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康復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康復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怎么寫?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是一門促進傷患者和殘疾人身心功能康復的新的治療學科,也是一門新的技術專業。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康復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康復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
未來,我國康復醫院的市場規模在千億以上。20xx年,衛生部啟動康復醫療服務三級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其中專業的康復醫院主要承接綜合醫院急性后期的病人。按照一家二級以上的綜合醫院對接1-2家康復醫院測算,未來我國康復醫院的個數將達到8000-10000家,對應的市場規模在1500億元左右。而截止20xx年,我國康復醫院的個數為376家,康復醫院的總收入僅58億元。考慮康復市場巨大市場潛力和政策催化需求釋放,康復醫療產業面臨巨大機遇,維持行業增持評級,相關受益公司包括湖南發展(000722)、和佳股份(300273)和澳洋科技(002172)。
康復醫院易以托管或者合作投資方式開展。在嚴格控制藥占比的政策背景下,大型公立綜合醫院急需擴大醫療服務收入,康復科或康復醫院具有低藥占比高治療費用的特點,為醫院創收提供新的增長點,但康復治療不同于臨床治療,強調患者的主動參與和個性化服務,大多數公立醫院不具備康復技術的管理體系。而市場憑借成熟的管理經驗、差異化的服務和技術培訓體系贏得與公立醫院合作的機會,直接嫁接公立醫院資源,實現病人快速轉診,同時,采用標準化的治療流程,輕資產運營的模式,實現康復醫院的快速擴張與復制。
康復醫院具有高利潤率、易復制的特點。對比綜合醫院,康復醫院回報快,2~3年便可實現盈利,單位病床投入成本低,利潤率高,以上海首家二級康復醫院—一康康復為例,20xx年4月正式運營,20xx年便扭虧為盈,20xx年凈利潤率高達19.8%。且康復醫療多為標準化的治療手段,易復制擴張。目前,我國個人辦康復醫院占比達到44%。隨著社會辦醫政策的.持續推進,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民營資本邁入康復產業。
康復治療的醫保支出占總醫保支出比例極低。以廣東省為例,醫療保險及工傷保險中康復總支出的占比僅為3.3%,醫療資源與康復資源的配置嚴重失衡,阻礙了康復產業的發展。20xx年3月22日,人社部、衛計委、民政部、財政部、殘聯五大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范圍的通知》(人社部發?20xx?23號),將“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新增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比原有9項,支付范圍得到成倍擴大,有望改善目前康復治療醫保占比低的狀況,帶動康復醫學市場迅速擴容。
康復產業發展調研報告2
一、調研基本情況
(一)調研背景: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是一門促進傷患者和殘疾人身心功能康復的新的治療學科,也是一門新的技術專業。據有關方面曾對我國的康復治療專業人才現狀做過調查,我國擁有13億人口和6千萬之多的殘疾人,我國現有康復治療師5640人,每10萬人口僅分攤0.4名。在西方發達國家康復醫師與康復治療師的比例要求達到1:5到1:10。康復治療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落后于康復醫療實際的需要。因此,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開設,正是順應社會民眾健康、審美的需要,滿足人們對意外傷害、疾病所致的殘疾、手術后的恢復等在治療疾病、延年益壽等多方面的需求,有著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市場廣闊,就業前景更是可觀。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國富民強,健康為本,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重視的程度,對健康和醫療保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療由治療服務擴大到康復服務,國家提出20xx年達到“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學校為適應人民醫療觀念的轉變,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建設要求,組織力量對省內相關醫院進行人才需求狀況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專題調查,目的是為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準確定位、課程設置、技能培訓、課程改革等提供決策參考。
(二)調研時間:
20xx-20xx-2學期暑假期間、20xx-20xx-1學期寒假期間以及平時學院與醫院交流期間。
(三)調研對象:
1、長期從事臨床康復治療技術的行業專家。
2、臨汾市內多家醫療衛生機構(含三級、二級醫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的康復科主任或主管康復工作的負責人。
3、臨汾市內從事臨床康復工作的一線大夫。
4、我院康復專業畢業后從事臨床康復工作2-5年的畢業生以及高職康復專業的實習生。
(四)調研內容:
1、以《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為依據,了解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發展規劃要求。
2、康復專業人員性別;康復治療專業人員學歷分布;康復治療專業人員素質要求;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需求情況;
3、對三年制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意見和建議。
(五)調研方法:
1、進行資料收集,深入了解臨汾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
2、采取調查問卷,發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3、整理問卷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最終形成調查報告。
二、調研情況分析
1、康復治療人才發展現狀及趨勢:
戴紅、卓大宏教授根據我國康復醫學事業發展速度預測了康復治療人才需求,依據我國三甲、二甲醫院、康復中心實際開展康復醫學工作現況,推算出我國目前實際擁有的康復治療師人數為5640 人,我國康復治療師總數現在約為0.4/10萬人口, 20xx年需要康復治療師68910-74000名,康復治療師存在較大人員缺口,社區康復治療師配置尤為薄弱。
2、對三年制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數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我國殘疾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和各類殘疾人占殘疾人總人數的比例,推算了20xx年末我國殘疾人總人數及各類、不同等級的殘疾人數,具體數據為:全國殘疾人總數為8502萬人;各類殘疾人的人數分別為:視力殘疾1263萬人,聽力殘疾2054萬人,言語殘疾130萬人,肢體殘疾2472萬人,智力殘疾568萬人,精神殘疾629萬人,多重殘疾1386萬人;各殘疾等級人數分別為:重度殘疾2518萬人,中度和輕度殘疾人5984萬人。
按照國家20xx年達到“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康復治療技術人員近五年全國需求量不低于10萬人,衛生部規定,二、三級綜合醫院康復科須配備2~4名康復醫生,4~6名康復治療師。衛生部標準,康復治療師人數應為康復醫師人數的2倍,本省二級以上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數量過千,按照衛生部的規定,其康復治療師的需求不言而喻,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重視的程度,對健康和醫療保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那種多年來一直沿循的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也正隨著社會經濟的改革和社會發展正朝著生物、心理和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走進社區,進入家庭,由院內服務擴大到社區服務,由臨床服務擴大到心理服務,由治療服務擴大到康復服務,這給康復但我國經過系統訓練的康復治療師,數量和質量遠遠落后于康復醫療實際的需要。康復治療專業教育仍然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幾年前康復治療正規的專業教育,基本還是一片空白,產出少,遠遠不能滿足康復醫療市場的需要。通過調研表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生源有現有的和潛在的市場。
3.三年制高職康復治療技術人才需求分析
(1)三級醫院:三級醫院設有獨立康復科,其康復治療分工明確,科室齊全,人才梯隊合理有序,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三級醫院康復科中從事康復治療師工作的人員學歷中,本科生占47.8%,大專為19.5%,男女比例為:1:1.54,其中80%的三級醫院認為其缺乏康復治療人才,90%的三級醫院認為高職康復專業人才就業前景好、社會需求量大,90%的三級醫院認為高職教育培養的康復治療技術學生能適應臨床的需要,由此可見:三級醫院在目前還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就業的一個方向。
(2)二級醫院:二級醫院的康復通常和針灸、中醫等共為一個科室,針灸理療科、中醫康復科、中醫理療科等,多由以前的針灸推拿科轉變而成,其康復治療分工較為簡單,治療多側重于針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療等,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二級醫院康復科中從事康復治療師工作的人員學歷中,本科生占56%,大專為25%男女比例為:1:1.13,其中80%的二級醫院認為其缺乏康復治療人才,100%的二級醫院認為高職康復專業人才就業前景好、社會需求量大,80%的二級醫院認為高職教育培養的康復治療技術學生能適應臨床的需要,由此可見:二級醫院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就業的一個方向。
(3)社區醫院: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在我國, 55歲以上老年人群發病率為2. 57 % ,60 歲以上為3. 46 % ,65 歲以上為4. 61 %。慢性病發病率與人口老齡化直接相關,目前我國60 歲以上的老人已超過1 億,并以年均3 %速度增長。目前我國60 歲以上的人口超過10 % , 65 歲以上的老人將達1 億人。按照國際通用標準, 這就屬于人口結構老年型國家, 或者叫進入老齡化社
會。這將使慢性病、老年病發病率進一步上升。康復醫學服務對象范圍之廣、數量之多, 只靠在醫院治療康復是遠遠不能適應群眾的需求,必須依賴于社區康復,由此可見:社區康復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的最大市場。
(4)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據預測,20xx年,全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億,每7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約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院的愿望,2006年發布的《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顯示,全國城鄉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服務機構39546個,總床位149.7萬張,其中農村鄉鎮敬老院29681個,總床位89.5萬張,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入住需求。養老院、福利院的工作人員中,必不可少是康復治療人員,所以養老院和福利院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就業德爾一個重要方向。
(5)各級醫院對康復治療技術人才的能力要求:排位第一(占70%)的是專業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技能水平),第二(占65%)的.是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第三(占55%)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基礎理論;第四(占50%)是吃苦耐勞精神;最后是計算機和英語應用。
(6)各醫院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的知識要求:①認為重要課程:解剖學、疾病概要、運動學、康復機能評定、中國傳統康復療法、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臨床康復學;②認為必要課程:物理學、生理學、言語療法、康復工程等。
三、職業分析和教學分析
1. 醫院康復治療工作方向
崗位一:物理治療
⑴工作任務分析:在醫院康復科從事運動療法和物理因子療法工作;在正確的康復機能評估下運用關節松動術、肌力和肌耐力訓練、平衡、協調、牽引、按摩、神經生理學療法、運動再學習、引導式教育、呼吸排痰訓練、醫療體操訓練等方法對病人進行正確治療;掌握電、光、聲、磁、冷、熱、水、力等物理因子治療;對治療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掌握各種療法的適應癥和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知識:①康復評估知識:熟悉康復科常見評定方法,根據疾病特點選擇正確的評估工具和量表進行功能評定,掌握各種物理因子的特性和治療作用。②康復
計劃制定知識:根據疾病的具體特點制定康復近期目標、長期目標,熟悉不同疾病預后狀況。③康復治療知識:熟悉各種物理因子療法和運動療法的適應證、禁忌證和注意事項。④安全治療知識:掌握治療過程中的防輻射、防電、防燒傷等知識及安全防范措施。
技能:①康復評估能力: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殘疾分類、肌力評定、關節活動度評定、步態檢查與分析、心肺功能測定、四肢功能評定、平衡能力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熟悉神經電生理評定、言語功能評定、心理和精神殘疾評定及感認知能力評定、職業能力評定等主要內容,學會常用評定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完成康復目標的制定②康復治療能力:掌握關節活動技術、肌力和肌耐力訓練、平衡、協調、牽引、按摩、神經生理學療法以及電、光、聲、磁、冷、熱、水、力等物理因子等治療方法,并能根據疾病的具體特點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③治療病歷書寫能力:掌握治療記錄的書寫方法。④治療器械使用能力:根據治療要求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具有異常情況應變處理能力。⑤良好人際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交流能力和服務意識,了解和避免醫患糾紛相關知識。⑥其它相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能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論文書寫能力。
素質: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教學等,學生能在工作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吃苦耐勞,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注重協作,培養團隊意識;對人民健康與生命負責的職業道德;有仁愛之心;遵守法律與公共道德、組織管理能力。
⑶對應的職業標準或資格證書要求:對應的職業標準為畢業一年后參加由國家組織的康復治療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可獲得康復治療士資格。根據工作需要還可以向上獲得相應的職稱。
⑷教學分析:圍繞上述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可開設課程《物理學》、《解剖學》、《生理學》、《運動學》、《康復機能評定》、《中國傳統康復療法》、《物理療法》、《言語療法》、《臨床康復學》等課程;授課內容的確立緊緊圍繞崗位需要和國家康復治療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教學方法多采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或項目教學及角色扮演、情景教學和案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康復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2-28
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08-09
2016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2-11
香蕉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02-13
種苗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2-13
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1-08
茶葉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2-11
番茄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7-24
農機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2-13
(必備)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