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外有山三年級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全國各地各種名山大川的圖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
2、了解簡單的淺浮雕知識,嘗試用各種紙材,學習撕、剪、拼、貼等紙造型技法,表現重疊的山峰。
3、進一步認識大自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分欣賞和立體紙造型兩部分。旨在通過大量的自然風光、名山圖片的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帶來的不同的美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用紙雕拼貼組合的形式再現山的美感,激發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愛國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帶來的不同美感。
難點:用立體紙造型表現重疊的山峰。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中國各地名山的攝影圖片,紙材、剪刀、雙面膠或膠水
(教師)課件、彩紙、剪刀、雙面膠或膠水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啟發談話。
(1)出示有關黃山的圖片和畫作: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及對黃山的認識。引入話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
看圖提問:你們去過這美麗的地方嗎?這是哪兒?(黃山)
(2)出示黃山其他景點的圖片,學生談談感受。
(3)說說自己熟悉的山區景色,談談印象深刻的景點。
(4)小結:各地的山都有不同的美感。
2、揭示課題:用紙造型表現重重疊疊的山。
3、示范制作,講授紙造型的創作方法。
(1)邊示范邊講解紙造型的制作步驟。
(2)討論如何組合紙造型山,感受不同的美感。
(3)學習重疊排列的方式。
4、觀察分析,交流表達。
(1)出示課件,播放全國各地的名山圖片。
(2)欣賞美景,感受不同的美感。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自己的感受。
教師小結:不同的山景都可以用紙造型的方式表現。
5、學生創作,表現創意。
(1)利用不同紙材的特點,設計制作紙造型山。
(2)選用不同的色紙進行創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6、作品展示評價。
可以將作品放置在盆中,添加植物裝飾,進行點綴美化。
【山外有山三年級美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山行》教學設計山行的教案設計12-07
山行教學設計12-23
漂浮的山教學設計10-27
《夜宿山寺》教學設計06-15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05-08
山行教學設計15篇12-06
《山行》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4-07
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03-12
《鼎湖山聽泉》教學設計08-04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優秀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