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的安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是《乘車的安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乘車小常識,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2、激發學生主動關心別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繪畫和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學習重點:
掌握乘車的安全注意事項。
學習難點:
學會系安全帶。
學習用具:
課件、A4白紙、油畫棒
學習過程:
一、放音樂帶領學生玩開汽車的游戲,引出主題。
“同學們,剛剛我們一起開著我們的小汽車來到了我們的課室,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乘坐過公交車?
“我們在乘車時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與學生一起討論圖片上的學生做得對不對?為什么?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圖1:有個同學在公交車上與其他同學大聲吵鬧,走來走去。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2)出示圖2:有個同學把頭伸到窗外東張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3)出示圖3:有個同學在公交車上吃東西,而且把垃圾亂扔。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三、討論交流:
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都要做一個注意安全,講文明、講禮貌的同學,不能像圖中的同學那樣不注意乘車安全,不講文明禮貌。同學你下次乘車時,你會怎么做?
候車時的注意事項:
1、在等候乘坐公共汽(電)車時,要在站臺和指定地點等候車輛,不要站在車道(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上候車。
2、排隊候車,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擁擠。
3、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后。因為在車子還沒停穩的時候,如果大家突然攔在車前,往往會使駕駛員措手不及,同時因為候車人的爭搶,不巧被人擠倒或把他人擠倒,都可能引發事故。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先下后上,不要爭搶。
乘車時必須做到:
1、上車后往里走,站在車門口容易被人擠下車。
2、無論是乘坐公交車還是火車,車輛行駛的過程中都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3、乘坐小轎車、微型客車時,在前排乘坐時應系好安全帶。
四、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請個別同學講述正確的乘車方法,然后讓全班同學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乘車的行為。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
活動延伸:
1、展示學生作品,講述作品內容。
2、組織學生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擬游戲。
《乘車的安全》教學反思
首先,我通過提問,了解孩子們平時乘坐公交車的經驗,讓學生說說他們在車上看到什么?都坐過哪路車?公交車是什么樣子的?車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給誰坐的……,鼓勵孩子們能大膽、積極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在看圖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講述圖中所發生的事,并能正確判斷圖中的同學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做得不對,這樣做有哪些危險,從而了解正確的乘車規則;顒有〗Y時,我請學生說說自己乘坐公交車有沒有注意禮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則,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回答,有的學生還說:“以后我要主動為老爺爺、老奶奶、還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讓座!痹诶L畫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將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有些學生的畫較空洞,沒有畫出具體的內容,還需要更多的啟發、引導。
通過這次活動,我班學生對安全乘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交通規則。但是在出示最后一張圖片司機一只手開車,一只手打電話時,雖然學生能說一只手開車不安全,但是有學生說“我爸爸經常一只手打電話一只手開車”,有的學生說“我爸爸有時候一只手抽煙一只手打電話,煙抽完后用手扔出窗外再開車”。我根據這個情況讓學生討論怎么開車才安全,學生說了很多,我簡單總結后讓學生回家和爸爸討論怎樣開車更安全,希望學生能了解更多的乘車安全常識,也提醒下爸爸們開車的時候最好不要打電話、抽煙。雖然本次活動還算順利,學生大多知道了乘車時怎么做才安全。但是我通過本次活動我有一個比較深的感觸,我們大人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注重了言傳,沒有做到身教。我們用語言告訴孩子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但是有時候我們自己卻做不到。這讓孩子學他們看到的還是他們聽到的呢?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成人,我覺得自己應該更加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舉止,爭取不讓他們產生怎么老師說一套做一套的困惑!
【《乘車的安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用電安全教學設計12-25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