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認識8》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23 16:55:38 如意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8》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8》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8》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認識8》教學設計 篇1

  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5,會用1~5這5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3、培養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四、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你喜歡去動物園嗎?你喜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嗎?育才小學一年級(1)班的同學也去野生動物園參觀了。小朋友們可開心啦!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他們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吧。

  (二)看圖認數、讀數,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教師:找找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書,有序觀察。)

  2、學生匯報,教師一邊貼圖片和相應的數字卡片)

  2、教師:圖中還有什么?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3、教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個數都可以用數來表示,比如太陽的各種個數可以用1表示,2頭犀牛可以用2表示,2棵小樹也可以用2表示。你會想老師這樣說嗎?

  4、認讀1~5,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

  (三)反饋實踐

  1、教師說一個數字,學生用小棒表示。你還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這個數嗎?

  2、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表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在操作與實踐中逐步形成數的該奶奶,發展數感。

  (四)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教師示范,學生跟著擺。

  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圓片,是幾個?這個2匙怎么來的?

  再擺一個,是幾個?

  ……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2、整體感知

  (1)出示點子圖,請你給它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講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擺。

  (2)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然后同坐相互問答。

  (3)從1數到5,在從5倒數到1。

  借助點子圖容納給學會算能夠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關系。

  (五)開放性活動

  1、聯系生活,說說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四人小組小朋友說說。

  2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2、3、4、5來表示。

  3、游戲:

  (1)這個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2)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3)這個數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他的數字嗎?為什么?

  (六)認一認,寫一寫

  師生共同概括出1~5的'形狀特征,指導學生練習書寫。

  (七)初步感知第幾個和幾個的區別

  在黑板上擺出5只不同的小動物圖片,問一共有幾只?第一只是什么?……

  (八) 鞏固練習

  1、圈一圈

  2、下面的數字你認識嗎?請把寫有你認識的數字上面的小旗子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上面一共有( )面小旗子,有( )面小旗子涂上了顏色。

  3、請你把與數字同樣多的部分圈起來。

  4、 先數一數,照樣子畫下來。

  5、 請你把與圖中數量相同的

  《認識8》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3~54頁。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給學生數數的畫面是一幅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這個畫面與黃山區正在創建綠色文明城市十分吻合,因此我就從黃山區創建綠色文明城市談話切入,給學生美好熏陶,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情感。在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我先出示三幅點子圖,讓學生數一數,并說出數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每幅點子圖左邊都有5個點子,只要看右邊的點子數就能很快數出每幅圖的點子數。在比較7、8、9這3個數大小時,我讓學生任意選擇兩個數來比較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處理問題開放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學情分析:利用小組活動,改變評價方式,讓學生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展。整個課堂教學我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為主,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同學都有學習成功的感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數含義。

  3.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4.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準備: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8和9的數據。2.學習紙等。

  教學設計: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

  利用黃山區正在創建綠色文明城市這一人人皆知的事實,配合書上的主題圖,引入8、9的認識。激發學生愛美、愛家鄉的感情。

  二、教學8、9的基數含義

  1.教學主題畫。引導學生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各是多少。主題圖為師生提供了數量為8、9的物體有:

  a.校園兩旁有8棵樹。

  b.花壇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個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d.黑板下擺放著9盆花。

  e.有8個同學和1位老師在花壇旁勞動。

  f.有9只蝴蝶在花壇上飛舞。

  學生數以上“8、9”的物體時,開始是凌亂的、無序的,教師小結時,應引導他們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順序來數。如從上往下、從外到里、從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數難數一些,可以讓同學在小組內互相數一數,然后教師再引導同學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數一遍,每數一只,就做上一個記號。

  2.展示課前每人收集的數量是8、9的物體的作業。

  拿出課前收集的關于8和9的數據,先在小組內向同伴們交流;然后每組推選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評議。最后全班同學都把自己收集的數據張貼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學自由交流、評議。

  3.擺學具。

  從學具中數出8個圓、9個三角形,擺兩個圖形,喜歡擺什么圖形就擺什么圖形。

  三、教學8、9的順序

  1.課件出示計數器,教師逐一撥珠,讓學生數。當撥到第8顆、第9顆算珠時,算珠閃動變顏色。并問學生:7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8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

  2.出示直尺圖:

  教師將教材中直尺圖里的括號作了一些調整,讓學生通過填空,熟記0~9各數的順序。

  填好后再讓同學們順著數一遍,倒著數一遍。

  最后可以讓小組內的同學看著直尺上的數,提幾個問題,讓學生間互問互答。

  四、教學比較7、8、9的大小

  1.出示點子圖。先讓學生數出這三幅點子圖的點子數,然后讓學生說出很快數出點子數的方法。

  2.比較7、8、9的大小。

  請同學們從這三個數中隨便選擇兩個,用以前學過的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學生的答案有以下6種:7<8 8<9 7<9  8>7 9>8 9>7

  3.用“>”、“<”號寫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讓學生在書上填空,注意提醒學生書寫要整潔、美觀。

  五、教學8、9的序數含義

  1.做改編題(每個學生發一練習紙)。

  左數第8盆開了( )朵花。開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給左邊的8個花盆涂上紅色。給從左數第9個花盆涂上綠色。

  (教材提供的這部分內容過于簡單,所以將這部分內容作了一些調整,設計了將8、9的基數、序數含義糅合在一起的練習,讓學生通過此練習,弄清8、9的序數含義,又將它與基數含義區分開來。此練習雖有一些難度,但由于有6、7的序數含義的認識作基礎,所以一般學生都能正確地完成這個作業。)

  2.把做好的練習到臺上展示,講評。對完成好的學生作業,教師給予獎勵,并將學生每一次的獎品放入成長紀錄袋。

  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課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是8和9的?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了課外,使每一位學生在收集有關“8、9”的信息活動中,真真切切地領會了8、9的基數含義,感知了“8、9”符號的作用。在課堂上,我又將學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讓每個學生感到自己是成功的。

  《認識8》教學設計 篇3

  設計說明

  1.充分運用教材主題圖。

  對于8和9,學生的腦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或多或少已經接觸過8和9,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認識,而且也有以往學習其他數的經驗,只是還沒有足夠的機會用語言表述出來。因此,要充分運用教材主題圖,給學生提供數數的豐富資源,讓學生先數一數,再說一說校園主題圖中數量是8和9的事物,并適時根據黑板上“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字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注意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教學中能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教師能否提出探索性、創新性的問題密切相關。本設計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推理性的問題。如當學生數出主題圖中各種事物的個數時,教師馬上提問:“你是怎樣數的?”又如當比較7、8、9中任意兩個數的大小時,教師提問:“從這3個數中任意選出兩個,你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你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推理。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計數器

  學生準備小棒若干9個布娃娃直尺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后談感受。

  2.導入新課。

  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金星小學一(1)班的同學和老師在世界環境日當天主動承擔起校園內花草的護理工作。(課件出示教材50頁主題圖)

  設計意圖:結合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到世界環境正在惡化,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探索新知

  1.教學8和9的基數意義。

  (1)數一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主題圖,數一數,說一說在這幅美麗的校園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仔細觀察、交流、匯報:

  ①校園兩旁有8棵樹。

  ②花壇里有8朵花。

  ③牌子上有8個字。

  ④牌子前擺放著9盆花。

  ⑤有8名同學和1位老師共9人在花壇旁勞動。

  ⑥有9只蝴蝶在花朵間飛舞。

  (2)提問:圖中有許多種事物,同學們是怎樣數的呢?怎么數才能一個不漏地都數出來呢?(學生匯報,說一說是怎樣數的,教師適時指導要按一定的順序來數)

  師小結:8棵樹、8朵花、8個字等,它們的數量都是8,我們可以用數幾來表示?(8);而蝴蝶的只數、花的盆數等又可以用數幾來表示?(9)

  (3)說一說生活中的數。

  請小朋友們找一找,說一說,身邊哪些事物的數量可以用8和9來表示?

  (4)數一數,擺一擺。

  ①拿出8根小棒,同桌互相數一數。

  ②用9根小棒擺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設計意圖:在認識8和9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資源情境(主題圖),使學生掌握了8和9的基數意義,為后面的數學活動做好了鋪墊。

  2.探究8和9的順序。

  (1)生活中有8和9,計數器上也有8和9。(師拿出計數器逐一撥珠,讓學生數)

  (2)出示直尺圖。

  師:這是一幅直尺圖,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助老師把這幅直尺圖填完整?(3 6 8 9)

  師:看著直尺上的數,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出幾個問題嗎?(學生之間互問互答,如8在哪個數的前面?9在哪個數的后面?)

  設計意圖:利用計數器培養學生的數感,利用直尺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0~9各數的位置關系,為比較7、8、9的大小做好鋪墊。

  3.比較7、8、9的大小。

  (1)課件出示教材51頁點子圖。

  師:這3幅圖上各有幾個點?怎樣能快速地數出它們的數量呢?

  《認識8》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數數、實際操作等活動認識數字8和9的含義,能正確數出8和9的物體,能正確讀寫8和9。

  2、進一步理解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與序數含義。

  3、培養學生有序的看圖、數數的方法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圖意的能力。

  4、培養數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5、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數出數量是8和9的物體的個數,會讀寫數字8和9。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別8和9的基數含義與序數含義。

  【教學方法】

  創設生活情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比較歸納。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0-7的數字(課件出示)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老朋友,一起認一認。

  2、給0-7個數排隊

  誰來給這些數字排排隊: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3、銜接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圖,我們從中再認識幾個新朋友好不好?

  二、學習新知

  (一)體會8、9的基數含義

  1、教學主題圖(出示掛圖),抽象出數。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仔細數一數各有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

  2、學生匯報,師相應的板書出數字8和9 3、分別數出數量是8、9的物體,教案《《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復備)》。

  4、動手動腦:

  ①用點子圖來表示:師:數字8如果用圓點來表示該畫幾個圓點?數字9應畫幾個呢?

  ②用雙手展示:

  ③擺學具:按老師要求拿出8個和9個學具擺一擺,同桌檢查驗證。

  ④用腦想一想:尋找身邊的數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可以用數字8和9來表示,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數一數,說一說你身邊的哪些物品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哪些物品可以用數字9來表示?

  (二)教學8,9的順序及大小

  1、8、9的順序

  1)出示計數器(課件)

  學生觀察師撥計數器:師1顆1顆地撥,學生齊數1、2、3、4…7

  師問:7顆珠子再添1顆是幾顆?一起說(7添1是8)

  8顆珠子怎樣變成9顆呢?一起說(8添1是9)

  2)出示直尺圖(課件)

  124579

  師:這是一幅直尺圖,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助老師把這幅直尺圖填完整。

  先填寫,再順讀,倒讀。

  師提問:8排在誰的前面?9排在誰的后面?

  師小結: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好樣的,從一幅直尺圖上發現了那么多的秘密!為我們有一雙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眼睛,鼓掌!

  2、比較大小

  師:7、8、9是好朋友,它們的大小怎樣呢?請看點子圖。

  課件出示點子圖。

  師:怎樣很快數出每種顏色的點子數?你是怎樣數的?

  請同學們從這三個數中選擇兩個數,用以前學過的"〈"和"〉"來表示它們的大小。

  指名學生說,其余學生在書上做。

  (四)、教學8,9的序數含義

  1、課件出示蝴蝶圖,師引導完成填空。理解8和第8的不同。

  2、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54頁的給蝴蝶涂色

  師:現在請大家打開書本第54頁,拿出水彩筆,聽清楚要求,給左邊的8只蝴蝶涂上蘭色,再給從左邊數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紅色。

  (五)、教學8,9的'寫法

  1.指導觀察

  師:已經認識了8和9,你覺得8和9像什么?

  2.教師示范8和9的書寫筆順及在寫字格中的布局,學生觀察學習。

  學生邊觀察師邊講解:8字是一筆寫成。從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筆,自上而下,先寫一個S字,接著自下而上過S字腰間,與起筆字處連接,一筆寫成。

  9字是一筆寫成,它的上部像個0,它的豎像個1,上半部這個0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注意要圓滑,不能有棱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左下方寫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

  3.完成課本P54頁8、9書寫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按1-9的順序連線。

  2、做書后的習題:教師引導學生做。訂正。

  四、本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認識8》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在操作目測等過程中,正確感知8以內數量,鞏固對8以內數字的認識。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新經驗認識數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幼兒已有經驗認識數字“8”是在幼兒認識“8”的基礎上進行的活動。大,考吧.幼師,網出,處!認識數字在數學活動中是比較枯燥的。于是我就以幼兒平時最喜歡的動物形象作為該活動的中心,將整個活動與小動物貫穿起來,讓幼兒通過操作感知認識數字“8”,從而大大提高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重難點重點:

  認識數字8,知道它所表示的含義。

  難點:

  手口一致的點數。

  活動準備

  Ppt原活動方案調整理由新活動方案、環節解讀

  一、引入:設計環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蝴蝶,蝴蝶來我們班做客了,數數看一共來了幾只蝴蝶。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邊數邊出示數字。

  2、這些蝴蝶飛來干什么呀?是的,是來找小花玩的,那我們幫蝴蝶數一數紅色的小花有幾朵。

  3、樹下還有什么?(蘑菇)蘑菇有幾個呢?(8個)①通過觀察法、提問法、操作法激發幼兒興趣。

  二、認識數字81、蘑菇、蝴蝶、紅花都是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8)8像什么呢?集體認讀8。

  討論8還可以表示什么。

  小結:所有數量是8的東西都可以用8來表示。通過講解法、觀察法認識數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達成重點目標。

  三、進一步認識數字8

  1、看圖畫中還有哪些動物,分別有幾只,誰一起來數一數。

  2、游戲“開花”請幼兒根據老師說出的數字自由組合相應的人數。通過游戲法、點數,鞏固對數字8的認識

  活動反思:

  幼兒其實有自己的很多經驗,只是這些經驗是零碎的,缺乏系統性的,教師最大的任務是幫幼兒把這些零散的經驗總結概括出來并進行提升。而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犯了這方面的錯誤,沒有把幼兒對“8”的認識經驗進行總結提升,仍舊使幼兒的這一經驗處于零散狀態。另外,這個提問本身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卻因為我語言上缺乏引導性,使它丟失了應有的價值,這就說明我沒有做好幼兒的引導者,違背了《新綱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樣,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反思和改進,這些問題都會一個個被解決,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認識8》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感知8的數量,能從許多物體中找出8個物體。

  ●認識數字8,能夠將數字與相應數量的物體匹配。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8支鉛筆,8的數卡,1-8的實物卡(分別置于活動室的不同地方)。

  ●學具:1-8的數卡,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練習目測數群。請個別幼兒說說你不用一個一個數一眼先看出那幾個,然后是怎樣接著往下數的?

  ●探究活動:筆有幾支。

  (1)初步感知數量8。老師拿出7支筆逐一放在桌子上,讓幼兒數,說出一共是幾支筆,再放1支,問幼兒發現了什么,說出7添上1是8。

  (2)認識數字8。請幼兒說說8支筆可以用幾表示?出示數字8,說出8像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

  ●幼兒操作練習。

  請幼兒把8條魚圈畫在一起送給小貓。

  ●游戲活動:數字找家。

  玩法:幼兒每人拿一張數卡聽音樂活動,音樂聽,幼兒快速跑到與數卡數量相同的實物卡跟前。幼兒互換卡片重新開始游戲。

  活動拓展:

  ●戶外活動時間,幼兒兩人一組玩猜拳游戲。

  玩法:兩人同時念"叮叮當當×","×"用1-8的任意一個數字代替,每人念的數字不得重復,說出數字大的幼兒拍一下另一個幼兒的手。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認識8》教學設計 篇7

  設計意圖:

  《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對環境中的各種數字的含義有進一步探究興趣,能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數來描述,生活中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數,并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都滲透著數字,如:早晨入園時與幼兒交談:“今天幾點起床的?幾點上幼兒園的?”讓幼兒對數字有了感性認識;又如:在幼兒做操排隊時,問問幼兒:“誰排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讓幼兒形成了序數概念。中班幼兒年齡還小,屬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對數概念的獲得需要大量操作活動和游戲來完成。傳統的數字教學略顯單調、枯燥,因此我大量運用多媒體和操作卡,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使孩子們能更好地學習。

  教學重點:

  掌握8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學習8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一套。

  2、點卡若干。(卡片上有數量1至7的點)

  3、操作圖片若干。(卡片上有數量1至8的物體)

  4、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至8點子的老鼠圖片。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老師帶幼兒玩“開火車”的游戲,復習認識數字1-7。

  2、幼兒自由選擇1-7的點卡,繼續鞏固對數字1-7的認識。

  (二)基本部分:

  1、操作課件,學習數字8的形成。

  2、讓幼兒看幻燈片數一數有幾個櫻桃,幾條小狗,并出示數字“8”,觀察其外形特征。

  3、進行闖關游戲,鞏固幼兒對數字8的認識和理解。

  (三)結束部分:

  游戲《捉老鼠》,繼續鞏固幼兒對數量“8”的正確判斷。

  玩法:請出“黑貓警長”,黑貓警長請大家幫他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老鼠。在《黑貓警長》音樂聲中,幼兒快樂的捉老鼠,教師參與并指導游戲至結束。

  (四)延伸活動:

  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設置相關作業投置益智區,供幼兒練習;

  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游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的意義。

  1、讓幼兒感受音樂速度和節奏的變化。

  2、大膽創想各種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體驗表演的樂趣。

  3、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蝴蝶的演變過程)、紗巾一人一條、彩條襪子一人一只。

  《認識8》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1——8數字卡片、圖片一幅、錄音機、歌曲磁帶、多媒體課件

  2、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形狀。

  3、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數字娃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變個數字娃娃?你們想做個數學娃娃幾?你們就戴上幾的頭飾。

  2、現在你們都變成數字娃娃了,你告訴我,你是數字幾?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幼兒回答。

  3、孩子們,你們變的數字娃娃真可愛,我也想變成數字娃娃,老師想變成數字幾呢?看完老師變的魔術就知道了。

  4、操作課件:

  飛出7只蜜蜂,后來又飛出一只蜜蜂,現在一共是幾只蜜蜂?7只蜜蜂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來的'(7添上1是8)老師肯定并請全體幼兒說一遍。依次播放花,蘋果,,飛機等讓幼兒說。

  5、老師剛才變的蜜蜂是幾?老師想變成數字幾?(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籃、8還能表示8顆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7、闖關拜見黑貓警長,正確判斷“8”以內的數量。!出自:快思老、師!

  (1)、第一關,請小朋友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禮物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得禮物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禮物,它們的數量是幾,

  (2)、第二關,說出數字“8”像什么?請小朋友從數字卡片中找出數字“8”,念一念。

  (3)、第三關,考考你們的眼力,(出示圖片)。請根據老師的問題拿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戲《捉》,鞏固對8數量的正確判斷。

  活動室里藏了許多,請大家去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或者有數字“8”的妖精,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捉的又對又多。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三)結束:小朋友們真能干,捉了這么多,現在我們和黑貓警長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認識8》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擾,正確感知8的數量,并認識數字“8”。

  2、仔細觀察,大膽想象,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增強參與數學活動的自信心。

  4、學習8的組成,并知道一個數被分出的兩個數小的數之間的遞增與遞減的互補關系。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雪花片每桌一份,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卡,桌面各貼一個數字(1-7),教師數字卡1―7,塑料花若干,小樹、小花、水梨、葡萄數量各為八個。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7以內的數:

  (1)師出示塑料花,引起幼兒種花樹的興趣,幼兒變魔術成為小花樹,教師變成魔術師。

  魔術師:“小花樹們按照你們手里的數字,去找相應的花盆(桌子),把自己種下去!”

  幼兒按照自己手中的數字尋找正確的位置。

  “XXX花寶寶你種在幾號花盆里啊?”

  (2)、游戲:《花開花落》

  師:“小花樹在太陽公公和雨姑姑的照顧下,開出了X朵花!”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片,拿相應數量的雪花片。

  (師逐一出示數字卡2、3、4。)

  花寶寶現在你開了幾朵花啊?”

  師:“一天晚上吹起了大風,有三朵花兒被吹走了。”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片,拿走相應數量的雪花片。

  “花寶寶現在你還有幾朵花啊?”

  教師繼續出示數字卡,直到幼兒人手有7朵小花。

  2、正確感知8的數量,認識數字8,訓練發散性思維,發展想象力。

  (1)、感知“8”的數量。

  師:剛才花寶寶們有7朵花,現在花仙子又給了你一朵,數數,一共有幾朵花?

  (幼兒繼續操作雪花片。)

  (出示蜜蜂教具并與小花對應排列)“蜜蜂來采密了,看看來了幾只蜜蜂?”

  “花朵和蜜蜂一樣多嗎?”幼兒點數。

  (拿走一只蜜蜂)“飛走了一只蜜蜂,現在還有幾只?誰多誰少?”

  (增加一只蜜蜂)“又有一只蜜蜂飛來了,數一數,一共有幾只蜜蜂?”

  (2)、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擾,正確感知8的數量,并認識數字“8”。

  “小蜜蜂為花寶寶準備了禮物,找找看有什么禮物?它們的數量是幾?它們是怎么安排的?”

  (教師出示小樹、小花、水梨、葡萄的圖片,幼兒討論并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禮物雖然它們的排列方法不同,但它們的數量都是“8”。

  (3)、認讀數字“8”,并大膽想象,積極思考。

  師:“無論它們怎樣排列,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出示數字“8”,并且集體認讀。

  師:“數字8象什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

  葫蘆、眼鏡、雪人……

  師:“8除了表示8棵小樹、8朵小花、8個水梨、8串葡萄,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3、幼兒操作練習:

  (1)、守恒練習。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較小的數,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減小,另一個就會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不變。

  (2)、多角度分類。

  4、幼兒自由創編8的組成故事:

  8象葫蘆,葫蘆娃媽媽帶領小寶寶去消滅妖怪,1寶寶和7寶寶用千里眼觀察妖怪的動向,2寶寶和6寶寶用順風耳聽見妖怪們在說:羊媽媽不在家,它們想去吃掉小羊。于是葫蘆娃媽媽派3寶寶和5寶寶變成隱身娃藏在小羊家里保護小羊,4寶寶和4寶寶等妖怪來了,一起吐火消滅了妖怪,從此小動物們過上了開心快樂的日子。

  活動反思:

  幼兒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上幼兒唱“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幼兒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活動穿插游戲或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氛圍中得到提高。

  《認識8》教學設計 篇10

  教案目的

  1、學習8的組成有7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學習8的組成。

  2、知道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3、學習數的分合式。

  教案準備

  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教案過程

  活動一:碰碰球

  幼兒兩個一組,說一說,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來是8

  游戲二:數字8的合成

  1第一、二組,給圓點涂色。

  數一數,每個格子里的圓點有幾個?(8個)

  將8個圓點分成兩份,請你分一分8個圓點有幾種分法,用油畫棒給圓點涂色。

  2第三、四組,分雪花片記錄。

  3印點子做記錄。

  教案總結

  1復習數字8的組成

  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看看兩組數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

  2知道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怎么樣?左邊的變成2多了1個,多的這個1是從哪里來的呢?(右邊的6比7少1,左邊多的那個數是右邊少的那個數)

  《認識8》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熟練數出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并會正確讀寫。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培養學生有序看圖,有序數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統計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8和9的序數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數學王國里的故事。

  今天,數字王國里非常熱鬧,數字娃娃們在做游戲呢?數字娃娃0覺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綿制作的數字0),他想減肥,于是在腰間系了一根腰帶(在0的中間系上一根繩子),結果,它變成了幾?(8)數字娃娃6看見了直笑(出海綿做的數字6),于是對它說:你怎么變成8了呀?要減肥得多做運動,我來做個倒立給你看(將數字6倒過來),數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變了!你也變了!小朋友,你們看看6變成了幾?(9)那我們今天就來和8、9交朋友。(板書課題:8和9的認識)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

  提問: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們一起到校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請你數一數,它們的數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出示教材第53頁“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掛圖學生同桌互相說,再匯報、交流。

  花壇的兩邊有8棵松樹,花壇里有8朵美麗的花,黑板上寫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大字。

  黑板的前面擺放著9盆花,有9只蝴蝶在花叢中飛。有8個小朋友和1位老師共9個人整理花壇。

  教師:我們怎么數才能把蝴蝶一只不漏地數出來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方法:按一定方位數蝴蝶的只數或者數一只做一個記號。

  同學們觀察得真細致,圖中樹、花朵、大字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圖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

  在黑板上畫8個點,問學生:這有幾個點子?8個小點子想加入9的隊伍你們有辦法嗎?

  2、教學8和9的順序。

  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7個珠子,再撥1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7顆珠子以后再撥1顆是8顆珠子的過程。然后再撥1顆珠子就是9顆珠子。

  出示尺圖,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這些數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們猜一猜7的后面是幾,8的后面又是幾呢?你會讀嗎?還可以怎么讀?(從大到小讀或從小到大讀)

  拍手游戲:請你拍的和我同樣多,請你拍的比我多一個,請你拍的比我少一個。同桌互相玩游戲。

  3、教學比較7、8、9的大小。

  請學生從這三個數中隨便選擇兩個,用以前學過的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學生的答案有以下6種:

  7<8 8<9 7<9 8="">7 9>8 9>7

  4、用“>”、“<”號寫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讓學生在書上填空,注意提醒學生書寫要整潔、美觀。

  5、教學8和9的序數含義

  這里有一群蝴蝶,它們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大家愿意幫幫它們嗎?

  給左邊的8只蝴蝶涂上藍色。給從左數第9只涂上紅色。

  6、教學8、9的書寫

  (1)指導8的書寫

  首先讓學生看課本第53頁的黑體字8,問學生8字像什么?師:你們看,8像一個小葫蘆,9呢?就像是我們吃飯用的小勺子。看來8和9離我們真的好近。然后看第54頁8的書寫順序圖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邊板演邊講解:8字是一筆寫成。從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筆,自上而下,先寫一個S字,接著自下而上過S字腰間,與起筆處連接,一筆而成。最后請學生看著黑板上的“8”字空寫,再讓學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練習寫“8”。

  (2)指導9的書寫

  9字是一筆寫成,它的上部像個0,它的豎像個1,上半部這個0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圓滑,不能右棱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下方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學生練習在課本54的寫字格里描9。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各小組“開火車”報數:從1到9,從9到1。

  2、幫一幫:這些小帆船的船號順序排錯了,你能幫助改正過來嗎?

  4 7 1 2 5 8 9 6 3

  3、完成課本59頁的第1、2

  《認識8》教學設計 篇1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8以內的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數量;通過觸摸感知數量。

  活動準備:

  屏風一個,紙箱制操作人手一個,上有魔法書(紅、黃、綠、黑)4本及圓點卡片(2-8)一套,內藏一串珠子(4顆)、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語言引導、激發興趣

  表情娃娃和我們一起玩游戲,動動腦筋把它們找出來。

  (二)、感官練習、感知數量

  1、運用視覺感知數量。

  (1)、打開紅魔法書:6只蘋果,找出6號房間的娃娃:鬼臉娃娃。

  (2)、打開綠燈魔法書:8條魚,找出8號房間的娃娃:驚訝娃娃。

  說明:注意幼兒點數習慣的培養,鞏固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2、運用聽覺感知數量。

  打開黃魔法書,請小耳朵幫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聲,舉起5點卡片,找出5號房間的娃娃:開心娃娃。

  (2)7下鼓聲,舉起7點卡片,找出7號房間的娃娃:生氣娃娃。

  說明:聽、默數對大部分幼兒來說尚有困難,老師予以適當指導并提醒幼兒數在心里。

  3、運用觸摸覺感知數量。

  打開黑魔法書,請小手幫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內的珠子數(4顆),舉起4點卡片,找出4號房間的娃娃:傷心娃娃。

  說明:通過觸摸感知數量是幼兒從來未嘗試過的形式,教師可提醒幼兒摸一顆、數一顆,使幼兒能獲得成功體驗并了解方法。

  4、請寶寶們學做各種表情,隨著音樂歡快起舞。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認識8》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8-22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3-20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8篇01-30

數學《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4-18

1.6.4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3-19

《8和9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認識比》的教學設計03-20

《比的認識》教學設計03-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张家口市| 开鲁县| 海阳市| 娄烦县| 高雄市| 新和县| 南雄市| 平遥县| 岐山县| 舟山市| 白城市| 锡林郭勒盟| 屯昌县| 宜城市| 宜春市| 四平市| 康定县| 琼结县| 万安县| 阆中市| 乌拉特中旗| 新野县| 白城市| 边坝县| 定远县| 仪陇县| 洛浦县| 孟州市| 广汉市| 镇安县| 格尔木市| 阿勒泰市| 铜陵市| 衡阳县| 中宁县| 精河县| 山阳县| 航空| 余干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