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里仁篇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里仁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習《論語》,積累其中的經典語句,激發學生對國學的熱愛之情。
二、在教師的指導下,達到用經典文化有效指導生活的目的。
三、汲取“君子”精華思想,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與難點:
結合實際理解孔子積極倡導的君子自我修養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動機:
西方人講“紳士風度”,要求男性在公眾交往中注意自己的儀容舉止,風姿幽雅,能給人留下彬彬有禮和富有教養的印象。我們中國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風”。君子之風無論是窮是達,人人適用。那么,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行修養,才算
有“君子”?它對我們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論語里仁篇》。
(板書:君子)
(從“紳士風度”引出“君子之風”,簡單比較,激起學生了解其內容和要求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組內討論。
每個組選擇最感興趣的一章研討。
1、組內先正音,然后然后檢查朗讀。組內齊讀課文,人人過關。
2、組內對照注釋和譯文初步解釋句子含義,并談談自己的認識。
精品資料
3、針對預習中提出的問題,組內討論解答。
三、小組匯報,合作探究
各小組主動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其他小組交流補充。
1、每個小組先范讀,正音,再帶領大家齊讀。
2、解釋本章的含義。
師結合板書(仁德、道義、見利思義、見賢思齊、訥言敏行)
3、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4、其他同學交流補充或發表不同看法。
四、教師精講,點撥提升
(一)總結君子的特點。
其一,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孔子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里仁》)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
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仁德。
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里仁》)
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
其三,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訥言敏行,即所謂:“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
(《里仁》)“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為政》)
精品資料
君子是我們做人的目標。一部《論語》關于君子的言行標準及道德修養要求,共有80多處。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會繼續了解君子的特征。
君子是一種道德高尚的人,君子是一種勤勉自律的人,君子是具有綜合素質的人。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成為君子。
(二)總結學習方法。
剛才,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論語》,做到了學以致用!《論語》不是教人讀的,是要讓人行的。程子說:“如果讀了后自己的言行和品德沒有什么改變,相當于沒有讀。 ”所以,同學們每讀一章,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如何學以致用。
五、鞏固檢測,拓展升華
1、出示小黑板,按原句填空。
學生在課堂本上填空,指一生上黑板寫。
①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②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
④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⑤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創設具體情境,學以致用
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你出去一定要會說話,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你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你會用《論語》中的哪句話反駁他?
精品資料
3、拓展升華:
《論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1988年在巴黎集會,發表宣言稱:“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
那里去尋找智慧。 ”這話一點也不夸張。作為中國人,我們理應做得更好,一定
要去學習《論語》,進一步認識孔子。讓我們與圣賢為友,從經典中汲取營養,做有根的中國人。課后,請各小組繼續研究“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下節課研討。
【論語里仁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論教學設計(通用13篇)12-14
大教學論讀書筆記02-15
大教學論的讀書筆記02-17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教學設計的設計15篇[薦]07-17
教學設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