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美術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今天我講課的內容選自湘版高中美術教材高中繪畫第三單元第四課的內容。這堂課所面對的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上課課時為1課時。本課是有感于5.12大地震災后心理救援工作中用繪畫進行心理創傷恢復的藝術治療法。繪畫治療是通過繪畫的創作過程利用非語言的工具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情感與沖突呈現出來,并且在繪畫過程獲得緩解與滿足從而達到診斷和治療的效果,我們雖然不在受災區,但是現在的高中生都承受在著來自生活以及自身的極大壓力,或多或少的產生某種孤獨,壓抑,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如果美術課上學到的技能能成為出現心理問題時排解壓力的一種藝術手段,那就是真正的讓了美術走入了學生的內心,所以本課嘗試從繪畫流派中最為自由的抽象繪畫進行分析欣賞,讓學生初步了解抽象畫并能利用畫抽象畫的形式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和內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有關抽象畫的基礎知識。
2、技能目標:
a、提高學生對抽象畫的欣賞能力
b、培養學生對抽象畫的實際運用能力
3、情感目標:教導學生用繪畫的手法排解內心的壓力與迷惘,用自信,健康的心理狀態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在初中的美術課程中已經有過基礎繪畫知識的訓練,在高一的美術課程中對點線面,光影和色彩知識也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很快的進入繪畫的情緒感受活動中,通過感受藝術作品來對抽象畫進行學習和了解,從而利用畫抽象畫的形式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和內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夠讓學生在理解什么是抽象畫的基礎上真實的毫無顧忌的畫出自己的個性與情感
教學準備
老師:抽象畫圖片優秀范例音樂資料
學生:油畫棒圖畫紙
教法學法
教法
1、觀察發現法
在作品的賞析環節中,讓學生先自主賞析圖片,說出感想。在體驗感知的基礎上充分理解學習的內容。
2、情境創設教學法
在用抽象畫進行創作的板塊中,設置"假設我是映秀中學的一名幸存學生"這一特殊創作情境,并利用播放地震圖片和節奏緩慢的音樂誘使學生設身處地的想象和創作。
學法
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欲望。讓學生做到動口,動手,動腦,親身參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欣賞畢加索的系列
畢加索終生喜歡畫牛。年輕時他畫的牛體形龐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畫的牛越來越突顯筋骨。到他八十多歲時,他畫的牛只有瘳瘳數筆,乍看上去就象一副牛的`骨架。那些牛的外在的皮毛,血肉全沒有了,只剩一副具有牛的神韻的骨架了。
畢加索的"牛",從具象慢慢的抽離成幾根線條構成的極其簡潔的牛的象征。
先請學生談欣賞后對這一系列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老師總結。
總結:抽象畫比寫實性繪畫更夸張,變形。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更具表現力和震撼力。
欣賞分析
1、課件演示作品蒙德里安
學生欣賞并說出自己對這幅畫的理解。
老師介紹該畫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藝術風格特點(在欣賞的過程中加入歡快活潑節奏分明的爵士樂,并配合跳動的音波線幫助理解感受)
構圖→整齊排列的色塊→節奏感
形式→無數的色塊組成的彩線結構餓跳躍其中的小塊面→快樂,明亮并生機勃勃充滿音樂感
色彩→紅黃藍色的色塊→明亮快樂幸福
小節:抽象畫就是與自然物象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而又具強烈的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的抽象。它否定描繪具體物象,也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僅以基本的繪畫語言和形式因素創作純粹的抽象繪畫,借以表達某種情緒,意念等精神內容或美感體驗。
2、課件演示作品蒙克作品
學生欣賞并說出自己對這幅畫的理解
老師介紹該畫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藝術風格特點
童年時父母雙亡的經歷在其心靈深處打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使他早年畫下了許多以疾病與死亡相關的繪畫
蒙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兩個朋友還在散步,太陽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間變得血一樣紅,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悲傷憂郁的氣息,我止住了腳步,輕輕地倚在籬笆邊,極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劍籠罩著藍黑色的挪威和城鎮。我的朋友,他繼續獨自地走著,而我卻呆呆地站在那兒,焦慮使我不停地發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聲巨大而又不斷的尖叫聲震得搖搖晃晃。"
構圖→天空與水流的扭動曲線與橋的粗壯挺直的斜線形式鮮明對比→動蕩感
形式→變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毛骨悚然
色彩→藍色的水棕色的地綠色的樹紅色的天海面陰暗處的紫色→郁悶
小節:抽象藝術的第二大類是從自然物象出發的抽象,形成與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聯系的抽象藝術形象。
動手畫(多媒體播放悲傷沉重的音樂,展示5·12地震圖片)
老師設定特定心理背景,想象你是5·12大地震中映秀中學幸存學生中的一員,你現在如何通過畫筆表現內心情緒
展示學生優秀作品并請學生配以文字描述畫中的想法,表達畫面心情
五、拓展訓練:
聽音樂,畫心情(自主命題,自由創作)
熱烈歡快的
深沉悲壯的
夢幻飄渺的
瘋狂激烈的
六、總結
抽象畫有非常強烈的情緒語言,而且不同水平的創作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創作出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不同層次的抽象畫。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古代大型雕塑的遺存。
2、了解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內容:地上紀念性雕塑、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級數學試卷doc性作品與藝術成就;從中體會紀念性大型雕塑與小型架上雕塑之間不同的藝術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對典型作品的藝術分析,啟發學生理解大型廣場雕塑與室內小型雕塑的不同特點;理解不同材質的作品對雕塑語言的不同運用。
2、古代隨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靈魂觀念對后世仍有影響,現在社會上仍有以紙人、冥幣等隨葬的封建迷信活動,啟發學生對此有批判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三彩屬于什么?兵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課
1、20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雕塑有什么樣的重大高中化學試卷網發現?
欣賞視頻:三星堆
2、討論: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幾部分?兵馬俑有什么樣的特點?
3、引導學生比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鑒賞。
簡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位于陜西省乾縣北的梁山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重要寶庫之一,其題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過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圓雕,也有浮雕和線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戰馬的浮雕──昭陵六駿。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組合基本固定,按性質不同,可分6類:
1、獅子;
2、石人石馬和馬夫;
3、翼獸化學工業出版社電話和北門六馬;“蕃酋”像;華表;碑石、無字碑和述圣記碑。
4、欣賞漢、唐俑。唐三彩是唐代低溫鉛釉陶器。胎料多為白色瓷土,先以1150 ℃左右的溫度素燒,施釉后再以900 ℃燒成。創始于初唐,繁榮在盛唐。為喪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風有關。
你最喜歡哪件作品?
重點:擊鼓說唱俑:東漢時期,陶俑繼續流行于中原和關中一帶,造型較西漢時期更為生動。洛陽東漢墓中多出土各種庖廚、侍仆和樂舞百戲俑,特別是樂舞百戲俑,形體較小,但是姿態傳神,舞姿優美,是生動的古代雕塑藝術精品。形象極為生動。
總結:地上紀念性雕塑高一物理教案、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與藝術成就
三、布置課外思考:
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幾部分?它們和現實生活有什么聯系?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3
為了貫徹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美術學科特點,貫徹以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計劃。
系列1:美術鑒賞
一、情況分析: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美術鑒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1、學習內容
本內容系列包括鑒賞基礎和鑒賞內容兩部分。
1、內容建議:
(1)鑒賞基礎:美術語言及鑒賞方法,從美術與自我、美術與社會、美術與自然等方面認識美術的價值和作用。
2、鑒賞內容:
外國古代、代現代優秀美術作品。
3、學習活動建議
鑒賞中外優秀的傳統美術作品、具有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近現代美術作品以及與生活經驗相關聯的美術作品。
學習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聯系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意義、形式和風格特征。
用美術術語描述以及通過造型、表演等多種方式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
2、成就標準通過“美術鑒賞”的學習,學生能夠:
(1)積極參與美術鑒賞活動。
(2)懂得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使用美術術語(如形狀、色彩、空間、材質等),以自己的觀點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藝術作品,并與他人進行交流。
(3)運用多種方法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美術的有關信息。
(4)知道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術的主要風格、流派。
(5)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6)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從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中學會感受藝術的語言美。
(2)、了解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種類和形式。
(3)、掌握外國繪畫的各個時期和各時期一些著名的畫家及其作品。
(4)、了解中國優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們的內在表達語言。
2、理解目標:
(1)、學會分析一些優秀繪畫作品的藝術特點。
(2)、能夠說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3)、理解和體會部分藝術作品的特征和藝術語言
三、具體實施計劃:
1、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高中美術欣賞課與網絡信息技術合理的整合起來。使用電腦課件進行授課,讓學生自己接觸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術。也可以經常的改變一些形式,從而使信息技術和美術學科很好的整合,讓學生接受,讓學生歡迎。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課堂教學延伸
為了發展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后的業余時間,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課本上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可以是優秀美術作品,優秀的畫家或者是畫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種關于美術的知識內容。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網絡這個龐大的信息資源庫,很容易找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美術知識。在課堂上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活動,可以語言描述,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點的美術知識。使他們不單單局限于書本上一些內容單一、枯燥的東西,讓學生自我選擇想了解的有趣的,豐富的藝術世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自然......
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通過包括網絡在內的多種途徑收集與美術相關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并運用于鑒賞學習活動。
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作坊等,調查、考察美術現象,并寫出考察報告。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帛畫的背景、畫面內容、主題思想以及帛畫的藝術特征,學會鑒賞帛畫作品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帛畫《龍鳳仕女圖》的描述、分析,了解帛畫的藝術特征,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帛畫作品的形式美感,提高審美意趣,領悟中國古代美術的藝術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龍鳳仕女圖》的畫面內容和藝術特征。
難點:能夠從帛畫作品當中領悟中國古代美術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播放國家寶藏視頻《帛畫魂》,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這首歌唱了哪些內容?視頻中出現的作品是什么?
學生認真觀看并回答:歌詞描繪的是千年珍寶——辛追墓T型帛畫中的故事,進而揭示課題《中國古代繪畫擷英——帛畫》。
活動二:描述分析
1、畫面內容
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欣賞作品《龍鳳仕女圖》,并提問:
《龍鳳仕女圖》是何時何地出土的?(1949年湖南長沙陳家大山1號楚墓出土)
這幅作品描繪了什么內容?
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總結:右下方有一位側身而立的中年婦女,發髻高盤,闊袖長袍,雙手合十像在祈禱。婦人頭頂上有一只騰空飛舞的鳳鳥,尾羽向上卷起。左側是一條體態扭曲的龍,正向上升騰。
2、造型、線條、色彩
繼續觀察《龍鳳仕女圖》,提出問題:作品中的人物、龍鳳造型上分別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人物體態婀娜清麗,龍鳳姿態極為矯健,整幅作品造型生動、形象。
放大《龍鳳仕女圖》局部,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問題:作品的色彩、線條分別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線條極為概括洗練,剛健古拙,沉凝有力,色彩淡雅,以平涂為主。
3、主題
繼續引導學生欣賞《龍鳳仕女圖》并追問:
這幅作品主要表達什么思想呢?(引魂升天)
學生思考,教師總結:這幅作品是古代葬儀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當時楚國上層社會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識。
活動三:總結解釋
請學生總結《龍鳳仕女圖》的藝術特征。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出:《龍鳳仕女圖》人物做正側面的立像,以典型服飾表現其地位、身份和性別,造型生動,比例勻稱,儀態肅穆。注重形象輪廓,線條勾勒兼平涂著色,反映了“引魂升天”的主題。
活動四:鑒賞評價
1、出示帛畫《人物御龍圖》,請學生運用欣賞帛畫的角度和方法,組織學生四人為一小組,用8分鐘的時間進行討論、鑒賞。
2、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3、討論結束后,以“檔案”評說人的形式,每組選一名代表來介紹《人物御龍圖》。
(如《人物御龍圖》:造型——男子正側面;線條——流利挺拔;主題——引魂升天)。
最后,教師從造型、線條、主題等方面進行總評(這幅畫基本上運用白描手法進行繪制,用線細勁到位,人物造型相當準確,是楚國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帛畫)。
活動五:小結作業
1、課堂尾聲師生共同總結升華:我們深入地了解了帛畫,體會到中國藝術作品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課后搜集自己喜歡的帛畫作品,下節課和大家一起分享。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5
一、本計劃制訂的依據
1、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教學中實際感受和體會。
2、學生有了一定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領悟能力有所提高,有必要接觸和理解一些繪畫乃至藝術領域的其它藝術門類的文化,以提高他們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3、高中美術鑒賞內容,內容很多,知識性強,理論性強。學生要提前收集資料進行較多的預習,才能初步理解課程內容。當然,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運用網絡資源,媒體信息,去搜集書上沒有涉及到的優秀的美術作品或者是著名畫家的一些趣事,然后回到課堂上來進行交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本計劃應達到目標
1、認知
①感受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的主題結構形式美等;
②了解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種類和形式。
③了解中國傳統建筑和雕塑藝術的種類和形式;
④了解中國傳統工藝設計藝術的種類和形式;
2、理解
①學會分析一些優秀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②能夠說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及相關知識;
③理解和體會部分藝術作品的特征和藝術語言。
3、考核:學校成立學科新課程考核組進行考核。
三、具體實施計劃
第一課學些美術鑒賞知識
第二課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藝術
第三課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與瓷器
第四課楚王問鼎——商周青銅藝術
第五課皇權的`象征——故宮建筑群與天壇
第六課宛自天開──古代園林藝術
第七課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課妙相莊嚴──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課幽冥世界的奢華──古代墓室壁畫
第十一課天上人間──宗教壁畫
第十二課傳神寫照——人物畫
第十三課咫尺千里—中國古代山水畫
第十四課江山多嬌──現代山水畫
第十五課:移情草木—花鳥畫
第十六課時代風采————中國油畫
第十七課與民族共命運──木刻與漫畫
第十八課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注:具體時間及內容安排會隨當時的具體情況而略有變化
四、實施設想
由于高中美術欣賞內容很多,知識性強而且繁雜,學生必須大力發輝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網絡查閱讓學生在網絡上搜集課本上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包括優秀美術作品及畫家的生平趣事以及時代背景等等,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網絡信息資源,很容易找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美術知識。在課堂上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活動,可以語言描述,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美術知識,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了解。使他們開闊視野并提高表達與辯解能力,增加學習興趣,體會學習的快樂。
五、教學思考
1、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和創新思維,及時參與相關的培訓和進修學習等;積極參加各類活動,與同行保持聯系以溝通了解信息。
2、多聽各科公開課,多跨學科學習,以提高教學能力。
3、多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加強溝通和理解,了解學生的建議和想法,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4、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使高中美術欣賞課與多媒體技術完美的結合。使用電腦課件進行授課,讓學生接觸信息技術,形象直觀的感受美術及作品。
5、通過各種媒體收集信息,選擇性的用于美術教學活動中。
【高二美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美術教學設計03-12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教案03-28
美術剪紙教學設計06-23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09-12
電腦美術教學設計09-20
美術手工教學設計09-05
中班美術教學設計11-26
(精華)美術教學設計07-18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11-23
高二政治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