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03 12:28:5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本節課主要教學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這些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些知識經驗系統化、數學化。教材首先通過商店購物的情境,使學生認識到買東西要用人民幣,又分兩個層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紙幣和硬幣,供學生認識。在購物活動中教學1元=10角,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推想1角等于幾分。在“試一試”中通過換錢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單位間進率的認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換錢和模擬購物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目標預設

  1、在購物活動中,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養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3、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和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難點:在取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中要加強社會內容,加強社會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課堂上注重創設與學生生活知識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人人參與。通過相互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初步感知1元以內的人民幣,然后通過換錢游戲,購物活動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元、角、分的認識,真正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理念。

  【設計思路】

  1、課始,從生活出發,導入新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在課堂中我注重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內換一換、買一買、說一說,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

  3、知識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學生在實際購物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老師出示一枝自動筆,猜一猜,用多少錢買來的?

  2、出示商場圖。

  商場里的物品真多!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還有日常用品。你想買些什么嗎?那用什么去買呢?(用錢去買)

  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嗎?(板書:人民幣)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聯系生活,學習新知

  1、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1)小朋友,你們一定自己買過一些東西吧。你都用過哪些錢呀?

  拿出你所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小組內的同學認一認。

 。2)全班交流。學生在交流時教師貼出相應的人民幣圖片。

  (3)小朋友們真不簡單,認識這么多人民幣,這些人民幣你認識嗎?把同學們沒有介紹的人民幣圖片貼在黑板上。

  (4)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亂啊!你能把這些錢按規律分一分嗎?

  學生們進行分類。

  教師問:你是根據什么分的?

  學生回答時教師相機板書:第一種,紙幣、硬幣:第二種,元、角、分。

  小結:人民幣按形式分類,可分為紙幣和硬幣,按單位分,可分為元、角、分,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元、角、分。(板書:元、角、分)

  2、元、角、分的關系

 。1)元和角的關系

  我們平常用得較多的是元和角,那么元和角有什么關系嗎?

 、1角1角的數,數到10角。

  猜一猜,10角是幾元?(板書:1元=()角)

  ②換錢游戲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換錢游戲。

  1元可以換()張1角

  1元可以換()張5角

  ()張2角可以換1張1元

  (2)角和分的關系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角=10分)

  三、創設購物情境,應用新知

  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人民幣,并且知道了元、角、分的關系,下面老師考考你們學得怎么樣?課件展示有:筆記本等物品的貨架圖。

 。1)鼠標點擊筆記本問:筆記本1元,你可以怎樣付錢?

  小組討論,說出幾種付錢的方案。

 。2)鼠標點擊小刀問:小刀5角,可怎樣付?

  (3)1元錢可以買哪幾件物品?

  可以按不需要找錢和需要找錢的兩種情況,也可以按只買一樣東西,買兩樣東西,買三樣東西的順序,引導學生交流。

  四、全課小結,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回家以后,陪爸爸媽媽去商店購物,自己去收銀臺付錢。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現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及人民幣的兌換。

  能力目標:

  1、經歷操作、探索、交流的過程,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歸納能力。

  2、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德育目標:通過教育學生要愛護人民幣,對學生進行“以熱愛祖國為榮”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本課重點。

  教學難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及人民幣的兌換是本課難點。

  【教學方法】:

  實踐操作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

  【實驗及教具】:

  課件、人民幣實物

  【教學課時】:

  第1課時

  【學案設計】:

  本單元是小學數學中關于人民幣教學的唯一單元,是在學生已有了一些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種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是王麗小朋友媽媽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錢為媽媽買一件禮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錢嗎?(面向全體)老師把她的存錢罐帶來了,咱們一起來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國的錢叫什么?(面向全體)(認識人民幣)我們可要愛護人民幣,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2.整理分類,將人民幣進行分類。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質地分:硬幣、紙幣;

  (3)按顏色分:紅色、綠色;

  (4)按版別分:新版、舊版。

  3.出示一張人民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辨認的,并且按照我們的分類來介紹一下這張人民幣。

  4. 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嗎?(面向優生)

  (1)一張1角的能換幾張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張1元的紙幣,你能拿出與我拿的一樣多的人民幣嗎?(1元=10角)

  我用一個小動畫來引入,牛伯伯發紅包給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張一角的,小兔是1張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問學生你有什么想說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從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張5元能換幾張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樣換?50元呢?

  5.現在你能幫助王麗數出存錢罐中的錢嗎?把它寫在統計表中。

  (6張1元=6元、2張5角=1元、5張2角=1元、10張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來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3

  《認識人民幣》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6——4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購物活動,學生初步體會到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3、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100以內數的認識及已知道用錢才能買到東西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接下來學習&sh;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打下基礎。

  學習者特征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正處于以直觀形象為主向抽象思維發展的初期,注意規律則是以無意注意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時間短。

  教學策略選擇:

  依據《新標準》中:“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理念,及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好奇心強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觀演示、引導點撥、啟發談活法等展開教學。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因此,學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為主,觀察、比較、操作、小組合作法為輔等多種學法相結合,借助多媒體,通過學生的看、思、試、說等多感官協調參于到學習中。

  媒體選擇和運用:

  多媒體、音樂、文字補充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綠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們為即將舉行的聯歡會而忙著……羊村長要發東西獎勵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鉛筆、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長難住了。)

  1、談話:每只小羊要的東西都不一樣,該發什么好呢?

  2、交流錢在生活中的'用處。

  3、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這樣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很快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為新課的探究**了動力!

  二、 自主探究、引導點撥

  (一) 認識人民幣

  1、 元、角、分

  1) 小組合作:拿出學具人民幣,把你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小組同學聽,并說說你是怎么認的?

  2) 人民幣單位:元

  3) 愛護人民幣教育

 。ㄩW動人民幣左上角的國徽)

  4) 介紹人民幣的種類:新幣、舊幣、紙幣、硬幣。

 。ǔ鍪静煌1元)

  5) 單位:角

 。 出示紙幣1元和1角各一張:這張紙幣上也有數字1,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認整套人民幣:誰還想當小老師,上臺介紹你所認識的人民幣?

 。ǔ鍪菊兹嗣駧牛

  7) 單位:分

  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面額太小了,現在幾乎都不用。

  8) 小結認的方法:我們在認人民幣時,不但可以看圖案、形狀、大小、還可以看數字,更重要的是別忘了數字后面的單位。

  2、 分一分

  1) 小組合作:把桌面上這些亂亂的人民幣分類擺放。

  2) 多媒體展示交流

  3) 小結:可以按紙幣、硬幣分;也可以按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來分……

  [整個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做數學”的教學理念,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1、認識1元=10角

 。ǔ鍪:羊村長給每只小羊都發了個紅包,沸羊羊很得意——紅包里有很多張;美羊羊很傷心——只有一張。)

  師:沸羊羊的紅包里一共有幾張這樣的1角呢?全班大聲地數出來……(閃動10張1角)

  師:10角就是1元,原來1元和10角同樣多。咱們安慰安慰美羊羊。(板書:1元=10角)

  2、1元=(2)張5角

  師:暖羊羊也有一個1元的紅包。咱們來看看——這是一張5角,一共有幾張這樣的5角?為什么?(出示2張5角)

  3、1元=(5)張2角

  師:美羊羊也有1元錢的紅包,瞧瞧吧——這是一張2角,一共有幾張這樣的2角?為什么?(出示5張2角)

  4、1角=(10)分

  5、小結。

  [充分利用多媒體可動可靜的功效,使學生投入了積極的情感,主動參與,自主領悟,不著痕跡地掌握了學習的重點。]

  三、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ǔ鍪竟涓83校呵疲衽_的商品可好了——練習本1元、橡皮1角、鉛筆2角、尺子的價格怎么沒標上?)

  1、 猜尺子的價格:買一本練習本的價格可以買兩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錢?

  2、 思考:喜羊羊想買一把尺子,該怎么拿5角錢,有幾種拿法?

  3、 匯報展示:一張或一枚5角、5張1角、3張1角和1張2角、2張2角和1張1角四種拿法。

  4、 1元錢能買什么?怎么買?

  師:剛才買的都是同一種物品,如果要買不同的物品還可怎么買?

  5、 模擬購物:學做小買賣

  1) 活動要求:小組合作 兩個組長當營業員,其余的組員當顧客。一個營業員負責賣東西,一個負責收錢、找錢。文明購物 互相交流

  2) 小組活動

  3) 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展示:你買什么?是怎么付錢的?清點一共賣了多少錢?

  6、 買這四樣物品,2元夠嗎?為什么?

  7、 小結

  【整個練習的設計集趣味性、應用性、層次性于一體,又符合低年級游戲教學的特點,使學生獲得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達到我“樂意學”的境界!

  四、暢談收獲、延伸課外

  1、 這節課玩得開心嗎?說說有什么收獲?

  2、 利用星期天,請爸爸媽媽帶你們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如果需要的話,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親自去買一買,好嗎?

  【這樣,既便于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把所學知識延伸課外,體現“從生活中來,又回歸生活中去”的教學新理念!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小面值人民幣,能準確識別小面值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養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及人民幣在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培養學生愛護人民幣,節約用錢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認識較小面值的人民幣

  三、教學難點

  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民幣學具

  五、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ǘ┳灾鲄⑴c,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

  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

  2、認識人民幣

 。1)將桌面上的人民幣學具拿出來,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同桌內交流,看誰認得多。

 。2)全班內匯報,能認出你們信封里的人民幣嗎?那老師抽幾張人民幣給你們認認怎么樣?先把你們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課件出示1元紙幣)

  生1:一元

  師:咦,你是怎么認出來是1元呢?

  生1:人民幣的中間有數字“1”。

  生2:數字“1”的下面還有寫“壹圓”

  師:這個是大寫的漢字“壹”,當然還有“貳伍拾”。人民幣上的“圓”字,我們一般寫作這個“元”(板書:元)

  師:這個又是多少錢呢?(課件再分別出示硬幣1元)

  師:看仔細了,這里還有一枚1元硬幣(課件出示1角的硬幣)

  生反駁(比較1元和1角的硬幣)

  師小結:我們不僅可以從顏色和圖案來認識人民幣,更重要的是通過看數字和漢字來認識人民幣。

  隨后出示5角硬幣紙幣

  1分2分5分最后這三個硬幣,現在已經很少人用。以前,用這3個硬幣可以買糖吃,現在連最便宜的1顆糖都買不到了。

  [教學意圖:充分利用學生購物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發揮學生在認識人民幣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面值在1元以內的各種人民幣。]

  3、整理分類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幾種面值的人民幣,你們能把你們桌上的人民幣學具分分類嗎?可以跟同桌說一說,討論一下你的分類方法。(生討論)

  生1:元的分成一類,角的分成一類,分的分成一類。(出示課件)

  師:太厲害了,誰聽清楚他的分類方法了?(讓學生重復說,并板書)

  師:其實啊,元、角、分就是我們人民幣的單位。(板書單位)

  幾元的單位是…幾角的單位是…幾分的單位是…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分類方法?

  生2:紙幣分一類,硬幣分一類(出示課件)

  師:真棒,紙做的人民幣叫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師:還有其他分類方法嗎?

  生3:把有數字1的分一類,把有數字2的分一類,把有數字5的分一類。(課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引導)師:人民幣中有數字3嗎?有數字4嗎?有數字6嗎?生:沒有

  4、發現國徽,愛護人民幣

  師:看來這個是人民幣的一個特點呢。我們再來看看,有沒有發現每張人民幣上都有1個共同的標記?(課件用紅線圈出)知道這個標記是什么嗎?

  生:國徽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熱愛祖國就要愛護好人民幣,誰能說說我們要怎樣愛護好它呢?

  生:不能隨意損壞它,不亂涂亂畫或折疊

  藍貓有個小建議給大家:我們可以把家長給我們的壓歲錢和零花錢存起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比如說買好書、買學習用品、獻愛心、存銀行等。我們要從小養成不亂花錢,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意圖:有效的組織學生間的互動學習,既發揮了學生的才智,宣揚了學生的個性,又培養了同學之間的協作學習意識。此環節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國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標志。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

  5、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藍貓給同學們提了個好建議,但是最近文具店遇到一個困難,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嗎?他想把這些錢換成1角的硬幣。

  2角錢紙幣換成1角錢硬幣,可以換幾枚?誰愿意跟它換?

  他還想用5角錢換1角錢硬幣?1元錢呢(請3個同學換)

  謝謝熱心的同學們。剛才1元錢可以換幾個1角錢,所以,1元=()角,反過來,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關系,如果你想買藍貓文具店里的1支1元錢的鉛筆,你準備怎么付?

  2張5角10張1角5張2角8張1角和1張2角。

  小結:不管用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來付錢,付的總數合起來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誰能試著猜猜角和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1角=()分,反過來,10分也等于()角

  [教學意圖:通過“換幣活動”,幫助學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聯想到角與分之間的進率也是10,使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運用,拓展問題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區分不同的單位,再按單位分別數出錢數來,然后合起來。

  (四)回顧整理,升華認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46到55頁。學習了解人民幣的貨幣單位——元、角和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各種面額的人民幣紙幣和硬幣,并能夠理解商品的價格標示,具備進行簡單計算的能力。請修改上述內容并回復中文。

  教學結構如下: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在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問題。

  4、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三、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四、教學難點:

  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五、教學建議:

  1、為學生提供本單元學習用的模擬錢幣。

  2、設計好學生的實踐活動。

  3、關于物品單價的教學。讓學生知道:

  (1)單價中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幾元,小數點右邊的第一個數表示幾角。

  (2)物品價格用這種方法表示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交流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它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六、教材編寫特點:

  1、突出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學習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教學。

  4、增加認識物品價格的教學。

  5、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七、課時安排:4課時

  課題一 認識人民幣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6~48頁,練習九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能較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課件;學生:人民幣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購物圖和乘車購票圖: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購物要花費金錢,乘坐公交需要支付車費......金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本次課程將帶領大家學習與金錢有關的知識。

  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2、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

  3、展示第3張圖片,請回答以下問題:“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儲蓄的目的是什么?”“你自己有零花錢嗎?”“你是否養成了儲蓄的習慣?”

  今天,老師請來了兩個小朋友——小文和小明。他們想要評選出我們班學習最優秀的同學!

  二、探究新知:

  1、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1)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賲^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分別出示新版和舊版的10元人民幣: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的?

  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它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②區別紙幣和硬幣:以5角為例。

  分別出示5角的紙幣和硬幣: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的?

  這兩個5角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出示5角硬幣:背面有什么?

  國徽是象征我們國家的特殊標志。在許多人民幣上,我們也能看到國徽的存在。因此,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它,不應故意毀損。

 、劢處熑我獬鍪疽粡埓箢~人民幣,讓學生說一說面值是多少?

  2、學習例1。

  (1)每個學生先將課前準備的模擬人民幣進行分類,然后在小組交流各自的分類方法。

 。2)教師展示:

 、傧日故疽栽獮閱挝坏娜嗣駧牛ò磸男〉酱笈帕校;

 、谠谡故疽越俏粏挝坏娜嗣駧;

 、圩詈笳故疽苑譃閱挝坏娜嗣駧。

 。3)說一說:還可以按什么分類?(質地,數的大小,新舊版)

 。4)請學生數一數各類面值的紙幣有多少張,比一比哪種面值的紙幣數量最多?哪種面值的紙幣數量最少?

 。5)人民幣的10元、50元和100元面額的幣值是不同的。10元的人民幣以綠色為主色調,正面圖案為毛澤東頭像,在背面有一幅美麗的鄉村風景圖。50元人民幣以黃色為主色調,正面圖案為毛澤東頭像,背面則展示了一幅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圖景。而100元人民幣的主色調是紅色,正面同樣是毛澤東頭像,背面展示了一個傳統的中國園林景觀。此外,這些人民幣的尺寸和紋理也有所差異,方便人們識別和區分不同面額的紙幣。

 。6)說一說幾種硬幣的面值,想一想這些面值的錢幣為什么要做成硬幣。

 。7)觀察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教師說明: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叫做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學習例2。

  (1)師生做換錢游戲。

 、俳處煶鍪疽粡2角幣,并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2角幣,應用幾個?

  ②教師出示一張5角幣,并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5角幣,應用幾個?

  ③學生在例2中上面兩題的空白位置上填數。

 。2)繼續做換錢游戲。

 、俳處熍e起一枚面額為1元的硬幣,向學生們提問:“請問,你們覺得需要拿多少個1角的`硬幣才能兌換成我手中的這枚1元硬幣呢?”

  ②學生在自己在桌上先擺出1個1元的硬幣(或紙幣)?,再擺出與1元等價的10個1角硬幣。

  (3)教師出示:

  三、練習

  1、做一做:

 。1)第1題:通過組織換錢游戲,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人民幣的單位元和角,以及它們之間的十進關系。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第2題:通過模擬購物活動,讓學生深入理解“1元=10角”的兌換比例,同時通過了解不同商品的價格,體驗1元的真實購買力。

  2、完成練習九1——4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課后小記:

  課題二 認識人民幣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9頁,練習九5~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并知道1角=10分。

  2、能較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能較熟練地進行人民幣地等值交換。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學生: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元 = ( )角

  2、學生同位做換錢游戲:

  (1)用1元的可以換幾個2角的?

 。2)用五角的可以換幾個2角的和幾個1角的?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3。

 。1)教師和學生做換錢游戲。

  教師拿出一張2元的人民幣、一張5元的人民幣和一張10元的人民幣,并向學生提問:“如果要用面值為1元的人民幣與我兌換,你認為需要給我幾張1元的人民幣?”。

  請一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結果,并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考慮到2元紙幣中有兩張1元紙幣,為了湊成這個面額,我選擇使用兩張1元紙幣來完成。

 。2)教師拿出一些面值為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要求學生用面值為10元的人民幣與教師進行兌換。

  請描述一下兌換20元的思路。

 。3)學生根據自己的操作在書上填寫例3,全班一起訂正。

  (4)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值為“元”的人民幣是使用率最高的貨幣單位。

  2、學習例4。

 。1)請學生在桌面上擺出一些硬幣或紙幣,然后進行一個換錢游戲:1元可以兌換多少個1分的硬幣。

  (2)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3)教師板書:

  三、練習:

  1、做一做:

  2、完成練習九5~7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作業布置:

  請回到自己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對練習九第8題中提到的物品進行價錢調查,并將所得數據填寫在課本上。

  板書設計:認識人民幣

  課后小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6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46~49頁認識人民幣

  二、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讓一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上本節課之前,我對幾個學生進行了了解,發現:1、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意識是有的;2、學生平時購物大多是由家長帶領下去超市,因此學生大都會看商品價格標簽,但卻不會付錢;平時對小面額的人民幣接觸較多,對大面額的人民幣感覺比較陌生。結合本課時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培養學生的購物能力。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社會實踐能力。

  3、情感和態度:體驗人民幣在社會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樂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針對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的特征,本節課主要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加強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2、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

  教學環境設計:

  1、每組一套第四、五版的人民幣,每人一袋若干面值的人民幣。

  2、課件一個,旺仔小饅頭等實物若干。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ㄒ唬┏鍪颈拘R恢芮啊按壬埔蝗站琛被顒拥恼掌

  師:小朋友們,這些照片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師:是呀,這是我們學校前不久組織的“慈善一日捐”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大家紛紛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捐出了--?

  師:錢也叫貨幣。誰知道我們國家的貨幣叫什么?

  師:對,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

  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導入新課,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習興趣。

  二、人民幣的初步認識

  (一)情境設置:

  小明也是個非常有愛心的孩子。募捐前一天,他拿出了儲蓄罐,想數一數自己攢了多少錢。

  (放錄像:小明倒出儲蓄罐里的錢,拿出一元硬幣,說:咦!這是多少錢?)

 。ǘ┱J識1元

  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看的?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辨認方法。

  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看字樣、顏色、圖案等辨別人民幣。

 。ㄈ┏踝R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現在我們國家流通的是第四、第五版的人民幣。請在小組里認一認這些人民幣,不認識的可以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ㄋ模┻M一步認識人民幣

  1、師:這些人民幣就這樣放在桌上有點亂,怎么辦?我們把這些人民幣分類整理,好嗎?

  2、小組活動

  3、匯報分類情況

  教師相機介紹: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

  提問: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

  與其一張一張地認識人民幣,還不如教給學生辨認人民幣的方法,可謂“授人于魚不如授人于漁”也。

  大多數學生是根據人民幣的字樣辨認它的面值。因為學生對大面額的人民幣接觸不多,假如字樣被遮住就不知道它的面值了。所以這一環節應該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觀察、發現、交流,從人民幣的字樣、圖案、顏色、大小等方面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后還可設計練習鞏固人民幣的認識。

  從分類中認識紙幣、硬幣,引出元、角、分,十分自然。

  三、人民幣的兌換、進率

 。ㄒ唬┣榫吃O置:

  (放錄像)小明:謝謝大家幫我認識了人民幣,我想把這些人民幣都捐出去。可是,把這么多零錢帶到學校很不方便,怎么辦呢?

  生1:把儲蓄罐帶到學校去。

  生2:那也不方便,還不如去媽媽那兒把零錢給換了。

  師:是呀,小明也是這么想的。那么小明和他媽媽會怎樣換錢呢?請你和你的同桌同學演一演。

  (二)生分角色活動

 。ㄈ⿴熒硌

  在表演中引出1元=10角

  情境的設置,既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兌換的意義,又能使學生在分角色活動中對元、角、分的進率有了初步認識。師生表演更是把這一活動推進了高潮,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進率。

  四、實踐活動

 。ㄒ唬w驗人民幣的功能

  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用過人民幣嗎?用人民幣干什么?

  生:買東西。

  師:老師這兒有旺仔小饅頭,一元錢一包。誰想買?

 。ń處熞龑W生用不同方法付錢。)

  師:一元錢還能買什么?

 。ǘB透思想品德教育

  用錢能買來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可有的小朋友卻把錢一分一分、一角一角的存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自由猜測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懂事,知道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節約用錢,把錢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在這次“慈善一日捐”活動中,我們學校的一些班級就組織了有意義的義賣活動,把義賣所得的錢捐獻出來。下面,我們也來做“義賣”游戲好嗎?

 。ㄈ┙M織義賣游戲,在游戲中結束這一課。

  購物這一環節體現了人民幣的功能,學生用不同方法付錢,既是對人民幣的再次識別,又是對人民幣進率的進一步鞏固。

  在游戲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充分的發揮、充分交流的空間,在生生之間的交流中,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多種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精彩片段:

  片段一:人民幣的兌換、進率

  1、情境設置:

 。ǚ配浵瘢┬∶鳎褐x謝大家幫我認識了人民幣,我想把這些人民幣都捐出去。可是,把這么多零錢帶到學校很不方便,怎么辦呢?

  生1:把儲蓄罐帶到學校去。

  生2:那也不方便,還不如去媽媽那兒把零錢給換了。

  師:是呀,小明也是這么想的。那么小明和他媽媽會怎樣換錢呢?請你和你的同桌同學演一演。

  2、生分角色活動

  3、師生表演

  師:我也想演媽媽,誰來演小明?

  表演:

  生:媽媽,我想用這些錢換一角。

  師:這些錢是多少?

  生:是10個一分。

  師:10個一分能換1個一角?角和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10個一分就是一角。

  師:也就是說,1角和10分......?

  生:1角和10分相等。(師板書:1角=10分)

  生:媽媽,我想用5個2角換1元。

  師:5個2角能換1元?

  生:對呀。你看,2角加2角是4角,4角加4角是8角,8角再加2角是10角。10角是一元。

  師:你真能干,知道一元等于10角。(師板書:1元=10角)

  片段二:愛惜人民幣的思想品德教育

  師:是的,用錢能買來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可有的小朋友卻把錢一分一分、一角一角的存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生1:如果我們把錢存起來,長大后可以給爸爸媽媽買衣服

  師:你真有孝心。

  生2:我們把錢存起來,可以捐給“希望工程”

  師:你真有愛心。

  生3:如果我們把錢存起來,以后讀大學還可以自己付學費

  師:小朋友們真懂事,知道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節約用錢,把錢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教后反思:

  這一節課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設置情境,通過分類活動、換錢活動、購物游戲三個實踐活動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體會到人民幣的功能,同時滲透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本節課的設計,以下兩方面體現較好:

  1、情境教學使整節課環環相扣

  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也一再強調數學的素材要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應用于生活。本節課的情境來自學生一周前剛親身經歷過的“慈善一日捐”活動,以“小明”在這一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主線,把整節課編成了一個故事,把知識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學生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看得專心、聽得仔細、做得投入、合作得愉快。真正體現了以積極的情感投入,極大地調動思維的活動。

  2、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變“教”為“導”,整個活動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充當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組織者。教學過程始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課堂上大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踐、交流、討論等多樣化的形式中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知識,將新知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網絡,不僅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兩點:

  1、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小組活動時,學生聚在一起,三三兩兩地你問我答,學習氛圍非常濃厚。穿梭在孩子中間,我非常滿意,覺得將“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新理念運用得比較成功。但隨著課時的延續,我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孩子對被遮住數字的人民幣辨認有困難。原因可能是在小組活動中,大部分學生只是根據人民幣上的文字、數字讀出它的面值,沒有認真觀察人民幣的顏色、圖案、大小等因素,而我沒有及時給予點撥?梢,合作學習不是放任自流,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有時要做必要的點撥,以保障學生活動的有效性。

  2、關于教學內容

  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直接經驗。這節課中,我發現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如果我在課前能對各個層面的學生知識起點進行充分的調查,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參,也許還可以把這節課的內容拓寬一些,上得有深度一些,更有數學味一些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6——48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懂得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教學準備: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圖片、實物,課件。

  設計思路: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本課學習過程緊密結合學生生活體驗,設計學生熟悉的與感興趣的具體生活活動情境,開展開放的數學活動,實施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知人民幣。

  1、教師講故事:星期天,聰聰來到書店,發現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故事書,準備買,但一摸口袋后馬上回家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沒帶錢)

  2、師:同學們知道生活中錢能干什么嗎?你用過錢嗎?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引導: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比一比,看誰學到的本領多。

  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探究新知,認識人民幣。

  1、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A、師: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人民幣,把你認識的人民幣的面值讀給小組同學聽,不認識的在小組里研究一下,小組無法解決的,等會兒拿到上面來,我們一起來討論。

  B、學生匯報所見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小組之間互相補充。

  設問:你是怎樣認人民幣的,能否舉例說說?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對,我們看人民幣上的數和數后面的單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認識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貳)、一(壹)、元(圓)角、分。

  為什么要設置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學生討論得知是為了使用方便。說說用一角的人民幣去買一臺彩電會怎么樣?用100元錢去買一支鉛筆呢?

  C、搶答比賽:課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生辨認。

  2、分類排列,進一步認識人民幣。

  A、師:這么多的人民幣放在一起,多么的亂,大家能否把它們分類排列好,請大家在小組里完成,并貼在硬板紙上。

  B、展示學生分類排列的情況,并說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幣分成元、角、分三類,每一類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好(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這些人民幣按順序讀一讀。

  想想說說:平時那些人民幣用的比較多,那些用的比較少?

  方法二:把人民幣分成紙幣和硬幣兩類。

  想想說說:紙幣和硬幣各有什么優點?

  方法三:按新版和舊版分成兩類。(不必過分強調這種分法。)

  C、思考:把人民幣進行分類有什么作用?

  3、換錢游戲,理解人民幣之間的聯系。

  A、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那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來做一個換錢游戲,好嗎?

  一張2角可以換個一角。

  一張5角可以換個一角。

  小朋友動手換一換吧。

  活動形式:2人一組,可以左右兩人,也可以是前后兩人。

  反饋:請兩組上前表演。

  B、情景對話:兩個學生上來表演。(取名:明明和聰聰)

  明明:“你手里拿著什么,干什么去?”

  聰聰:(攤開手,有一堆硬幣)“我拿10個1角錢去買一把尺!

  明明;“你拿這么多一角錢,丟了一個多可惜啊?”

  聰聰;“那怎么辦,誰來幫幫我?”

  請大家幫助一下,想個好辦法。

  聰聰:“謝謝大家,我現在知道了。1元可以換10個1角錢。”

  1元=10角(板書) 課件演示

  課間休息,聽一段節奏歡快的音樂。

  三、實踐活動,應用人民幣。

  1、活動一:我錢換你錢。

  A、一學生高舉一張1元紙幣,對大家說:我想把1元換成2角,誰能幫助我?

  在其它同學的幫助下,這位同學得到了5張2角。同時謝謝大家!

  B、拿到剛才1元的同學,對大家說:我想把1元換成5角,誰能幫幫我?

  在大家的幫助下,這位同學的要求也得到了滿足。謝謝大家!

  C、老師舉起5角錢,對大家說:我想把這張5角錢換成一角或者2角,誰能幫幫我?

  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了老師的問題。老師謝謝大家!

  2、活動二:我錢買你物。

  課件出示一些商品的價格。(鉛筆2角;紐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討論:一元錢能買什么?

  教師:一元錢雖然不多,但如果我們合理安排,也會有很大用處。老師希望小朋友在平時要節約用錢,合理用錢。

  四、課堂回顧,課后延伸。

  師:我們這節課玩得高興,還學到了很多知識,說說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你把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8

  設計背景

  幼兒認識簡單的人民幣并有買小零食的經歷。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2、知道人民幣基本的貨幣單位元、角、分及人民幣的簡單換算關系。

  重點難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活動準備

  1、字卡元、角、分。

  2、每個幼兒自帶不同面值的人民幣4~5張,教師自帶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若干。游戲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點名問小朋友他們的新衣服怎么來的,教室里的電視怎么來的等,讓幼兒知道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無法生活的。既然我們離不開錢,(錢在我們中國叫人民幣)離不開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

  二、認識人民幣

  1、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人民幣介紹。

  2、教師介紹自己帶來的人民幣把它隨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師請幼兒給人民幣分成幾家,按元,角,分分好貼在黑板上,師幼總結它們各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分別是:元、角、分。相繼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戲:買東西

  幼兒扮演老板和買東西的人,去買東西沒用完錢,應該補回來,引出元、角、分的簡單換算,教師介紹元、角、分的換算關系讓幼兒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戲活動

  玩法: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聽教師的指令拿相應面值的游戲幣。如:教師說8元,幼兒可以拿1個5元,1個2元、1個1元。還可以拿4個2元等?茨慕M幼兒能最快拿出來。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中幼兒很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在活動中一直表揚和鼓勵幼兒,讓幼兒在認識人民幣時很認真。做游戲時,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本節課主要教學認識1元以內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及其進率。教材通過呈現商場購物的情境,喚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于看到人民幣、使用人民幣的相關經驗,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通過換幣、取幣、模擬購物等活動,為學生創造了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等活動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一元以下人民幣

  難點:知道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

  設計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課擬體現以上的教學理念。由于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都有簡單的購物經驗,因此本課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購物情景引入,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親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設計思路

  這節課整體構思為三個主要環節。首先,從學生較為熟悉的購物情景引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其次,安排學生集體購物,多次安排取幣、付幣,學生體會到付幣方案的多樣化,訓練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并逐步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抽象出1元=10角,并類推出1角=10分。最后,組織“小小商店”購物活動,通過由易到難的三次活動,使學生親自體驗如何使用人民幣,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態度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角、2角、5角、1元紙幣和硬幣若干

  學具:每小組(4人一組)準備一個紅紙袋,袋中至少有1角紙幣10張,2角紙幣5張,1元只比1張。每個學生個準備1角、2角、5角、1元的紙幣或硬幣各1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圖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超市買東西)

  師:買東西必須要帶上什么呢?(錢)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錢,如買東西、坐車等。世界上每個國家的錢都不一樣,有那個同學知道我們國家使用的錢叫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我們國家的錢——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探索新知、加深理解

 。ㄒ唬┱J一認

  導語: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人民幣拿出來認一認,想一想,你是怎樣認出來的?

  1、自由認一認

  2、認識1元、1角、1分

  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

  (1)課件分別出示1元、1角、1分的紙幣、硬幣,引導學生說出特征。(指導看阿拉伯數字以及票面顏色)。

 。2)分別認識單位元、角、分(板書)

  3、認識硬幣、紙幣

  你還認識哪些人民幣,學生交流,師出示相應課件,注意引導學生看單位,說出紙幣、硬幣。

  4、引導學看“國徽”,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國徽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人民幣。

  質疑:怎樣愛護人民幣呢?(不亂涂亂畫,不把紙幣弄皺,不撕扯、亂扔,破了要及時修補)。

  (二)分一分

  1、出示課件B: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人民幣,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1)快速一齊認一認。

  (2)你能給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2、獨立思考,指名回答。(根據學生回答,師展示課件——單位分類,按制作材料分類)

  3、說明:分幣和2角的人民幣現在已經很少用到它了。

  (三)連一連

  導語:剛才我們認識了好多人民幣,現在我們一起去超市看看物品價格吧!完成P69想想做做第1題(提醒學生不要把線連到人民幣上,要愛護人民幣)。

  1、生自由連。

  2、課件展示,集體交流。

 。ㄋ模⿲W習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1、學習1元=10角

 。1)設置情境:小明想買這1元錢的書,可是他遇到難了,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吧。ǔ鍪菊n件)

 。2)讀一讀問題:買1本書1元錢,我用10個1角錢夠嗎?(學生猜一猜)

 。3)(出示課件)數一數,記一記。

  伸出手指準備,跟老師數一數,適時提問。1元=()角得出:1元= 10角,依次推出1角= 10分。

  三、生活應用

  1、試一試

  導語:今天,老師也帶1元錢(出示1元紙幣)到超市買東西,可是我想反它換成用角作單位的零錢,同學們愿意幫助老師嗎?

 。1)提問:1元可以換成幾個5角?(出示5角紙幣)

  獨立思考回答,說說為什么?(強調1元=10角,出示課件,幾角和幾角加起來要等于10角)

 。2)還可以怎樣換呢?(適當提示)

  a。小組合作,師巡加指導。(擺一擺,算一算,比一比誰的辦法多)b。指名交流(生說,老師出示相應的人民幣,如果時間允許可讓學生上臺展示)

  2、買一買

  導語: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老師把小小超市開到咱們教室里來了(在黑板上貼上4種文具)。

 。1)現在請你們想一想,1元錢可以買哪些物品呢?

  a。獨立思考,指名交流,適時質疑:夠嗎?為什么?可以買一件,也可以買兩件,適時質疑:應找回多少錢?

  b。質疑:買三件可以嗎?為什么?

 。2)買一買

  小朋友們想不想到我們超市里來買東西呀?

  a。購物應該注意些什么?(說文明話:謝謝,我想買XX,再見等)

  b。招聘售貨員:說說怎樣才能當好售貨員?(態度要和藹,面帶微笑,如:請問,你想買什么?)

  c。購物活動:要求帶1元錢(質疑:應找回多少錢?)

  師: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會兒工夫,東西全賣光了,我來看一看,一共賣了多少錢?(請售貨員先數一數,再帶著下面學生一起數)

 。3)節約用錢教育:錢的用處可真大,除了用它購物之外,還可以干什么?對,存起來,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用這些錢去支援貧困地區和災區,上次我們就為西南災區還奉獻愛心,真了不起。

  四、課堂小結

  根據板書引導學生說說今天到超市里去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拓展

  看老師這里有一塊手表,要25元錢,如果一元一元地付,要付多少張?那多麻煩,其實,還有許多比一元大的人民幣,同學們,放學后請你們回家認一認吧!

  六、板書設計

  識人民幣

  分:1分、2分、5分

  角:1角、2角、5角

  1角=10分

  元:1元

  1元=10角

  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得比較好。第一,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較好。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人民幣的方法和使用經驗,因此本課教學我注重了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開教學,在學生已有生活知識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使學生自主探究識別人民幣的方法,教師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歸納,從而使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個清晰、系統的認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50~51頁,練習九第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在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問題。

  3、通過參與購物活動,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和商品交換中的重要性與功能,并培養他們珍惜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

  統一單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學生: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上兩節課所認識的人民幣學生辨認。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6。

 。1)請學生拿出1張1元的紙幣或者4個1元的硬幣和2個1角的硬幣,請學生計算并告訴我這是多少錢。學生可以在桌上擺出1元2角的組合來表示答案。

 。2)教師問道:“如果有1元2角,那么它等于多少個角呢?”學生們動手拿出自己的教具"1元2角"進行操作和思考,并與同桌一起交流。他們分別演示了他們的操作過程。

 。3)教師進一步發問:“如果我們不使用計算器或學具,你們有什么方法能夠確定1元2角等于多少角?”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抽象出一般的解決方法:我們知道1元等于10角,那么1元2角可以看作是10角再加上2角,所以等于12角。

  (4)引導學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讓學生理解10角是1元,還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第1題。

  2、學習例6。

 。1)老師拿出了四個不同的物品,并明顯標出了它們的價格:0.50元、2.00元、1.20元和35.90元。老師問:“這些價格分別表示這些物品的什么?它們又分別表示多少元多少角錢?”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上臺說討論的結果。

 。3)引導學生理解物品單價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小數點左邊的`數來確定是幾元,觀察小數點右邊的第一個數字來確定是幾角,觀察第二個數字來確定是幾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理解和記憶物品的單價。

 。4)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第2題。

  3、學習例7。

 。1)編造童話情境:小兔和小鳥一起建造了一個精美的花園。小兔想為小鳥準備一個特別的禮物,來感謝它一直以來的辛勤勞動。小兔想到了買兩個漂亮的氣球作為禮物。他們來到了一個巨大的氣球商店,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氣球。小兔看見了三種非常美麗的氣球(分別編號為1、2、3號),他在糾結應該選擇哪兩個氣球。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助小兔選購氣球嗎?請回復你們的選擇。

 。2)學生和小兔一起認識每種氣球的價錢。

 。3)引導學生由無序選擇信息到學習有序選擇信息。

 、僬垖W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幫助小兔選購氣球。每個小組可以選擇多種氣球,下面是幾種選法及其結果:1。 小組A選擇了5個紅色氣球、3個藍色氣球和2個黃色氣球。算式:5 + 3 + 2 = 10.2。 小組B選擇了4個綠色氣球和6個紫色氣球。算式:4 + 6 = 10.3。 小組C選擇了7個橙色氣球和3個粉色氣球。算式:7 + 3 = 10。這樣,小兔可以從上述選法中選擇任意一種或組合來購買氣球。

 、诟鱾小組將展示他們自己的選擇方案和結果,這些展示基本上是無序的。我們鼓勵那些提供了多個方案的小組,并讓學生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③引導學生將無序的選擇過程引入有序。教學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慮所選兩個氣球是不一樣的,這樣有3種選法。

  出示:

  每種選法的結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慮所選兩個氣球是一樣的,這樣也有3種選法。每種選法結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茏寣W生探討:如何有條理地選擇氣球。加強上述有序選擇過程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在討論中培養有序思維。

 。4)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名板演訂正。

 三、練習:

  練習九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四、小調查:

  回到家后,我決定調查一下身邊熟悉的商品價格。我選擇了至少調查3種商品。首先,我想知道這些商品是如何標價的?其次,我想了解它們各自的價格是多少?

  五、小結:

  這些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東西?

  作業布置:把調查的結果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簡單的計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課后小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1

  課 題

  買衣服——認識人民幣(二)

  主備教師

  張瑋

  使用教師

  代金霞

  參加人員

  一年組全體教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多種大面額的人民幣及其換算關系。

  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幣值。

  能力目標:

  在購物活動中,能靈活地選擇不同幣值的人民幣。

  情感目標:

  了解儲蓄的功能,養成存錢的習慣。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許多小朋友都要買一些新衣服。今天,我們就到服裝商店去看一看。

  (課件出示服裝店的場景,畫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裝和價錢:上衣59元,褲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連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褲32元。)

  瞧,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這家商店的售貨員,怎樣介紹你的商品呢?誰來試一試?

  二、活動一:認一認

  1、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衣服呢?(付錢)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人民幣,用它們來付錢,可以嗎?(太麻煩了!)

  2、我們該怎么付錢呢?(用面額比較大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教師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模型。)

  3、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錢你認識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4、誰有好辦法把他們記住?(數字、顏色、圖案,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5、教師拿出一張舊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把舊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給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別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錢能干什么嗎?課下可以再調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動二:買衣服

  1、這些人民幣我們都認識了,現在我們可以用它們買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看清它的價格,想一想你怎樣付錢呢?

  2、學生匯報,借機發問:大家幫他想一想,還有別的拿法嗎?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衣服,老師也想挑選,我想買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我有100元,大家幫我估計一下,這些錢夠不夠呢?我應該怎樣付錢呢?

  4、謝謝這位同學幫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將來成為一名售貨員,會很出色的,F在,請大家再為你的爸爸媽媽,或者是好朋友選一件衣服,加上剛才你選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你打算怎樣付錢?

  5、現在把學具中的錢準備好。利用學具盒里的錢來購物。遇到困難了嗎?(沒有零錢。)怎么辦?(找錢)

  (這里有意安排一個困難,學具里并沒有小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們很快就發現如果想準備出正好的錢比較困難,這樣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個環節。)

  現在請大家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售貨員,一人扮演顧客,來買剛才挑選的兩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對錢。

  四、活動三:換錢

  1、剛才大家當售貨員都很成功,不過,為了買東西方便,通常大家會把錢換一換,這里有一張100元,如果想換成10元的,怎么辦?

  還有別的換法嗎?

  3、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5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4、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1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五、數學故事

  六、總結,今天回家購物,寫一篇數學日記。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2

  走進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60~62頁,認識人民幣。教材通過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買玩具的畫面,使學生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先認識1元、1角、1分三種人民幣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認識5角幣、2角幣、5分幣、2分幣。1元以內的人民幣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這些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但這些認識又是較零星、散亂的。教學時,教師應多次安排換幣、付幣、取幣、找幣等活動,通過現場購物,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機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方面的教育。

  目標預設

  1、讓學生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并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

  2、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換幣、取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模擬購物,使學生初步認識商品有標價,感知購物的過程。

  4、使學生學會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導學設計

  1、教學重難點: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教具準備:課件、電教設備、小面值的人民幣、商品。

  3、學具準備:小錢箱、小面值的人民幣。

  4、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導入:星期天小明和幾個小朋友走到一個商店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小明購物情景)

  問:我們知道了小明去商店干什么?(買手表)小朋友自己有沒有去買過東西呢?你們都用什么來買的呢?(錢)對了,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人民幣。(板課題,齊讀兩遍。)

  二、自主學習,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

  師:老師讓大家準備了各種1元以內的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它們嗎?誰能拿出你認識的人民幣,把它介紹給全班同學?

  請生拿,師實物投影。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在這過程中師介紹人民幣有硬幣和紙幣兩種,并說明1分是面值中最小的人民幣。)

  師小結:剛幾位小朋友介紹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現的也很好,拿的很準確。我們知道人民幣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到它,所以大家應愛護它,不要隨意折疊,更不要涂抹和撕毀,你們能做到嗎?

  2、拿一拿。

  師:小朋友認識了人民幣,那老師手里有幾樣東西,看看上面的價格,你能拿出相應的人民幣嗎?比一比誰拿的又對又快。

  出示:一盒火柴1角、一塊糖2角、一塊橡皮3角、

  一根直尺5角(想想有不同的拿法嗎?同桌討論,師電腦演示想想做做3)

  一張郵票需8角,怎么付?(電腦出示想想做做4)比較哪種拿法最簡便?

  3、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小學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講的這么熱鬧,忘了小明剛才要買手表的事,我們再去看看吧。(電腦再次出現小明購手表情景)

  師:如果你買,你能拿出最簡便的拿法嗎?(1元紙幣或1元硬幣)

  如果只用1角的,怎么拿?(拿10個1角,請生1角1角的數到10角)

  如果只用2角的,怎么拿?(請生2角2角的數到10角)

  如果只用5角的,又該怎么拿?(數到10角)

  師小結:1元的拿法有很多,但不論哪種拿法都是拿了幾角?(10角)所以我們可以得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1元=10角

  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出示:1角=( )分

  小組討論,得出1角=10分。(齊讀兩式)

  4、合幣訓練。(教材第6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師實物投影: 問合起來( )角( )分、( )元( )角。

  三、模擬購物活動:“小小商店”。

 、賻熓觯簞偛判∨笥驯憩F得很好,下面請每位小朋友自己留1元人民幣,其余人民幣放入組長的錢罐里。

  ②創設一個購物情境。

  (1)出示物價牌,并擺放若干實物。

  (2)橡皮自動鉛筆鉛筆尺 本子美工刀

  2角8角 4角3角5角1元5角

  (3)安排售貨員和收銀員。

  ③進行購物活動。

  要求:前四位小朋友用1元人民幣只能買一樣東西,后面小朋友可以用1元人民幣買兩件或更多東西。

  ④學生自由購物,交流。

 、菡堅谧睦蠋煯敱O督員,最后評出優秀售貨員、優秀收銀員、文明小顧客。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你還知道些什么?

  五、課后作業:

  請你課后和爸爸媽媽再到商店里去看一看,有哪些東西的價格大約是1元,如果需要,請你用今天的知識親自買一買。(電腦出示圖片)

  友情提醒

  在該課中教具學具的準備都要充分,在現場模擬購物中,教師一定要講清規則和要求,防止有搶購失控現象發生,要做到人人參與,適時交流指導指正。

  教后反思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46-48頁的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做系統的分類整理。

  2、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認識單位是角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3、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識。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難點:

  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學準備:

  課件、人民幣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擬文具店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今天的數學課,看看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課件出示人民幣)

  生:錢。

  師: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錢?

  生1:交學費。生2:買文具。生3:乘車……

  師:看來錢在我們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

  生:人民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反思>欲望是人為某種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開啟思維閘門的鑰匙,又是思維的指南針。要使教學達到“啟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創設一個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懸念情境。上課伊始我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簡單的問話制造懸念,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主題當中,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順利引出了本節課的課題。

  二、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1)檢查課前準備情況,認識目前流通的人民幣。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認識了人民幣,你們都準備了嗎?好,從抽屜內把錢袋拿出來,同桌互相認一認,看誰認得最多?

  同桌認人民幣,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都認得很不錯,現在我要考一考你們到底認識哪些人民幣?(出示1元紙幣和硬幣)

  師:誰認識這張人民幣?你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認的嗎?

  生:我是看的數字。

  生:我看的是漢字。

  師:這枚硬幣你認識嗎?

  生:認識,是一元的硬幣。

  師:這兩個1元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什么地方不一樣?

  生:制作材料不一樣。

  師: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

  師:左上角的圖案是什么?

  生:國徽。

  師: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代表著國家的尊嚴,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惜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寫亂畫。繼續看:課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認50元時教師指盲點:這些小黑點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生:是給盲人摸的。

  師:你的生活常識真豐富,這些小黑點是盲文符號,盲人是通過摸點數來判斷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人民幣上印盲文符號體現了我們國家對盲人的關懷。(課件出示以上人民幣)

  師:李老師真佩服你們,認得又快又準。除了剛才你們所說的認識人民幣的方法外還有沒有用其他的方法來認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師:喔,你看的是人頭像。還有用別的方法來認的嗎?

  生:看圖案。

  生:看顏色。

  師: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有很多,同學們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

  師:請你們再仔細觀察這些人民幣,它們的單位名稱都是什么?(元)

  師:元是人民幣的基本單位,這些都是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板書:元)

  課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紙幣和硬幣

  學生回答:1角、2角、5角。

  師:這些人民幣的單位是什么?(角)

  師: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齊答或指名答)

  師:它們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分)

  板書:分

  師:你們在生活中用過分幣嗎?(沒有)

  師:是不是,它就沒有用了呢?(生搖頭、疑惑,不出聲)

  師:分幣在市面上已經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沒有用了,還有很多部門進行商業活動時要用到它。比如銀行在計算利息時最小的單位就是以分來計算的。

  師:所以我們說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反思>認識人民幣相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在課前布置學生認識人民幣,這個環節教學只做檢查,讓學生介紹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教師適當補充,不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為了下一步的分類做準備,在認識人民幣的同時我在這里引出人民幣的單位名稱元、角、分。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在介紹人民幣上的一些圖案時重點介紹的目的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師建議我應該向學生介紹人民幣的一些防偽標志,我認為沒有必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它們還做不到,大人都無法分辨人民幣的真偽,何況小孩子。對于“分”的教學學生認為是古老的東西,生活中沒有用到“分”,但我們不能因此而省掉這部分的教學,而應該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介紹“分”的歷史和作用。

 。2)教師指導學生對人民幣進行分類

  師:同學們不僅會認人民幣,那你們會把人民幣進行分類嗎?

  師:好,下面4位同學一個小組在一起合作,將桌子上的人民幣分一分,看哪個小組想出的分類方法最多?開始!

  學生活動后交流展示分類方法。

  師:哪兩位同學愿意合作上來分一分?(指名到投影儀上操作并說分類的方法)

  1、將硬幣分成一類,將紙幣分成一類。

  2、把元幣分成一類,角幣分成一類,分幣分成另一類。

  3、可能還有按數字分的;按舊版和新版分的......

  師小結:同學們的點子真多,想出了這么多分類的方法。有的按數字分,有的按單位名稱來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來分,這些都是你們合作成功的果實,老師為這份成果而歡喜,更為你們積極參與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師也將剛才的人民幣進行了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用課件展示這種分類的過程和結果。

 。1)先展示以元為單位的12種人民幣,其面值是7種。(按從小到大排列)。

  師:數一數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一共有幾種?

  生數后答:12種。

 。2)再展示以角為單位的6種人民幣。

  師: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

  生數:6種。

 。3)最后展示以分為單位的3種人民幣。

  師: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

  生:3種。

  師:比一比以哪種為單位的人民幣最多?哪種最少?

  生: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最多,以分為單位的最少。

  師:充分說明在商品買賣中使用較多的是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反思>分類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的印象,歸納出我國人民幣發行的種類面值和圖案,知道商品買賣中使用較多的是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在第一次教學中學生的分類方法沒有按單位名稱分的,第二次試教認識人民幣時我讓學生觀察出了人民幣的單位名稱后,才有學生按單位名稱分類。所以說知識的鋪墊很關鍵。

  三、師生做換錢游戲。

  1、換2角和5角的游戲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那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一張2角可以換幾個1角,一張5角可以換幾個1角?

  師拿出2角,再拿出5角:誰來找我換?(點兩組同學上前換錢后出示課件)

  師:一張2角可以換2張1角,1張5角可以換5張1角,一張5角可以換幾張1角和幾張2角,請同桌的同學動手換一換,看有幾種換法?(課件)

  學生活動老師巡視。匯報2種換法,課件展示結果。

  2、換1元的游戲

  師:有兩個小朋友看到我們在做換錢的游戲,可高興了!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在干什么?

  課件:‘你到哪里去’,‘我去買一把尺,但不知道錢夠不夠’!銕Я硕嗌馘X’‘10個1角的硬幣,尺要一元錢’

  師:同學們你們說小華帶的錢夠不夠?

  生:夠。

  師:為什么

  動畫演示1元=10角配上聲音‘10個1角就是1元’‘哦,這就好辦了!’

  板書:1元=10角(學生齊讀)

  [反思>通過不同層次的換幣活動,使學生體會每種面值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積累生活經驗,為自主探索購物時怎樣付幣做準備。動畫課件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的單位元角之間十進關系的理解,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

  四、模擬購物

  1、師生活動

  師(出示一個玩具)我這里有一個玩具想賣給你們,這個玩具值1元錢,誰愿意來買?(一名學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幣,老師將錢給同學們看,同學們確認是1元錢后,老師再將玩具賣給了那名同學)

  師:如果同學們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幣,你應該帶上幾張呢?(很多同學拿出了5張2角,也有同學拿一張2角的,經過老師的提問后馬上更正了。)

  師:如果同學們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幣,你要帶幾張?(有拿2張5角紙幣的,有拿2枚硬幣的)

  師:除了剛才的3種買法外還可以怎么買?請你把錢舉起來,拿對的同學我賣給他!(學生上來買,把錢展示給同學們看)

  [反思>我認為這部分的教學學生特別感興趣,針對大部分一年級學生生活實際購物體驗不多的情況,特別在課堂上安排了這個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為了買到玩具,能按老師教學思路動手動腦,將課堂所學知識聯系實際,高興之余產生成就感,活躍了課堂氣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第一次試教時我限制了學生的付幣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學生活動

  師:我們的活動是不是很有趣?同學們想不想用你們手中的錢去買東西?好,讓我們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ㄎ木叩昵榫皥D)我們先來了解這幾種商品的價格。ㄏ鹌、尺、鉛筆、練習本、)

  師(指講臺前的模擬文具店):我們來到了文具店,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買的東西吧!我請一名同學上來當售貨員,**我跟你準備了一頂帽子。(給售貨員戴上帽子)師問“售貨員”:你當售貨員的責任是什么?(把錢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學們聽明白他的話了嗎?

  師:李老師先來當顧客,我想買一把尺和一個練習本多少錢?我還想買一支鉛筆,需要加多少錢?這個售貨員不錯,找她買東西放心!(請一名顧客示范買東西)

  師:下面的同學想不想到這里來買東西?(想)李老師有一個要求:只能買1元錢的東西,小組內的4名同學先在一起商量,1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商量好的小組小組長就可以帶上錢上來買了,其他的同學當法官,看他們買對了沒有?拿對了就說‘可以賣’,拿錯了就說‘不能賣’。還要提醒你們,上來購物的“顧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隊喲!想好的小組就可以上來買了!

 。▽W生購物,教師指導)

  師:每個小組都買到自己滿意的東西了吧!高興嗎?去看看小明拿著錢在干什么?

  生:存錢。

  師:你們有存錢的習慣嗎?

  師:你們手中的錢除了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外還可以干什么?

  生:捐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

  師:對,捐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像小明一樣把自己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積少成多后辦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還學會了買東西,你們真能干!這節課每一位同學的表現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愿意接受嗎?下一節課我們將會繼續探討有關人民幣的問題,下課!

  [反思>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街購物的機會很少。為了彌補學生學習上的不足,我在這里設計了一個模擬超市,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學會使用人民幣,用多種付錢的方法去買東西,開拓思路,體現了開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并體現了實用性。由于學生人數比較多,課堂上不可能每一個同學都上來購物,但又不能把課堂變成少數學生的課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把學生分成了8個組,由學生先在小組內商量1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為了不出錯,小組內的每一位同學都會積極思考心里計算哪幾件商品的價格是1元錢,當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建議時,它們就會考慮,誰的更合理些或者說誰設計的買法讓大家最滿意,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讓學生學會了小組合作學習,他們還懂得了互相謙讓。8個小組的代表上去購物時,其他的學生當“法官”讓她們監督售貨員,他們也不會馬虎,都在認真地計算!靶⌒∥木叩辍被顒,讓學生仿佛處在真實的購物環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在此準備了許多的物品,任意讓學生購買。而學生在買的同時,經歷了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單一物品;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多種物品。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買東西的樂趣,使學生在模擬買賣物品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這是學生本節課中最大的收獲。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第二冊教材46、47、48頁“認識人民幣”第一課時。

  教學理念:

  同伴教育,數學來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設計意圖:

  《認識人民幣》是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在此過程當中,讓學生體味“十進制”。本節課是單元的起始課,是學習人民幣計算的基礎,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而人民幣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正確使用人民幣是現實生活對學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確定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按照人民幣的票面面值點清錢數,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應把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關系確定為教學難點,因為學生沒有乘除法做基礎,進行單位換算要靠抽象的推理來完成。為此確定了本課的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介紹,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較直觀的特征,從而逐步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相互學習、觀察等諸多能力。

  2、通過書包的價格,超市買東西,換錢這三種方式來讓學生體會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換中的重要作用。

  3、從現實生活出發,通過學生相互間的幫助主動探究1元=10角。

  4、適時滲透思品教育,從而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學具(真幣、模擬人民幣)、小黑板、儲蓄罐。

  三、教學設想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通過觀察超市購物的畫面,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作用,進而引入新課,認識人民幣.

  2、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估計學生的起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處理教材.通過學生說一說, 認一認, 試一試等活動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人民幣如:說一說同桌間互相說說用一元錢能做什么?10元呢,100呢?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認一認: 互相說出相應面值的人民幣,并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體會1元=10角,使學生對如何辨識人民幣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體會到了人民幣間的進率。并且培養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試一試: 在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通過購物找零練習,練習幣值的簡單相加,初步體驗付款方式的多樣化,為學生進一步認識1元=10角、和模擬購物活動奠定基礎。 初次感受到同一單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關系。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思維的靈活性。

  3、知識小結,拓展應用。

  在找零練習后設計了買東西的環節,讓學生根據圖上的物品,自由購物,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師生小結,學生由此反思整個學習過程,多面小結,提升成功的意義,滿足學生成功欲望。 將拓展人民幣相關知識作為彈性內容,主要由課件演示和教師講解,意在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

  1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2認識元幣,分幣

  3找零計算

  4買東西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15

  認識人民幣

  教學設想

  新的課程改革提出:數學知識中要加強社會內容,加強社會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使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本節要在課堂上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因此,改變了教材呈現的形式進行教學。

  一、 從學生生活出發,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導入部分,直接引入,通過學生的敘述來了解學生對人民幣的掌握,以便進行下一步教學。換錢游戲,通過學生操作,讓學生掌握人民幣的關系。最后通過鴨鴨的賣商品,讓學生體驗人民幣與生活的聯系。

  二、 人人參與,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

  三、 重視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最后讓學生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一是看大家掌握的情況,而是培養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教學方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46頁~49頁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認識人民幣,了解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和計算。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動手能力和觀察、判斷、推理的能力。

  3、德育目標:滲透“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知識為實際生活服務,對學生愛護進行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

  教學難點:實際應用。

  教學準備:鴨鴨圖、人民幣貼圖、實物貼圖:1分、2分、5分、1角、2角、五角、1元硬幣等。

  學具準備:人民幣學具,分幣若干。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 介紹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人民幣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親自使用人民幣的機會并不多,課前學生向家長或到社會上去了解有關人民幣的知識。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導入新課。)

  導語:我們到商店去購物時,一般要用到人民幣,(板書:人民幣)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我們要愛護人民幣。

  設問: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嗎?(根據學生的敘述貼出人民幣貼圖。)

  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情況,并用錢展示一下。

  2、 分類(將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滲透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激發學生動手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

  引導: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請小朋友按規律分一分,好嗎?

  學生把錢進行分類.

  設問:你是根據什么分類的?

  (板書:紙幣、硬幣

  元、角、分)

  小結:人民幣按形式分類,可分為紙幣和硬幣;按單位分,可分為元、角、分。下面就一起研究元、角、分。

  二、 元、角、分的關系

  1、 角和分的關系

  導語:我們先來研究角和分的關系。角和分有什么關系呢?請小朋友動手擺一擺,如果碰到困難了,可以請教同桌或者請教老師,好嗎?

 。1)1分1分的數,數到10分。

  問:猜一猜,10分是幾角? 板書:1角=分

 。2)拿出2分

  1個2分可以換幾個1分的?

  2分2分地數,幾個2分是1角?

  (3)拿出5分

  1個5分可以換幾個1分的?

  如果5分5分的數,幾個5分是1角?

 。ㄍㄟ^數一數,使學生了解角和分之間的關系和進率。知道1角=10分)

  (4)分組操作活動:

  師:有幾個1分、2分獲5分組成1角?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A、分組操作,教師巡回了解情況。

  B、匯報交流

  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全班找了10種不同的方法,說明了還是集體的力量大。

  (由于學生對角和分的關系和進率理解比較片面的',所以安排了用“5分、2分、1分各若干個組成10分”這個練習,這樣可以使學生全面了解知識,更深刻體會1角=10分,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 元和角的關系

  導語:我們知道了1角=10分,猜一猜1元=角。(板書:)

  (抓住元與角、角與分之間都是十進制的關系,通過知識的遷移,使學生掌握元與角之間的關系和進率。)

  出示投影片做練習:

  1元可以換個1角。 1元可以換個2角。

  1元可以換個5角。 100元可以換個10元。

  5元可以換個1元。

  指導練習

  3角=分 2元=角

  7角=分 1元=分

  三、 實際應用

  1、 購物活動

  師:(一邊敘述,一邊貼商品圖)鴨鴨開了一家水果蔬菜商店。它賣了一個蘿卜6角,一個西瓜8元、一個蘋果4角、一個胡蘿卜7分。

  顧客每次買兩種商品,應付多少錢?

  學生根據選購的商品,說出應付的錢數。

 。ㄓ糜螒虻男问竭M行練習,把學到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同學們自己搭配選擇,不僅進行了知識方面的練習,培養了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2、 想一想:

  買一瓶礦泉水要1元4角,如果給售貨員2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四、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為鴨鴨解決了這么多題,鴨鴨真高興。鴨鴨要回家了,你不想對鴨鴨說些什么嗎?還想對同學們說些什么?

  五、互相評價:

  師:今天這節課,你感覺自己怎樣?別人怎樣?請分組完成評價表。

  六、板書設計:

  元、角、分

  紙幣 硬幣 1元=角 1角=分

  教學反思

  為了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和新教材特點,滲透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用簡短的語言直接導入新課,通過學生敘述來了解學生對人民幣的掌握程度,這個環節實施起來比較順利。二是通過鴨鴨買商品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生生互動,在輕松、愉快中學會了如何使用人民幣。小組活動時,如何使小組討論落實到實處。二是,如何調動個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備注:此篇獲區新課程改革實驗教案一等獎)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4-12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4-22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優秀11-22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30

一年級《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6-16

《比的認識》教學設計10-13

《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03-15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人教版12-27

《認識垂直》教學設計0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肇庆市| 台湾省| 涞水县| 枣强县| 方山县| 太康县| 长顺县| 迁安市| 湘阴县| 涡阳县| 江安县| 上蔡县| 大邑县| 南部县| 柏乡县| 伊川县| 巴青县| 灵台县| 新乐市| 阳曲县| 同心县| 哈尔滨市| 长宁区| 香港 | 晋宁县| 永顺县| 资阳市| 呼玛县| 龙江县| 泸州市| 三都| 富平县| 江油市| 海丰县| 醴陵市| 利川市| 济阳县| 陈巴尔虎旗| 庆元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