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活動課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舞蹈活動課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男子) 執教年級:青少年。
教學目標:
1、通過舞蹈基本知識的講授和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礎理論,常用術語,并能在舞蹈學習實踐中應用。 2、 舞蹈基訓部分,即對學員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如:發展學員身體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訓練關節的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轉、翻等各種技巧。本學期舞蹈基訓主要是中國古典的基本手型、腳型、手位、腳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態。
3、提高青少年身體各部分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強學生對動作的理解能力和動作到位程度。
教學重點:想辦法運用不同部位移動身體,開發學生的創新技能。
教學難點: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到位程度。 教具準備:音樂 排練廳。
教學過程:
一、教學任務
1、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礎理論知和舞
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訓練學生感受美、體現美的能力。以活躍青少年的生活情趣,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由于青少年舞蹈的主題、體裁、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在學習、排練、表演的過程中,表現力和創造力的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功能。
通過舞蹈基礎的教授和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舞蹈進本動作,根據學生的特點,初步掌握基本動作、基本能力、訓練過節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轉、翻等各種技巧,使學生身體運動更符合舞蹈規律的要求。如:通過對學員基本能力的訓練,使其身體運動更符合舞蹈規律的要求,以適用各種類型動作,發展身體個部分的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轉,翻各種技巧動作
2、交流活動。
提出問題:"該動作的要求以及訓練目的。"(屈膝、彎腿、直腿、勾繃腳等) 。師生共同小結身體不同部位的作用。
二、探索活動
1、古典舞技巧。(蹦子、大拉腿)
1)學生一次探索。
教師示范技巧以及告訴要領,師生交流。
2)學生二次探索:在老師的帶領下模仿。
教師深入提出問題: 蹦子的發力點在哪?連續的蹦子應該怎么做?這時教師需觀察、啟發、引導輔助,發現不同的方法,以語言點撥、肢體動作、表情激發保持學生活動興趣。
交流分享,請個別學生示范有代表性的技巧動作,集體練習。教師親切地幫助個別動作發展差的學生。
教師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發現好的方法及時請學生交流分享。
三、放松活動
1、提問:"大家覺得基本功在技巧中起到什么作用"老師同學相互交流。 2、小結:基本功在舞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舞蹈活動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活動課程的教學設計02-25
兒童舞蹈教學設計02-08
藏族舞蹈教學設計03-14
心理活動課教學設計01-06
《家鄉的臍橙》活動課教學設計03-22
活動課《動物過冬》的教學設計03-29
關于活動課《朋友》教學設計03-17
數學樂園活動課的教學設計04-23
活動課《數學樂園》教學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