現既定的教學.小學四年級學生對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欲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初步認識電路的意義,即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認識到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認識短路對電路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會連接簡單電路。
2、能夠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初步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悅。
2、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觀察了解小燈泡結構的基礎上,能正確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認識小燈泡的結構,正確連接小燈泡。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點亮小燈泡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小蝸牛》教學設計01-17
《小露珠》的教學設計03-20
小蝸牛教學設計04-11
《小青蛙》教學設計08-24
《小青蛙》教學設計08-25
《小露珠》教學設計02-27
《小蝸牛》教學設計01-21
小珊迪教學設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