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層理論武裝工作現狀,探索規律,推進工作,我們調研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縣、乾安縣、扶余市和大唐長山電廠、長化公司進行調研。調研采取實地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共走訪街道社區、鄉鎮,村屯、企業、班組等17個基層單位,召開機關干部、群眾座談會6場,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494份,現將綜合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層理論武裝工作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從總體上看,調研單位各級黨組織十分重視理論武裝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并取得積極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組學習的平臺,促進黨員干部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理論武裝工作的重點是黨員領導干部。各級黨委以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平臺,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作風建設,形成了領導干部帶學促學的良好局面。一是堅持經常性學習。根據形勢任務要求,科學制定理論中心組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任務,明確學習內容及方法措施。堅持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邀請專家學者作專題輔導與圍繞地方、企業中心工作開展調研相結合,不斷把學習引向深入。乾安縣作為中央領導黨的先進性教育聯系點,突出黨的先進性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兩次邀請國家級理論專家為縣委理論中心組作專題輔導。長電、長化以企業生產經營為中心,開展形勢政策學習,提高了黨員領導干部駕馭全局能力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二是堅持擴展性學習。每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都采取擴大會議形式進行,將有限的學習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分享最優學習資源。三是建立完善學習考核評價和激勵獎懲制度,把黨員干部的理論考試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綜合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黨員干部每年每人學習筆記不少于3萬字,并把干部學習力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標,在年終考核中予以體現,將干部的學習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機結合起來,收到較好效果。
深入開展理論宣講,推動理論武裝全覆蓋。理論武裝工作難點在基層,在群眾。為切實解決理論武裝群眾的問題,各地、各單位普遍開展了基層理論宣講活動,把理論宣傳觸角延伸到社區、鄉村和企業班組。前郭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理論宣講隊伍,抓好“三個層次”的宣講工作。由縣委宣傳部、縣委黨校等單位理論骨干組成理論宣講隊伍,面向基層黨委、縣直機關開展宣講活動;由各鄉鎮黨委副書記、宣傳委員、中小學骨干教師組成理論宣講隊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學校和域內各企業開展宣講活動;由各鄉鎮牽頭,各村屯、社區的“草根”宣講員組成理論宣講小組,面向社區居民和農民群眾,進村入戶進行面對面宣講,確保宣講覆蓋到全縣每一個角落。為搞好宣講,各縣(市)每年都組織理論骨干采取“聽、查、談、講”的模式進行培訓,即聽講座、查資料、談體會、作試講,增加信息量、拓寬知識面、提高表達能力。在加強培訓的同時,組織宣講員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讓宣講員掌握國情、省情、市情、縣情、鄉情,掌握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從而使宣講有的放矢,使理論宣講真正讓群眾聽得進、記得住、學得會、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場草根宣講員”宣講十八大精神活動中,扶余市共開展基層宣講100多場,前郭縣開展基層宣講近百場,乾安縣開展基層宣講70多場。長山電廠在學習宣傳歷屆黨代會精神時,都由黨委宣傳部門牽頭,組建宣講組,深入班組進行理論宣講、生產經營形勢宣講,把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和企業生產經營理念送到干部職工心中。
創新學習載體,激發干部群眾學習熱情。基層理論武裝工作的關鍵在于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為此,各地創新理論宣傳模式,活化學習載體,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前郭縣打造黨委(黨組)中心組、黨校(行政學校)和網絡學習三個平臺,開展了專業培訓、以會帶訓、活動促訓等系列活動。連續十年開展“一宣講、三到戶”活動,即全面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將科技信息傳遞到戶、將實用技術培訓或農業產業化項目落實到戶、將扶貧幫弱服務到戶。在此基礎上,今年又開展了“一講五送十解決”活動,“一講”即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各項方針政策;“五送”即送法規、送技術、送項目、送信息、送溫暖;“十解決”,即縣直包村部門和各鄉鎮場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重點解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收入單一等十個方面的問題。扶余市在扶余宣傳網、扶余報上開設了理論園地、大眾論壇等專欄,便于廣大干部群眾開展學習交流。還依托農家書屋、文化大院,開辦“農民講堂”。此外,還開展了“理論超市”活動,在一些街道、社區辦事服務廳和小超市,設立了閱報欄和宣傳板,提供理論學習資料,市民在自家門口辦事和購買東西時,可以隨時看到這些免費學習資料。長山電廠著力構建“家文化”,培育員工主人翁思想,以“黨員之家”為依托開展了學先、比先、超先的黨支部現場觀摩活動。長山化廠采取編輯研討課件,創辦企業內刊、廣電新聞、電子簡報和設立借閱室、讀書角以及召開讀書交流會等形式開展理論學習,激發了企業員工的學習熱情。
建立群眾自學組織和宣講隊伍,實現理論武裝本土化。基層理論武裝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論宣傳隊伍和永久性陣地。在這方面,各地做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經驗。一是探索建立群眾自學組織。乾安縣大多數行政村都建立了黨員學習室、農家書屋和文化大院,他們以此為依托,組建了近百個農民自學組織。這些組織以文化活動為特色,在文化活動中體現理論學習內涵。扶余市建設了以肖家鄉王家村、弓棚子鎮雙勝村、更新鄉叢林村為代表的一批農民自學組織,這些組織因生產經營項目而結合,以學習技術為主,輔之以理論政策法律內容,由縣鄉政府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料。前郭縣、扶余市各鄉鎮、社區針對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學校”,社區離退休干部們根據自身情況自發成立了社區文藝隊、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等群眾性組織,他們把文體活動與看書看報融為一體,使居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接受理論的熏陶。長山電廠以“QC”小組為依托,在開展技術質量攻關的同時,組織年輕技術骨干開展政策理論和形勢任務學習,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素質強的優秀青年職工團隊,熱控分場超越QC小組2012年被命名為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二是培育基層草根宣講員隊伍。長山化廠選配5名政治素質好、表達能力強,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管理人員擔任企業宣傳團成員。前郭縣郭爾羅斯社區現已有宣講志愿者48人,其中黨員23人,20至30歲的5人,30至50歲的13人,年齡最大的78歲。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講員就有25名,肖家鄉王家村草根宣講員張利的宣講足跡遍布周邊十幾個鄉村,今年一月他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活動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在當地群眾中產生了積極反響,當地人都親切地稱呼他“張老師”。乾安縣的每個縣直機關、每個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講員,實現了基層宣講員全覆蓋。
《基層理論武裝工作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