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學生在學習第1節“透鏡”,對生活中常用的透鏡及對其成像情況獲得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找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使學生在全過程中自主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成像規律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鏡成像情況與物距關系有關為主線,安排了學生“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與結論”等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產生興趣、發現問題、激發矛盾、進一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活教材這樣處理,體現了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這樣加深學生對凸透鏡規律,又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透鏡的成像原理。教材這樣處理,體現了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節課是初中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第一次進行全過程探究,本節課需要兩個課時,第1課時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猜想能力與設計實驗的能力,學生猜想時一般不懂怎樣去猜想,有時猜想與提出的問題毫無關聯,所以我們關鍵應該引導學生怎樣去猜想,在教學中創設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導學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亂猜想。設計實驗是探究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實驗,讓學生明白實驗研究什么和怎樣去研究,實驗時應該觀察什么、測量什么、記錄什么?第二課時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論證的能力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表格數據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因果推理,讓學生以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歸納總結,這樣讓學生經歷從物理現象和實驗歸納科學規律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②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
二、過程與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與方法。
③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學習從物理現象中總結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②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規律。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①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認識。
②組織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難點:
①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建立起實驗與物理模型之間的必然聯系。
②組織、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凸透鏡規律的實驗。
【八年級物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設計03-0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找規律》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中考物理復習尋求規律04-18
初中物理《認識浮力》教學設計范文03-20
中考物理復習應尋求規律擊破必考點04-02
一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精選11篇)03-18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論文12-20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