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17 13:14:5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通用11篇)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解方程的方法,規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遷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解方程的過程,熟練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引導回顧,練習講解。討論交流,練習鞏固。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遷移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這么多關于解方程的知識,今天我們就通過練習來鞏固一下。

  出示:

  1.判斷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4x =36+1723÷a>43x +843x +4y=848÷a=9

  2.后面括號中哪個x 的值是方程的解?

  (1) x +42-98 (x =57, x =135)(2) 5.2-x =0.7 (x =4.5, x =8.8)(3) 4x -7=21 (x =7,x =8)(4) 5(x -l)=25 (x =4,x =6)

  二、指導練習

  1.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第3題。

  (1)出示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第3題。

  (2)教師提問:你們能從題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3)學生總結題目中所給的信息,然后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討論,將自己的答案與小組中其他的成員核對,改正錯誤的答案。

  2.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1題。

  (1)出示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1題。

  (2)教師分析:由題可知,第一個圖是一個長方形,已知寬和周長,求長是多少。這個題就要借助我們之前學習的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進行計算。

  (3)指名學生列式并求解:2(5+x )=36,解得x =13。

  (4)從第二個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個圖中所給出的信息是兒童的人數是成人人數的3倍,而兒童和成人的總人數是80人。

  (5)學生獨立思考,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鞏固拓展

  1.巧設相鄰的自然數

  出示題目上:三人相鄰的自然數的和是57,這三個自然數分別是多少?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

  思路導引:

 、湃我鈱懗鋈齻連續的自然數,觀察特點。

 、圃O其中一個為x ,用含有x 的式子表示其他兩個自然數。

 、歉鶕}意列出方程。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規范解答。

  解:設中間的自然數是x 。

  (x -1)+x (x +1)=57

  3x =57

  3x ÷3=57÷3

  x =19

  前一個自然數是:x -1=19-1=18

  后一個自然數是:x +1=19+1=20

  教師小結:對于“已知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求這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問題,一般設中間的自然數為x ,剛其余兩個自然數分別為x +1他x -1。

  2.列方程解答。

 、乓粋數減去43,差是28,求這個數。

  ⑵一個數與5的積是125,求這個數。

  ⑶x 的3.3倍加上1.2與4的積,和是11.4,求x 。

  3.完成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第4、5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集體訂正。

  4.完成教材第71頁練習十五第10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5.完成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4題。

  (1)小組內合作討論完成,組員之間相互說說解題的方法。

  (2)教師指名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強調:可以把“x =5”代入題中,把“ □ ”看成未知數再求解。

  四、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練習課,大家對解方程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2題。

  板書設計

  練習十五

  第11題:2(5+x )=36 x +3x =80

  拓展題:解:設中間的自然數是x 。

  (x -1)+x (x +1)=57

  3x =57

  3x ÷3=57÷3

  x =19

  前一個自然數是:x -1=19-1=18

  后一個自然數是:x +1=19+1=20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能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操作演示,初步學會整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能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找規律填數。

  教學準備:

  小棒或小圓片、算式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練習5以內的加減法

  1、第一題:先觀察情境圖,提出教學問題;再列式計算。

  2、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

  3、第五題:“找家”,先算一算,再連一連。

  4、第六題:先讓學生獨立嘗試練習,討論交流“□+□=5”和“□-□=1”這兩個算式,鼓勵學生盡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題:先讓學生猜一猜每個盒里會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亂次序分組整理,指導找到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規律填數

  1、第3題:先拿出學具進行演示,再讓學生獨立填空,最后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說說每次多幾個或每次少幾個。

  2、第4題:

 。1)引導學生觀察第1小題。

 。2)組織生分組交流。

 。3)反饋討論結果。

  其它兩個小題教法同第1小題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三個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和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復習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運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ㄒ唬┗A訓練

  1、復習舊知。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一樣。算式的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算式里沒有括號的,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練習十八。

 。ǘ┲笇Ь毩暬A練習。

  1、完成教材第77頁第1題。

  題目出示后,讓學生采用搶答的方式完成,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

  2、完成教材第77頁第2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題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據要求填表。之后集體訂正,采用開火車的方式,一位同學只說一個得數。

  3、完成教材第77頁第3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先計算。交流反饋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4、完成教材第77頁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5、完成教材第77頁第5題。

 。1)讓學生說說題目中的條件。

 。2)解決第一個問題:肖紅跳過了多少米?

 。3)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ㄈz測評價

  1、完成教材第78頁第6題。

  學生根據提供的數據,獨立嘗試解決。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獲得的信息,用什么方法計算,如何計算。

  2、完成教材第78頁第7、8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加深對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2.能綜合運用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積累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綜合運用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解決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圖形變換的方式有哪些嗎?

  2.導入練習。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變換方式來解決“練習一”中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圖形的平移。

 。1)提問:什么是圖形的平移?圖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頁“練習一”第1、2、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3)組織交流,集體講評。

  第2題:平移的距離是平移這節內容的難點,要重點讓學生說說怎樣確定平移的距離。

  第9題:是需要進行兩次平移的練習,是在教材例題1的基礎上的提高。要讓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平移。

  2.圖形的旋轉。

 。1)提問:什么是圖形的旋轉?圖形的旋轉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頁“練習一”第3、4、7、11題。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匯報交流、集體講評。

  第3題:考查學生對旋轉的中心點和方向的認識。

  第4題:在方格紙上進行圖形的旋轉。

  第7題:畫角。角是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引導學生明確畫角也要運用旋轉的知識。

  第11題:第一組圖形,把左邊圖形繞兩個圖形的連接點逆時針旋轉90或把右邊圖形繞兩個圖形的連接點順時針旋轉90;第二組圖形,把左邊圖形繞兩個圖形的連接點順時針旋轉90或把右邊圖形繞兩個圖形的連接點逆時針旋轉90;第三組圖形,把左邊圖形繞兩個圖形的連接點順(逆)時針旋轉180或把右邊圖形繞兩個圖形的連接點順(逆)時針旋轉180。

  3.圖形的軸對稱。

  提問: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一”第5、6、1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集體講評、訂正。

  第5題:引導學生認識到:正多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邊就有幾條對稱軸。

  第6題:讓學生說說畫圖的過程,強調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一”第8、10、13題。

  如果課堂時間不夠,也可以安排學生課后完成。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補》

  軸對稱,教學,數學,教師,空間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試商的方法,深刻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能熟練地用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口算

  7×79×621÷33×424÷812÷2

  35÷74×76×948÷818÷256÷7

  2、回憶上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有余數的除法在求商時是怎樣很快找到合適的商的?(想被除數里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在計算時還應注意些什么?

  3、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練習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擺一擺,每位學生準備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提問:怎樣列式?板書:10÷5=2

  通過計算,誰來說說商為什么是2?有余數嗎?為什么?

 。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還剩幾根?

  請學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筆算。

  提問:商為什么是2?有余數嗎?是幾?為什么還是2?

  (3)比一比,以上兩道題哪一道是有余數的除法?為什么?

  2、完成第1題。

  出示圖后,讓學生自己弄清圖意后讓學生敘述,然后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自己是怎樣填寫的,所寫的每個算式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什么?

  三、綜合練習:

  1、練習一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左邊的一組填空。

 。2)提醒學生利用填空時的思考過程計算右邊4題。

  2、練習一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饋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3、練習一第4題

  (1)學生分組計算,并指名板演。

 。2)反饋。

  (3)比一比:每列火車中的三題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4、練習一第5題

  讀題后請學生獨立解題,說說算式的意義,余數是幾,表示什么?

  5、練習一第6題

 。1)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2)獨立解題。

  四、反思總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有余數的除法,在計算時要想被除數里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同時還得注意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的數的讀寫方法及其組成,會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根據實際情況取近似數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估算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教學重點:

  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掌握萬以內的數的組成;掌握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會根據要求取近似數。

  教學難點:

  有0的讀寫,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前面一段時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讀寫、會比較萬以內的數,能根據要求寫出近似數,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這些知識。板書:練習四。

  復習數位順序表。

  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習了幾個數位?你能從右往左說一說嗎?

  指名學生回答后完成“練習四”第1題。

  獨立完成后集體評價,引導學生說出相鄰數位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二、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四”第2題。

  我們在讀寫數的時候要從最高位想起,幾個千就在千位上寫幾,讀幾千;幾個百就在百位上寫幾,讀幾百;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讀幾十;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讀幾。遇到哪一個數位沒有就寫0,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都只讀一個0,末尾的0不讀。

  2.完成“練習四”第6題。

  對萬以內的數的讀寫,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下面考一考你們。

  獨立完成后提問:比較每一組的兩道題,你發現了什么?在小組里面說一說。

  3.完成“練習四”第3題。

  出示后問:下面四個數都有一個“6”,這幾個“6”有什么不同嗎?表示的意義是?

  4.完成“練習四”第4、5題。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四”第7題。

  獨立完成后師指名說一說比較的方法。

  2.完成“練習四”第8題。

  引導學生讀題后師問:杉樹可能栽了多少棵?說出你的理由。

  3.完成“練習四”第9題。

  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集體評價。

  4.完成“練習四”第10題。

  問:參觀科學宮的人數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為什么?可小組里面討論一下。

  每天參觀的人數各接近幾千?

  四、反思總結

  提問: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課堂作業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蓖ㄟ^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對于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更加清楚的認識。

 、餐ㄟ^練習以及教材中活動形式,引導學生有興趣的練習。在練習中產生一些新的體會。

  3、能利用已經學習得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會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線。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

  教學準備:三角尺量角器一張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笨谒

  480÷484÷246÷3900÷3180÷20270÷90

  280÷4069÷375÷5210÷30420÷70720÷80

  ⒉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⑴出示三幅圖,提問:說說每組中兩條直線的關系。

  ⑵提問:兩條直線相交時,如圖(3),我們有可以如何說?如何判斷?指出垂足。

 、翘釂枺簣D二中兩條直線有沒有相交?它們有是怎樣的位置關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線都是相互平行的?提問: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

 、日埻瑢W們動手畫一畫垂線,一組平行線。

 、惩瓿删毩暿宓3題。

  我們不僅可以畫出垂線和平行線,也可以動手折一折。

  ⑴按圖中所示,學生們照樣子分別折一折,打開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

  ⑵自己動手再找一找,折一折。

 、莾蓷l直線相垂直有什么特點?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有什么特點?

  ⒋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組織練習。

  二、操作與運用

  1、給一張正方形,做一組平行線,說出你的操作方案。

  2、給一張正方形紙,做一組垂線,說出你的操作方案。

  3、在大寫字母中找出平行線和垂線。

  4、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盒垂線。說說操作步驟。思考,如果這一點在已知直線上,你能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線嗎?

  5、第五題:指一指,說一說。

  6、看看角1和角2是不是在同一個方向?猜一猜,量一量。

  7、自來水管在那里?怎樣接比較合適?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話的。

  8、第八題:在書上按要求操作。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畫一畫平行四邊形。

  三、全課總結:

  通過練習,你對垂直與平行有了哪些進一步認識?自己閱讀你知道嗎。

  四、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第6題,第7題。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復習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習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估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練習課。在上一節課里,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呢?指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把學習內容適當的.記錄下來。

  1、口算題有什么特點?

  例:30×5 200×3

  怎樣能又準又快地計算? 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注意末尾的“0”。)

  口算練習:出示卡片,開火車算,大家判斷;

  60×8 20×9 600×2 90×9

  700×5 200×4 70×7 300×9

  增加難度:一人出題,一人算; 口算后針對學生情況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開火車、兩人分工的游戲,同學們都能夠又快又準的算出來,真棒!

  2、估算:你會遇到什么困難嗎?

  生:忘記近似數、忘寫約等號。

  師:把兩位數、三位數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數。

  例:108×3 ≈300 303×2≈600

  讓學生互說估算過程:

 。ㄔO計意圖:使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答,回憶再現新授課中的有關知識,為后面的練習做好準備。)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基本練習:

  1、口算。

 。1) 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60×7 700×3

 。2)練習十五第8題

  2、估算: 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

  3、完成練習十五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評析。

 。ㄔO計意圖:為進一步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認識和能力。)

  綜合練習

  1、練習十五第11題:整十數乘一位數,積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出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交流。

  2、練習十五第12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同桌互相檢查訂正答。

 。ㄔO計意圖:在保證所有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調動優等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其能力,保護好學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1、輕松過關。

  90×6 450-80 500×8 80×6

  200×6+200 200×3 2000×3 400×5

  2、我能估算。

  49×4 38×8 131×4 287×7

  3、靈活解決問題。

  曹沖稱象: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如果我告訴大家曹沖用了8塊大石頭,每塊石頭大約有490千克左右,請問大家,這大象大約有多重呢?

  (設計意圖:通過檢測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發現存在的不足,教師可以及時收集反饋信息,采取相應的措施或者進行個別指導。)

  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師:今天的訓練,你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口算乘法,只要你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有意識地運用口算乘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你會覺得數學很有趣。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們的數學!

 。ㄔO計意圖:注意引導學生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

  于生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口算卡片。

  教法:

  引導法、講授法。

  學法:

  練習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研究,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把這部分內容進行一下練習。(板書:練習三)

  2.口算下面各題。(投影出示)

  200×8=      17×100=      12×400=      16×200=

  42×20=50×60=14×200=15×50=

  二、基礎練習

  1.復習舊知。

  師:大家還記得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嗎?誰能告訴大家。

  生1:先把乘數中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師:非常好,有誰能說一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嗎?

  生2:把一個乘數拆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用它們分別去乘另一個兩位數,最后把它們的積相加。

  生3:也可以用列表法或數的組成計算。

  師:大家還記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法則嗎?誰能告訴大家。

  生4: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乘數的個位對齊。

  生5: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第二個乘數的十位對齊。

  生6: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師:大家還記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嗎?誰能告訴大家。

  生7:把兩個乘數分別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結果。

  生8:把其中的一個乘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結果。

  師:大家都記得啊!下面我們就來用它們解決問題吧。

  2.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38~39頁“練習三”的第1、2、3、7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做完后交流。

  第1題要讓學生結合圖形說說算法。

  第2、3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第7題要讓學生找出錯誤的地方,鞏固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3.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三”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了解學情。做完后交流。

  三、解決實際問題

  實驗小學共有24個班。運動會前夕,學校為每個班買了一副羽毛球拍,又買了12套飛鏢玩具作為獎品。

  請你算一算:

  (1)買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

  (2)買飛鏢玩具需要多少元?

  (3)—共需要多少元?

  師: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了解學情。

  學生完成后,指名板演,教師明確答案。

  教師分別出示教材第39頁的第8題和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完成后,指名板演。教師最后要明確答案。

  四、師生歸納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有哪些收獲呢?

  生1:我鞏固了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豎式計算方法。

  生2:我鞏固了用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生3:我現在算起來快多了。

  師:大家學得很不錯,下節課我們學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提前預習。

  【設計意圖:通過整節課的回顧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梳理,使學生頭腦中對知識有一個更系統的認識,通過質疑培養學生大膽提出疑問的習慣】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10

  練習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估算能力和應用能力。

  2、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教具準備

  投影設備、郵票、口算卡等。

  練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練習。

  用口算卡片出示題目。

  (1)12×3 24×2 16×3 40×7

 。2)150×2 250×3 160×2 840×2

  注意:(1)回答結果時,語言表達要完整;

  (2)抽選部分題,說說計算方法。

  2、計算練習。

 。1)38×14

 。2)47×25

 。3)65×34

  要求: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提問部分同學,檢查計算過程;

  小結計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專項練習

  1、課文第34頁的第10題。

 。1)請學生拿出語文書。

 。2)打開指定的一頁。

  教師在課前選定4頁,這時指定每一組打開其中的一頁。(一般來說,選出的頁面字數較為接近。)

 。3)讓學生先后估一估這一頁有多少個字,再算一算。

  要求:1)先獨立完成;

  2)小組中匯報,自己估算結果;

  3)列出算式,計算。

  4)小組校對結果。并對比估算結果,看看取值是否接近,如果誤差太大,找出問題,及時糾正。

 。4)匯報每一組的計算結果,看看有什么發現。(這時學生會發現這里的每一頁字數都比較接近。)

  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使他們懂得因為排版規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書中,每一頁的字數相差不多。

  2、課本第35頁的第11題。

 。1)出示情境圖。

  實物投影出示課本插圖或直接打開課本。

  (2)認真審視情境圖。

  請學生認真審視情境圖,明白情境圖的問題情境,說一說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3)討論。

  每人一瓶,35人應該付多少錢,怎么算。(先算一瓶多少錢,再算35瓶多少錢。)

 。4)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5)反饋、矯正。

  3、課本第35頁的第12題。

  這是一道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練習,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4、課本第35頁的第13、14、15題。

  這類問題學生已經接觸過,并已經掌握了,因此不存在難度,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只是第15題,可以請學生口頭表達圖中的問題情境,說一說已知什么,求什么,是怎么列式計算的。

  學生計算的方法可能有:

  8×44;

  8×9×4+8×8;

  8×9×5-8;

  8×(9×5-8);

  8×(9×4+8)……

  等等,這里不一一列舉。只要有道理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表揚,激發求知的積極性。

  三、鞏固練習

  小黑板的選用作業。

  四、作業設計

  “五星級”對應的練習。與“口算”書對應的練習。

  五、板書設計(略)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同重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方法:

  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來做一些關于除法的練習題。比一比誰做得最準確。

  二、綜合練習

  1、完成68頁“填一填”。

  2、完成68頁第二題。

  先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333÷37 328÷42 372÷45 395÷56 294÷29 765÷74

  3、完成68頁第三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全班交流。

  4、她開學前能看完嗎?估一估,算一算。

  三、拓展練習

  學生完成數學自主學習部分練習題。

  四、學生完成作業。

【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五上數學《練習十五》教學設計范文04-08

數學練習課教學設計11-18

數學練習五教學設計11-19

數學《練習九》教學設計04-18

數學《練習五》教學設計04-19

數學《練習一》的教學設計04-24

練習九的數學教學設計04-26

數學練習十二教學設計11-13

欣賞與設計練習課的數學教學設計04-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巴林左旗| 泰宁县| 连江县| 宁晋县| 江都市| 湛江市| 保德县| 海伦市| 昭通市| 房产| 杭锦旗| 琼海市| 福泉市| 兰溪市| 聊城市| 浪卡子县| 盐城市| 莒南县| 绥江县| 龙山县| 丁青县| 攀枝花市| 庆城县| 赤峰市| 西峡县| 镇赉县| 温州市| 文成县| 桃园县| 中卫市| 商南县| 平原县| 板桥市| 治多县| 白水县| 图们市| 二连浩特市| 铁岭市| 邯郸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