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大數-數一數》教學設計反思素材
背景:《生活中的大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學習萬以內數的基礎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P26—29的內容《 生活中的大數——數一數》
教學目標 :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一估”“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和一萬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萬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準備:
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
活動一:
實事導入
(設計意圖:以學生身邊很多比100大的數為引線,先展示老師提供的資料,再交流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大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
活動二:
1、(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
2、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討論數的方法。
3、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小正方體。
(設計意圖:出示大正方體后先讓學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然后再數一數,這是一個較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討論后,評價選擇出較好的數的方法,數出一層有100個小正方體后,再數出一共有這樣的十層,發現可以一百一百的數,得到10個一百是一千的結論。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課件,由抽象到具體,突破了重難點,同時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
4、我們知道了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如果有2個這樣的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個呢?4個呢?5個呢?這樣的10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呢?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并教學了數幾千的數,一個一個大正方體的數,既引導了學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
活動三:
總結新學的計數單位,整理數位順序表
活動四:
感受“千”“萬”。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一千和一萬這兩個數的大小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不但鞏固了10 個一千是一萬,訓練了學生的估算技能,更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活動五:
練習:完成書29頁說一說。
(設計意圖:說一說木塊圖的數法是為了掌握大數的組成,為后面學習大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打好基礎。)
活動六:談收獲
活動七:拓展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數一數
10個 一是十
10個 十是一百
10個一百是一千
10個一千是一萬
萬 千 百 十 個(一)
第二課時:撥一撥(略)
【《生活中的大數-數一數》教學設計反思素材】相關文章:
數一數教學設計12-01
《生活中的數》教學設計04-07
《生活中的數字》教學設計06-30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我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03-0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