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大學生創業的特點
一、美國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特點
從1970年開始,在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美國涌現了大量基于計算機技術應用的中小企業,出現了一股創業的熱潮。據統計,當時每年都有110—120萬個新公司成立,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生創業的成果。美國大學生創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形成了濃厚的大學生創業文化氛圍
這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是國家的重視,2001年6月,成立多年的美國參議院小企業委員會更名為小企業與創業委員會,將創業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并將相關政策的制定作為其重要工作,自1970年開始美國提供創業課程的商學院數量達到了16所。目前在美國有1600所以上的大學提供至少2200門以上的創業課程,有超過100個的創業中心,這些創業中心提供了至少277個與創業有關的職位,目前有大約44種與創業相關的學術刊物,美國管理學會創業研究分會有至少2000位會員。這足已看出美國對創業的重視程度。其次是大學生創業受美國人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影響,如開拓精神、牛仔精神等。這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政府、民眾對創業的認同度非常高。有91%的美國人認為,創辦自己的企業是“一項令人尊敬的工作”。
2、積累了豐富的大學生創業計劃經驗
創業計劃是指創業者就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新產品或新服務而制作的具有可行性的計劃報告,意在說服風險投資家能夠投資創辦公司。1983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兩位MBA大學生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借此激發學生進行企業策劃的熱情,與此同時,他們還邀請媒體和其他著名高校特別是商學院的學生參與,很快使得比賽活動具有了極大的價值。接著,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在內的許多大學,每年都舉辦這類的競賽,并很快傳遍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學。其中最成功的是麻省理工大學的“五萬美金創業計劃競賽”。
該活動始于1990年,已經有近20年歷史,在大學創業教育實踐中影響深遠。美國大學生的創業熱潮也由此掀起。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有幾家新企業從大賽中誕生,并有很多的創新計劃被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買走,在由創新計劃直接孵化出來的企業中,有的僅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營業額為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據統計,美國最優秀的50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有46%出自麻省理工大學的創業計劃大賽。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美國高校的創業計劃競賽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風險投資家和企業家等人士參加,每年都有5—6件競賽作品被風險投資機構看中,為其提供風險投資,注冊新技術企業。如楊致遠就是在斯坦福大學校園創業活動的良好氛圍中與同學共同創立了著名的雅虎公司。
3、具備了先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
首先,美國創業教育課程從小學就開始,初中、高中、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直至研究生,其基礎教育中的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緊密聯系。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創業,美國從1998年1月開始實行“金融掃盲2001年計劃”,向中學生普及金融、投資、理財、營銷、商務等方面的“超前教育”,幫助年輕人創業。
其次,創業課程已成為大學以上學歷教育的必修、輔修或培訓重點科目。據調查,2000年全美有142所大學將創業教育列為專業領域,其中有49所學校設置了創業學學位。從2000年起到現在,隨著教育水平和社會關注度的日益提高,美國創業教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調查顯示,在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學校中有8%的高校提供創業學博士學位,除此以外還進行創業學教師的培訓,施行“創業教育者終身學習計劃”,這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再次,教學中已有完整的《創業學》教材。例如,赫里斯等所著的《創業學》教材總共分4大部分,17章,含24個案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組織機構,例如創業家協會、智囊團、創業研究會等等。創業教育中心主要開設一些創業教學方面的課程,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創業家協會一般由比較杰出的企業家組成,例如百森商學院的創業家學會還請到了麥當勞的總裁、數字化設備公司的總裁等人。請這些成功企業家到創業課堂中與學生分享他們創業的經驗,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在美國創業教育中智囊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組織安排,它一般由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組成,每年定期舉行兩次會議,可以起到咨詢與加強外部聯系的作用。
最后,通過完善的風險投資體系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保障。美國是風險投資最發達的國家,也是風險投資的發源地,被稱為“投資者的樂園”,更是創業者的“樂園”。美國高技術產業的高速發展其中風險投資活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受大學成功創業者的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微軟帝國的締造者比爾·蓋茨,使得風險投資家們紛紛涌入校園,尋找未來技術經濟的領軍人才。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使大學生的創業活動進行的較為順利,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鼓勵和支持了大學生創業。
二、美國大學生創業的借鑒啟示
基于對美國大學生創業的審視,構建全面而立體的創業支持體系是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無論是社會、政府還是高校都應從不同層面,多種渠道來推進和完善大學生的創業支持體系。
1、多管齊下,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和氛圍
與美國等發達國家高校相比,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由于啟動的時間不長,而且學生的創業教育較晚,導致了整體的創業氛圍不濃,因此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和氛圍非常重要,它不僅需要高校的重視,更需要全社會的正面引導。
一是高校必須重視創業教育,在著重于大學生創業價值觀的建立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創業教育,組織創業活動、創業競賽提高大學生的個人素質以及創業能力。同時高校可鼓勵教師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研究成果轉化成商品,鼓勵教師創辦公司帶動學生共同創業。
二是社會要給予創業以正面的引導,例如在美國,創業者受到人們的很大尊重,很多創業者在經驗介紹的時候也會淡化創業的困難,更多的是正面的引導,鼓勵人們克服困難。而在中國對于創業還多少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例如對于一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從事一些基礎的服務業或者農業等,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其實是一種創業的行業歧視,所以整個社會對于創業更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這樣整個社會的創業氛圍才會更好。同時,社會上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多參與創業教育,將自己成功的經驗與初創者分享,幫助更多的人成功創業。
2、改革創新,建立靈活實用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
創業教育不僅要注重創業課程、創業教材的研究與開發,更要注重創業實踐,創業活動的開發。在課程設置上,主要以創業素質、創業能力為核心,注重內在能力的培養。哈佛的一項研究表示:一個人創業成功有85%取決于這個人的心態,僅有15%是由人的專門技術所決定的。這意味著我們花90%的時間與金錢來學習15%的成功機會,而僅有10%的時間與金錢來學習85%的成功機會。所以創業課程的核心應該是創業素質的提高,同時穿插創業實務的科普,創業教育在不同類型的學校和不同教育階段應各有側重。大一新生著重于創業意識的啟蒙,大二著重于創業能力的培養,大三大四則著重于一些高級的創業課程以及創業實務知識,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創業實踐;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各學校可以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特點和學校優勢,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徑,制定發展規劃,建立特色的創業教育項目。
創業教育最關鍵的不是在課程,而是在于實際操作和實地運作。高校應積極舉辦創業類比賽,為在校大學生搭建創業平臺。在美國,很多優秀的創業項目都是從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并逐漸成長起來的,所以大學生創業大賽這個平臺是大學生創業計劃走向社會的第一步,而搭建一個好的創業平臺,對于學校、社會來說尤其重要。目前國內許多大學都有創業大賽,但是大多流于形式,好的項目少,有實力的風投就更少,所以創業大賽需要來自大學生自身、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努力與支持。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夠全面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整體水平,同時也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目前國內挑戰杯創業大賽,在歷時13屆已經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同時也越來越成熟,創業大賽只是創業實踐的第一步,要真正完成一個創業項目,還需要自身、學校、社會三方面持久的努力,才能夠使企業從初創到最后的發展壯大起來。
http://m.shddsc.com/【美國大學生創業的特點】相關文章:
美國人的飲食文化特點04-07
成功的創業者所具備的特點07-28
創業計劃書的特點是什么03-21
受投資人青睞的創業者具備的特點11-22
大學生創業口號07-07
大學生創業論文04-13
大學生創業故事04-03
大學生創業勵志的句子08-15
大學生的創業講座心得12-21
大學生創業培訓心得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