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作者及工作單位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2.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么學本節內容),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觀察: 一張白紙、50張、100張、200張、500張、1000張······
引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切果成形,探究特征。
1·切果。切出一個平面---------面;
再切一刀--------面;兩面相交--------棱;三棱相交--------點;
2·探究面、棱、頂點的特征。觀察切的蘋果。
3·理解長、寬、高。多媒體演示。
摸一摸、量一量、說一說。
三·鞏固運用。
填空----判斷----口答
四·總結。
五·作業。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4-07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01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9-06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7-27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