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江門多措施鼓勵人才創業
“現在江門針對小微企業所開展的各項工作,主要是基礎性工作,打好了這些基礎,才可以為來江門創業發展的各路人才提供保障。”日前舉行的江門工商登記首份“九證合一”注冊登記證頒發儀式上,鄧偉根市長如是說。
的確,如鄧偉根所言,近年來,尤其是在成為全國小微雙創示范城市一年多來,江門在交通建設、人才引進等各領域加大力度,先試先行……江門正在筑起一座“大巢”,期待有志之士到來。
載體:“園區+基地”模式
小微企業雙創,離不開能使其落腳的平臺和產業,正如鄧偉根所言,創業創新,必須要有一個載體去落實。
據了解,在重大平臺方面,江門統籌推動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廣東(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與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三大平臺建設。目前大廣海灣已經成為國家重大合作發展平臺。重大項目方面,江門圍繞裝備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密制造和以北斗為重點的互聯網應用產業的“4+1”產業體系,著力打造軌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及裝備等五大產業集群。同時,江門還著力整合提升“1+6”園區(江門國家級高新區、蓬江濱江新城等7個園區)。接著江門以“園區+基地”的模式建設合作區,或將探索江門產業基地與法國服裝、德國光電等產業集群專項對接合作。
江門大道:串聯內外便捷路
曾經多次到江門旅游、談業務的佛山人羅先生近日來江門時說:“每次來江門,到市區總是堵車。這次從濱江大道上江門大道,幾乎是一路暢通,比過去要省差不多半小時。”他說,“江門的路好走多了。”
中國人有句俗話:“路通財通。”便捷的交通是企業是否到一個地方投資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未來全部建成通車的江門大道將是江門市聯系廣佛核心區和港澳特區,以及串聯市域主要經濟發展區域的南北走向交通大動脈。作為江門首條城市快速路,江門大道及其西延線全長約90公里,從與順德對望的西江岸邊,穿過江門城市最為發達、經濟最為活躍的三區兩市。江門大道在城區內通過雙向4車道的輔道及互通立交,連接上城市內的道路。同時,江門大道還在沿途通過互通立交串起廣中江高速、江鶴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構建起珠江西岸重要的交通干道。
江門大道只是江門大交通網絡的一部分。江門被廣東省政府政府定為“珠西戰略”策源地和主戰場,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區與粵西乃至大西南連接的重要交通節點,起著“承東啟西”的“中場”角色。未來,隨著江門交通大會戰的完工,合縱連橫之勢的路網,將使江門在東西和南北走向均與周邊城市連成一片,成為名副其實的樞紐城市。往東,中開高速與規劃深(中)江通道對接,是中山、江門兩市規劃的連接港澳、深圳的東西向高速公路,同時,借助港珠澳大橋,中開高速公路將成為粵西地區往來港澳及珠三角東部的一條快速通道;往北,江門大道、廣佛江珠城軌等主干道將讓江門更好地融入廣佛經濟圈;往西,深茂鐵路貫穿整個江門轄區,江門成為溝通粵西乃至我國大西南與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橋頭堡和中轉站。借助以深茂鐵路和連接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中開高速為點線面結合的“大通道”網絡,以江門大道為中心的東部快速路網,以臺開快速路為突破口的西部快速路網以及內通外聯的軌道交通和高速路網;江門將打開大門,成為廣東省西部與中部溝通聯系的橋梁。
院士、博士:提供智力支撐
創業創新離不開人才,更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的智力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員是與產業發展結合緊密、最活躍、最具創新活力的高層次青年人才群體,今年7月15日,全國首家博士后創新示范中心落戶江門高新區,江門市人才研修院也在高新區掛牌,它們將為江門經濟發展提供兩院院士、博士后等高層次人才的智力支持。
據江門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省人社廳大力支持下,江門設立了投資約6000萬元的珠西先進產業優秀人才“雙創”園(博士后“雙創”園),旨在打造具備示范性及輻射效應的珠江西岸高層次人才創業孵化基地,為博士后創業創新,開展產、學、研結合及成果轉化等提供創意研發、生產營銷、服務保障“一門式”服務平臺,預計可同時容納100家博士后創業團隊入駐。
為了吸引高層次人才到江門施展才華,今年3月,江門制定出臺了《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體制機制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的若干意見》,全力推進江門“人才強市”建設。其中包括很多“實招”和“硬招”:比如大幅度提高人才資金投入,市本級及東部(蓬江、江海、新會區和鶴山市)每年按照不低于本地區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1%的標準,西部(臺山、開平、恩平市)每年按照不低于本地區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0.5%的標準,分別設立轄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江門高新區投入6000多萬元在江海碧桂園購買了130多套人才公寓;為突出“僑”特色,對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項目最高給予200萬元資助,對入選國家、省人才項目資助計劃的,按國家、省資助額的1∶1給予配套,大力支持海歸創新創業。
不可多得的海外資源
江門是“中國僑都”、“中國第一僑鄉”,“僑”是江門的DNA,是江門一大特色,祖籍江門的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超過400萬人,遍布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這也為在江門創業創新者提供了一個與海外人才、資金、市場等對接的便捷通道。
去年12月,國務院僑辦批準江門建設廣東省首批“僑夢苑”。江門以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核心區,為華僑、華人構建“三中心、六平臺”的創業創新格局,構筑吸引海外回國創業創新人才平臺。“僑夢苑”落戶以來,共有超過6批共100多人(次)海外高層次人才到“僑夢苑”考察,形成了項目集聚、人才吸聚的良好效應。目前江門與建設銀行合作設立了30億元規模的“僑夢苑”創業創新基金,投資總額達268億元的76個涉僑合作項目落戶。
“江門海創空間”依托“(江門)珠西智谷對話美國硅谷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論壇”等交流活動,借鑒美國硅谷等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著力打造硅谷——珠西智谷“雙谷加速器”平臺,推動江門中小企業與硅谷中小企業合作,建設以海歸創客、創業者、創新人才為主體,科技、人才、產業和金融相結合的創新型產業空間,吸引更多華僑華人新生代、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及留學歸國人員回國創業創新。
【江門多措施鼓勵人才創業】相關文章:
天津鼓勵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研究201709-25
鼓勵創業的句子02-22
創業鼓勵的句子11-02
鼓勵創業的語錄01-09
鼓勵創業語錄01-10
鼓勵創業的話語11-07
鼓勵創業的句子大全01-10
【熱】鼓勵創業的句子10-18
扶持政策鼓勵青年創業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