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形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與形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與形教學設計1
課標分析:
數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與形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可把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直觀。數學思想的形成需要在過程中實現,只有經歷問題解決過程,才能體會到數學思想的作用,才能理解數學思想的精髓,才能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等過程,獲得對問題的認識、理解和解決的同時,也獲得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和感悟,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的數學思想形成為目標。教材分析:
數形結合思想在之前的數學學習中多次用到,但系統地出現在教材中還是第一次,數形結合思想的形成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本課教學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數形結合,相互印證。形的問題中包含著數的規律,數的問題也可以用形來幫助解決,教學時要讓學生體會數與形的完美結合。 2.使學生感受用形來解決數的有關問題的直觀性與簡潔性。化數為形往往能夠達到以簡馭繁的目的;及其抽象的極限問題用圖形來解決會變得十分直觀和簡捷。學生分析: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曾經接觸過一些有關數與形的練習,如用線段圖解決分數乘除法的問題、用長方形模型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學生有了用“形”來解決“數”的問題的基礎。但縱觀教材并沒有系統的教學數與形結合的內容,所涉及的練習也比較分散,所以學生還沒有掌握用這一思想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不過本單元的練習較其他版塊內容來說具趣味性、挑戰性,學生會樂于探索。
教學內容:教材107頁例1,108頁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第2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圖形中隱藏著的數的規律,并會應用所發現的規律;認識平方數(正方形數)。
2、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等基本的數學思想。
3、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體會到數與形的完美結合,感受數學的魅力。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圖形中隱藏的數的規律,并會應用規律。教學難點:
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探索規律。教學策略:
學生主動探索和教師引導發現相結合。教學用具:
教師準備課件,將學生優中差搭配分組。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感知數形結合在數學學習中的應用
1、師生圍繞什么是數學談話,引入主題。
2、回顧以前學習中數形結合的例子。
3、總結:數與形密不可分,可用“數”來解決“形”的問題,也可用“形”來解決“數”的問題,今天我們來深入研究“數”與“形”(板書)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規律
(1)課件出示例1,觀察三幅圖,數出每幅圖中的小正方形個數。
(2)嘗試用算式表示出每副個圖中小正方形的個數。
預設一:1×1=1 2×2=4 3×3=9預設二:1 1﹢3=4 1﹢3﹢5=9
(3)交流匯報認識正方形數把列出的不同算式綜合起來
(4)照樣子用算式表示出圖4中小正方形的個數,有困難的可以在草稿紙上畫畫圖。
2、合作探究規律
(1)觀察幾組算式,獨立思考:你有什么發現?
(2)小組合作交流
(3)學生匯報
預設:
①左邊加法算式里的.加數都是連續奇數;
②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個數之和正好是每行小正方形的平方;③有幾個加數相加,和就是幾的平方;
④第幾個圖形就有幾個數相加,和就是幾的平方。(師追問:第10個圖形中有多少個小正方形?第100個呢?)
3、師總結
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和思考,利用計算求出了圖形中小正方形的個數,這就是數與形的完美結合。
三、應用規律(1)填一填
①1+3+5+7+9=()2=()②42=1+3+()+()(2)算一算
①1+3+5+7+5+3+1=()
②1+3+5+7+9+11+13+11+9+7+5+3+1=()(3)變式練習①練習二十二第2題。 ②108頁“做一做”第2題
四、全課總結
談談自己的收獲。
五、課后作業
課后練習第1題。教學后記:
“數形結合”是經典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在整個數學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從兒童思維特點來看,小學生的思維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這時的邏輯思維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體形象性。因此,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既是兒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們學習抽象數學思維的需要。“數形結合”是小學教育中運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我做到以下兩點:
一、把數學直觀化,幫助學生形成概念。
數與形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運用了教學圖形,巧妙地把數和形結合起來,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在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質特征,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了學生求新、求異意識。
二、把算式形象化,幫助學生領悟算理。
小學數學內容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計算問題,計算教學要引導學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計算方法的道理,學生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計算方法。在教學時,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數形結合,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算理。把算式形象化,學生看到算式就聯想到算式,更加有效理解了計算算理。
在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足與遺憾:練習密度不夠,不能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在課堂總結時,教師說的過多,沒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
數與形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學生經歷“由形到數”和“由數到形”的過程,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價值。
2、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發現圖形中的規律,會用圖形解決有關數的問題,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直觀與抽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數與形可以相互轉化,樹立數與形結合是數學解題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尋找和發現數與形相互轉化的途徑與方法,通過數與形的轉化,認識到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
知識鏈接:奇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1、談話:同學們,老師有一個神奇的本領,就是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相加,我都能脫口而出,你們相信嗎?
2、你們想知道我是怎樣計算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數與形”。
【設計意圖】通過趣味口算,挑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把計算器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到有時候人腦由于電腦,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新算法的欲望。
二、導學探究,建立模型
(一)導學探究,解決問題
出示算是1+31+3+51+3+5+7
1、導學提示,明確方向
(1)根據算式中的加數,拿出若干個小正方形,把這些圖形擺成一個大正方形。
(2)觀察圖形和算式之間的關系,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2、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學生匯報,重點釋疑
1=121+3=221+3+5=32
1+3+5+7=42
2、歸納小結,建立模型
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相加,和是加數個數的平方。
【設計意圖】明確探究方向和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體會數與形的結合。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同時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練習檢測,鞏固應用
1、填空
1+3+5+7=()2
1+3+5+7+9+11+13=()2
—————————————=92
【設計意圖】學生體會,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
2、計算
1+3+5+7++5+3+1=()
1+3+5+7+9+11+13+11+9+7+5+3+1=()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應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計算。
四、回顧總結,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與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與形》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1-29
數形結合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1-14
數對教學設計02-08
手形的聯想教學設計03-28
“近似數”教學設計02-01
數鴨子的教學設計01-18
《數的世界》教學設計03-01
《數新房》教學設計02-13
《數松果》教學設計08-30
《數的組成》教學設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