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移動的箱子》教學設計
一、命題設想
現在的這一代學生都是讀漫畫看動畫片長大的,很多高中生還看動漫畫漫畫,但他們看的漫畫與傳統的漫畫有本質的區別。現在學生看的漫畫大多重在趣味性,少有思想性。就是以圖代字,省時又不費腦。傳統漫畫多取材于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具有諷刺意味,帶有批評功能。因此,漫畫類材料作文,便成為一種新穎別致的高考作文題型,2016年全國卷就考查了一幅具有諷刺意味的漫畫。很有必要讓即將高二的學生嘗試一下漫畫的寫作,檢查摸底一下學生對漫畫的認識和理解。我在網上選擇這幅漫畫的時候,標題是《平等不并意味著公正》。我認為很有思辨性,對“平等”和“公正”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很能考查一個學生的思想深度。但可能對絕大部分學生的寫作帶來難度,況且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方向和寫作空間,因此我刪掉了漫畫的標題,那么這副漫畫的立意空間大大拓展,可深可淺,不在審題上為難學生,主要還是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也是當下寫作教學的大方向。
二、審題立意
因為沒有文字,只有圖畫,因此漫畫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的關鍵是要看懂圖畫,看懂圖畫的構圖:1、漫畫的形象(人、物)是什么,形象處于什么狀態(靜止、運動);2、漫畫的布局: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理清漫畫所有的內容,理清是單幅漫畫還是連環漫畫,若是多幅漫畫則要注意相互間的關系;3、漫畫的細節:漫畫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現為夸張的動作、表情、語言),漫畫人物的語言,漫畫的題目。
就此漫畫而言:
1、漫畫的形象:遠處的看臺,場地中的'比賽,一排圍擋,個子不一的三個人,三個同樣的箱子。顯然漫畫的核心形象是三個人與三個箱子。
2、漫畫的布局:由左右兩幅漫畫構成,大部分一樣,相比較不難看出,左右兩幅漫畫是一個先后關系。
3、漫畫的細節:漫畫沒有題目,也沒有語言性的文字,漫畫的核心就在兩幅漫畫的細微變化上。第一幅圖中三人每人一個箱子墊腳,最矮的人看不到比賽,第二幅圖中最高個子腳下沒有了箱子,而最矮個子的人腳下有兩個箱子,三人都能看到比賽。
因此可以有以下立意:
1、從最高個子的人的角度: 可以認為是最高個子的人主動讓出箱子,因此立意可以是:“樂于助人,成就他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也可以認為三個人是一起來看比賽的,兩個人能看比賽,一個人看不到比賽,顯然是不行的,大家都能看比賽才是最好的,因此可以立意:“要有團隊意識,整體意識”。
2、從最矮個子的人的角度: 可以認為是最矮個子的人主動去借箱子,因此立意可以是:“善假于物,成就自我”。
3、可以綜合考慮: 三個人如何分配三個箱子,才能都看到比賽,從資源分配的角度考慮立意:“合理分配,取長補短”。 對待起點不一樣的人,基礎不同的人,不能搞一刀切,要區別對待,因此也可以立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當然更深層次思考,三個一樣的箱子給三個不同身高的人,雖然看似平等,但結局有喜有憂,因此可以立意:“平均不等于公平”;“平等不并意味著公正”。
【關于《移動的箱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傷仲永的教學設計范文04-27
關于《白鵝》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2
關于《正比例》的教學設計范文05-1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關于移動筆試經驗的綜合筆測07-08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六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