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7 14:24:51 雪桃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乘火車》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P39頁內容。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這是一堂計算課。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內容既是前面所學內容的擴展,又是學習后繼知識“有關0的乘法”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

  在新課程沐浴下成長的三年級學生,在靈活開放的課堂中,已基本養成了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能夠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且在計算的靈活性、策略性上能有明顯的提高。學生們的好奇、好勝是教學的大好契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的情境,發展 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5、教學重難點

  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

  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算理。

  引導學生應用遷移、類比推理等方法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教法學法:

  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在教法上,我個人認為,在教學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引導、設疑等教學手段及方法進行教學。

  在學法指導上,讓學生掌握觀察、比較、發現、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做好鋪墊

  因為本節課知識是上節課進位乘法的延伸,知識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所以在新授之前我復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與不進位的乘法,通過學生做題與講題即對計算法則進行了回顧,又為這節課的新授做好了有利的鋪墊。(出示幻燈片一)

  二、創設情境,激趣促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創設了“乘火車旅游”這個情境,從而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主動學習。(先后出示幻燈片二、三)

  三、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對于小學生來說,通過自己的探索而獲得新知,就是一種"再創造",因此,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我將從獨立探究;合作探究;比較異同,歸納法則;質疑問難,回顧知識四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獨立探究

  在學生明確了數學問題之后,就放手叫學生自己來列式并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尋找答案。這一層次的教學,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己思考,讓教學活動在動態中進行,激發學生再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從親身體驗中探索出計算方法與計算理由,形成探究的感性認識。

  第二層次:合作探究

  在學生嘗試計算出結果后,再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這時,教師因勢利導,通過幾個問題的點撥 ——“十位上為什么是6”“百位上的8是怎么來的.?”等,著重引導學生突破“連續進位 ”這一教學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抓住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口述算理,促進全班同學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自我分析、調整的能力,即既突出學的主體性,又強調教的主導性。(先后出示幻燈片四、五、六、七、八)

  第三層次:比較異同,歸納法則

  結合兩道例題的比較,使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的不僅是兩位數乘一位數還有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再通過與復習題的比較,使學生

  進一步明確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法則。這一層次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異同由學生發現,結論讓學生總結,不僅加深對法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學習能力和方法。(出示幻燈片九)

  第四層次:質疑問難,回顧知識

  組織學生一邊把書上的空填全并完成“數字醫院”(幻燈片十),一邊思考自己還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鞏固強化,內化新知

  練習題的設計要把抓基礎知識與發展創新能力緊密結合起來,以達到發展思維,形成技能的目的,于是,我設計了基礎練習,綜合練習,提高練習等多層次的練習,并通過以上練習,促使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已有認知結構中,以利于更好地遷移和運用。

  教學評價:

  本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評價。

  1. 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和進步

  2. 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3. 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解題策略、思維或習慣上的長處和不足:使學生形成對數學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火車上也有許多數學問題,你們發現了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研究火車上的數學問題。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一講;

  2.誰能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

  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5.重點講解一道乘法題:

  例如: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72×5=_________(元)

  6.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1)70×5=350,2×5=10,350+10=360。

 。2)

  答:

  三、拓展應用

  1.4×6+37×5+48×6+3

  9×7+53×6+69×2+7

  2.三年級有4個班,每班45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男同學有91人,女同學有多少人?

  3.小明放寒假時去姥姥家。先乘5時的火車,又乘2時的汽車。

  (1)在圖中標出,出發后3時火車的大概位置。

 。2)從小明家到姥姥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四、總結:今天學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應注意什么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P32—P3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3.在數學活動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連續進位方法的掌握與實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清點學生人數

  二、新知預熱

  1、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誰能聲音洪亮的回答這些問題。(出示課件)

  2、小結:同學們這一環節表現很棒!

  3、引出新課:誰坐過火車?有硬座和臥鋪兩種車廂,這節課我們就和淘氣與笑笑一起來解決幾道與火車有關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

  三、新知探究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一天淘氣與笑笑來到火車站,與火車站的叔叔的交流談話中,你能獲得那些數學信息?(出示課件)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探索方法

  (1)、臥鋪車廂每節可乘72人,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偕x題

 、谏惺剑瑤煱鍟

 、凵囎,生板演

  ④匯報方法

  ⑤看課件,小聲說計算過程(出示課件)

  (2)硬座車廂每節可乘118人,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偕囎觯逖

 、诮涣鲄R報

 、壅n件演示

  (3)觀察這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連續進位)通過我們以上的學習,你能試著說一說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學生與同桌說一說)匯報說;師生共同小結(出示課件)齊讀。

  四、應用提升:(出示課件)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計算方法較準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生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加進上來的數。

  教學關鍵:

  把進上來的數寫在前一位的下面。

  教學內容:

  P32-P3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放暑假了,學校組織高年級同學夏令營,準備乘火車去,(出示主題圖)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5節臥鋪車廂能坐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列算式72×5=?

  2.學生自己探索計算方法。

  匯報方法

 。1)70×5=350 2×5=10 350+10=360

  (2)豎式計算

  72×5=360(個)

  小組討論,匯報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不要忘了把進上來的數加上。

  (3)十位相乘滿30,要向百位進3,落下來。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在練習本上計算,交流算法。

  答:7節硬座車廂可乘826人。

  強調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忘記加后面進上來的數。

  (2)進位時加錯。

  (3)錯用進上來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

  三、鞏固練習,理解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33頁1題,核對答案。

  2.三年級有4個班,每班45人,一共多少人?其中男同學有91人,女同學有多少人?

  在練習本上完成,兩名同學板演。

  3.33頁3題,小組競賽。

  4.33頁4題

 。1)要求標出出發后2時火車的大概位置,也就是在圖中標出全程的一半。

  (2)從小朋家到姥姥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45×2=90(千米)

  120×4=480(千米)

  90+480=570(千米)

  答:從小朋家到姥姥家一共有570千米。

  四、作業

  練習冊相關練習。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就連火車上都有很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用乘法的知識解決乘火車中的數學問題。想試一試嗎?(板書課題:乘火車)

  2、出示學習目標

 、佟⑻剿鞑⒄莆諆伞⑷粩党艘晃粩(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

 、凇⒛苷_地進行計算。

 、、提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自學指導、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自學指導

  自學內容:教材32~33頁。

  自學時間:3分鐘。

  自學要求:圍繞思考問題進行自學,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和同桌小聲地進行交流。

  思考問題:怎樣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

  2、反饋交流。(學生匯報)

  3、出示問題,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問題,你們能解決嗎?出示問題: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2)獨立計算,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請小組同學派代表板書計算過程,并口頭說明計算過程,只要學生的算法是正確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再討論豎式得數360的“0”漏寫得“36”是否正確,引導學生關注積的個位上的“0”處理問題。

  (4)比較歸納。

  將本題與上節課例題(出示16×4的豎式計算過程)相比較,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這兩題的豎式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改編三位數、四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試題。

  三、檢查點撥,探尋規律

  1、學生完成 “練一練”中的1、2、3、4題。

  2、課本第33頁第二題。

  3、總結方法:筆算連續進位的乘法,關鍵是不要忘記加低位進上來的數。

  四、練習達標,拓展提高

  1、教師出題:4351×4= 8972×5=

  2、回歸學習目標。

  3、總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學到哪些知識。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6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講解算理、算法及技能的訓練,學生感覺計算枯燥,導致錯誤很多。計算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內容往往是現實的,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本節課的教案設計著重突出以下幾點:

  1.情境教學促感悟。

  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游戲教學促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讓學生適當地“玩一玩”,既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增強了應用能力。

  3.自主探究,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間,在交流匯報中,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不斷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2.計算下面各題。

  師: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方法,你們能說一說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方法嗎?(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個位上的乘積滿幾十就向十位進幾,計算十位時,不要忘記加個位進上來的數)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課前進行乘加兩步混合計算及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計算,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56頁“乘火車”情境圖。

  2.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師:仔細觀察情境圖,說一說你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結合情境圖敘述題目中的有用信息)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

  生1:臥鋪車廂每節乘72人,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生2:硬座車廂每節乘118人,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生3:這列火車一共能乘多少人?

  3.列式計算。

  (1)出示問題: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引導思考:這個問題要怎樣解決?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與同伴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

  (匯報算式:72×5)

  (3)估算一下,5節臥鋪車廂大約可乘多少人?

  預設

  生1:如果按每節臥鋪車廂乘70人計算,5節臥鋪車廂大約可乘350人,而實際計算應該比350人多一點。

  生2:因為72比70大,比80小。70×5=350,80×5=400,所以72×5的得數在350和400之間。

  師: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呢?怎樣才能得到準確值?

  (請一位學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7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游戲童謠情景表演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乘火車要遵守先檢票后上車,上車時不遲到和要在站臺處接送人等禮儀。

  2、培養幼兒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行為。

  核心要素:乘火車提前到候車室等檢票

  不亂跑不吵鬧車進站票拿好

  活動準備:

  音樂《火車快飛》的CD(或其它關于火車的音樂)、放大的幼兒用書“看一看”、圖片、老師自制火車票。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猜謎語:長長一條鐵巨龍,走起路來轟隆隆。

  遇到大河過鐵橋,遇到高山鉆遂洞。

  腳下鋼輪走得快,日行千里力無窮。(打一交通工具)

 。ǘ╆P鍵步驟:

  1、引導幼兒回憶并講述自己坐火車時的經歷和見聞。

  (1)提問:“小朋友,你們坐過火車嗎?上火車之前先要做些什么事情?”

 。2)“在候車室里候車時,你都做些什么時候事?檢票的'時候你是怎樣做的?”

  (3)“在進入候車室的時候有一件事是乘客必須要做的,你知道這是一件什么事情嗎?”

  2、出示放大的《幼兒用書》“看一看”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內容,并講述故事內容。

 。1)請小朋友說一說“看一看”圖中的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中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3)請個別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三)結束活動:

  1、我們在乘坐火車時,要訂好買好火車票,提前到火車站,在進入候車室時要對行李進行安全檢查,然后排好隊檢票,持票上車,接送親友時要購買站臺票,并盡快離開。

  2、帶領幼兒大聲地、有韻律地朗讀三字兒歌。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8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于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這一概念還是畢竟較模糊的,通過形象生動的PPT圖片,讓孩子們在看看、數數中練習手口一致點數,培養孩子的數概念認知。另外,小班幼兒對于小動物非常喜歡,利用幫助小動物成為孩子學習數學的一個情景,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還能讓幼兒體驗利用數學成功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目標:

  1、復習4以內的手口一致點數,并學習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

  2、能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物體。

  3、體驗利用數學知識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教學PPT

  數學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掌握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歌唱《春天》導入,復習手口一致點數4以內的數。

  1、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呀?春天到了,我們一起唱著歌到草地上去郊游吧。

  2、師:看!草地上有什么?(小花、大樹和小鳥)

  3、師:草地上有幾朵小花呢?請個別幼兒回答,然后教師帶著幼兒一起數一數。

  4、師:有幾棵大樹?誰來數一數?

  5、師:有幾只小鳥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二、學習手口一致點數五以內的數

  1、春天的景色真漂亮,小動物們也到草地上來玩耍了,看誰來了?(小兔子)

  師:有幾只小兔子呢?用幾個點來表示?(一只兔子用一個點來表示)

  2、哪個小動物也來草地上了呢?(小豬)有幾只?用幾個點來表示?(兩只小豬用兩個點來表示)

  3、又來了誰?(小獅子)誰來數一數?用幾個點表示?請小朋友到黑板上畫一畫。

  4、還有誰來了?(小馬)誰來數一數?用幾個點表示?誰到黑板上來畫一畫。

  5、最后誰也來了?(小貓)一共來了幾只小貓?誰來數一數。我們一起來數數看。五只小貓用幾個點表示?誰來畫一畫。

  三、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動物

  1、師:小動物們在草地上玩累了,準備坐車回家。數一數有幾輛小汽車呢?小汽車上的點子一樣嗎?

  2、一個點子表示一個座位,那么這輛車有幾個座位呢?

  3、師:這輛車應該讓誰坐?

  4、師:這輛車應該讓誰坐?,為什么?

  5、師:這輛車給誰做?為什么?

  6、師:最后這輛車哪個小動物做?為什么?

  四、幼兒操作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講述操作要求,看這三個小朋友想送旁邊的小動物上火車,可是他們不知道這些小動物應該坐在哪個車廂里,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2、這個車廂上有幾個點子?讓哪個小動物坐?為什么?我們把小猴子貼紙撕下來貼在一個點子的車廂上。那么小兔子應該做哪個車廂呢?還有小狗、小雞、小鴨子應該做哪個車廂呢?請你回到座位上貼一貼,貼好以后可以給客人老師看一看,你們貼的對不對。

  3、幼兒進行材料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講操作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貼一貼,貼錯的請幼兒改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利用孩子們所學的歌曲《春天》導入,在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幼兒對以往所了解的生活常識進行了簡單的回顧。然后,在通過郊游這個話題引出數學情景,讓孩子們在簡單的看看、數數中,復習4以內的數這一概念。

  在幼兒鞏固復習了4以內的數概念以后教師繼續加深幼兒數概念的認知,出示5以內的小動物并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物體。最后,讓幼兒進行5以內點物的匹配操作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

  本次活動,我從復習已學過的相關知識過渡到新授內容,活動過程層層遞進的同時,每一個環節都緊扣5以內的數概念,并且將春游這一游戲情境貫穿活動始終,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使得枯燥的數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數詞準確表達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兩個箭頭標志、1-6數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可高興了!因為他們要去旅游啦!看!他們排著隊伍來了。

  二、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小動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1、師:小動物們還請來了一個神奇的標志,你們認識它嗎?(它是箭頭,箭頭表示方向。)

  師: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兔排在第幾位?(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兔排在第1位,所以我們給小兔貼上數字號碼1。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4位的是誰?(你真棒!)那么我們該給小雞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豬排在第幾位?那么我們該給小豬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狗排在第幾位?那么我們該給小狗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6位的是誰?那么我們該給小貓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3位的是誰?那么我們該給小猴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2、我們的箭頭可調皮了,看它跑到哪里去了?(它跑到了這邊)

  師:大家一起動動小腦筋,從這邊箭頭方向數過去,小兔排在第幾位?我們該給它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豬排在第幾位?那么我們該給小豬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狗排在第幾位?那么我們該給小狗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4位的是誰?哪個小朋友來給xxx貼上數字號碼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6位的是誰?哪個小朋友來給xxx貼上數字號碼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3位的是誰?哪個小朋友來給xxx貼上數字號碼呢?

  3、討論:為什么小動物的數字號碼不一樣呢?每個小動物都有兩個數字號碼呢?

  4、師小結:原來從不同的方向數過去,小動物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小動物的數字號碼就不一樣。

  三、幼兒操作。

  師:看!接小動物的'火車開來了,(出示火車圖片)你們數一數一共有幾節車廂?你是從哪個方向開始數的?(從車頭到車尾)哪個小朋友的數法不一樣呢?(從車尾到車頭)

  那么第一節車廂在哪里呢?(哦,原來靠近車頭的這節車廂就是第一節車廂。

  第一節車廂的第一個座位在哪里呢?(哦,第一節車廂里的第一個座位就在這里。)

  第二節車廂的第二個座位在哪里呢?(哦,原來第二節車廂里的第二個座位就在這里。)

  1、幼兒操作:幫小動物乘火車

  師:火車就要出發了,小動物想請我們幫他們安排一下位置,可是小貓有一個要求她說:“我有點暈車,想坐在第一節車廂的第一個座位!毙∝i也說:“我有點胖,我想坐在最后一個位置”。其它小動物呢都沒什么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操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幫小貓和小豬選擇座位,再幫其它小動物選擇。請小朋友把垃圾放在盒子里,不要亂扔。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先完成操作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我請xx動物坐在第幾節車廂里的第幾個位置。”

  4、教師評價小結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不僅能幫小動物安排座位,還能準確說出小動物的位置。

  四、結束:游戲“開火車”。

  小動物們乘著火車去旅游了,我們也跟著小動物們一起去旅游,好嗎?快排隊

  (我的汽車就要開,開哪里?誰來開?)xxxx,從前往后數,你排在什么位置呢?向后轉后再請幼兒說出自己的位置。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10

  設計意圖:

  隨時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條件的好轉,大部分家長都愿意帶著孩子到各個地方去旅游觀光,讓孩子在旅途中學習。帶著孩子遠行,不僅要了解風景名勝,路途中不可缺少的交通知識更應該了解,今天我就帶孩子們了解一下乘坐火車的一些知識吧!

  活動目標:

  1.熟悉乘坐火車的基本知識。

  2.愿意參與到表演中,根據角色和同伴合作演出。

  重點難點:

  愿意參與到表演中,根據角色和同伴合作演出。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乘火車去》

  2.較為寬敞的教室,如果本班教室空間有限,可以選擇幼兒園公共的大教室開展活動。對教室進行簡單的布置,運用桌椅分別設置火車站售票口、進站口、行李檢查處、候車大廳、檢票口;疖囓噹、車站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告知幼兒今天要進行扮演活動;表現乘坐火車的全過程,請幼兒討論整個乘車過程中要做哪些事情。

  1.我們要去乘坐火車了,想一想,到了火車站要做哪些事情呢?

  2.首先要去售票口買票或取票,然后從進站口金候車大廳,接受行李檢查,在檢票進站,上車后憑車票上的座位號找到座位,最后到站下車。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里的布置,了解各種道具分別表示什么,以及如何在表演中運用這些道具?梢岳媒淌业淖酪伟宓剩謩e打上售票處、行李檢查處等,出站口可以和進站口相同。

  三、教師根據場景布置來安排火車站工作人員,并和幼兒討論每個人員的工作職責。

  1.售票處要幾個人?售票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2.進站口的工作人員要做什么?

  3.行李檢查處的工作任務是什么?要重點檢查哪些危險物品?

  4.檢票口的人要怎樣檢票呢?

  5.乘客要怎樣上下車呢?

  6.上車后怎樣尋找自己的座位?

  四、根據班上的'幼兒數量來分組。請一組幼兒來進行一次表演,其他幼兒當觀眾。表演結束后,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有哪些地方要注意,怎樣表演更好。再請另一組幼兒來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通過講解幼兒基本知道了乘坐火車的一些知識。在表演環節,幼兒參與非常的積極,但由于幼兒太多,不可能讓全班幼兒都參加表演,這讓有的幼兒很失望。因此,我準備再開展一次乘車的表演。另外,我在準備道具時還不夠充分,行李檢查等環節還沒有設置,下次活動中要補充完整。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乘法的意義,學會使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涉及等量分組的情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情境模擬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掌握乘法算式的'讀寫。

  難點:將現實情境抽象為乘法問題,靈活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火車站、火車圖片及乘火車的動畫視頻)

  乘法卡片(每張卡片上寫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及其對應的現實情境描述)

  小組活動材料(如小火車模型、乘客小卡片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約5分鐘)

  故事導入:講述一個關于小動物們乘火車去旅行的故事,強調每個車廂能坐多少小動物,以及總共有多少個小動物需要乘車。提問:“如果每節車廂能坐5只小動物,一共有3節車廂,那么總共可以坐多少只小動物?”引導學生思考并引入乘法的概念。

  2.新知探索(約15分鐘)

  概念講解:通過多媒體展示,解釋乘法的定義,強調乘法是相同數相加的快捷方式。

  示例解析:利用火車情境,展示如何將“每節車廂5人,3節車廂”轉化為“5×3”的乘法算式,并解釋其含義和計算過程。

  3.鞏固練習(約10分鐘)

  小組活動:學生分組,每組分配小火車模型和乘客小卡片,根據教師給出的不同條件(如不同車廂數量和每車廂乘客數),動手擺放乘客,并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乘法卡片游戲:學生輪流抽取乘法卡片,讀出情境并計算結果,其他同學判斷正誤,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

  4.應用拓展(約10分鐘)

  生活應用: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境可以用乘法解決,比如學校圖書每排有多少本書,共有幾排,一共多少本書等。

  挑戰題:提出一些稍復雜的乘法問題,鼓勵學生嘗試解決,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5.總結反饋(約5分鐘)

  總結回顧: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強調乘法的意義和應用。

  學生分享:邀請幾位學生分享今天學到的知識點或自己的學習體會。

  作業布置:設計一些乘法練習題作為家庭作業,鞏固課堂所學。

  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收集學生的反饋和作業情況,分析學生對乘法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以便調整后續的教學策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扎實掌握乘法的基礎知識。

【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4-12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優秀12-22

數學教學設計12-28

數學教學設計05-26

數學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2-05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5-10

小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6-13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1-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和硕县| 彩票| 青田县| 平凉市| 色达县| 岳阳县| 宜良县| 瑞丽市| 咸阳市| 巴马| 息烽县| 宝清县| 竹山县| 鲁甸县| 红原县| 澎湖县| 姚安县| 淮北市| 宁阳县| 临沧市| 定襄县| 那曲县| 东台市| 乌拉特中旗| 双流县| 张家界市| 汝阳县| 剑川县| 花莲县| 安乡县| 石泉县| 宿松县| 柘荣县| 博兴县| 湖南省| 邵阳市| 新营市| 山阳县| 松江区|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