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篇優秀的師范類專業學術論文范文,僅供大家借鑒參考。
摘要: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有效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所以對于每位教師來說,做好每個環節是必要的。
一、有效地教學設計
教師應當認真的做好教學設計,以保證課堂教學運作的有效進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用系統方法把各種教學資源有機地組織起來,對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個部分的安排作出整體計劃,建立一個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訂解決問題的步驟,對預期結果作出估價。
我在設計《海水可不可以養花、種草、種莊稼》這節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居住環境,在導課激趣階段,我問學生:大連是個海濱城市,但又是一個缺水的城市,我們缺的是什么水?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這個問題既結合了實際,又讓大家認識到了淡水的缺乏,從而導到海水可不可以養花種草這個主題。所以我覺得課程的設計,應該從學生身邊所熟悉的事物入手,從已知到不知,從不懂到知道,符合教學規律,讓學生很好的接受。
沒有好奇心,就沒有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學生才愿意繼續做下去。在問題探究階段,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設計實驗步驟,讓他們自己找到實驗現象,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我們應給學生充足的空間。這時候要注意角色的換位,不是學生為老師服務,而是老師為學生服務。因此老師應該在課前、課中和課后有充分的準備。例如,在做胡蘿卜實驗時,不同的植物含水量是不同的。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把植物里含有多少水給測出來。學生們會想出不同的方法,大家互相討論,看哪種辦法是最可行的,最后會發現有一種辦法是最好的。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測出植物的含水量時,他們知道這個實驗數據是最可信的,也就真正明白了水對動植物的重要性。
二、有效的過程教學
教學準備后的實施不是貫徹計劃,而是要根據課堂情景進行調整。教學效果看學生學到了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學得好不好,是否參與到活動之中。我在上《噪聲》這節課時,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而不同的學校學生人數是不一樣的,可是每個小組能夠提供的噪聲儀只有一臺。如果按常規的做法,肯定會有學生接觸不到噪聲儀,如果接觸不到噪聲儀,學生就不能很好的參與活動,就不能很好的合作,這樣就會覺得沒意思。后來我改進了學生坐的方法,讓學生圍成一個圈,把噪聲儀放在中間,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即使人再多,也都能看到,這樣面對面的坐著,不但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而且彼此之間能夠很好的交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件事讓我認識到,學生都是愿意學習的,可能偶爾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但他們都希望有所收獲,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教師就應該給予指導,或者創造好的環境,讓學生融入到學習的氛圍當中來,我們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和大家共同進步,不要掉隊。
老師是學生的助手。為了保證這個實驗的正常進行,老師就要在課前有充分的準備,準備器材,準備材料。在上課的進行中,當好學生的助手,和學生一起解決發現的問題。在課后讓學生看看自己在實驗的過程中,那些步驟值得推敲,可不可以做的更好。在問題的探究階段老師不能搞省略號,不能認為我們會了,學生就會了;不要因為我們做了,學生就做了。要讓學生明白“處處為創造之地,天天為創造之時,人人為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創造之地邁步。”(陶行之)
圖文并茂,畫龍點睛。在升華總結階段,應該讓學生收集證據,自我發現和總結,得出破壞環境的必然結果,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二樓環保室有許多的圖片,有些能給人觸目驚心的感覺。例如酸雨毀林,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們中國沒有下過酸雨,可是中國是全世界最厲害的國家之一。我為同學們準備了一段錄像,片頭是可怕的黑云,還有酸雨下到陸地上和池塘中對動植物的破壞,學生們通過視覺畫面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再看到那些驚人得數據,學生會想什么原因引起酸雨的呢?這時我們準備了三種溶液,分別是酸、堿和中性,讓學生把魚放到這三種溶液中,看會有什么反應。最后發現在酸堿溶液中的魚死了,學生會惋惜,會覺得很殘忍。告訴學生酸雨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所以魚會死亡。在這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圖片有了一定的認識,后來通過看錄像產生視覺震撼,最后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看到魚 的死亡。我想肯定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以后該怎么做。這個過程中,我們把圖片和文字錄像結合起來,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有效的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是保證課堂教學高效運行的必要手段,沒有有效的教學管理,也就談不上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我覺得在課堂教學的參與者中間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必要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營造上,老師首先要真誠愛生。教育就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教育的熱愛,對事業的忠誠,都深刻而具體地體現在對學生的熱愛上。
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努力實踐著對學生的愛。對天資聰穎的孩子,我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品格意志;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我用愛心、耐心鑄成一把鑰匙,尋找他的自信,打開他心靈的窗戶;對生病的孩子,我更是少不了關懷、探望;對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我們應該允許學生有差異,允許差異的存在,就要充分利用這種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這是一位我們學校領導說過的話。當時剛剛參加工作的我不是十分理解,雖然我對學生不缺少愛心,但是很難和他們融為一體。后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生怕她受到一點點傷害,這時我能理解這位領導的話,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都怕他受到傷害,將心比心,保護好我們的孩子,教育好我們的孩子,他們是我們的希望。
既要有愛,也要有約束,俗話說得好“愛之深,責之切”,我們愛學生,但也不要忘記嚴格要求學生。他們就像是一棵小樹,有時候會長歪,但我們要不斷修剪他們的枝葉,讓他們茁壯成長。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守課堂紀律是必須的。好的課堂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益的保證。好的課堂紀律,會讓老師樂此不疲的傳授知識,會讓學生專心致志的聽講,饒有興趣的動手操作,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的管理上,要活兒不亂,統而不死的組織學生,讓他們自己發現,自己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