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醫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要點:感染與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傳染又稱感染,是寄生物對人體的一種寄生過程。有些寄生物與人體宿主達到了互相適應、互不損壞對方的`共生狀態。
二、感染過程的表現
1.病原體被清除
2.隱性感染
3.顯性感染
4.病原攜帶狀態
5.潛伏性感染
一般來說隱性感染最多見,病原攜帶狀態次之,顯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現則易識別。
三、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
病原體侵入人體或能否發病,取決于病原體的致病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這兩個因素。病原體的致病能力與下列因素有關:
1.侵襲力 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并在機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
2.毒力 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3.數量 入侵病原體的數量一般與致病能力成正比。
4.變異性 病原體可因環境或遺傳等因素而產生變異。
四、感染過程中的免疫應答作用
機體的免疫應答對感染過程的表現和轉歸具有重要作用。
http://m.shddsc.com/【2014中醫執業醫師傳染病學要點:感染與免疫】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要點06-17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05-12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外科學復習要點總結07-31
執業醫師考試要點02-08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科目02-05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條件01-31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庫12-01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報名要求02-12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模擬試題11-22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簡要介紹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