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美術關于色彩和調色常識的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是人教版《美術》七年級下冊《春天的暢想》單元中的第二節課,第一節學生已經對一些中外表現春天的美術作品進行了欣賞和評述的學習,激發了學生對春天美的感受,了解了春天的象征含義,學習了形式和色彩手段的選擇應用對表現情感和主題的作用,其后要引導學生完成一幅表現春天的創作,在此之間,安排學生學習一下色彩的基本知識,學習調色的基本常規,對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以及運用色彩表現的能力應該是有益的。
本課為一課時教學計劃。
二、教材分析
因為只有一節課的安排,色彩基礎理論不可能做全系統的學習,所以內容的選擇圍繞著怎樣調色展開,色調、色彩情感、色彩的對比和調和等問題只能留待今后適時解決。
新教材的優點在于,沒有給教學規定必須要講到的知識點或必須要執行的教學模式,而只是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給了教師較大的發揮空間,只要不脫離課程標準,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來組織教學材料。原教材教參的“相關教學研究課題提示”是“從色彩特性的角度比較春天的主要色彩與夏、秋、冬主要色彩的不同特點。”和“運用造型為主表現春天和以運用色彩表現春天的不同觀察角度。”以及“抽象藝術作品與色彩的關系。”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而根據現在的設計作出的內容選擇,這節課變成了一節以基礎知識講解為主的課程,似乎與新課標要求的提高學生審美素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有些脫節,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單元眾多活動中的一項,并不是每一節課都會采用這種授課方式。個人一直認為,沒有知識體系的支撐,學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另外初中階段的學生也開始逐漸重視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沒有知識體系支撐的學科,會讓學生覺得簡單,沒意思。所以,雖然提倡以審美教育、情感教育為主,但幫助學生建立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框架,與此并不矛盾,反而是有益的。能力的提高依靠練習,而知識的學習需要傳授,即便學生自學,也要依靠查閱,然后在傳授和查閱的基礎上理解和吸收,而不可能依靠憑空的想象,所以這些內容的學習以講授法為主是恰當的。
顏料使用的學習,也是一種對美術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在平常的教學中發現,隨著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廣,例如水彩筆和油畫棒,學生使用顏料的能力嚴重退化,導致對色彩的認識和應用停留在很低級的階段,甚至用顏料調配不出很簡單的顏色,嚴重妨礙了學生對色彩認識的進一步提高,所以系統的學學調色的相關知識,也算是補補以前的漏洞。
雖然內容雖然經過反復選擇,但量還是很大,要完成預定的知識內容學習,課堂上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學生將沒有足夠的課堂活動時間來完成作業。如果砍掉一部分教學內容,給學生留足夠的練習時間,課看起來很完整,但整個知識框架將不牢固,就好像在屋里拆掉一些梁柱,整堂課就會成為一節作秀課,而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所以考慮還是講完整,大部分的練習留到課后去做,課堂上只要求完成部分練習,以便于教師糾正錯誤。
選定的教學內容,對初一的學生來說,能學懂但難掌握。僅僅一節課,所以對學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預期太高,只要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框架,感覺自己對色彩的認識有升華,即可視為達到教學目標。調色方面,目標設定為體驗,所以安排了任意復色的練習,而把其它練習列為選做,體現分層次教學。并不要求學生通過一節課能把顏色調得非常準確,只要學生在今后調色時,不感到特別的盲目,能夠進一步在自我學習中提高,就達到目的。這節課的意義,就在于為學生今后的自我學習打下基礎。
對一些技巧的學習,如填涂和水分的掌握,交給學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學情分析
1、初一年級的學生,開始逐步形成邏輯思維的認識和思考方式,開始對事物的一般規律和內在關系產生興趣,知識和規律的學習是引導學生產生持久興趣的重要手段。
2、在平常的教學中發現,隨著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廣,例如水彩筆和油畫棒,學生使用顏料的能力嚴重退化,導致對色彩的認識和應用停留在很低級的階段,甚至用顏料調配不出很簡單的顏色,嚴重妨礙了學生對色彩認識的進一步提高,所以系統的學學調色的相關知識,也算是補補以前的漏洞。
3、初一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選定的教學內容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概念能學懂但技巧難掌握。僅僅一節課,所以對學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預期太高。
4、初一學生有較強的表現欲,所以,嘗試后一部分學生能通過摸索掌握的內容,如水分的掌握和填涂技巧,留給學生探究、總結和互相學習。通過體驗自學的收獲帶來的樂趣,可以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和交流學習的習慣。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和了解與調色相關的色彩知識和概念,幫助學生建立對色彩體系的初步認識;體驗用毛筆調色的過程,探索并總結水分的掌握和顏料填涂的要領,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色、間色、復色、色相、色相環及特性、明度、純度、色立體、補色及補色效應。
2、通過分析色相、明度、純度與色立體的關系,幫助學生認識色彩的體系性。
3、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和交流經驗,學習水分的掌握和顏料填涂的要領。
4、其中的關鍵點是復色,原因有二,第一,學生從只認識原色、間色到認識復色,體現了對色彩的認識由簡單、割裂向復雜、深刻相互聯系升華。第二、色的三維屬性和色立體在本課中實質是對復色進一步的深化認識。所以,在本課的學習中,復色既是核心,又是其它知識的聯結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堂學習和調色體驗,鞏固所學相關知識。
1、結合多媒體課件,通過提問、舉例、分析和課堂討論等形式,學習原色、間色、復色、色相、色相環及特性、明度、純度、色立體、補色及補色效應等基本概念。
2、通過演示,了解調色的基本規律和要領,并認識本課所學概念對掌握調色方法的意義。
3、通過學生練習、自我總結、互評和交流,體驗和鞏固學習內容,培養自我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色彩的豐富變化,激發學生對色彩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自我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分工協作的習慣。
1、引導學生對色彩的認識由初級、簡單、籠統和機械的層面向豐富、微妙、深刻和體系性的層面升華,為更深刻的體會色彩美建立基礎,并由此產生對色彩的持久興趣,建立在深刻認識和理解基礎上的興趣。
2、通過對調色經驗的總結和交流,體驗自我學習和交流學習的收獲和樂趣,培養和鞏固自我總結和探究性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3、通過小組分工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分工協作的意識和習慣。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色的概念及其與其它知識點的關系
難點:復色與其它知識點的相互關系
六、教學流程圖
教師活動 學習環節 學生活動
開始,提問導入
教師提問,課件出示學習內容 知識內容學習 學生發言總結
教師點評
展示臺演示調色過程 演示調色過程 學生觀察
教師巡視指導 課堂練習 學生分工練習,分別完成不同練習內容
教師點評 臺展示學生作業 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自評和互評
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
課后拓展,布置預習作業,結束本課
(WORD繪制的流程圖無法粘貼到作業上,一貼就亂了,只好用這種形式代替)
七、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新內容。
1、提問原色和間色的概念,并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深化對這兩個概念的學習。這兩個概念應該是小學學過的內容,之前又讓學生做了預習,提問的目的在于減查預習效果,引導學生培養預習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2、提問色相環的概念,進一步學習色相環的特性。
新知識點:色相環的漸變性和循環性原色在色相環上呈點狀分布間色在色相環上呈線段狀分布
3、提問引出復色,在色相環上分析復色的特點。
新知識點:復色同時含有三原色成分復色在色相環上呈面狀分布
4、學習色的基本屬性,講解色相,明度和純度的概念。
新知識點:色相是色的樣貌或色的名稱明度是色的深淺純度是色彩的鮮艷程度或飽和度
5、學習補色的概念,并通過色相環分析補色效應及其產生原因。因為時間有限,鄰近色和對比色的內容留待今后講解,只把與調色密切相關的補色提出來學習。
新知識點:色相環上相鄰180度的色彩互為補色補色的對比效應和中和效應
6、引出色立體的概念,學習色立體。
(1)、色立體的概念。
(2)、出示色立體模型,使學生對色立體有更直觀的印象。
新知識點:以色的基本屬性作為三個維度形成的色彩立體空間稱為色立體
(3)、講解色立體的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色立體對調色的指導意義。
新知識點:色立體的意義
A、使自然界中的色彩相互聯系成為一個體系,從而幫助我們更深刻的認識色彩之間的關系。
B、每一種色彩都同時具有三個屬性,在色立體中都有自己對應的位置,因此能夠給我們調色提供理論指導。
7、學習調色的基本方法,通過調色演示,使學生體會色的基本屬性與調色方法的關系。
三、課堂活動,調色練習。
1、作業要求:利用教師發的模板,完成四組練習,分別是明度推移練習,補色和純度推移練習,色相推移練習和任意復色調色練習,體驗調色,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因為時間有限,為能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以便糾正,要求學生課堂上每人先完成一組練習,但要求組長分工協調,確保每項練習都有人做。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
1、每組選派代表,通過展示臺對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其他各組發言點評,教師補充。水分和填涂技巧掌握較好的同學借此機會介紹自己的經驗。
2、對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評比并記入各組的學習記錄,要求學生課后做完其余的練習,其中任意復色一題必做,其余選做。
3、課后拓展:本課的學習為下一節用色彩表現春天打下了基礎,希望學生在今后的生活
中更加關注色彩和色彩形成的視覺現象,并嘗試用所學的色彩知識進行分析。
八、板書設計
原色點狀分布
間色線狀分布
復色面狀分布
色相環封閉性循環性
色的基本屬性
色相明度純度
色立體
【初中美術色彩和調色常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教學設計03-21
初中美術教學設計06-01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11-03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4-07
《色彩的明度》教學設計09-22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5-10
高中美術《史前美術和古埃及美術》教學設計10-30
《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12-15
四季的色彩教學設計03-23
美術教學設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