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如何開好發布會?
【編者按】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產品發布會,覺得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其實非常難。拋開“車馬費”(雷軍曾給參會記者一人一臺小米)的因素以外,發布會的真實觀感非常重要,如何能夠開好一個發布會?我可以從資深參會人士的角度,給大家一些善意的提醒:
1、發布會的規模?
發布會分很多種,針對目標用戶的(一般都是B端),針對消費者的,但大多數初創企業發布會,都是針對媒體,希望通過媒體擴大音量的。
這個時候,建議初創企業的發布會規模不要太大。最好是所在圈子里的熟識的記者,外加一些合作伙伴和發燒友。
就連蘋果喬布斯,都曾為友好媒體做過“一人演示”,不要擔心規模小。有時候,有價值的料就像誘餌,如果你只給了其中一個人,就會有其他媒體的人蜂擁。
所以,當你決定開一場正式亮相的發布會的時候,要嚴肅考慮發布會的規模。不要想著越大越好。基本上,如果你可以找到200個人,那么建議你的發布會在70-100人之間。任何東西,只要有篩選這個環節,質量就會提高一個數量級。
2、會議場地選擇
①對于媒體而言,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5環外的大場地和創業大街的小咖啡廳,可能后者更受媒體人的歡迎。另外考慮不同時段的交通、路面引導等等各種狀況,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讓傳播大打折扣——站在媒體的角度上想想,一篇稿件的好壞完全在于作者是否足夠用心,而作者又可能受到各種外部情緒影響。如果這些影響具有共性,幾乎可以肯定稿件是好不了太多的。
②場地的規模千萬不要大于實際人數。
最好是張弛有致。要舒服而不覺得空曠。最害怕那種500人的場子來了300多人,看起來就已經失去了氣勢。
但也不要讓預定該來的人來了沒地方做。
3、人員的邀請
有的發布會邀請了很多高大上的媒體,作為同樣從高大上媒體出來的一員,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撰稿人表示,盲目邀請是然并卵。
人員的邀請最合理的搭配是:
媒體:這個領域的各級媒體,其次是大眾媒體里的專業版塊。這個世界里總有些人對稿件挑挑揀揀,而有些人想拿到新聞而不得。除非你確保努力呵護大牛會得到報道,否則,那些急于發布獨家稿件或者很有見地的專業媒體更值得你重視。對于大牛的媒體,要么你敢爆猛料,要么你給出一個好選題,而且能夠幫著匯集采訪資源。
專業人士:如果你是做智能硬件的`,紅杉資本的合伙人在現場,并且有對智能硬件的看法,就會比你自己的海口更管用。產業鏈上如果有大佬背書,會比你自說自話管用。
忠實用戶:不要邀請那些給面子會來的人。他們即便來了也沒什么價值。如果是你的忠實粉絲,你給了一個機會讓大家了解,也可以讓媒體了解你的用戶。即便從品牌上來看,也是很不錯的想法。
禁忌:千萬不要貪圖規模。最后來了一群學校的學生。如果你不指望開發布會賺錢,也就不要這么做。
4、發布會內容
①大佬不一定就有干貨。
對每個人進行審稿必要時幫著撰稿或完成ppt。雖然這看起來非常難,但只有這么做了,才能達到最好效果。而最終大佬是根據呈現效果來評定價值的。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撰稿人做記者時,曾經夜里12點騷擾行業大牛,最后成稿非常漂亮。對方只會覺得你非常敬業。發布會也一樣。把控制權交給對方,只會失控;而失控的環節,寧可不要,或者不要計入核心單元。
②制造戲劇沖突的能力(吸引觀眾)。
蘋果發布麥金塔什電腦時,沒有什么特別的競爭對手。但蘋果把IBM作為假想敵,然后他站出來挑戰他們。讓大家耳目一新。
如果你的產品真的解決了什么痛點,不要忌憚夸張的表現他們。只要你有這個神韻,就會把大家帶入這個場景中去。
這一點上,要敢于制造沖突把自己的表達的核心變成爭議性話題(比如找一個質疑你的模式的大佬到現場)。
③控場能力。
控場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初次登臺,即便寫得非常有趣的段子都無法引爆,那場面就一定已經失控了。而喬布斯就普普通通一句話,都可以哄堂大笑。要能夠用語言獲得觀眾的共識,要不斷的觀察觀眾,確認他們在聽。如果沒有在聽,就要做一些必備的動作。比如突然停下來(找水喝或者就安靜的看著大家),幾十秒中,場子就會安靜下來。諸如此類。
比如,如果發現現場人走了一半,就鼓動大家擠到最前面。不要在零散的場子里演講等等。
演講一定要有節奏,要講故事。不要把自己想傳達的要點列成表逐個給用戶灌輸。
控場能力還有一點,就是要把擬定的會議時間壓縮一半,你就會發現輕松很多。
5、主持人是一門技術活
看起來就是隨便念念,很多人還是帶著提詞卡。但好的主持人和不好的就是不一樣。好的主持人能夠讓用戶跟隨他的引導進入下一個環節。讓各個珍珠串在一起閃閃發亮。
6、每一個細節都很關鍵
你手機上的一個圖標很丑,或者背面有一個污漬都可以讓你無法忍受,所以就不要欺騙自己,有些細節顧不過來沒關系。
請一定要準時(看看情懷大神羅永浩因為遲到被吐槽,情懷已被耗光)。然后為媒體準備好各種細節:錄音整理(或演講稿件)、行業分析(摘取相關數據、言論、分析報告)、意見領袖的意見等等。越詳細越好。如果你提出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記者就會更好的拓展他們的思路。
7、發布會其實沒那么重要
很多企業耗資幾十萬舉辦一個發布會,效果還不如蘋果代工廠某個人私下里泄露的秘密更廣為人知。
這就回到了發布會的原點:會議形式其實不重要,有沒有足夠干貨讓作者回去寫?
當雷軍為一款手機舉辦了6次發布會以后,大家就算再感動再震撼,也覺得詞窮了。發布會的核心就是為了吸引媒體報道和參與,如果沒有足夠震撼時,投入和回報未必成正比。除非有電視直播,或者有國家領導或者有付費嘉賓,必須要場面大,否則媒體未必有足夠的動力去主動傳播。
因此,我認為,日常的媒體溝通比一個發布會重要。如果能幫行業建立標準并與記者討論行業話題,發布會才有人幫你撐場子。
【初創企業如何開好發布會?】相關文章:
初創企業管理如何管理?01-16
如何為初創企業估值02-01
初創公司如何做好企業管理?01-19
淺談初創企業家如何構建關系網02-08
出色的初創企業具備的共性02-01
職業規劃如何開好頭?02-27
向初創企業學營銷技巧01-19
初創型企業優惠扶持政策02-10
如何開好小餐館賺大錢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