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于殯葬工作調研報告范文
我們眼下的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殯葬工作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宜都市殯葬管理所于19xx年11月成立,現配備干部職工6名,其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殯葬法規的宣傳,負責全市的殯葬管理、殯葬改革。開展殯儀服務、查處違章違法喪葬行為。下設火葬場(含殯儀館)、永安園公墓。
一、我市殯葬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所每年火化遺體200具左右,平均每年業務收入28萬元,火化尸體來源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城鎮居民死亡人員尸體火化;二是“三無”人員死亡和無名尸體火化;三是農村死亡人員尸體火化;四是非本市人員死亡尸體火化。其中,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城鎮居民火化人員80%,“三無”人員死亡和無名尸體火化為5%,非本市人員死亡尸體火化為10%,我市農村火化人員只有5%。由此可見,我市殯葬事業處于停滯階段,與周邊各縣市存在很大差距,宜都作為全省最早成立殯葬管理所,提倡火葬、改革土葬和建有火葬場的38個縣(市)之一,37年過去了,殯葬改革仍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人們的殯葬觀念和喪葬習俗仍舊停留在傳統的封建喪葬習俗上。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宜都市的殯葬管理現狀已與宜都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極不協調,下大力氣推行殯葬改革,已成為建設文明城市推動我市全面發展的重要課題。
二、當前我市推進殯葬改革在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宣傳輿論力度不夠
殯葬改革工作因受中國傳統幾千年封建文化思想影響,老百姓難免在事物的認識上有誤差,真正實行思想上轉換還要一些時間,有的認為“這是當地政府部門自己的事,與我們老百姓無關”。還有的認為“去火化的都是那些拿工資的,我們農村人火化后又沒什么好處,干嗎去火化。”等等一系列想法,從中明顯看到,我們對國家有關殯葬政策以及殯葬改革的意義的宣傳力度上還不夠深、不夠細,沒有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2、火葬開支費用偏高
許多老百姓反映,“現在火化一個人平均開銷都在1000元以上,這筆沉重的費用我們農村負擔不起。”“現在退休老人死亡還能得到一筆喪葬補助費,老百姓就要全出,確是想不通。”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的老百姓辦喪事大部分開支都是由自己支付,既要請人幫忙抬尸,還要支付車運費,到了殯儀館還有這樣那樣的服務費,確實是負擔不起,對于偏遠山區的那就更難了,長此以往,工作的實際難度會不斷加大,農民喪事經濟負擔可想而知。
3、執法環境不夠優化
市殯葬改革綜合執法大隊不能很好的履行職責,目前,我市各種喪葬用品商店遍布城鄉各地,私人運尸車大張旗鼓的在街上開展業務,對于這些情況,市殯葬改革綜合執法大隊很難進行執法,在實際工作當中,沒有市政府的重視和各部門聯合行動,執法隊伍根本沒有任何執行力度,一旦遭遇阻攔就沒有任何辦法,無法真正發揮自己應有的社會作用。
4、個案處理力度不大
目前,我市大操大辦喪事非常普遍,其中也不乏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的.在路邊搭棚,有的在居民小區辦喪事,大都隨意燃放鞭炮,晝夜敲打喪鼓,有的甚至還相互攀比,看誰辦的熱鬧,這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休息,無形中給老百姓帶來了很不好的負面影響,他們一二再、再二三向組織提意見,這也給其層組織在工作中增添了不少麻煩,不利于工作開展。
三、當前工作的幾個突破口
實踐告訴我們,殯葬改革工作具有長期性、艱巨性的特點,發展與困難并存,要真正意義上達到社會認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必順站在以人為本的工作高度,以負責任的姿態,確保殯葬改革工作正常運轉。針對當前存在的工作弊端和社會不利因素,可從以下四方面去改進,逐步破除其瓶頸。
1、宣傳工作必順做到根深蒂固
推動新事物,宣傳是先導。各級政府部門要把殯葬工作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多形式、多內容經常性宣傳教育與指導,要不斷創新宣傳內容和方式方法,深入基層一線,宣傳面要實現橫到邊、縱到底,真正使宣傳工作深入人心,實際工作深得人心。
2、要合理考慮壓縮殯葬費用開支
經實地走訪得知,殯葬費用開支是當前必需解決的第一道瓶頸,很多居民在事情處理上往往都是采取軟拖硬扛的方式應付,同意火化不拿錢。建議當地政府部門可否重點考慮將農村殯儀死亡對象參考退休人員優撫政策待遇,地方出臺政策,給予一定數額的喪葬補貼資金,以此緩解老百姓生活壓力和認識上偏差,有效推動殯葬事業發展。
3、執法環境要進一步優化
新型事物的長足發展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主要突出在執法環境上,要將殯葬改革工作做為一種政府行政職能,聯合多個部門,保證執法效果,嚴肅執法隊伍管理,保證執法隊伍的常規性和有序性,嚴格杜絕一切與殯葬改革相違背的不法行為。
4、專項工作經費要納入財政預算
在穩步推動殯葬改革工作的同時,基層組織的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巨大,基層組織既要站在和諧穩定的發展高度,又要承擔人力和財力兩方面的雙重壓力。實施殯葬改革后,農村人員必須全部火化,這就要有基層組織工作人員去監督,去做思想工作,既然要求農村人員來火化,喪葬費用也不能太高,這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只有根據工作的整體運行情況靈活掌握,把殯葬工作單獨列入財政預算,工作推動才會有原動力。
【2020關于殯葬工作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2020關于地區公務接待的調研報告范文07-11
2020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范文04-25
關于調研報告范文01-30
關于企業調研報告范文05-24
環保工作調研報告范文06-26
群防群治工作調研報告范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