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
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稅額的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稅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稅占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 = 30×0.05 = 1.5(萬元)
4、課堂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張老師二月份工資收入是6500元,按稅法規定,扣除5000元免征額后,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月張老師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3)黃老師上個月工資收入是8200元,按稅法規定,扣除5000元免征額后,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月黃老師稅后收入是多少元?
(4)李工程師得到一筆勞務8000元的報酬,按規定,扣除1000元免征額后,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他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5、課后作業。
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7、8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2
設計說明
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利用現實的情境或材料進行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體會隨機思想,樹立隨機意識。
1.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本節課時,從學生已有的實際經驗出發,把統計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2.做探究交流的小主人。
本節課在探究條形統計圖的畫法的這個教學環節中,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組合作嘗試畫出條形統計圖,并且自己總結出條形統計圖的畫法。其間教師只是一位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復習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哪兩種條形統計圖?
生:縱向條形統計圖和橫向條形統計圖。
師: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生:條形統計圖能對事物進行比較,能讓人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師:這節課我們將進行條形統計圖的相關復習。
(板書課題:統計與概率)
設計意圖:通過對前面所學內容的簡要回顧,再現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為復習做好準備。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課件出示教材111頁4題。
(1)明確育民小學各年級男、女生戴近視鏡的同學人數統計表。
(2)學生分組完成條形統計圖。
(3)各組匯報成果,投影展示條形統計圖。
(4)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思考下面的問題:
①四年級戴近視鏡的有多少人?
②哪幾個年級戴近視鏡的人數比較多?
③哪幾個年級戴近視鏡的男生比女生多?
(5)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指名匯報,讓學生分別說出橫軸、縱軸、每格代表幾人;各種直條代表什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2.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重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系統,卡紙,小三角形,90度扇形。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8-25
小學的數學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評語01-01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模板01-02
統計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9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01-01
小學數學《輕重》教學設計02-2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范文03-05
小學數學《優化》教學設計03-10
小學數學《蠶絲》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