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河北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13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就“河北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相關工作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言人(副局長)趙彥軍出席并發布相關信息,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總工程師李強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
1.當前住宅電梯問題比較多,常見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哪些?我們這個《辦法》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答:當前住宅電梯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方面是電梯維保存在問題。由于市場惡性競爭,維保費用較低,很多維保單位為壓縮成本,將電梯維保變成“你報我修”,規定的日常維保質量不能保證。針對這種情況,《辦法》對維保環節做出了一系列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如電梯維護保養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進行,不得使用已經報廢或者不符合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零部件,不得將維護保養業務進行分包、轉包等,并在第七章“法律責任”中明確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
同時,《辦法》規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對電梯維護保養單位進行考核評價,并按考核評價結果對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考核評價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即從2017年起,我局將組織對全省各電梯維保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將進一步規范電梯維保市場,提高電梯維護保養質量。
二是使用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如部分物業公司過于看重經濟利益,存在壓低維保價格現象,有的物業公司未配備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或配備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素質低、專業水平不足,不能很好地履行電梯安全管理職責,存在電梯使用標志未張貼或損壞、未按期報檢、應急呼救裝置損壞、底坑進水等問題。
對此,《辦法》對電梯使用管理做出了規定。如“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電梯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每名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的電梯不得超過五十部”,“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通過書面合同,委托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取得電梯安裝、改造、修理資質的單位承擔電梯維護保養工作,簽訂合同前查驗相關資質證書”“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公開電梯安全管理的相關記錄”等,并設置了處罰措施。
三是電梯使用不當。由于個別電梯乘用者安全文明乘梯的習慣尚未形成,甚至野蠻使用電梯。在日常監管工作中,我們常收到物業公司或維保單位反映發生電梯乘客硬性阻擋廳門、損壞電梯按鈕或應急電話、強力扒門甚至踢門砸門等情況,這些行為一方面給電梯造成損傷導致隱患產生,另一方面也可能直接導致乘客受到傷害。同時,一些新建小區在裝修期間,居民經常將客梯當作貨梯使用,超載運送沙子、水泥、瓷磚等裝修材料以及家具、家電等較大物件,同樣對電梯造成很大損傷,造成潛在隱患。
針對這些問題,《辦法》也規定了乘客安全乘梯的相關要求。通過日常監管,對于住宅電梯我們發現了上述三方面常見問題,針對三方面問題也制定了相應措施,相信這些措施的執行,對于提高電梯的維保質量、電梯安全水平、乘客素質提高將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辦法》在惠及民生方面有哪些規定?
關注民生是《辦法》起草及審議過程中堅持的重要原則,這在很多條款都有具體體現。
一是明確了電梯修理改造更新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支取程序和特殊情況的簡化支取程序。對“電梯存在故障危及人身財產安全需要重大修理、改造、更新的”,規定“可以不經過專有部分占建筑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直接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二是明確了未配備電梯的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的`資金來源渠道。對“未配備電梯的老舊住宅小區”,規定“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可以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和房屋所有權人及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積金,以及社會投資等其他合法資金加裝電梯”。
三是上述提到的界定了電梯安全管理責任單位,對物業服務企業管理電梯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公開電梯安全管理的相關記錄,并每年公布一次電梯相關費用的收支情況,物業服務費中的電梯運行維護費用應當單獨立賬。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小區公示欄公布小區電梯最近一次維護保養信息”,并設置了處罰措施。這將有效監管電梯的維保費用,保障百姓的切身利益。
四是全力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規定“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即時響應乘客被困報警”“在乘客被困報警后五分鐘內通知電梯維護保養單位采取措施實施救援”“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保證電梯應急救援電話二十四小時有效應答。接到乘客被困報警后,電梯維修人員應當在三十分鐘內抵達現場實施救援”等,以生命安全為最基本的出發點,如果沒有及時救援,要受到相應處罰。
3.請簡要說明如果發生電梯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應該如何追責?如何賠償?
答:電梯是一種垂直交通工具,也是一種機電產品,使用中可能發生故障、事故。通過多年監管來看,發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是維保單位維保不及時、維保不到位,沒有及時發現隱患,因此造成故障或事故。還有一種是管理不到位造成故障或事故,如個別小區沒有物業、沒有電梯管理單位等。第三就是乘客使用不當造成的事故,比如強行扒門、損壞電梯等。因此,發生事故后,要認真分析原因,通過原因分析對事故責任單位、責任人員追究責任、進行相應處罰。對于傷亡人員的賠償,也要根據事故原因來判定事故責任單位,決定賠償的方式及內容。
4.電梯都是需要維護保養的,費用是由誰來承擔?
答:辦法里做了規定,首先電梯要落實使用管理責任單位,一般的日常維保費用都是由使用管理責任單位負責的。住宅小區一般來說是物業公司,物業公司收取的費用中,有一部分就是維護保養費用,正常維保費用從這里支出。
5.辦法中強調了電梯使用人的安全使用責任,對于蓄意破壞電梯的乘客,將如何追責?
答:對于故意破壞電梯的乘客,如果因此引起故障或事故,因其屬于人為破壞,不屬于安全生產事故,將移交公安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6.辦法規定了“政府應當組織建立本行政區域內電梯事故應急救援體系”,請簡單介紹一下此項工作。
近年來,隨著電梯數量的快速增長,電梯故障的發生次數也相應逐年增加。近年來,在如何安全、快速、有效地響應救援,加強公共服務、滿足群眾安全乘梯需要,提高電梯應急事故處置能力方面我們做出了不懈努力,從2015年起我們就啟動了電梯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
目前,石家莊、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廊坊等5個市已完成電梯應急處置中心的建設工作并已開始試運行,全省38000余臺電梯、270余家電梯維保單位納入了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的統一管理。
電梯應急處置平臺以24小時響應的“96365”熱線為應急救援電話,發揮統一指揮調度功能。納入平臺管理的電梯,將安裝“96365電梯應急救援”標識牌,注明應急救援電話及電梯識別碼,每個識別碼對應一臺電梯,乘用者報出識別碼,平臺中心即可快速準確鎖定電梯位置,從而實施快速有效救援。
目前,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的作用已比較明顯,以石家莊市為例,目前應急平臺覆蓋電梯數量為25945臺(石家莊市在用電梯總量39655臺),應急平臺試運行3個多月以來,平臺共接電話3600通,電梯應急處置465起,其中困人277起,故障188起,誤報14起,解救被困人員655人,電梯困人、故障處置率100%。全部處置事件中,住宅小區電梯的比例在70%以上。導致故障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在電梯故障總數中所占比例為48.03%。
目前,除上述5個市投入運行外,其他6個市也在抓緊籌建,力爭今年內實現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的省域全覆蓋。
【關于《河北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答記者問】相關文章:
2017河北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解讀03-11
西安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全文解讀03-11
2017《西安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解讀02-27
河北省住房公積金失信行為懲戒管理辦法03-01
鐵路運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07-19
佛山市寄遞物流安全管理辦法05-12
廣東省關于食品安全管理員的管理辦法06-10
白銀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03-05
互聯網新業務安全評估管理辦法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