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31 10:43:0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比的意義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分數,理解分數的意義。

  2、認識分數單位,感受到單位的價值。

  3、體會到數學好玩,進一步喜歡數學。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調節氣氛

  二、簡單提問,找準學生知識起點

  師:這兒有一個關于分數的問題,一起來看看,說是豬八戒吃西瓜,他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吃了3份,怎么用分數表示豬八戒吃的西瓜?

  生:

  師:能說說是怎么想的嗎?

  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

  師:那么,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孫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變成6只猴子,3只公的,3只母的,你想到了什么分數?

  生:

  師:說說怎么想的?這個分數表示什么?

  生:表示公猴或母猴占猴子總數的六分之三

  師:還想到了什么分數?

  生:

  師:說說是怎么想的。

  ……

  三、探究新知

  (一)、大頭兒子的難題----引出單位

 。ㄕn件播放動畫片:小頭爸爸出去買沙發套,到了商店發現忘了測量沙發的長度,于是打電話讓大頭兒子測量一下,可是家中沒有尺子)

  師:這可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找個東西代替尺子測量。

  師:一起來看看大頭兒子是怎么解決的。

 。ㄕn件繼續播放故事:大頭兒子想起可以找個東西代替尺子測量,于是他問爸爸戴領帶了沒有,爸爸回答戴了,于是他從家中找出一條爸爸的領帶進行測量,他先將領帶對折,發現不行,再對折,還是不行,又對折了一次,折出這很后放在沙發前)

  師:你知道大頭兒子將領帶平均分成了幾份嗎?

  生:8份。

  師:那你知道沙發的長度了嗎?

  生:知道。

  師:請大家獨立把答案寫在作業本上。

 。ㄖ该涣鹘Y果)

  生:

  師:為什么是?

  生:大頭兒子把領帶平均分成了8份,一份就是,沙發的長度占其中的7份,也就是有7個,所以表示為

  師:爸爸叫大頭兒子測量沙發長度,為什么大頭兒子首先想得到的是找尺子

  生:因為尺子有單位,比較容易看出長度

  師:那大頭兒子沒有尺子上的單位,又怎么測量出了沙發長度的呢?

  生:將領帶平均分成8份,就有了這個單位,然后數數有幾個這樣的單位就可以了。

  師:原來分數就是這樣產生的,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分數。

 。ò鍟n題)

  師:分數的再認識究竟是認識什么?你對分數有哪些問題?

  生1:分數是什么?

  生2:為什么要認識分數?

  生3:怎么確定一個分數?

  師: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認識分數。

  師:大頭兒子在測量沙發長度是產生了這個分數,那這個分數是怎么產生的?

  生:先把領帶平均分成8分,這樣就有了八分之一這個分數單位,然后再數數有幾個這樣的單位就行了。

  師:也就是說,首先要創造一個單位,這在測量中很重要,那么如果要量一個教室的長要用什么單位?

  生:米。

  師:量一枝鉛筆的長用什么做單位?

  生:厘米。

  師:為什么你會做這樣的選擇?

  生:因為測量較長的物體就會選擇較大的長度單位,測量較短的物體就選擇較短的單位

  師:正是這樣,不光是測量長度,測量面子、重量等都是這樣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尺子就是單位不同。大頭兒子用領帶來測量沙發的長度,他創造了一把尺子,其實就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單位。

  師:一起來看一組分數,你知道他的單位嗎?

 。ǔ鍪疽唤M分數,指名說出分數單位,教室板書)

  師:觀察一下這些分數單位,你發現了什么?

  生1:所有的分數單位分子都是1。

  生2:分數單位與原分數比較,分母不變,分子都變成了1。

  師:是的,像這樣分子是1的分數又叫分數單位。你知道為什么大頭兒子在測量沙發時要創造八分之一這個單位,而不是創造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單位呢?

  生1:因為只有創造八分之一這個單位才好數。

  生2:如果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單位,就數不出有幾個這樣的整單位。

  師:原來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單位呀!

  師:古埃及人在進行分數運算時,只使用分子是1的分數,因此這種分數也叫做埃及分數。埃及分數,曾經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古老的課題,但它隱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許多新奇的迷等待著人們去揭開。

  (二)、大臣們的難題-----規定單位

 。ㄕn件演示動畫過程,古代君臣一行幾人正在花園中賞景,皇帝一時心血來潮,詢問大臣們眼前的池塘中有幾桶水,并限時回答否則重罰,這下可忙壞了大臣們,大家七手八腳的拿桶來測量,可怎么也搞不清楚,這時旁邊的一個小孩哈哈大笑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還要這樣大動干戈嗎?我知道)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2

  小數的意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69~72頁例1、例2和課堂活動第1,3,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現實情境,進一步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十進關系。

  2通過直觀、操作、推理等活動,讓學生清楚、明確地歸納小數的意義。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結合現實情境,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十進關系。

  教學準備:

  米尺、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量一量黑板的長,課桌長、高

  這些數是不是都是整米數?

  教師:在測量和計算中,有時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通?梢杂眯当硎尽

  2回憶、練習

  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師:關于小數,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

  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例1第1個圖)

 、俅藞D用分數、小數該怎樣表示?你是怎樣想的?

  說一說:07表示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個0.1。

  ②像0.1,0.3,0.5,0.7這些一位小數,都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分別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同理說一說。(后面兩幅圖)

  ①第1個涂一個小格,第2個涂45個小格,用分數、小數來表示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②討論并歸納:百分之幾寫成幾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

  2教學例2

 。ㄕJ識三位小數)

  (1)看一看,填一填。

  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ǔ鍪緢D)學生填分數和用小數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②把一個正方體平均分成1000份。

  (第70頁例2圖)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數和小數怎樣表示?

 。2)說一說0.025,0.107分別表示什么以及它們的組成。

  (3)歸納:表示千分之幾寫成幾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

  3討論、歸納小數的意義

  學生討論:什么是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

  歸納:像0.7,0.45,0.025,0.25,0.107……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小數。0.1,0.01,0.001……就是小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學生自學數位順序表。

  三、課堂活動

  完成課堂活動第1,3,4題。

  先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議,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困難?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0.1,0.01,0.001……就是小數的計數單位。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3

  知識與技能: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概念,知道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會正確讀、寫百分數,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搜集學習材料并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身邊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幾分之幾?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幾分之幾?

  2、說出下面各個分數的意義,并指出哪個分數表示具體數量,哪個分數表示倍比關系。

  (1)一張桌子的高度是xx米。

  (2)一張桌子的高度是長度的xx。

  (引導學生說出:xx米表示0.81米,是一具體的數量表示把長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關系。)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師舉幾個百分數的例子:這次半期考,全班同學的'及格率為100%,優秀率超過了50%;體檢的結果顯示,我校的近視人數占全?側藬档64%??像100%、50%、64%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

  2、同學們能舉出幾個百分數的例子嗎?說說在生活中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到百分數?

  3、舉例說說百分數表示什么,并歸納出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討論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及區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

  5、教學百分數的寫法: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在原來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寫百分號時,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

  6、教學百分數的讀法:百分數的讀法和分數的讀法大體相同,也是先讀分母,后讀分子。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題:讀出下面的分數。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題:直接在書上的橫線上寫出對應的百分數。

  3、P86練習十八第4題:讀出或寫出報欄中的百分數。

  4、“做一做”第三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分數和百分數在意義上有何不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題:某小學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五、六年級的三好學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個年級的三好學生的百分率高?

  課后作業:

  練習十八第1~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認識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4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教學內容:

  科教版數學第十二冊第74~76頁

  2、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比的知識和除法、分數等得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教學內容的最后一個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節課,主要屬于概念教學,是為以后解比例,講解正、反比例做準備的。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初步接觸函數的思想,而且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1頁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完成第31頁練一練和練習六第1~5題。

  教學目標:

  會判斷兩個比成不成比例,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和概括能力。教具準備:電腦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有著悠久的青銅器鑄造史,先秦古籍《考工記》中就有這樣記載:(請同學讀)。(出示鼎和鑒的圖片。)

  除了青銅器鑄造史令我們驕傲,我們國家還有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它們是什么?那你們知道火藥是怎樣制造的嗎?(指名讀)從剛剛的這些資料中有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嗎?

  2、關于比你知道哪些知識呢?(板書意義、名稱和基本性質)。

  二、引入新課:

  (一)教學意義

  1、出示3:5:40:7.5:3。你能把這幾組比分分類嗎?小組討論,匯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按照形式來分,一種是按照比值來分)板書按照比值來分的情況:3:5和24:40、:和7.5:3。既然它們的比值是相等的,因此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等號)

  2、指出: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那么我們怎么去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呢?

  4、教學例1:

  根據下表,先分別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和本數的比,再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第一次第二次

  買練習本的錢(元)2買的本數3

  5、出示結果。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在生活中產生的必要性。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兩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探究兩三位數小數意義的過程。

  教學準備:正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測量物體導入,了解小數的產生。

  1、同學們,老師手中有一張四邊形彩紙,你猜測一下它是什么圖形?

  2、那只是我們的猜測,怎樣才能難我們猜測的結果呢?

  生:用對折的方法(真善于思考)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測量

  師:怎樣測量。

  生:四邊長度是否相等。(用數據說話更有說服力)

  師: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張四邊形彩紙,那我們就用剛才這名同學所說的測量四邊長度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圖形。拿出尺子開始吧!把測量完的長度分別寫在四邊的括號里。(培養學生猜測、驗證的數學思維)

  師:同學們都量好了,誰來匯報一下你驗證的結果。

  生:是正方形,邊長長度都是厘米。

  師:是正方形嗎?四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厘米?我寫在這好嗎?

  師:有和這名同學數據不同的嗎?

  師:怎么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驗證錯了吧?

  師: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頭。

  師:觀察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生:有整數,也有小數。

  師:同學們為什么會用到小數呢?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圖形邊長的時候因為長度不是整厘米數,所以我們用到了小數,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也運用到了小數呢?

  師:你們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師這也搜集了一些,誰讀給大家聽。

  課件出示很多情況。引出課題。(數學學習來源于生活實際。)

  大家讀得都很準確,在三年級我們對小數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在這一節課,我們要研究一下小數的意義。板書。

  師:我今天也帶來了幾個小數,請大家注意看。

  師:你們猜接下來老師要寫哪個小數。

  板書:

  師:你們是怎么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

  1、讓我們來看這個小和0.1,它表示什么?

  師:剛才我們進行驗證的那張正方形紙,我們把它看作是1,那這樣的2張呢,10張呢?

  師:如果想用這張紙表示出0.1這么大的一塊,你估計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給大家看。

  師:這個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紙畫一畫涂一涂表示出0.1那么大小的一塊。

  生:匯報。

  師:現在誰能說說0.1所表示的意義?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師:只能是正方形平均分嗎?

  師: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師:仔細觀察這個正方形,除了0.1你還看到了哪個小數。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師:怎么得到的呢?

  師:那么0.1和0.9合起來就是多少?

  師:看這些小數,你發現了什么呢?

  這些一位小數就是表示十分之幾。

  三、認識兩位小數的意義。

  1、如果要表示0.01那么大小的一塊,你會嗎?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你們認為是這樣嗎,誰再來說一說。

  師:(教師演示這樣的過程)

  師:誰來說說0.01所表示的意義呢?表示百分之一。

  師:你還看到了哪個小數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有一百個格子的正方形上涂一涂,自己創造出一個小數來。

  師:哪位同學說說你涂了幾格,陰影部分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師:你創造的小數是多少,猜猜他涂了多少個格子。那空白部分應該是多少呢?

  4、用這一環節引出0.4和0.40。區分意義的不同。

  這樣的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四、認識三、四位小數的意義。

  1、我們認識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那三位小數呢?四位小數呢?

  師: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師:那千分之31寫成小數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個很大的三位小數,你認為應該是多少?

  4、它和誰合在一起才會是1呢?

  五、鞏固應用。

  1、把一米長繩子分成10份,分別用小數分數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釋下面題中小數的意義。

  周末天天去一個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買了一支鉛筆用了0.3元,來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時。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時=()分

  四年級數學《小數意義》教學設計4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

  教學內容來源: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主題:《小數的意義》

  課時:第一課時

  授課對象:四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進一步認識小數,會進行小數和分數的轉化(不包括將循環小數化為分數)。

  2.教材分析

  《小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這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基礎上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為今后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

  3.學情分析

  本節課探究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現實意義,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會很濃。教學中應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討,體會抽象和推理的數學思想方法。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學中可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探究品質和能力。

  學習目標:

  1.通過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際測量活動了解小數的產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抽象、推理等活動明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借助熟悉的十進制關系的現實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數與分數的關系,通過自學,理解計數單位0.1、0.01、0.001。通過數數的活動,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評價設計:

  1、通過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小數的意義,達成目標1。

  2、經歷自學,數數等活動,獨立探究,全班交流匯報,說出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達成目標2。

  教學重點:

  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知道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米尺、課件。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98—99頁例1和“試一試”“練一練”,第100頁練習十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百分數的產生過程,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的練習與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使學生能用百分數的知識描述、處理生活中的有關信息,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案預習,搜集百分數,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設境

  師:(出示課件)請看“新聞播報”,誰來讀。指名讀。

  (1).高郵市在郵文化節期間,與外商正式簽約項目數量占投資項目總數的73.3%。

 。2).三垛鎮今年的工業產值是去年的215%。

  2、引題

  師:同學們認識這些畫橫線的數嗎?(認識)是什么數?(百分數)

  怎么讀?指名讀。

  師: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置身情境,探究意義。

  教學例1。(出示課件)

  1、探究

 。1)、請注意觀察,如果只看投中數,你們認為誰投籃最準?為什么?

 。2)、這種方法公平嗎?(不公平)為什么呢?指名說。那么,怎樣找出投籃最準的人呢?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3)、根據學生回答在課件上出示:先求每人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__分之__。各是多少?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你們能直接看出誰投籃最準嗎?(不能)有辦法進行比較嗎?(通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那么,64/100表示的是的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65/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個數都表示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____________。

  (4)、求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百分之幾,而不求幾分之幾,這樣有什么好處?

  (5)、你們課前看到的百分數是像92/100這樣寫的嗎?可以怎樣寫?試一試。

  (6)、(出示課件)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7)、指導寫法:寫百分數時,例86%,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分子86,再寫%。在寫百分號時,也要注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左上角的小圓,接著寫斜杠,最后寫右下角的小圓。這樣一個百分數就寫成了。

  讓學生練寫這三個百分數。

  2、交流

 。1)、師:剛才,我們借助了百分數選中了投籃最準的人;看來百分數真是個好幫手。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搜集的百分數。指名說。小組內交流。

 。2)、師:我們再來說說新聞播報中百分數的實際意義。指名說。

  3、概括:

 。1)剛才,同學們說出了一些具體百分數表示的意義。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數叫做百分數呢?

  生交流匯報,出示意義,齊讀。

 。2)小組討論:

  1、百分數為什么又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數不僅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什么?

  3、為什么百分數不能用來表示某個具體的數量?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4、對比

  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a運用百分數時要注意哪些?

  b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小組交流、匯報。

  三、組織練習,鞏固提高

  (一)、讀讀寫寫

  1.讀出下面的百分數(導學案第5題)

  指名讀,齊讀。

  2.寫出下面各數(導學案第6題,為了方便,可在加一二題,如百分之零點八)

  你寫了幾個百分數,同學們能用剛學的百分數說說他完成題數的情況,完成了___%,還剩____%沒完成,希望你能達到100%。

  現在請寫好的同學舉手。好,同學們都完成了作業,可以說“這次作業我們班完成了____%。

 。ǘ⿻x、會寫,更要會用,請看下題。

  3.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50%3.9%120%100%

 。1)武寧小學學生每月所用零花錢占學校買圖書錢數的25%,開展節約活動后,明顯減少,現在只占( )。

 。2)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

  (3)只要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單元考試的及格率一定能達到( )

  (三)讀出下面每一句話,你能體會句中百分數要表達的意思嗎?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一本書已看了40%。

  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生產計劃的60%。

 。ㄋ模┹p松一刻。生活中有許多成語也和數學有關,請看——————妙解成語。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體會小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歸納能力。

  3.在學習小數意義過程中,培養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哪些種類的蛋呢?……看來大家見過的蛋還真不少。接下來,咱們一起走進《蛋的世界》,看看里面有多奇妙,好不好!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小數的意義。(板書:小數的意義)

  請同學們先回想一下,對于小數,你已有那些認識?……誰能舉出一些小數的例子?并說說它表示的意義嗎?

  生1:0.2表示把一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

  師:說得很好,誰再來說一個?

  生2:0.5表示十分之五,

  生3:0.4表示十分之四。

  師:像這樣的小數同學們都能說出來吧。ǜ鶕䦟W生的回答,教師板書一組一位小數:0.2、0.5、0.4……,并說明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現在老師如果讓你把這些小數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你能行嗎?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從這三個小數中,選擇你喜歡的一個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好嗎?

  生:好!

  師:哪位同學展示一下你畫的小數?把你的想法和畫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生1:先畫一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是十分之五,也就是0.5。

  師:老師想問問你,為什么取其中5份就是0.5?

  生1:因為其中一份是0.1,5份就是0.5。

  師:誰想再來展示一下?

  生2:我先畫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了自己喜歡的小數,看這些小數,它們都是幾位小數?

  生:一位小數。

  師:一位小數他們畫法雖然不同,但是有共同點。誰來說說這兩種畫法的共同之處?

  生: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10份,然后再取其中幾份,來表示小數。

  2.談話:看來同學們前面的知識掌握的不錯,課前,老師從幾種動物的蛋的質量中也搜集了一些小數,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情境圖)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學習小數的讀寫。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境圖,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

 。▽W生根據情境圖說出信息)

  師:這個小數讀作?第二個小數讀作?

  這位同學讀得非常正確,誰想再來讀一讀?誰來說說讀小數時應注意什么?

 。ㄗx小數時,小數點前面部分和整數讀法一樣,小數點后面部分依次讀出每一個數。)

 。2)師:誰來讀一讀下面這兩條信息?這兩條信息中有兩個小數,誰能到黑板上把這兩個小數寫出來,其他同學寫在練習本上。誰來說說寫小數時應注意什么?

 。▽懶禃r,小數點前面部分和整數的寫法一樣,小數點后面部分依次寫出每一個數。)

  2.學習兩位小數的意義。

  (1)在正方形紙片上表示出0.25。

  這組信息給我們提供了4個小數,像0.25、0.06這樣的小數在圖上怎樣表示呢?老師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張畫有正方形的紙,現在請同學們從這兩個小數中選擇一個小數在這個正方形中表示出來。

  誰能到前面來說說你的想法和畫法?

  學生到前面交流。

  師:你是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用分數表示是( ),0.25里面有( )個0.01。

  老師想問問你,為什么取6份(或25份)就表示0.06(或0.25),一格(份)就是0.01,6份(或25份)就是0.06(或0.25)。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生首次學習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字母表示數是學習本章節元知識的基礎。按照教材的編寫意圖,要利用天平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和實驗,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個內容,第一個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義。第二和第三個紅點部分是學習方程的.意義。

  1、這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數,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為以后學習運用準備。

  2、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3、學習本節課是今后繼續學習代數知識的基礎,同時對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情分析

  本節教學方程的意義,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方程的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多觀察、多討論、多探究、多協作、多操作,采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探索協作學習法和操作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經過探索,掌握方程的特點和意義。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天平,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義。

  2。結合具體實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

  達簡單的等量關系。

  3。培養保護動物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

  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方程意義的理解難點: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教學過程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八冊P37—P38,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

  教學目標:

  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懂得在除法里0不能作除數的道理。

  2.利用乘除法的意義和關系,改寫乘除法算式和改編乘除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

  理解乘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乘除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理解乘法的意義

  (一)呈現問題情境

  1.導入:今天這節課老師首先想和大家做個游戲,你們愿意嗎?請大家準備好紙筆,老師這里有幾道算式,接下來由我來報算式,請你們把聽到的算式記下來,并且計算出結果,要求聽清楚了嗎?

  2.教師報算式:5+5+5

  12+12+12+12+12(指名兩生在投影片上寫)

  3.請同學們看一下你們所記的算式,像這樣的算式,你能舉例嗎?(指名學生報算式,其余聽寫)

  (1)如在教師或學生報算式的過程中,出現有同學聽不清楚的情況,則提問:怎樣報才能讓大家聽清楚呢?

  (2)引導學生感受到按這樣的方式報算式不容易記,并且書寫麻煩。

  4.反饋、投影校對

  (1)討論兩種書寫方式

 、儆眠B加形式寫

  ②寫成乘法

  A.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B.簡便在哪里?

  C.比較加法列式與乘法列式的結果、意義是否相同。

  (2)提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寫成乘法算式呢?

  明確必須是相同加數連加。

  5.揭示乘法的定義

  (1)你能說說什么叫乘法嗎?

  (2)教師小結:所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3)投影出示定義、齊讀。

  二、理解除法的意義及乘除法的關系

  (一)感知乘除法的`關系

  1.將上題其中一道乘法算式改寫成除法算式。(指名改寫)

  2.你能仿照這樣寫三道算式嗎?

  3.觀察三道算式之間的聯系

  (1)小組交流

  (2)反饋、討論

 、俳處煾鶕䦟W生回答板寫算式各部分名稱

 、谝龑W生認識到乘法算式中的積相當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乘法算式中的兩個因數相當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數和商。

  (二)理解除法的意義

  1.投影出示:()×8=24

  5×()=30

  (1)提問: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

  (2)你能說說在什么情況下用除法求嗎?

  ①指名回答

  ②同桌互講

  引導學生發現已知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情況下用除法求。

  2.揭示除法的意義

  (1)除法實質上是求什么?

  (2)投影出示定義、齊讀

  (三)揭示乘除法的關系

  教師:乘法是已知兩個因數求積,而除法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所以說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四)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就是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出示課題)

  三、鞏固練習

  (一)填空

  1.22881÷263=872.472×23=10856

  87×263=()10856÷472=()

  22881÷87=()10856÷23=()

  3.()×15=1054.÷=

  105÷()=7×=()

  ()÷()=()()÷()=()

  (1)說說填寫的依據

  (2)第4小題中、、可代表哪些數?

  強調不可為0,因為0不能作除數。

  (二)改編應用題

  1.6箱蜜蜂一年可以釀蜜420千克。每箱蜜蜂一年可以釀蜜多少千克?(投影出示)

  列式、計算

  2.將上題改編成一道乘法應用題和一道除法應用題。

  (1)4人小組互編

  (2)指名編題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何收獲?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0

  教學設想:

  本文位于蘇教版說明文第一板塊“科學之光·探索與發現”的第二篇,屬于自學選教課文。文本側重于人類在科學領域的探究,對客觀世界內在規律的把握,同時對科學的價值進行認識與思考,享受發現與探索的無窮樂趣。編者的意圖是,借該篇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科學說明文的能力。本文的閱讀也沒有什么難度,教學時以自讀把握信息為主。

  目標要求:

  1、能夠篩選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脈絡。

  2、繼續了解說明文的特點,理解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色。

  3、了解科學探索應該具備的品格,并培養自己良好的素養。

  課時設置:

  1教時。

  過程:

  一、導入(本文的屬性與教學要求)

  本文的屬性——學術報告,演講稿,所以語言通俗易懂。文章在結構上,也為了適應學術演講的需要而安排得條理清楚,綱目分明。學習中,要善于篩選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脈絡;理解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色。

  二、解題

  20世紀初期,人類發現了生命的基本規律之一--遺傳規律。20世紀50年代初,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提出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模型,打開了人類認識生命奧秘的大門。70年代開始的DNA克隆技術和后來蓬勃發展的轉基因技術、動物植物克隆技術.讓人類對生命奧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此同時,人們還發現,幾乎人類所有的疾病都與基因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類基因組計劃誕生了。目的是為了解決人類健康問題,并以此帶動生物信息產業的發展。

  人類基因組計劃最早在1985年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的杜爾貝克提出。1990年10月,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中國于1999年9月獲準加人人類基因組計劃并承擔了l%的測序任務。本文作者楊煥明教授為爭取和主持完成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1%序列的測定立下汗馬功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這一計劃尤其是實施這一計劃的意義作了詳細的說明。

  三、指導閱讀理解

  1、先自讀課文,再和同學合作,試制作出作者演講時放映的提綱幻燈片,再看看文章呈現怎樣的邏輯結構。

  2、學生上講臺投影展示提綱幻燈片

  一、(1-2)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啟動及其宗旨與目標。

  二、(3-10)計劃的意義。

  (一)規;

  (二)序列化

 。ㄈ┬畔⒒

 。ㄋ模┽t學化

 。ㄎ澹┊a業化

  (六)人文化

  三、(11-18)這一計劃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ㄒ唬┗蚱降,需善待他人

 。ǘ┻z傳平等,需善待自己

 。ㄈ┗驅儆陔[私,需要尊重

  (四)促進人性文明、社會和諧

  1、知情權

  2、基因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總分結構。條理清楚,一目了然,歸納總結,綱目清楚。)

  3、瀏覽課文,看看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

 。ㄏ露x:“人類基因組計劃……重大工程。”

  列數字:“人類基因組計劃……技術人員參加!

  舉例子:“這些細微差異……極為少見。”

  這些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說明更清楚、通俗。)

  4、體會本文語言通俗的特點。本文語言通俗性表現在哪里?

  (除了繞不過去的專業術語外,盡量用大眾化、通俗形象的語言,收到很好的科普效果。)

  四、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

  第三是信息化。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成功,是借助了生物信息學,也借助于把地球變小的網絡。沒有它們,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協調與全世界的及時公布是不可能的。沒有全部的軟件與硬件,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一切都不可能。序列一經讀出,它的質控、組裝,以至于遞交、分析都有賴于生物信息學,而從現在開始,序列的.意義完全決定于生物信息學。沒有電子計算機的分析與正在爆炸的信息的比較,序列又有何用?而且信息化又改變了整個生命科學,改變了實驗對象存在的方式。今天的生物學實驗可能大部分工作是分析序列信息。

  1、文中加點的“它們”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ㄉ镄畔W和“把地球變小的網絡”)

  2、文中加點的詞語“質控”“組裝”“遞交”“分析”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

 。ú荒堋!耙灾劣凇北硎具f進關系。)

  3、文中加點的“可能大部分”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ú荒堋sw現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科學性。)

  4、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的含義是什么?

  (序列需要借助了生物信息學。)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練習一。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加法和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加法、減法的意義,對加法、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數學學習,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應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微視頻、微練習題

  課前準備:

  1、建立班級微課QQ群,將《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微視頻發布到該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

  2、根據視頻教學,完成微練習題。

  課堂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大家看的微課視頻標題是什么?你學會了什么?什么沒有學會?還有什么與課題相關的問題想要在課堂上解決的?

  今天我們帶著大家的問題一起來再學《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新授課

  1、教學加、減法的意義

 。1)出示與課本例題相似的提升題目:

  兩輛汽車同時從A地出發,向相反方向開出。他們的速度分別是每小時55千米、每小時62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①讀題,理解題意

 、诋嬀段圖分析題

  根據線段圖,使學生理解題目所求是將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從而理解加法的意義

 、鄹鶕斫饨鉀Q該問題。

  (2)改編題目:

  兩車同時從A地向相反的方向開出3小時后相距351千米,甲車距離A地165千米,乙車距離A地多少千米?

  ①這道題與第一小題有什么關系?

  ②總結減法的'意義

 、鄹鶕䴗p法的意義再次改編題目

 、芙鉀Q改編的兩道題目

  2、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根據微課視頻所學及上面3個題目的式子,自行總結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3、教師小結: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澳妗本褪窍喾吹囊馑,“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了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的,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發展學生的思維潛力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已經明白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能夠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潛力與方法:透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并構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潛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借助為分數配圖,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透過同學間的合作,養成學生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能從具體實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準確理解單位”1”。

  教學方法

  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透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堂課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課堂中教師力求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在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歸納總結。

  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圓形紙,正方形紙、練習紙、小木棒等多種學具。

  教學過程

  一、理解單位“1”

  1、談話交流引入

  教師板書“1”,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是幾?這天我們就從這個小小的“1”來開始展開學習這節課的資料。

  老師往這一站就能夠用幾來表示?“1”除了能夠表示一個人,還能夠表示什么?(生答:一臺電腦、一塊黑板、一張桌子等等)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年級的孩子都明白,但此刻我們是五年級的同學了。“1”除了能夠表示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塊黑板等等,還能夠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引導學生說出“1”還能夠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課件出示生活中的物體,深入理解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能夠用“1”來表示,加深對整體單位“1”的理解。

  比較:此刻的“1”和以前的“1”還是一樣的意思嗎?(此刻的“1”不但能夠表示一個個物體,還能夠表示一堆物體、一群物體等等。)

  結論:透過我們剛才的談話和觀察我們發現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都能夠看做一個整體,都能夠用“1”來表示。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這個廣義的“1”叫做單位“1”。

  2、深入理解單位“1”

  課件出示:三個西瓜你會用幾來表示?如果我想用單位“1”來表示就應怎樣辦?(用集合圈把它圈起來)。六個西瓜還能用一來表示嗎?那就應用幾來表示呢?為什么?12個西瓜呢?為什么?(因為那里有四圈也就是4個“1”)

  總結:原先我們發現有一個單位“1”就能夠用1來表示。有幾個單位“1”就能夠用幾來表示。

  導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了解的整數,可要是不足單位“1”那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那你會想到什么數?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這個分數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回答,回憶三年級學過的資料。)

  1、理解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好,課前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圓片、正方形紙、和練習冊等等,利用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導學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的?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四分之一?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圓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張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這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張圓片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就應怎樣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是誰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課件出示下方一些物體:你能不能從下方這些物體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我想讓同學們先交流交流,在練習紙上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小組交流后匯報。

  在學生找的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平均分成了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單位的“1”的四分之一?

  生:把這四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這4個蘋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個正方體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八個正方體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個五角星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十二個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這個四分之一是把誰看做單位一呢?怎樣才能把這四個蘋果看做單位“1”呢?課件展示四分之一的構成過程。

  操作:你們的學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師這樣許多物體組成的單位“1”,拿出來畫一畫、分一分,從單位“1”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生:我把8個圓圈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8個圓圈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是把誰看作單位“1”。

  3、比較總結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分之一,這些四分之一的單位“1”相同嗎?各是把誰看作單位“1”?可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引導學生理解:雖然它們的單位“1”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尋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數

  課件出示剛剛同學們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數嗎?說說你是怎樣找到的?

  5、創造分數

  拿出學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這些小棒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能從小棒中發現哪些分數。思考:你把這些小棒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12根小棒的幾分之幾?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師順勢板書學生找到的分數。

  6、總結分數的意義

  在前面觀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我們能夠總結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都能夠用分數來表示。

  三、認識分數單位

  告訴學生: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它的分數單位。在分數中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數單位。并讓學生說說都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等等。

  練習:老師報數學生說出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四、深化練習

  1、讀讀下方有關分數的資料,說說每個分數的具體含義,并談談你的感受。

 。1)我國小學生的近視人數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2)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人數大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小學生每一天的睡眠時光應占一天(24小時)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層的海水中含鹽量到達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數表示下方各圖的涂色部分(見課件)

  3、下方各圖中用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說說理由。(見課件)

  4、圖形中找分數

  圖中藍色部分是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重疊后得到的,根據圖形填空。

  圖形中的藍色部分面積各占大正方形面積的,占大長方形面積的()、占整個圖形面積的()。

  5、數學智慧

  那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師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但是小玲卻從第一盒中拿走了1顆,從第二盒中拿走了2顆,從第三盒中拿走了3顆,這是為什么?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3

  一、今天老師有幸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歡迎我嗎?歡迎的話舉手表示,感到很高興,既然歡迎,你在上課時怎樣表現?

  二、引入

  常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綠樹芳草,將我們的家鄉裝點得秀麗多姿,近幾年市政府投入更多資金,要把常州建設為美麗的園林城市。消息一傳出,許多植樹公司紛紛表示愿意承擔此項工程。

  提問:你覺得市政府在選擇公司時會考慮哪些因素呢?

  學生回答:如實力、服務質量、完成工期、誠信度、公司規模等。

  三、自主探究

  1、初讀信息,形成認知矛盾

  經過調查,市政府發現有三家公司在資金、工期、誠信度等方面的條件旗鼓相當,所以派人去他們以前的工程現場進行了實施調查,采集回了以下信息:

 。ㄕn件呈現)

  甲公司負責的1號路段中,現在成活樹苗有24棵。

  乙公司負責的2號路段中,現在成活樹苗有19棵。

  丙公司負責的3號路段中,現在成活樹苗有47棵。

  看著這組信息,你會選擇哪個植樹公司呢?讓學生展開討論。

  引出:只了解成活的棵樹這一個數量還不行,還需要知道樹苗的總棵樹是多少。(板書:成活棵樹 總棵樹)

  2、查閱資料,同學們需要的數據找到了。

  甲公司負責的1號路段中,共種樹苗25棵,現在成活樹苗有24棵。

  乙公司負責的2號路段中,共種樹苗20棵,現在成活樹苗有19棵。

  丙公司負責的'3號路段中,共種樹苗50棵,現在成活樹苗有47棵。

  提問:現在,你會建議市政府選擇哪個公司呢?(小組討論,并請一個代言人作好發言準備)交流發布。

  板書:成活棵樹是總棵數的幾分之幾?怎樣比較可以快一些?(通分)

  現在同學們很快可以做出判段選哪個公司比較好。黑板上改一下,成活棵樹是總棵數的百分之幾?引出:百分數

  %→這個符號叫百分號。

  甲:24÷25=24/25=96/100=96%

  乙:19÷20=19/20=95/100=95%

  丙:47÷50=47/50=94/100=94%

  我們還可以寫成這樣:96%讓學生上黑板寫下面兩個,其余同學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提問: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96%95%94%表示什么意思?

  交流信息,進一步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小組交流一下收集到的信息。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

  3、小結歸納

  了解這么多的百分數,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做百分數?

  ①閱讀課本: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不同?

 。ㄐ问健⒁饬x、作用、書寫方法都存在不同的地方)

  四、應用提高

  1、下面哪幾個分數可以寫成百分數,哪幾個不能?

 。1)一堆煤97/100噸,運走它的75/100

 。2)23/100米相當于46/100米的50/100

  小結:數量不能寫成百分數,分率可以寫成百分數。

  2、(課件呈現)

  出示肯得基圖片,你愛吃嗎?猜一猜我們班愛吃人占全班的百分之幾,看一段小資料,說說你的想法。引出洋快餐營業額比中式快餐多了百分之幾?

  (課件呈現)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健兒取得了32枚金牌的優異成績,奪

  得令全世界矚目的成績。人們紛紛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是中國體育健兒再創輝煌的時刻。中國奧委會在北京投入了1800億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進行快速交通網絡、環境整治、生活設施改造與信息化建設。各項投資比例如圖:

  游戲:石頭、剪刀、布讓學生收集信息,計算百分數。

  五、小結收獲,自我反思

  這節課快結束了,老師對同學們的表現是100%的滿意,老師想了解一下你的學習情緒如何?特別是愉快、緊張和遺憾這三種情緒。你能用百分數來告訴大家這節課的各部分學習情緒所占的比率嗎?

  愉快()%

  緊張()%

  遺憾()%

  學了今天這節課,你想用百分數干些什么?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一)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二)通過對算理的理解,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掌握整數除以整數不能整除時,在被除數的個位數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再在被除數的后面添上“0”繼續除,直到除盡為止。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個( );

  (2)1.2里面含有12個( );

  (3)0.25里面含有( )個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個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個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個千分之一。

  2.列豎式計算:

  把2145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幾筒奶粉1500克?

  學生列式計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較兩個除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關系,說出整數除法的意義: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學習新課

  1.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

  將上面三題中的單位名稱“克”改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幾筒奶粉1.5千克?

  學生列式計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觀察思考:兩個除法算式與乘法算式有什么關系?除法算式的意義是什么?

  討論后得出: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練習: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學習例1:

  服裝小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賹W生列式:21.45÷15=

 、趯W生觀察這個算式與以前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數是小數。)

 、垡鰡栴}:被除數是小數,其中的小數點應如何處理呢?

  ④學生試做。

 、輰W生講算理。

  針對錯例,討論分析原因;針對正確的重點講清以下幾點:

  21除15商1余6,余下的6除以15,不夠除怎么辦?(把6個一化成低一級單位表示的數,即60個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4個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64個十分之一,繼續除。)

  除到十分位余4怎么辦?(把十分位上的4化成40個百分之一,并與被除數中原來百分位上的數5合在一起,是45個百分之一,繼續除下去。)

  商的小數點如何確定?為什么?(當除到十分位,用64個十分之一除以15,商的4表示4個十分之一,應寫在十分位上,所以在個位1的右邊點上小數點)

  (2)練習:P15“做一做”。

  68.8÷4= 85.44÷16=

  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講算理。

  小結

  思考:商的小數點與什么有關?

  討論得出: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學習例2:

  永豐鄉原來有拖拉機36臺,現在有117臺。現在拖拉機的臺數是原來的多少倍?

 、賹W生列式:117÷36;

 、趯W生試做:

  ③117除以36商3余9,能不能作為結果?

  不能作為結果怎么辦?(繼續除。)

  怎樣做才能繼續除?(把9個一看成90個十分之一。)

  直接在個位的右邊添上0行嗎?應該怎樣添?(直接在個位的右邊添0不行,如果這樣9個一就變成了90個一,數的大小發生了變化。為了使數的大小不變,應在個位的右邊先點上小數點后,再添上0,使9個一變成了90個十分之一。)

 、軐W生繼續做完,講出道理。

  (36除90個十分之一,商2余18。因為商表示2個十分之一,因此在商里3的右邊點上小數點。18個十分之一除以36,不夠商1個十分之一,再添0,化成180個百分之一,繼續除。商5個百分之一,把5寫在百分位上。)

  教師指出:像例2這樣的小數除法除到最后沒有余數就叫除盡了。

  (4)練習:P15“做一做”。

  25.5÷6 86÷16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找出錯題,分析原因。

  (5)總結

  思考:今天我們計算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討論得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后面添0繼續除。

  (三)鞏固反饋

  1.寫出下列豎式中商的小數點。

  2.把下面的題做完。

  3.課本:P17:1,2。

  4.作業:P17:3,4。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小數除法的意義是以整數除法的意義為基礎的。通過改變單位名稱把整數乘除法算式改寫成小數乘除法算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使學生順利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在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明確算理,在與整數除法的比較中總結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練習中針對重點、難點設計了專項練習,使新知識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生根”,使原有的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練習過程中重視反饋,抓住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彌補,把問題消滅在課堂上。

  板書設計

  小數除法的意義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例1 21.45÷15

  =1.43(米)

  答:平均每件用布1.43米。

  例2 117÷36

  =3.25(米)

  答:現在拖拉機的臺數是原來的3.25倍。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過程與方法

  自己先復習,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感受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教法學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討論法、練習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復習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復習。

  1、同桌交流情境“慶祝六一”的預習情況: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全班交流(師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相機板書)。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兩位同學一共折了多少只紙鶴?

  裝飾教室還需要折多少只紙鶴?

  一共需要多少錢?

  扎禮品盒、蝴蝶結分別需要用多少米彩帶?

  每個小組有多少人?……

  二、回顧整理、構建網絡。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使用了哪些運算?

  2、這些知識在我們腦中比較零散,不便于記憶和運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這些知識加以整理。

  3、全班交流,展示。每個同學整理完后,先在小組討論、交流,再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則運算、關系、意義、各部分之間關系

  加法:加、減法互為逆運算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乘法:乘、除法互為逆運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所學的所有的運算有個完整的認識,同時搞清楚各種運算的意義。

  4、師生總結。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課本第71頁第1題。

  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四則運算的意義。

  2、課本第71頁第2題。

  先讓學生弄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獨立解答后再說說解答過程。

  3、課本第71頁第3題。

  獨立解答后再說說解答過程。

  4、課本第71頁第4題。

  讓學生自己給算式找出生活中的具體情境。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一)自主檢評。

  1、想一想,填一填。

 。1)58+58+58+58=()×()

 。2)根據2516÷68=37,直接寫出下列各題得數:

  2516÷37=()68×37=()25、16÷0、37=()

 。3)在()內填入適當的運算符號或數據:

  0、43()1000=4302、46×()=24、6

  12、5()100=0、1250、03×()=30

 。ǎ0、3×8、54=064×125=()×8×125

  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為支援地震災區,實驗小學開展了獻愛心活動。

 。1)五、六年級學生各捐款多少元?

 。2)五年級學生捐款數是四年級的幾倍?

 。3)六年級學生捐款數正好是三年級的8倍,三年級學生捐款多少元?

 。4)全校教師捐款比六年級的3倍多80元,全校教師共捐款多少元?

  (5)如果全校共有2000人比六年級的6倍少200個人,六年級有多少人?

  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不要讓學生養成簡單模仿的習慣,要讓學生在對比練習中養成獨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品質。

  (二)交流、評價。

  五、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1、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感受?

  2、課外延伸。兩個數相除,商9余4,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和等于867,求原來的被除數和除數各是多少?

  板書設計

  運算的意義

  加法:加、減法互為逆運算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乘法:乘、除法互為逆運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教學反思:今天復習的是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對這一直感到很煩惱:如果單純地讓孩子回憶意義和法則,全部到位,一節課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練習的時間;而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會背誦法則是否表示他能正確合理地進行計算了呢?這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谶@樣一種考慮,今天我并沒有強求學生背誦意義法則,特別是法則,主要是結合具體的習題練習來復習。顯然,學生也更喜歡更愿意通過習題來復習,而不是枯燥地背誦。

  練習分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整數、小數的四則計算和驗算,主要考慮這兩者的計算方法幾乎一樣,有共通性;第二層次是分數四則計算,第三層次則是估算,這是我本學期增添的內容

  在練習中,特別強調了計算中的余數處理問題,如5400÷2600,我讓學生明確計算時可以寫成54÷26,但確定余數時必需回到原式;又如70、5÷2、5,也通過同樣的道理讓學生明確余數應該結合原數確定。在課后練習中,同樣的情況,由于課中進行了練習,錯誤明顯降低,這也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前一定要認真研究習題,做到預先計劃,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3-10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0-25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3-29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3-20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通用04-05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04-18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8-03

分數的意義 教學設計10-27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7-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吴川市| 新乐市| 井研县| 西贡区| 巴林左旗| 柳河县| 巢湖市| 宜丰县| 平武县| 日喀则市| 府谷县| 石屏县| 隆安县| 利川市| 闵行区| 西青区| 区。| 英山县| 昌邑市| 辽阳市| 塔城市| 库伦旗| 玉门市| 建阳市| 奎屯市| 东莞市| 余姚市| 荃湾区| 金寨县| 布拖县| 高唐县| 太原市| 丰都县| 宁波市| 化州市| 永昌县| 锡林浩特市| 南康市| 曲松县|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