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生的考試焦慮》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的考試焦慮》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生的考試焦慮》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理念】
考試焦慮是指因考試壓力過大而引發的系列異常生理心理現象,是考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擔心、緊張或憂慮為特點的復雜而延續的情緒狀態。考試焦慮嚴重影響了學生考試的發揮和身心健康,阻礙學生的學習成長。因此幫助學生正確對待考試焦慮,培養良好的學習觀念是十分必要的。本課程運用了體驗式教學理念,以學生主體,讓學生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感受,使其加深印象。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在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中考試焦慮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現象,對于高一的學生,也許在一次次的考試中已經滋生了考試焦慮癥,而且高一學生對高中理解基本是為每天的摸底考試以及神圣又可怕的高考,所以他們對已有的考試和即將面對的考試會有以一定的焦慮。但他們的這種焦慮又常常因為還沒到高三而不被重視。通過幫助高一學生了解考試焦慮的產生原因及其影響,使他們學會如何正確認識考試焦慮,如何應對這種不良情緒,從而為即將緊張的高三打下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同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教育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了解考試焦慮癥的表現、形成原因、考試焦慮的雙重性以及如何應對考試焦慮。
2能力目標初步具有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習壓力、考試焦慮問題的能力,學會調節自己,以恰當的緊張程度對待每一次考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理智面對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使學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
四、【教學重點】
如何讓學生理智對待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
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是學偶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許多學生存在學習壓力過大的情況,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解決,必將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所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巧,理智地對待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五、【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理論內化,自己學會克服考試焦慮
六、【教學過程】
(一)、焦慮
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恐懼的情緒體驗,正常人生道路上經常遇到兩條道路的選擇,非此即彼,常常造成焦慮。如果這個人比較猶豫不決,患得患失,就會經常焦慮,如考試、分配工作前均會焦慮。
考試焦慮——在考試前,常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發揮效果不斷產生懷疑,從而在考試中產生是一種緊張不安、恐懼的情緒體驗。
(二)、趣味測試
A考試時我總是花大量的時間擔心我是否會做的好,所以常常不能按時完成考試。
B考試時,當我不能理解題目要求時,我會感到很慌亂。
C為了盡快答題搶時間,我會為此犯下許多粗心或者是不小心的錯誤而丟分。
D我為了考試花了許多時間,但在臨考前我還是發現很多東西來不及準備(復習)。
E我熟悉和掌握的東西,總是在考試中沒有發揮好。
F在考試時,我總能注意到周圍的人比我更快(好),越想越覺得困難。
G我總在考試前一天晚上十分擔心睡眠效果不好。
H我的強項我總是很有把握,但對弱項沒有信心,總是做不好。I考試時,當我第一項沒完成好時,后面的考試也很難進行下去。J由于不細心,總會有意外的錯誤發生,扣分。K想到平時不如我的人考得不我好,就覺得壓力很大,我一定不能輸給他。L考試時,我總覺得時間比平時過的快,如果慢點我會考的更好些。適度的壓力水平,容易保持人的興趣,也可以最大可能地減少焦慮對考試的不利影響。
(三)、耶德斯多德森定律
大腦的活動是有規律的。一般說,情緒緊張度太低,缺乏強烈動機,認知活動的效率不高;情緒緊張度太高,動機過于強烈,認知活動的效率也不高;只有保持適度的情緒緊張度,才有助于提高認知活動的效率。就你們目前的現狀看,一般在對待考試的問題上,情緒緊張度過低的情況不多,令人憂慮的是情緒緊張度過高,造成大腦過于疲勞,降低了大腦認知活動的效率。到了考場上,那么如何調整好心態呢?動機的強度與解決問題之間的關系耶德斯多德森定律適度的壓力水平,容易保持人的興趣,也可以最大可能地減少焦慮對考試的不利影響。面對高考最佳壓力水平——偏低
(四)、“瓦倫達心態”
要發揮出最佳水平,需要調整好情緒狀態不能精神太緊張、對結果太關注不能完全放松、失去動力“瓦倫達心態”:不為賽事以外雜念所動瓦倫達是美國一名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說,我知道這次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決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著走鋼索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首戰受挫,易產生消極情緒,要及時調整狀態,決不能一失敗就灰心喪氣,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堅持考到最后一項,最后一秒。
(五)、心理調整
信心: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
1、目標期待適當
2、不要攀比
3、以平常心對待高考
4、積極的自我暗示:“我一定能做好”!
5、不要把考試焦慮看得太重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考試,有助于進入狀態。考生若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進入狀態。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機會,就會以一種珍惜的心情對待。若把考試看成是如臨大敵,就會緊張不安。若把考試看成是倒霉的事,就會心灰意懶。
自我實現的預言: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自己就會自覺不自覺的去證明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你認為你是很有力量的,你就很有力量;你認為你是一個容易失敗,被別人拋棄的人,你就會找很多的理由證明你是一個失敗者。
專心:專心致志才能考出水平考前過于關注考試結果:怕考不好會受到老師批評、父母責怪、鄰里竊笑、同學非議考場上一遇到難題就緊張、分心
(六)、心理調節方法考生在壓力過大,情緒過分緊張,超過適宜的緊張程度,就會出現不良的心理現象,但要想使考生心理沒有一點壓力或緊張,那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要把握好這個緊張或壓力程度,使其充分轉化為考生的'振作精神和激發其潛能,那么,怎樣才能減弱或消除不良心理現象?
1、注意力轉移法
使自己的思想力求“超脫”,避免緊張氣氛,減少造成自己緊張的信息輸入。如:看書、吃東西、與同伴開開玩笑等,用以忘卻那些令人煩惱的不良誘導的刺激。
2、自我暗示法
借助自己的語言,通過想象,按一定的模式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把一些不利的影響消除掉,使自己能在暗示中得到較好的成績。
3、呼吸調控法
當情緒緊張激動時,可以采用緩慢的腹式呼吸來達到放松的目的,這種方法可以使考生的情緒得到放松,緊張的思維得到緩解;當情緒低落時,可以采用有力的長節奏的胸式呼吸,提高情緒的興奮水平。
呼吸法是讓自己靜下心來,排除雜念的一種自我調節方法。在放松時,我們閉上雙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進行呼吸,吸氣時,想像著丹田中的這股氣由腹部逐漸上升到腦部,再上升到頭部,直到頭預“百會”處;吐氣時,想像這股氣由“百會”自后向下順著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這樣一吸一呼,周而復始,反復進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夠使人逐漸排除一切雜念,收到消除緊張、自我放松的效果。
4、音樂調節法
采用自己喜歡的輕松的愉快的熟悉的音樂,調節考生的身體活動,吸引考生的情緒變化,轉移過度興奮和焦慮的心情,讓自己的情緒,思維得到有利于考核的變化。
5、放松訓練肌肉放松
放松訓練法。所謂放松訓練法是指通過循環交替收縮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細心體驗個人肌肉的緊松程度,最終達到緩解個人緊張和焦慮狀態的一種自我訓練方法。在放松時,可以松開所有的緊身衣物,輕松地坐在一個單人沙發上,雙臂和手平放于沙發扶手上,雙腿自然前伸,頭和上身輕松后靠,雙眼閉上。整個放松訓練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則,從腳趾肌肉放松——小腳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頸部肌肉放松——頭部肌肉放松。放松動作要領是先使該部位肌肉緊張,保持緊張狀態10秒鐘左右,然后慢慢放松。使用這種方法并持之以恒,不僅能消除考試焦慮,而且能全面促進身心健康。
《高中生的考試焦慮》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了解考試焦慮的表現和影響。
學生掌握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和技巧。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考試焦慮。
通過角色扮演、心理訓練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積極面對考試的態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減輕考試壓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考試焦慮的表現和影響。
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將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教學方法
1. 講授法:講解考試焦慮的相關知識。
2. 案例分析法: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認識考試焦慮。
3.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
4. 角色扮演法: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考試焦慮的情境,并嘗試運用應對方法。
5. 心理訓練法:進行心理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應對考試焦慮的技巧。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5 分鐘)
通過講述一個高中生因考試焦慮而影響考試發揮的.故事,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高中生的考試焦慮。
提問學生是否有過考試焦慮的經歷,以及考試焦慮對他們的影響。
2. 知識講解(15 分鐘)
講解考試焦慮的概念、表現和影響。
分析考試焦慮產生的原因,包括學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等。
3. 案例分析(10 分鐘)
展示幾個高中生考試焦慮的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案例中考試焦慮的表現和原因。
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
4. 應對方法(15 分鐘)
講解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和技巧,如調整心態、合理安排時間、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放松訓練等。
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考試焦慮的情境,讓學生嘗試運用應對方法。
請學生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體會。
5. 心理訓練(10 分鐘)
進行心理訓練,如深呼吸放松訓練、冥想放松訓練等,幫助學生掌握放松技巧,減輕考試壓力。
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訓練,養成良好的心態。
6. 總結(5 分鐘)
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考試焦慮的表現、影響和應對方法。
鼓勵學生積極面對考試,運用所學的方法和技巧應對考試焦慮,提高考試成績。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考試焦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應對考試焦慮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心理訓練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高、教學時間安排不夠合理等。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高中生的考試焦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新考試焦慮文案08-24
學生考試焦慮的原因有哪些02-06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08-25
考試焦慮心理健康課教案02-02
考試焦慮心理咨詢案例報告02-25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薦11-07
精高中生物教學設計07-22
小學生考試焦慮心理輔導活動方案04-04
焦慮的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