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教案:解比例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這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這節課我們要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新課
。、自學解比例。
(1)學生自學教材35頁的解比例。
(2)學生交流解比例的意義。
(3)教師歸納:(出示課件)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出示例2。
(1) 學生讀題,理解題目里的條件和問題。
。2) 學生試著解答此題,一名學生演板。
(3) 師生共評。
。4) 歸納用比例解應用題的方法:
A. 設出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為x;
B. 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
C. 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D. 檢查、寫答語。
(5)試一試:完成練習六第8題。
3、自學例3。
(1)學生獨立把例3補充完整。
。2)學生口述解答過程和解答依據。(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再解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求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
從剛才解比例的過程?梢钥闯觯獗壤梢愿鶕壤幕拘再|把比例變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
4、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提問:
(1)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2)變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完成第35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做的。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六的第7、9、10題。
四、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第12*、13*題。
傲第12*題的第(1)題。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這道題需要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在一個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現在這道題是知道兩個積相等,如果我們把左邊的兩個數當作比例的外項,那么右邊的兩個數就應作為比例的內項。這樣就能推出比例式了:如果把左邊的兩個數當作比例的內項。那么右邊的兩個數就應作為比例的外項。世可以推出比例式。然后讓學生自己寫出比例式。寫完后,教師板書出來。如果把3、40作為外項,有下面這些比例式:
3:8=15:40 40:15=8:3
3:15=8:40 40:8=15:3
如果把3、40作為內項,有下面這些比例式:
15:3=40:8 8:40=3:15
15:40=3:8 8:3=40:15
可能有的學生寫比例式時是按照數的排列規律來寫的,有些可能沒什么規律性。 學生做完后,可以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要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才能寫全所有的比例式。
【關于數學教案:解比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例尺教學設計04-12
關于《正比例》的教學設計范文05-13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正比例教學設計模板04-11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31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05-11
《正比例》的教學設計范文05-11
數學《解簡易方程》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7篇03-17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六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