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研開題報告模板
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寫清楚,這是一篇數學科研開題報告模板,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小學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與研究》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標》還明確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在科技與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物質條件豐厚的同時,學生的惰性思想逐見端倪,習慣了一味地接受知識,課堂上被動地等待老師的提問質疑,而且在回答問題時還要力求遵循老師的提問意圖和思路,這不僅抑制了學生對發現問題的興趣,還直接影響著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學生學習缺乏思考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教師教學缺乏靈活性和開放性。我們的教師大多數仍是奉行把知識“喂”給學生,不舍得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思想飛揚、釋放精彩,在這種模式下,讓原本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小學生所具有的凡事喜歡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辦”、“是什么”的心理趨向的原始問題意識,被一點一點的扼殺,我們的課堂就變得沉悶、單調,因此,現在的常態課堂中“教師問,學生答”的機械固守的教學現象特別明顯,經常遇到學生提不出問題的尷尬境界。冷靜的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的學生問題意識嚴重缺失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造就創新人才的根本途徑。一個人善于動腦,善于思考,就會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現和提出問題是探究的前提,解決問題是學生探究的動因和目的,學生如果不能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不能進行有意義的探究活動。為了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了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勇于質疑的數學思維品質,我們課題組教師經過反復磋商,最終將《小學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與研究》選定為我們研究的課題。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從xx年代開始,美國一些教育理論專家陸續在中小學開展了旨在“強化問題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的改革試驗,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學模式。美國著名數學家哈爾斯的名言“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表達了問題在數學學科中的重要價值。美國在20世紀xx年代的基礎教育領域,提出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教師為學生設計環境,激發學生獨立探索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意識與習慣。由教師創設提出問題的實際環境,刺激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國內,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學生“每事問”,他高度評價問題的價值及意義,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當代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張梅玲更是如此說:“人的一生就是和問號、句號打交道的過程。提出一個問題,產生一個問號,解決這個問題,畫上一個句號;又提出一個問題,又產生一個問號,再解決這個問題,又畫上一個句號。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直到現在,有許多人都在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總結了不少成功的方法和經驗。盡管人們從認識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目前在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的情況并不是樂觀。從學生方面看,很多
學生表現為:一是不想提。相當一部份學生沒有問題意識,課堂上完全是被動學習。他們只滿足于聽懂教師的講課,根本就沒有開動腦筋去想、去學,把自己當做知識的接收機。二是不敢問。一些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就有了問題也不敢提出來,怕提出的問題不好被老師批評或被同學笑。三是不會提,有些學生愿意向老師提問,但卻總是發現不了問題,也就不知道怎樣向老師提出。從教師方面看,也表現為: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太重視,大多數的老師占用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更不用說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雖然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已不再是“填鴨式”的教學,但仍擺脫不了“師講生記、師問生答”的模式。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學生可以討論,可以發表意見,但一切都仍在教師的設計之中,它存在著明顯的缺點:
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教師把自己的問題匆匆拋給學生,學生順著教師的問題分析思考而無暇顧及其它問題。因此,一堂課后,學生往往不能提出新的問題,也漸漸喪失了質疑問難的能力。
所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主動、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前瞻性。
三、研究的理論基礎
1. 杜威的教育理論
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描繪了他的教育觀點,他認為學校應該是大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在這一社會中,課堂教學應該是真實生活的問題解決的實驗室。他鼓勵教師把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并幫助他們探索重要的社會的和智力的問題。杜威的門徒克伯屈認為學校學習中應該把兒童分成小組,并讓他們去進行他們自己感興趣的設計和選擇。主體教育論要求把教學活動看成是一種培養學生主體性的創造活動,然而一切創造“始于問題”,這就很明顯地看出杜威的教育哲學和現代教學為我們的課題提供了哲學基礎。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的建構是多元化的,其中之一是幫助學習者做好在不確定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準備。支持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習過程的反思,發展學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四、課題的界定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學生具有自由探討,積極思考,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等自覺的心理活動。它是學生創造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問題意識是基于問題意識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的,是一種思維的問題性心理品質,它是指教師把學生引入情境所隱含的'“數學問題” 中,使學生知覺到現有條件和目標實現之間需要解決的矛盾、疑難等所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 學生具有問題意識表現為學生想問、敢問、會問、善問。“想問”是指學生面對疑問主觀上有想獲取解決的心理需求;“敢問”是學生敢于把自己的疑問表達出來;“會問”是指學生不盲目地提問題,提問時有明確的指向性;“善問”是指學生能自覺地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滿數學課堂,并通過對已有知識
五、研究目標
1.通過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研究與培養,解決學生上課只聽講,不會思考,不會提問的現狀,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使學生敢問、會問、善問,讓數學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發展,并使學生思維向敏捷性、創造性、獨立性和批判性發展,充分發揮認識主體的創新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態度,使教師要善于學習、善于啟疑、善于傾聽,有熱忱而悅納的態度。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發展教師的專業成長。
3.探索出利于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教學策略、方法途徑及其評價模式。為著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增強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與主體性提供典型的案例。
六、研究的內容
1.教師教學方式現狀及有待改進的突破口。分析當今數學課堂中教師非填鴨式的“灌”知識的現狀及其原因,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改變教師教學方法,做學習型、反思型教師,從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方面尋求突破。
2.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現狀及其成因。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捕捉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并從知識基礎、生活經驗、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及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3.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策略、方法和評價。這是本課題的核心所在,通過研究力求在備課、上課、提問、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環節中探索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及方法,制定有針對性、激勵性的評價機制,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典型案例為載體,尋求學生展現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反思和分析。
七、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整理、歸納有關小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理論、案例,為課題研究準備充分的專業知識基礎。
2.比較法。包括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是分別在實驗初期、中期和后期對研究對象進行考核和分析比較;橫向比較是指對實驗班與普通班進行分析比較。
3.經驗總結法:在每一階段結束的時候,都要利用已收集到的資料,數據,進行歸納總結,為下一步課題的總結奠定基礎。
八、研究步驟
(一)研究準備階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1.選題,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
2.進行與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學習,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擬定課題實施操作方案。撰寫開題報告,開展開題論證,召開開題會。
(二)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一是全面開展課題實驗研究,在實驗中根據預設方案進行實驗教學,采取邊實驗邊反思,邊學習邊總結的方法逐步調整研究內容和方法,完成階段成果報告。
二是收集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有關資料,逐步完善預設方案,形成教學模式。三是經驗總結,初步完成各段研究成果,組織研究教師撰寫相關的論文和階段性總結報告。
(三)總結階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一是整理、匯總各階段的研究成果,包括論文、案例、照片等,撰寫結題報告,報請上級部門驗收。二是進行后續性研究 3、在本校推廣相應研究成果。
九、可行性分析
1. 科研興校促進我校更好的發展。學校高度重視科研教育工作和創新教育工作,給每位教師配備一臺微機,每間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有比較完善的信息化網絡,教師閱覽室里有大量教學資料供我們查看搜集,《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課堂教學論》、《小學數學學習心理研究》、《問題意識與數學思考》、《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小學數學發展性研究》《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數學教育》《山東教育》等等,這些都為課題的開展提供了有效載體。為了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學校將建立課題實驗管理制度,減輕課題組成員的工作量,讓他們有時間進行課題研究。要求課題組成員每月活動不少于一次。教科室將對課題研究情況作指導、協調與監督。
2.本課題方案的設計結合我校教學實際,選題合理,設計科學、規范,具有實施可行性。課題組成員在充分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調查了解國內外相關課題研究現狀,能在先進理論指引下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3.課題組師資經驗豐富,素質優良。我們課題組的骨干成員均達本科以上學歷,都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有較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有市、縣級教學能手,市、縣優秀教師;有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有班主任、教研組長。參加優質課賽課多次獲獎,多篇論文獲獎或發表在有關刊物上,有兩人主持過市、縣級課題研究,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經驗和能力。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師,我們這支充滿活力、素質優良的研究隊伍,為完成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力保證。
十、實驗研究的成果形式
1.實驗方案及修改稿、開題報告、結題報告、階段性計劃及總結等。
2.研究論文、案例、反思、隨筆、研究過程照片等。
3.專題研究資料或目錄、會議記錄等。
【數學科研開題報告模板】相關文章:
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12-02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寫法04-29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求01-21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格式04-10
如何寫科研開題報告03-17
關于科研課題開題報告08-15
有關科研課題開題報告08-05
教育科研開題報告怎么寫01-27
教育科研項目開題報告02-17
有關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