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參考范文

  護理論文是以護理科學及相關學科、邊緣學科的理論為指導經過科研設計、實驗、觀察取得第一手資料再經歸納分析及必要的統計學處理而撰寫成的護理科技文章。以下是三篇護理專業畢業論文參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篇一

  摘要:

  目的:觀察腹膜透析并發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對策。

  方法:調查分析2005年1月至12月我院腎內科陸續收治的10例因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發生腹膜感染病人。

  結果:其中院內感染無,院外感染10例,分析腹膜感染的原因與無菌操作不嚴、患者的營養狀況、文化背景及家庭環境, 導管相關感染等有直接關系。

  結論:腹膜透析腹膜感染受多種因素影響,預防和治療腹膜感染需要采取綜合措施。

  關鍵詞: 腹膜透析; 腹膜感染; 預防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一種終生維持治療手段。它是用腹膜作為透析膜,依賴彌漫和超濾的作用達到清除體內過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從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膜膜感染是腹膜透析最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可導致導管拔除,不得不終止腹膜透析,現將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陸續收治的10例腹膜透析病人發生腹膜感染的原因及治療護理總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我院腎內科2005年1月起陸續收治腹膜透析患者發生腹膜感染10例,男6例,女4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9.3歲,家庭透析10例,因發熱、腹痛、伴有壓痛及反跳痛。透出液檢查:混濁、甚至出現蛋白凝塊,白細胞升高,這些病人所使用的透析液均為同一廠家的產品(百特公司),對該產品院感科進行質量抽檢,檢查結果提示該產品完全達到相關質量要求。

  1.2 腹膜感染診斷標準:目前腹膜炎項的診斷標志為符合下列3項中2 項:(1)腹膜炎的癥狀和體征如腹痛,腹壁反跳痛等;(2)透出液混濁,白細胞數超過1×108/L,其中中性粒細胞占50%以上;(3)透出液中找到致病菌。

  應用此標準時,應注意除外腹腔臟器的活動性炎癥,路活動性結腸炎,闌尾炎,女性盆腔炎等,因這些炎癥時,透出液中中性粒細胞亦明顯升高。如診斷為真菌性腹膜炎,則必須具有微生物學證據。結核性腹膜炎雖白細胞計數超過1×108/L,但分類則以單核細胞為主,確診需要有細菌學證據。

  2 腹膜透析并發感染性腹膜炎的影響因素炎的

  觀察患者的營養狀況,主要指標是血紅蛋白(Hb)及血清蛋白(AIb),家庭腹膜透析患者執行無菌操作情況、以及患者的文化背景及家庭環境,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本組并發腹膜炎10例病人中,通過責任護士直接與患者或其看護者交流和觀察透析操作,并對其操作考核,從中發現造成腹腔感染的原因,10例中1例是合并糖尿病,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的腹膜感染;其中6例經調查發現透析管道在設計上比原使用的產品多了一個連接管道的環節,增加了操作感染的機會,患者無菌操作不嚴,導致腹膜感染。另外3例為出口處感染及隧道炎引起的腹膜炎。

  3 治療方法

  對確診的10例腹膜感染患者,首先,立即留取透出液作常規和細菌學檢查后,更換輸液管的管道。其次,用1.5%的葡萄糖透析液1000~2000ml,每升加入肝素8mg,輸入腹腔后,不留腹即放出,連續3次,然后選用負荷量抗生素進行腹膜透析,即用1.5%葡萄糖透析液1000ml,加入負荷量抗生素和肝素8mg,留置腹腔內3h,放出腹腔液,繼續在透析液中加入維持量抗生素和肝素8mg進行腹膜透析,同時加強病人全身支持治療和對癥處理,提高病人整體抗感染的能力。

  4 結果

  經系統用藥、抗炎治療2周后,腹痛、發熱、腹膜刺激癥減輕,透出液混濁現象逐漸消失,血象、透出液細胞數用病原微生物培養正常。本組病例全部治愈,住院時間平均14d,經專業護士再次系統培訓后,出院繼續進行家庭腹膜透析。

  5 防治措施

  5.1 腹膜透析室的環境,要求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清潔整齊,溫濕度適宜,于透析前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用消毒液擦洗門窗、桌椅,每日擦地1次,并定期作空氣培養。

  5.2 嚴格患者及看護者的訓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見的腹腔感染途徑是無菌操作不嚴,在接卸、連接管時細菌由腹透管進入腹腔,本組的10例家庭透析病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操作不規范而污染管道接口所引起的腹腔感染,因此,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檢查透析液的的質量。在接管、封管、更換透析液及引流裝置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s://www.studa.net

  5.3 透析液在灌洗前要加溫到30℃(夏天可不加溫)溫度太低可引起腹膜血管收縮,降低透析效率,并可引起寒戰、腸痙攣、疼痛。溫度過高可造成腹腔臟器損傷,引起腹膜充血,蛋白漏出增多。

  5.4 加強飲食指導。病人發生腹膜炎時,蛋白質的丟失比平時腹膜透析時更多,在常規腹膜透析時每天丟失蛋白質10g左右,如有感染或蛋白滲出過多時,每天丟失蛋白質可達20g左右,因此,易引起低蛋白血癥,營養不良,因此,腹膜透析病人的營養和飲食具有特殊性。

  5.4.1 蛋白質的補充患者需優質高蛋白飲食1g/(kg・d),加上腹透丟失約10g~20g/d,并需食用優質蛋白(如魚、瘦肉、牛奶、雞蛋等含必需氨基酸豐富的動物蛋白)。盡量減少植物蛋白的食入,特別是豆類及豆制品。

  5.4.2 充足的熱量最好攝入較高的熱量,每日熱量宜>146.3kJ/kg。熱量主要來源于飲食中的脂肪以及飲食和透析液中的糖類成分,其中從透析液中吸收的葡萄糖約能提供總熱量的20%~30%。

  5.4.3 充足的維生素 提供B族維生素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5.4.4 攝入適量的鈉、鉀、磷 腹膜透析患者如有體重迅速增加、水腫、高血壓和少尿者應限制鈉鹽的攝入,防止液體負荷過重。當部分腹膜透析患者透析不能很好地調節血鉀水平時應適當進行飲食方面的調節,即根據血鉀水平決定進食或避免進食含鉀豐富的食物,同時應避免食用高磷食品。

  5.5 出口處的損傷,出血及護理不佳是導致出口處感染及隧道炎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心放置導管并防止任何可能的外傷有重要意義。

  5.6 鼻腔寄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性出口處感染和腹膜炎的另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清除鼻腔攜帶的病菌可有效地預防出口處感染。有研究表明,口服利福平和局部使用mnpirocin藥膏(百多邦)可有效減少葡萄球菌的攜帶,但其確切的預防效果尚待進一步確定。然而,有研究發現,腹膜透析患者長期使用mnpirocin藥膏可導致其抵抗的葡萄菌屬產生,需引起注意。

  6 討論

  腹膜透析患者在醫院由護士按規范的操作規程進行(包括透析環境的清潔、洗手、戴口罩、透析操作等)出院后要求在家中自主進行治療,雖然經過系統培訓,但由于文化程度、家庭環境、營養狀況及患者依從性等,也是導致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因。

  通過以上10例腹膜透析并發腹腔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提示護理人員要正確分析病人的各種癥狀和反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尤其是對于家庭透析病人,應反復向患者及家屬強調腹腔透析的正確操作規程,告訴患者回家后必須有一個獨立的透析環境,記錄每次腹透液進出液體的量、顏色、有無混濁、絮狀物等,通過培訓和指導患者及家屬熟練掌握技術和有關的護理知識,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于各個環節,加強防范意識。醫院透析護士做好家庭隨訪工作,定期家訪可減少發病率,給病人以心理支持【5】,評估家庭透析環境,檢查無菌操作是否達標,尋找腹腔感染的可能原因并加以解決,降低腹腔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陳敏章,邵丙楊.中華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632.

  [2] 王海燕,主篇.腎衰竭].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81-383.

  [3] 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主編.血液凈化與腎移植.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90-194.

  [4] 劉英,李月雄,范玉芹.腹膜透析常見并發癥預防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0,15(4):309.

  [5] 王濤,王蘭.加強護士在腹膜透析治療中的作用.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2):934.

  篇二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方法。

  方法 對321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 總結一般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特殊用藥護理、產前護理、產時護理及產后護理的經驗。

  結果 運用護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顯降低孕產婦和嬰幼兒的死亡率,并使心臟病孕婦順利渡過孕產期。

  結論 加強心臟病孕產婦妊娠、分娩及產褥期護理,是確保母嬰安全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妊娠;心臟病;護理

  妊娠合并心臟病是嚴重的妊娠合并癥,尤其是出現心力衰竭時,對母嬰危害極大。對于妊娠合并心臟病孕婦的妊娠及產生的影響,其預后如何,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護理,使母嬰安全渡過孕產期,降低母嬰危險系數及圍產期病死率,是醫護人員和孕產婦最關心的問題。本院4年多共收治了93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現將臨床分析和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產科住院分娩總數為20241例,其中妊娠合并心臟病93例,年齡21~39歲,平均29歲;孕周30~41周,平均37.5周;初產婦57例、經產婦36例;初中以下文化76例;外來流動人口61例;心功能Ⅰ~Ⅱ級66例、Ⅲ~Ⅳ級2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18例、妊娠期高血壓性心臟病9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原發性心肌病3例、圍生期心肌病2例、心律失常45例、妊娠合并其他心臟病8例;78例行剖宮產結束分娩、12例陰道自然分娩、3例行產鉗助產;發生心力衰竭18例,其中孕期15例、分娩期1例、產褥期2例;90例產婦均于6~14d出院,3例因心衰控制不佳轉內科進一步診治,無死亡病例。

  2.護理

  2.1 密切觀察病情 自患者入院開始嚴密觀察心率、心律、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并做好記錄。注意宮縮、胎心、陰道流血等情況。及時發現心力衰竭的早期征象并通知醫生,以便采取預防和急救措施。急癥時采用心電監護儀24 h檢測生命體征的變化,為醫生提供準確的治療依據。

  2.1.1 早期識別心衰癥狀

  盡早識別心衰早期癥狀,對心衰的診治和轉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士除收集一般產科病史外,尤其要重視產婦的主訴及臨床表現,以及時識別心力衰竭的早期癥狀。如輕微活動后即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夜間常有胸悶需到窗口呼吸新鮮空氣等癥狀,應立即給予5~8L/min吸氧,予半坐臥位,及時報告醫生采取對應治療。同時要注意與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鑒別,本組5例心力衰竭孕婦入院時有咳嗽、咳痰癥狀,診斷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通過護士對孕婦癥狀的細致觀察和肺部聽診,為心衰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可靠依據。

  2.1.2 提高對心力衰竭誘因的認識

  有基礎心臟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癥狀常由一些增加心臟負荷的因素所誘發。孕產婦血容量增加、勞累、感染、心律失常、情緒激動等都是心衰誘發因素。本組93例孕產婦中有7例因液體量未能控制好而出現心衰癥狀,本組對急性心衰患者均采取中心靜脈置管,監測CVP,正確記錄24h液體出入量,科學指導液體入量,日液體量嚴格控制在1000~1500ml。另有1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產后4d,因與家屬聊天,情緒激動,導致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腫發生。可見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對心衰誘因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2 飲食護理與休息

  囑患者少食多餐,進食低鹽易消化、無刺激并含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適量纖維的食物。每天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 g以內,以減少水鈉潴留,防止妊娠期體重增加。多吃蔬菜,預防便秘,以防加重心臟負擔 。保證患者的休息與睡眠,每日睡眠在10 h以上,中午臥床休息1~2 h。心功能Ⅲ級及以上應盡量臥床并半臥位或半坐位,以增加肺活量,減輕心臟負擔。

  2.3 心理護理

  合并心臟病孕婦多數以往有心臟病史,心理負擔較重,既渴望分娩成功,又擔心分娩造成心臟病情加重,在加上住院期間由于呼吸困難、監測儀器噪音刺激、緊張的搶救場面及家屬的擔心,患者易出現緊張、恐懼心理 。護士要注意心理安慰,運用溝通技巧,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等給予精神安慰,同時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的各種疑問,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主動配合治療。

  2.4 加強母嬰檢測

  按時聽胎心音及心率,每天3次并記錄。加強 電子 胎心率監護,隔天1次,必要時每天1次,同時配合B超檢查、臍動脈血流圖測試、24 h尿雌三醇、血雌三醇的測定等,了解胎兒及胎盤功能。

  2.5 心力衰竭用藥及輸液的護理

  準備好搶救藥品,適當給予鎮靜劑,避免情緒過度緊張。應用洋地黃時,注意避免和糾正各種誘發中毒因素,同時觀察有無消化道和/或神經精神癥狀等早期中毒癥狀,靜脈注射時需稀釋、慢推;應用利尿劑時,應記錄24 h尿量,觀察有無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發生并及時處理;應用擴血管藥物時,要嚴格掌握配藥的濃度及滴速,注意觀察心率與血壓,使心率加速<20次/min以上,血壓不低于12.0~13.3/8.00~9.33 KPa。合并心臟病孕產婦,如快速大量輸液可使循環血量驟增而加重心臟負荷,導致心力衰竭。所以輸液時應限量限速,輸液量要控制在1000 ml/d以內,滴速不超過30滴/min并及時調整。

  2.6 分娩時護理

  分娩期的宮縮痛相當于強體力勞動,能量消耗增加,血流動力學急劇變化,為心臟負擔最重的時期,極易發生心力衰竭。自2004年12月本院開展低濃度羅哌卡因與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鎮痛分娩來,減輕了產婦的分娩疼痛和心臟負擔。本組心功能Ⅰ~Ⅱ級患者中,經嚴密產程監護,12例陰道自然分娩,3例產鉗助產,其中無痛分娩9例。徐小玉等認為剖宮產可消除宮縮引起的疼痛及分娩時的緊張、體力消耗,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可減少回心血量,從而減輕心臟負擔,降低心肌耗氧量,緩解心衰癥狀及防止心力衰竭發生。本組心功能Ⅲ~Ⅳ級患者27例均采用剖宮產結束妊娠,其中22例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及術后PCA鎮痛,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為進一步加強疼痛管理,護士對所有產婦采取疼痛數字評分法進行產后、術后疼痛評估,對疼痛評分>3分者,醫護人員積極采取措施減輕和消除產婦疼痛,無1例因疼痛而誘發心衰。

  2.7 產后護理

  產婦產后應臥床休息24 h,同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血循環狀態,根據心功能適當增加活動量;注意產后營養,防治便秘;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做好會陰部護理,注意惡露變化以防感染,常規給予抗生素1周。 本組心力衰竭于產褥期發生2例,均為產后72h之后。妊娠合并心臟病孕產婦最危險是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產褥期的最初3d內,極易發生心力衰竭。產后3d內仍是心臟負擔較重的時期。而本組的2例產褥期心衰發生在產后第4天,護理記錄“產婦能入廁,能床邊活動,無胸悶、心悸等不適。”追問病情后了解到,2例產婦心衰發作前分別有情緒激動和飲較多湯類史,對妊娠合并心臟病產婦,分娩3d后思想上仍應密切觀察。下床活動時間以產后5~7d為宜;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為宜,限制鈉鹽的攝入,宜少量多餐,控制液體入量;同時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及時化解產婦和家屬的心理壓力。

  2.8 動態評估心功能,指導母乳喂養.

  對心功能Ⅰ~Ⅱ級的產婦提倡母乳喂養,哺乳期間應避免乳脹及過度疲勞。心功能Ⅲ~Ⅳ級者勸其人工喂養,產后予皮硝敷雙乳及口服大劑量維生素B6片回奶。由于本組病例外來流動人口占大多數,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和風俗習慣的影響,一些產婦和家屬不愿回奶。對入院時心功能Ⅲ級,產后心功能改善,無原發性心肌病,未發生過孕期心衰的產婦,在做好病情告知的前提下,產后3~5d內予定時幫助擠奶,擠奶由護士和家屬操作,以不引起產婦疲勞和不發生奶脹為度,每天評估心功能情況,3~5d后待產婦病情進一步好轉,予指導和實施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均獲得成功,產婦心功能穩定。

  3 討論

  妊娠合并心臟病屬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兒生命安全,是導致孕產婦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9]。因此,加強產前檢查,做好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及圍產期護理,減少心衰誘發因素,盡早識別心衰早期癥狀,及時診斷治療和精心護理是降低孕產婦病死率的關鍵。本組病例經過醫生的精心診治,護理工作的不斷改進,93例妊娠合并心臟病孕產婦和其新生兒無1例發生死亡。

  參考文獻

  [1]徐群,宗酉明,姚康珍. 妊娠合并心臟病心衰患者剖宮產的圍麻醉期處理.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雜志,2006,26(9):64-65.

  [2]樓紅. 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臨床分析和護理.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51-52.

  [3] 中國論文聯盟-WWW.LWLM.COM 曾小妹.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護理.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3:29-30.

  [4]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 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56-157.

  [5]鄭香環.妊娠合并心臟病圍產期的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4,10(6):470-471.

  [6]卞亮鳳,蔣余干.臨產婦加強心理護理的效果觀察.醫學動物防制,2005,21(12):922-923.

  [7]徐小玉,林建華,湯希偉,等. 妊娠合并心臟病對圍產兒預后的影響.復旦學報醫學科學版,2001,28(5):448-449.

  [8] 樂杰,謝幸,豐有吉.婦產科學. 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7-148.

  [9]黃荷.高危妊娠.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68-169.

  篇三

  肺炎是小兒的一種主要常見病,尤其多見于嬰幼兒,也是導致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癥,以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及肺部固定濕噦音為共同臨床表現 。肺炎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補液、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對癥支持治療,實施霧化吸入是一種很好的化痰方法,近年來本科使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吸人治療d,JL肺炎,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86年《小兒四病防治方案》

  中的小兒肺炎診斷依據,將2010年6月一2011年9月在本科住院的符合肺炎診斷標準的患兒16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40 d一6歲,對照組8O例,男42例,女38例,年齡30 d一7歲,2組患兒在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無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腦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等嚴重并發癥及合并癥。

  1.2 方法

  1.2.1 材料采用德國百瑞有限公司生產的085型空氣壓縮泵霧化器及一次性霧化管。

  1.2.2 霧化吸人方法霧化吸入的藥物有生理鹽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2組患兒每天常規給予抗炎、抗病毒治療的同時,對照組給予超聲霧化吸入2次,每次20~30 min,治療組給予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2次,每次15—20 rain,3歲以下的患兒采用面罩吸入,3歲以上的患兒則采用口含嘴吸入。

  1.2.3 臨床療效評價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治療1個療程后,咳嗽、咯痰及肺部體征消失,體溫恢復正常,x線檢查肺部陰影消失;顯效:咳嗽、咯痰及肺部體征明顯好轉,體溫恢復正常,x線檢查肺部陰影明顯減少;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體征好轉,體溫恢復正常,x線檢查肺部陰影部分消失;無效:咳嗽、咯痰及肺部體征無明顯變化或加重,x線檢查肺部陰影無明顯改善。

  1.2.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X 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2.2. 2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肺部噦音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2.3 2組患兒霧化吸入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3.1 肺炎是小兒時期常見病,常有咳嗽、咳痰、排痰困難等表現,由于小兒呼吸道管腔狹窄,粘膜柔嫩,淋巴血管豐富,容易被損傷和感染,且小兒咳嗽排痰能力遠比成人差,纖毛運動也遜于成人,在呼吸道出現炎癥時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造成氣道狹窄,甚至氣道阻塞,危及生命,故在呼吸道疾病出現咳嗽、咳痰、排痰困難時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尤為重要。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效果顯著,它是在壓縮空氣的驅使下,液體藥物被霧化成細微的物狀顆粒,隨著自然呼吸直接達到患病部位而起到治療作用。此法治療時間短,藥物浪費少,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容易接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3.2 護理要點霧化吸人前向患兒家屬講解小兒肺炎的有關知識、空氣壓縮泵霧化器的使用原理、霧化吸入治療的注意事項、藥物的作用等,以取得家屬的配合。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一方面可減少不良外界因素對氣道的刺激,另一方面可減少空氣中彌散的藥液 j。患兒最好采取坐位進行霧化吸入,借助人體重力使霧滴沉淀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 ,盡量避免仰臥位。霧化吸入應在飯前進行,有利于吸入后排痰,以免過飽后哭鬧引起嘔吐。吸入時間為15~20 min/次,2次/天。3歲以上患兒采用一次性口含式噴嘴吸人,3歲以下患兒采用面罩吸入。吸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如出現面色青紫、口唇發紺、呼吸困難、嗆咳等應立即停止吸人,給予吸氧、吸痰,并及時通知醫生,待癥狀緩解后方可繼續吸入。每次吸入后及時給予患兒洗臉、漱口以減少面部皮膚刺激及咽部不適感。霧化器每個患兒一套,每次使用后及時清洗干凈,晾干備用,交給家屬保管,預防交叉感染。

本文已影響6827
上一篇:研究生護理畢業論文范文 下一篇: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范文2500字

相關文章推薦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随州市| 漳州市| 卢湾区| 怀远县| 阳西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义县| 绍兴市| 阳新县| 渑池县| 乌苏市| 长宁县| 罗源县| 文昌市| 湟源县| 洛川县| 贵州省| 徐闻县| 陆河县| 沾益县| 日土县| 大冶市| 平阳县| 平罗县| 达尔| 新密市| 涟水县| 曲阳县| 康定县| 常德市| 沭阳县| 许昌县| 林周县| 连云港市| 隆林| 噶尔县| 双峰县| 泰来县| 商丘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