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你莫屬》折射職場人生百態
為理想與現實鋪路搭橋
21世紀的今天,80后、90后群體無疑是社會上最龐大的待業主體,就業成為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自己究竟適合什么類型的工作?理想與現實怎樣權衡?畢業就等于失業嗎?在此背景下,2010年10月,天津衛視一檔全新電視招聘節目《非你莫屬》從當時充斥熒屏的婚戀熱潮中脫穎而出,將視線投入到這個備受關注的現實問題——就業。《非你莫屬》敏銳地發現并填補了國內求職類節目的空白,經過不斷地完善、創新,用不到兩年的時間成長為一檔具有“求職風向標”意義的品牌欄目。
《非你莫屬》由天視衛星公司頂尖團隊傾力打造,央視多檔社會類節目當家主持、睿智“冷面笑匠”張紹剛擔綱主持,每期12名一流企業高管組成波士團(BOSS團)進行現場招聘,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奮斗經歷的波士團成員對應聘者進行犀利的評判和嚴格的挑選。每期4位身懷特長、來自全國各地的真實應聘者在臺上勇敢地面對波士團挑剔的目光,通過“自我介紹”、“天生我有才”、“別對我說謊”、“談錢不傷感情”等環節大膽表現自我。節目還聘請了資深職場專家和心理顧問組成觀察團,用專業知識給應聘者進行就業指導、心理把握和職場忠告。從網絡紅人到家庭主婦、從公務員到自由職業者、從才藝達人到普通工人……這個舞臺讓求職者們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奮斗方向,同時,也有很多應聘者通過節目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從而在臺下尋得了更多發展空間。每期的波士團成員經過節目組篩選,可謂精中之精,聚美優品CEO陳歐、副總裁劉惠璞,百合網副總裁慕巖,節目主持人、風行傳媒創始人李靜,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歡歡幫創意職謀創始人、評論員黃歡,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鄭亞旗等也通過節目被廣大觀眾所熟知。一方面,節目幫“千里馬”尋找“伯樂”,另一方面,舞臺上現場對話的方式也拉近了企業高層和消費者、明星與觀眾、老板與員工之間的距離,大家在言語交流和智慧碰撞中彼此了解,各取所需。
根據央視索福瑞的周數據顯示,《非你莫屬》平均收視率保持全國前三之列,節目視頻網絡點擊率過億,在某門戶網站評選出的大學生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中名列第一。目前,報名參與節目的已逾千人,已有75位求職者通過節目與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節目組也對應聘企業進行了跟蹤回訪,而在電視機前獲得啟示、重新規劃自己職場人生的觀眾更是數不勝數。權威專家及業內媒體更是給予高度評價:《非你莫屬》是集專業性、服務性于一體,在職場節目熱中獨立潮頭的品牌欄目。
優勢突出
不怕同類節目模仿
如今,職場節目成為新的熒屏熱點,效仿《非你莫屬》的同類節目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如何保證質量,使其在同類節目中凸顯優勢,無疑成為節目組全新的挑戰。作為職場節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非你莫屬》的制片人劉爽似乎并不擔心被模仿的問題,“這是我做過眾多節目中最順利、輕松的一檔,它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氣場,這是任何節目都學不來的。那些單純的模仿只是學到些皮毛,我們節目有自己深層的內核,這是全體工作人員的智慧結晶,是獨一無二的。”劉爽為記者介紹,《非你莫屬》的制作團隊實際僅有十幾人,從節目開播至今,工作人員在不斷地磨合中達到了最佳狀態,后期制作也越來越順利。在劉爽看來,雖然職場秀節目形態多樣,但它不會像相親節目那樣蜂擁而上,職場秀節目最終可能只會存在一兩檔有特點的節目,因為“職場秀節目需要制作者下很大的功夫,如何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考驗著節目組的策劃能力。每一期有什么樣的選手、邀請什么樣的面試官、如何搭配會起到更好的節目效應,有更大的化學反應,這都是學問。”
在求職的舞臺上,充斥著很多社會熱點和爭議性話題,對此,《非你莫屬》始終保持樹立正確輿論導向的姿態,為觀眾提供正面引導。主持人張紹剛表示,電視求職比起一般求職能挖掘出更多的個人特色,在這個過程中,主持人會看到一些東西,把它說出來是希望提醒求職者,這對他們今后有益。“《非你莫屬》一直強調靠譜程度,波士團的老板們一見到我們,就會主動告訴我們那些應聘成功者在他們那兒干得怎么樣。大家都在很嚴肅地對待求職這件事。在我看來,現在一些所謂娛樂節目是打著溫情、人性、情感的牌呈現其他內容,但《非你莫屬》的獨到之處是一直堅持不娛樂、不煽情、不打溫情牌、不拿找工作的事做慈善,我們是發自內心地想做一檔有情懷的節目。”
隨著《非你莫屬》的成功,它在主流人群中的影響力逐漸擴大,眾多行業先鋒人物和明星BOSS成為《非你莫屬》的擁躉。SOHO中國老板潘石屹和地產商任志強就曾多次上節目招聘銷售總監,而李靜、郭德綱、呂良偉、周彥宏、馬艷麗等明星老板也選擇在這個平臺上為自己的企業或部門納賢,越來越多的明星老板與各大上市公司的老板被吸引到這里,全球500強企業的老板們也紛紛表示出進一步合作的意向。專業的團隊、主流的導向、精英的陣容使得《非你莫屬》具有了自己強大的節目氣場,一如制片人劉爽所言,“這絕不是僅僅借鑒模仿就能得到的,我們節目上所呈現的僅僅是我們幕后工作的‘冰山一角’。”
反響強烈
真正服務于求職者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在激烈的競爭下,《非你莫屬》一直占據著同類節目的收視鰲頭,而在北大百年講堂錄制播出的第一百期特別節目更是將節目的收視率和影響升至高峰。
北大校長周其鳳對《非你莫屬》的這種錄制形式表示支持,并對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非你莫屬》是目前最好的職場節目,能夠在北大百年講堂進行錄制是讓人欣喜的事情。通過一期錄制可能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就業問題,但重要的是節目喚起了社會對大學生就業的關注,喚起用人單位對用人的關注。這也會引起各大高校思考,我們在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怎樣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需要,從而改進我們的教學工作。”北大黨委常委副書記、副校長張彥親臨節目現場,他為求職者提出了建議,“擇業時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感覺和知覺進行選擇,并且對事情有獨立判斷,在對社會發展、企業發展、自身發展綜合把握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自己的職業。”
從節目舞臺走下來后,幾乎每一位應聘者都表示學到了職場應聘中寶貴的經驗。畢業于澳大利亞名校的廖璐遂直奔SOHO中國公司的銷售總監而來,并在現場贏得了公司老板潘石屹的認可,應聘成功。廖璐遂深有感觸地說:“《非你莫屬》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回國之后沒有關系,能和12位老板接觸是很好的體驗。”而位菊月雖然在《非你莫屬》沒有應聘成功,但很多企業通過節目對她產生了興趣,她最終獲得了搜狐網的工作,“我是第一次上電視求職,雖然在現場沒有成功,但是通過節目,很多企業主動聯系到我,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我在節目中展現出來的真誠獲得了他們的認可。”應聘視頻被轉發上萬次的清華大學博士李一舟則表示,現場老板對自己的批評都是他樂于看到的,他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給予自己很好的引導。南開大學碩士韓健也認為,《非你莫屬》把傳遞知識和服務大眾兩者結合得很好,“對于那些非常不善于表達的人,我希望他們可以到此嘗試一下。”
SOHO中國老板潘石屹已經從《非你莫屬》節目中成功招走了兩位求職者,此次在百期特別節目現場,潘石屹又成功地招聘了南開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兩位求職者,“我這是第三次來到這個節目,前兩次招聘很成功,我們在節目里招了兩個人,實際上成功了三個,有一個職位是按照求職者的意向臨時設置的。所以,招聘成功率超過了100%,這一次來北大,我把公司人力資源的總監也帶來了,現場就簽訂實習崗位勞動協議,希望能招到更多優秀的人才回去。”
前景廣闊
品質與規模同升級
伴著節目的成長,《非你莫屬》成功出版了同名圖書,通過獨家披露波士團、選手、主持人的幕后故事,為讀者破譯贏在職場的密碼,圖書出版一時間成為關注熱點,簽售現場異常火爆。
與此同時,制片人劉爽向記者透露,《非你莫屬》下一步最主要的任務是擴大在全國的影響力,到各重點城市甚至海外做推廣,今后會陸續推出北美、歐洲留學生專場。未來,節目將不僅僅以“內容為王”做主導,還將堅持“制作為王”的理念,嚴格要求節目現場的舞美、燈光舞臺效果,以及節目整體的包裝,處處體現制作精良、獨具匠心的理念。“前一百期我們是堅決杜絕節目主題化,而百期過后,節目成熟了,主題策劃將成為重點,比如最新的高校專場,暑期還會增加場次,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幫助解決社會現實問題,這也是我們在努力盡到電視媒體的一份責任。”
http://m.shdd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