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教學設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養花》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花》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實施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觀點,執這種觀點,久而久之會抹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為此,本課教學擬將提綱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經歷理解的過程,揣摩作者的意念與表達,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也許會見到較好的效果。
【設計特色】
自己閱讀,自己理解;教師點撥,深化認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自讀課文,共商教學目標
運用魏書生老師的“與學生商量、商量、再商量”的觀點,和學生共同商定教學目標。
其中包含學生的需求、質疑,教師的教學要求。
1.生字新詞的教學目標;
2.編寫課文提綱的目標;
3.理解作者情感的目標;
4.理解詞句的目標;
5.背誦、造句的目標。
二、自讀課文,分組討論,嘗試自己完成目標
。ㄒ唬┥中略~教學目標的完成,不僅是注意生字詞的音形義,更要將其放在上下文中,結合實際,弄清詞義,實現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例如:置之不理──自生自滅──關切──門道;
循環──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曇花──秉燭夜游等詞的串聯理解。
。ǘ﹪L試自列段意,引導讀懂課文。
1.自讀課文,寫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
要求自己閱讀課文,寫出每個自然段的段意,討論時能說出寫這段段意的依據。
2.討論段意,深究課文內容。
(1)根據學生寫的段意,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后討論或辯論,使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如:對于第二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可有兩種選擇:
A.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從課題出發)
B.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從文章的中心思想出發)
引導:從四句話的內容探究,選A正確些。因為后三句分別敘述:養花的目的,養花的盛況(弄懂第四句話的內在意思)。
又如第二段:
A.花雖多,但沒有奇花異草。
B.我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引導:這段5句話,第2句和第4句都是寫“因”,第1句和第5句都是寫“果”,只不過兩個結果的角度不一樣問導學生進行段意合并,并提醒學生組織好語言)。
3.總結:(先讓學生自己總結)寫每段的段意之前一定要讀懂其中的每句話,理解它們的意思,在讀懂每句話的基礎上理清關系,較全面地、通順地寫出每段的段意。
三、感情朗讀課文,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體會作者情感。
朗讀最后一段,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如:
──作者的總結是全面的:第1句說花的本身給人帶來的樂趣,第2句說養花過程中獲得的樂趣;靖爬巳膬热荨
──作者的總結是表面的,不能體現作者對“樂趣”二字的深刻認識。這篇課文應該體現他對知識、真理的追求。
引導:如果照你的認識,結尾應該怎么寫?(引導學生在老舍為人樸實謙遜、文風樸質的層面上認識課文的內涵)
四、嘗試背誦。
五、完成提綱。總結列提綱的方法。
六、布置小練筆。
你有什么愛好?
(如集郵、養花、養魚、書法、圖畫……)你為什么喜愛它?怎么愛好的?有什么感受?試著用筆把它們寫出來。
[評點]
按下發的提綱自學,教師點撥引導,是對傳統閱讀教學基本模式的大膽改革探索。本設計從教師引導學生自定目標到自行達標,完全由學生主體實踐來完成,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由學生的學習行為生成的特點。教師的點撥引導已不再是“指令”性的,而僅僅是一種虛擬的設想,這無疑又是當代課堂教學設計的一種前衛策略。
《養花》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給課文編寫提綱。
3、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愛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1、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引入本課
誰養過花?請舉手,說說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養花有什么感受呢?(樂趣)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講課文
1、請你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養花的樂趣的?(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發現問題隨機解決。)請同學按提綱上的內容讀一讀相關的段落。
2、請你再默讀課文,舉例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自讀——批注——討論——交流)
點撥:
。1)為什么只養好種易活,自己能奮斗的花?什么叫“奇花異草”?
教師:這與老舍的性格有關,對花草提出了一個內在的標準,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奮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讀。養花的樂趣是什么?(人生啟迪:勤勉奮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養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養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歸納作者在養花中得到了什么?為什么養花能得到知識?
。ɑǚN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境與管理要求不同)養花的樂趣在哪里?(增長知識)
。3)作者的收獲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ㄖ挥邪匆幝赊k事,花才能養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摸到門道,增長知識。)
(4)“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養花的樂趣在哪里?
。B花須付出勞動,但有益身心,有所收獲。)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板書: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5)那么養花的樂趣是什么?(板書:有喜有憂)
“喜悅”是樂趣,那么“憂”也算樂趣嗎?
。B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才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
。6)齊讀最后一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與前面幾段有什么關系?(分、總),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
。ㄕ諔B花的樂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讀。
3、自己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3、投影出示本課的提綱:
文章中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材料安排:
1、把養花當作樂趣。
2、分述養花的樂趣:
①養自己能奮斗的花——人生啟迪
、陴B花
《養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3、能從課文中找出點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表現中心的。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及養花帶來的樂趣,以及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本課
你喜歡養花嗎?誰說說養花有什么好處?那么我們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養花的?
板書:13養花。
二、介紹老舍、老舍養花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作了《方珍珠》、《龍須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關于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通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拼讀,讀生字,注意糾正錯誤。
記清字形,理解詞義:有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時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
秉燭夜游:部首:禾或丿。筆順:秉,與“乘”區別。詞義:秉,拿。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
糾正字音:樂趣、計較、雖然、適當、盡管、傾盆
2、多音字:
3、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如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理睬。
4、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整體感知)
。B花給“我”帶來樂趣。)
5、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質疑。(寫養花的樂趣為什么還寫憂?)
五、練習朗讀課文,讀熟課文
六、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說出段意,理清線索。
老師板書
1、為什么養花;
2、養什么花;
3、養花要摸門道;
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
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點和為什么喜歡,以及在養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
《養花》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會讀本課的7對詞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具準備:
課件、投影、彩粉筆,本課的一些資料、幻燈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課前播放錄音〈趵突泉〉,感受老舍先生散文的優美境界。
師問:誰知道這篇散文的作者是誰?
你對作者了解多少?說一說。
生自由發言。并播放課件〈作者簡介〉及作者的照片。(指名讀)
師:老舍先生的作品,有詞精妙,語句雋永,思想耐人尋味。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取源于生活,感悟生活的再現。今天讓我們走進這精美的生活,感受一次養花的樂趣吧。ò鍟n題〈養花〉)
二、初步學習課文
檢查字詞(播放課件)
1、讀生字(排火車讀)置載循曇秉秧砸
2、板演易錯生字(置秉載)
(1)置:如何記住這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四+直=置(上下結構);或雙語識字法:PUT四直置(即放)忌:直少橫。
。2)秉: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到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禾”部再查三畫,是“拿,握”的意思。組一個常用詞:“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中的“秉性”。
。3)載:是什么結構?——半包圍結構,部首是“土”部或“戈”部。區別栽、裁、載。
3、我們把生字放到本課的詞語中,看還認識嗎?(齊讀兩遍)
出示詞語: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曇花一現秉燭夜游秧苗砸死
檢查課文分段
4、師:同學們的字詞掌握的很好,課文順利讀過了幾遍。下面檢查同學們對課文的分段情況。(指名分段)
出示課件:全文共——個自然段,按照由事到理的順序可以分為——部分。(師生探討)
小結:本文可以分為三部分,還可以分為7段,因為每個自然段獨立成段。
三、深入學習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播放課件及錄音(賞讀):生邊聽邊賞老師哪個詞或句子讀的好。
。2)品句: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
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ㄖ该啾樽x出“愛花”、“養花”的樂趣,感悟詞中之樂。并板書:養花目的)
2、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帶著你的喜愛,你的樂趣去讀第二段。(生生評價)
。2)問文中“奇花異草”什么意思?誰來用上它說一句話。
“大雨傾盆”什么意思?誰來畫一畫?(生主動前來畫出此景及春雨,指名說說夏雨和春雨的不同。)
板書:養易活花
3、學習第三段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指名6位學生接讀,其他學生品評。
(2)這段中有一個符號[、],誰知道它表示什么?(多音字)
。3)出示多音字:盡生注音并組詞。(盡管盡心盡力)找出這一段沒帶多音標志的多音字并注音組詞。(得載)
(4)“三年五載”什么意思?說一句話。
(5)你會用“載歌載舞”說一句話嗎?
板書:怎樣養花
4、學習第四段
(1)快速自由朗讀這一段
(2)出示課件
幾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搶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第二天,天氣好轉,有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熱汗直流?墒沁@么多么有意思呀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加標點(可是……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B、把最后一句改成陳述句。
C這段中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板書:需要勞動
5學習第五段
。1)放幻燈及這段錄音
。2)“曇花”是一種什么花?(生查字典解釋,師放曇花一現的圖片)
(3)“秉燭夜游”中“秉”何意?
。4)用//把這段花分為三層,并寫出層意。(在橫線上各填一個字)
第一層:寫——花。第二層:寫——花。第三層:寫——花。
從這句話中看出養花給作者帶來了什么樂趣?
板書:共享其樂
6、學習第六段
快速自由朗讀并說出段意
板書:也有憂愁
7、學習第七段
(1)齊讀課文
。2)背誦課文,出示課件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即——又——,這就是———。
這段話共——句,用了四對相對的詞非常辨證的道出了————的樂趣。也是對全文的——。表達了作者高尚的——情趣。
板書:其樂無窮
四、總結全文并板書
養花之樂勞動亦樂成果之樂給人啟迪
五、小練筆(15分鐘)
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字數不限。(選讀優秀的短文品評)
《養花》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
3、熟讀課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誦第七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體會養花的樂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摸心靈
1、生活中,你們覺得做什么事最有樂趣?
老舍爺爺覺得養花很有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老舍爺爺寫的《養花》。
2、簡介老舍
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很愛養花,他在養花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樂趣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
二、讀中融入,感受心靈
(一)自由讀文,初知“樂趣”
1、自由讀文做到正確流利。
2、思考:老舍先生覺得養花給他帶來了哪些樂趣?劃出最能概括老舍先生養花樂趣的幾句話。
3、檢查抽讀詞語
。ǘ┡娜刖常w驗“樂趣”
1、讀文叩問。
(1)(承上交流出示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指名數位同學讀。
(3)質疑。讀著老舍爺爺這段感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喜、笑、有花有果實,這些都堪稱樂趣,為什么勞動累得腰酸腿疼也是樂趣?甚至是“憂”、“淚”也被視為養花的樂趣呢?)
2、攜疑深究。
。1)問題產生了,你們打算如何解決?(好好讀讀,品味品味/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把自己放入文中,設身處地地想一想)
。2)自讀思考:那么老舍爺爺向我們講述了養花過程中的哪些事呢?每件事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作重點研究。
。3)小組交流;ハ嘣u議、補充和啟發。
。4)大堂匯報,適時點撥。
讓學生感受和領悟養花的“增長知識之樂”是通過賽讀評議的方式,讓學生在讀、評“一來二去,我摸著一些門道”“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等句段的過程中關注語言文字,甚至關注標點符號,從而領悟作者由衷的自豪。
體會養花的“有益身心之樂”“如此循環……勝于吃藥”指的是什么?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顆,搬搬那盆,然后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勝于吃藥。
體會養花的“成果分享之樂”則讓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朋友受老舍先生之邀,秉燭夜游,欣賞曇花會說些什么。
對養花中傷心事的體會,主要采用自由思辯和相互辯論的方式,促動學生深入思考:傷心事也能稱得上樂趣嗎?作者怎么會覺得養花中的憂和淚也別有一番滋味呢?
三、引領提升,抒發心靈
1、學到這里,你對生活中的樂趣有沒有什么新的認識?(說一說或寫一寫)
2、指名分節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這中心句是從哪幾方面來說養花的樂趣的?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確:中心句是課文最后一節: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養花》教學設計 篇6
課文說明: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花既須勞動,有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2、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讀課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誦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學時間:
三課時
三、教學重點、難點:
訓練重點是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課文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度自然,邏輯性很強,著重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談養花的樂趣的,逐段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幾處議論明理的句子學生理解稍困難些,其余的內容都比較易讀易懂。應強化學生自讀體味。
四、教學過程:
指名分節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這中心句是從哪幾方面來說養花的樂趣的?
明確:中心句是課文最后一節: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講的是對花的關心,情感體驗;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講的是勞動成果;“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講的是養花的意義。
練習背誦第七節。
1、理解課文內容
提問:課文從三個方面寫了養花的樂趣,每一方面內容各在課文中的哪一部分?
學生發言后明確: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第三、四自然段。學習五、六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思考:作者為什么“喜”和“笑”?畫出句子來讀一讀。又為什么“憂”和“淚”?
畫出句子來讀一讀。為什么把“憂”和“淚”也當作是養花的樂趣?發言后歸納:因為與別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從中得到樂趣。
。ㄋ团D痰耐究浠ā昂孟恪,和朋友們一起賞花,把花分給朋友們);養花也有憂傷,(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幾天沒有笑容)。從養花中體味到“憂傷”的情感,這也是一種樂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問:第五自然段可分為幾層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明確:第五自然段可分為三層意思?浠ㄙp花贈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間,側重在內容上的承接,“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這一句中“當然,也有----”與下面內容銜接起來。這樣寫,文章顯得結構嚴謹。
。4)指名讀課文。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衲x課文邊讀邊畫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蛩伎迹耗男┱Z句寫出作者愛養花,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讀語句談感受。歸納:句子
、倩ㄩ_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
、畚抑火B一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因為愛花,所以愛養花。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平凡的花也有樂趣。
、笥懈星榈乩首x課文。
、糁笇г炀洌翰皇恰褪恰x原句:北京的氣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會忽然鬧霜凍。
了解:這是一個選擇關系的復句,同時存在好幾種情況,從中選擇兩種情況。
討論,口頭造句:學生互平互議。學習三四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與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谧髡呤窃鯓羽B花的?從中得到了什么樂趣?
③“如此循環……勝于吃藥”指的是什么?
、堋岸嗝从幸馑佳!”“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兩句分別是對什么來講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分小組討論匯報,明確:
1)第三自然段開頭用“不過”一詞承接上文,然后用“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币痪溥M一步加以補充說明,這個承上啟下的轉折句,使上下文緊密的連接起來。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好朋友——關切)它們;澆澆這顆,搬搬那盆;天氣突變時搶救花草。養花能增長知識,從獲取知識中得到樂趣;養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從勞動中獲得樂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顆,搬搬那盆,然后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勝于吃藥。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有益身心,天氣突變,搶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勞動。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愛花的思想感情。
2、齊讀課問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造句:要是……就……讀原句: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
了解:這是一個假設關系的復句。假設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產生那種結果。學生討論,口頭造句評議。
4、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關系?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確: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總關系。與第一自然段前后照應。在全文中起了總結、點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層次清楚,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邏輯性強。過渡自然而巧妙,語言間潔、準確。開頭講“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苯又鴱牟煌矫嬷v述養花的樂趣,最后概括起來總述,點名中心。全文條例十分清楚。
。3)總結全文課文是怎樣有條理地講述“我”養花的樂趣的?
①總起,養花的目的。當作一種樂趣。
②養什么花。好種易活的花。
③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莛B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⑤養花使人喜悅。夸、賞、贈。
、摒B花使人傷心。幾天沒有笑容。
、唣B花的樂趣。總結。有……有……既……又……
總結全文
1、讀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發了作者,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業:
1、復習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練習冊
《養花》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ǘ┓智逭n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三、教學難點
劃分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是怎樣養花的?
請1、2名學生簡要說說自己是怎樣養花的。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學了這篇課文,一定會有很多同學愛上養花的
(板書:9養花)
(三)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指導學生“秉”字的寫法“ ”;“砸”的右半部按“ ”的筆順寫。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后,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樂趣:使人感到快樂的意味。課文中指養花使作者感到快樂。
計較:計算比較。課文中指作者對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在意。計較讀j@ jiao。奇花異草:稀有罕見的珍貴花草。
霜凍:靠近地面的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過問;之,它,本課指花。在課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邊,不去管它。
自生自滅:由它自然生長,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長,不加過問。關切:關心。
一來二去:形容交往頻繁。課文中指經常和花打交道。
門道:門路。課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養花的方法。
三年五載:載,年。三年五載指好幾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循環:事物周而復始地運動或變化,課文中指工作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會兒再去看看,不斷地這樣重復下去。
有益身心:有益,有幫助;身心,身體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
勝于吃藥:比吃藥的效果還好。
真理:真實的道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曇花:一種常綠灌木。花大,花瓣外面呈淡紅的紫絳色,中間純白色。夜間開放,開花的時間極短。可供人觀賞。
秉燭夜游:舉著蠟燭在夜間游賞。
贈給:無代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
菊秧:菊花的幼苗。
。ㄈ╅喿x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學生默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了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然后請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分段的,分段的依據是什么。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分段情況后,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分散,將哪些自然段合為一個段落的分歧較大,教師可讓學生將歸并成段的自然段逐一讀一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指導學生理解自己歸并成段的自然段中,每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養花”這一中心表達不同方面的意思,是可以獨立成段的。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這篇課文的段落比較特殊,由于每個自然段相對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全篇課文可以按自然段成段,共分成七段。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集中,大多數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首、尾自然段各一段,中間2~6自然段為一段。教師在肯定這種分段方法后,指出將第二段中的自然段各自成段,全篇課文分成七段的分段方法也是正確的。
結合這篇課文特殊的段落結構,教師幫助學生懂得在理清課文脈絡時,要從每篇課文的具體內容入手,按課文的實際情況分析、理清課文結構。將學過的分段知識靈活地應用于不同體裁、不同內容的文章中,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固定的模式。
在理清課文段落結構的基礎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我”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第二段:寫“我”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寫“我”是怎樣養花和養花可以增長知識。
第四段:寫養花有益身心,“我”從養花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第五段:寫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第六段:寫養花中的傷心事。
第七段:寫養花的樂趣。
如果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第二段(2~6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從養哪些花、怎樣養花、養花增長知識、養花有益身心、養花有成功的歡樂和遇到挫折的痛苦等方面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在概括段意時,以學生概括為主。對于較難概括的段意,可讓學生多讀課文并進行討論,教師給予適當的補充修正。
。ㄋ模┯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1、請七名學生逐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五)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二)結合課文理解“樂趣”“置之不理”的意思,并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課文第四段。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的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過程
。ǎ┮浴皹啡ぁ睘樵掝},引入新課。
1、回想一下,“樂趣”一詞是什么意思?
。ㄊ谷烁械娇鞓返囊馕叮
課文的作者把什么當作生活中的樂趣?(養花)
。ò鍟吼B花)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給你帶來過樂趣?
。ㄗx書、下棋、踢球……)
2、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用“樂趣”造句。
你能不能用“樂趣”這個詞造個句子?
。ㄗx書可以豐富知識,是一種充滿樂趣的事。踢足球能鍛煉身體,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學生在造句時,有些會仿照課文中的句式,造出“我把……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的句子,對此教師可以給予肯定,同時鼓勵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師在輔導學生造句時,應當讓學生懂得“樂趣”是積極的,正面的快樂情趣,不能將消極的事物當作樂趣。
3、作者將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花究竟給作者帶來了哪些樂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ǘ⿲W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的思想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容及這一段在全篇課文中的作用。
。1)(齊讀第一句話——“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保┳髡咭驗閻刍,也愛上了養花。讀讀課文,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愛養花?
。▽W生自由讀課文。只要開花;作者就高興,而不是只喜歡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種滿了花草;作者把養花當作了生活中的樂趣)
通過對課文字(愛、滿)、詞(樂趣、計較)、句(只要……我就)的分析。引導學生懂得作者是一個真正愛養花的人。教師在此可向學生簡單地介紹一下老舍先生,便于學生理解“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的意思。從中體會出作者在繁重的寫作工作中仍要擠時間養花,可見其對花的愛之深及養花的樂趣之大。
(2)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作為這段的段意。
(我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這句話向我們解釋了作者為什么愛養花。從全文來看,這段還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總述)
。ò鍟1、為什么養花……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總述)
2、理解課文第七段(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引入對課文二、三、四段的學習。
。1)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七段。
(2)第一段是對全文的總述,這一段在全文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ㄊ菍θ牡目偨Y)
養花對作者帶來了很多樂趣。作者在篇末用簡練的語言進行了概括總結。而文章也正是圍繞著這些樂趣來寫的。
3、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容。
(1)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這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他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
(板書:2、養什么花)
。2)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這些花自然很普通,作者那么喜愛養花,為什么不養些奇花異草呢?
。ㄒ驗槠婊ó惒莶灰谆,作者不忍心看著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氣候也不太適宜養花。)
老舍先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的作品語言生動、精煉、幽默。在這一段,僅用三十一個字,就將北京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準確地概括出來了。你輕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3)作者養的花,不僅好種易活,而且還要自己會奮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好種易活是說花的品種普通,沒有奇花異草那樣嬌貴。會奮斗是指花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北京這種不適合養花的氣候中生存下來。)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既因氣候的特點選擇好養的花草,也有欣賞這些看似平凡普通,沒有美麗嬌貴外表的花草所具有的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的含義。
雖然不是奇花異草,但是能開花,能結果,能給作者的小院帶來生機和活力,誰又能說這不是養花的樂趣呢?
。ò鍟河谢ㄓ泄
4、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課文內容。
。1)花草自己要奮斗,也要靠養花人的精心照管。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三段,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照管花草的,從中又得到了什么樂趣?
。ㄗ髡咛焯煺展芑ú荩窈门笥阉频年P切它們。作者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
(板書:3、養花要摸門道)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
(別人有了困難,我們要熱情幫助,不能置之不理。)
在學生造句時,教師幫助學生分清什么情況下應該理,什么情況下應該不理,并鼓勵學生多造有積極意義的句子。
。3)你有好朋友嗎?平時你是怎么和他相處的?作者像好朋友似的關切花草,使你想到些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花的喜愛之真、之深。把花草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它們,為它們的茁壯成長而高興,為它們的不幸夭亡而難過,養花已經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換來了花草豐碩的回報,使作者享受到了養花的樂趣。你能從最后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樂趣嗎?(長見識)
。ò鍟洪L見識)
看著滿院自己親手栽種的花草開花結果,作者心中涌起怎樣的情感?你能把表達作者這種心情的句子讀一讀嗎?
。ㄗ院,驕傲。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5、學習課文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
(1)四個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這一段講了養花帶來了什么樂趣,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出來。
(養花要付出勞動,在勞動中得到樂趣——須勞動。)
。ò鍟4、養花要付出勞動——須勞動)
學生結合課文談作者從勞動中得到的樂趣,相互啟發,教師予以點撥。
。菜崤璧膭趧邮棺髡叩哪X力勞動得到調節,長期堅持,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這是樂趣;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苦中有樂,這也是樂趣;天氣好轉,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還是樂趣。)
。2)作者在勞動中體會到一條真理,他是怎么說的?(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表達了什么感情?
(反問句,表達出作者對勞動的熱愛。)
(3)練習背誦第四段。
。ㄈ┳鳂I。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四至七段。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課文第五至第七段,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ㄈ┩瓿烧n后“練筆”的作業。
二、教學重點
。ㄒ唬├斫庹n文第5至第7自然段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ǘ┚毩暯o課文編寫提綱。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教學過程
。ㄒ唬z查第4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的背誦。
1、請四名學生分段背誦課文。
2、同桌相互檢查第4自然段的背誦情況。教師了解背誦情況。
。ǘ⿲W習課文第5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1、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1)養花須勞動,而勞動則有益身心。
養花的樂趣并不止于此,我們看看第五段中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樂趣。
(2)請兩名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學生們邊聽邊看書,體會課文內容,從第七段中選出適當的詞語概括這段內容。
(這一段主要講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可以用“有香有色”“有喜有笑”來概括)
(板書:5、養花使人喜悅……有香有色、有喜有笑)
。3)這一段文字充滿了歡快喜悅,使得讀者也為之感染,滿心高興。作者是怎樣通過文字把這種喜悅之情表達出來的呢?
。ㄟM門就夸“好香”——驕傲;秉燭夜游;贈給——特別喜歡)
結合以上語句,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重點引導學生領會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自然讓作者歡喜;而自己養的花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喜愛讓作者感到驕傲;和朋友一同分享養花的樂趣,才是作者最為高興的事,體會作者將自己的快樂與人共享的思想境界。
2、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1)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沒有一帆風順的,既然有成功的喜悅,就會有失敗的苦惱。養花也是如此。哪位同學試著分析分析第六段,說說這段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ㄟ@段寫了菊秧被砸死,全家人難過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傷心的心情)
。ò鍟6、養花使人傷心……有憂有淚)
。2)作者和全家這樣傷心,從悲傷之情中還能體會出什么情感?
。▽ǖ南矏、憐惜之情)
(3)五、六兩段作者采用的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ú捎昧藢Ρ鹊膶懽魇址ǎ幌惨粦n,有笑有淚,使感情更加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男女生分別背誦,進一步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趣及寫作手法上的妙處。
3、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及在全篇的作用。
在第二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基本理解第七段在全文中的總結作用,教師在這里著重指導學生理解這段總結的高度概括性和辯證性。
(1)我們已經知道養花給作者帶來了那么多的樂趣,而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將養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
。2)學生進行朗讀體會末段表達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練簡潔,這段總結還有一個特點,你發現了嗎?
。ㄓ棉q證的方法進行總結。“喜”與“憂”“笑”與“淚”,“勞動”與“見識”)
作者對養花樂趣的總結是辯證的,養花既能讓人喜悅歡笑,也會讓人傷心流淚;既讓人有“香、色、花、果”帶來的感觀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體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獲。這樣的總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養花確有樂趣!
。ò鍟吼B花確有樂趣)
。ㄈ┯懈星榈乩首x全文,加深體會,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ㄗ髡咄ㄟ^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ㄋ模┚毩暯o課文編寫提綱。
1、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我們學習了怎樣給課文編寫提綱。同學們回憶一下,編寫提綱的幾個步驟是什么?
(先確定文章中心,再想好選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然后把要寫的內容排列好。)
2、參照板書,給課文編寫提綱。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3、請一名學生將提綱寫在投影片上,出示投影片,師生進行評議。
。ㄎ澹┩瓿烧n后“練筆”的作業。
1、學習了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使我們平添了幾分對花草的喜愛。生活中,同學們養過或看到過不少花草,哪些花草引起了你的喜愛,它有什么特點,你為什么會喜愛它?
。▽W生回答,相互啟發思路)
2、請一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口述片段,教師在黑板上簡單地列出提綱并進行講評。
3、學生可參考提綱的思路,寫片段。教師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地加以指導。
(六)作業。
將片段修改整理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養花》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養花》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第四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雖然描寫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寫出了對生活不同的感受,卻都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本文是老舍在寫作空隙時寫的一篇關于養花的生活隨筆,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寫了自己為什么養花,養了些什么樣的花,怎樣養花,在養花時付出的勞動,在養花時得到的喜悅和感傷。字里行間飽含著對花草的喜愛,對勞動的贊美,對勞動成果的珍惜。正如文章末尾所寫: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作者這些體會實在而又深刻。本文內容通俗易懂,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借助詞典完全可以自行閱讀,并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理念
1、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使學生形成刻板的思維模式。我校的花池養了很多花,但作為學生,有的愛花,有的不注意花,他們的家庭也未必都在養花,所以要讓學生發揮他們獨特的見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2、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刻苦鉆研的學習習慣!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轉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所以本課除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一般能力外,把重點放在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為學生持續發展和終生發展做準備。
3、關注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熏陶。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內心世界的基礎上,獲得屬于自己的良好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取向,是一個難點。需要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趣、較、曇、秉、載、置等字的音、形、義。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2、過程與方法
。1)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學生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感悟中培養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學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時對老舍養花提出一些疑問,或者提出自己對養花的看法。
。4)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養花的興趣,并將這種興趣從課內轉化向課外。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知道在生活中應該追求什么樣的樂趣及怎樣追求,滲透正確的幸福觀。
四、教學思路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本課主要采取以生活為基礎,以朗讀為方法,以思考為核心,以情感為靈魂的教學策略。
五、課時安排
本文教學擬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結合學生生活體驗激情導入,指導學生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組織學生合作探究,明確作者獲得樂趣的原因,進而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六、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指導預習
。1)讓學生提前觀察學校和周圍居民養花的情況,并和養花者進行溝通交流,對養花目的和方法有初步的感知。
。2)老舍是中國文人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了解他的生平思想,有助于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和課文內涵的把握。介紹老舍,可提前指導學生主動搜集整理信息,并合作交流信息。
(3)提前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發現生字、新詞,查閱工具書,并和同學討論交流,明確音形義。
(4)搜集一些和花有關的詩句,交流并積累,初步感知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形象。
。5)發放一些統一的白紙,邀請部分同學利用課外時間描摹一些花的圖畫,并標明花的名稱。
因為課前需要學生準備的內容較多,如面面俱到難度過大。所以,本著學生自愿和教師統籌的原則,將學生劃分為五個學習小組,每組側重準備一個方面,并將預習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教師提出要求,每組的預習成果須向全班同學展示,一、二兩小組的展示時間各不超過2分鐘,第三小組的展示時間不超過5分鐘,可以利用提前準備好的小黑板。四、五兩個小組則可根據學生實際,不做量的要求。當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探索更多的課題。
2、談話導入,展現成果
首先和學生平等對話,對學生的預習情況表示信任和期待,邀請第一學習小組推選一位代表介紹養花的感受。結合學生所談的內容,教師導入《養花》一課,板書課題。
邀請第二學習小組推選代表給大家簡介作者老舍,教師簡要強調或補充。
邀請第三學習小組推選代表給大家歸納生字新詞,要求學生即刻在田字格上書寫一遍,加強感知。
每一小組代表展示完畢,指導代表大方得體退場,指導其余學生掌聲鼓勵,教師也需注意用眼神、掌聲、語言來鼓勵。當然,學生的上臺展示和掌聲鼓勵應讓學生養成習慣,一切自然而然,不能只依靠教師的要求。
預習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或條件充分發揮潛能,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書寫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會有較大提高。對學生展示的成果教師須充分肯定,不足之處也不能妄加指責,需和學生平等對話,探討如何改進方法,讓學生期待著下一次會表現更出色。
3、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和學生探討以怎樣的形式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選擇不同的朗讀方法,有的適合齊讀,有的適合分角色朗讀,有的適合單人讀。就本文而言,單人朗讀比較適合。接下來征詢學生意見,哪些同學來讀,按什么順序讀,在本座位讀還是上講臺讀。
這一環節,教師須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放而有度,不能任由學生爭論無法實施,也避免強人所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朗讀能力需要教師長期的培養,臨時提出要求,難免會出現冷場。
當學生朗讀完畢后,請朗讀者說說在朗讀方法上的體會,也請其他同學進行一些點評。點評可以談優點,也可指出不足之處。如同學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可詢問朗讀者有無接受批評的勇氣,對提批評者可于課下提醒注意自己的方式。在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中,教師要起到調控作用,在讓學生感知朗讀方法的同時,學會欣賞,學會鼓勵。當朗讀者回位時,應給以熱烈的掌聲。
在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互相討論一下,作者為什么養花,養什么樣的花,在養花過程中作者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你覺得作者對養花是什么態度。
4、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學生經聽讀自讀討論,完全可以在課文中找到和上述問題相關的語句。學生了解作者在養花中得到了樂趣不難,可為什么會得到樂趣,需要進一步去探討。這時,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需將學生從表層的閱讀引向深層的思索。教師可引導質疑,作者養花,賣花人也養花,他們有何不同?恰巧我們洪圩小學近年購買了許多花卉裝點校園,學生對賣花人也有一定的了解,這也提示教師要善于開發利用教學資源。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不難發現作者養花是把它當成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而賣花人卻把它當成牟取利潤的手段。由此,學生也會理解作者為什么不養奇花異草,為什么不在乎花開得大小。
理解作者養花緣自愛花之后,便引導學生談談養花之樂。到此時,學生對課文已比較熟悉,結合課文不難發現欣賞花會帶來樂趣,養花時的勞動過程會帶來樂趣,親手勞動取得的成果會帶來樂趣,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也會帶來樂趣。
5、學生質疑,主題深化
總是讓學生的思維按照教師預先設計的道路走,表面上教學目標圓滿完成,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體意識。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須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學生也許提不出來獨特的看法,也許提出的看法荒謬或價值不大,教師須合理面對。不能嘲笑諷刺,也不能茫然無措。以鼓勵為主,適合當堂解決的當堂解決,不適合的留于課后探討。
就本文而言,學生質疑養花有時也會帶來傷心,為什么還愛花養花很有可能,學生不疑,教師也該引導學生提出來。因為養花主要是帶來樂趣,傷心是有,但是是次要的。再說,正是可能會有傷心,才讓我們更加珍惜歡樂。理解這一點,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也許會有學生提出自己并不愛花,不覺得養花有什么樂趣;或者養花沒用,還不如種點經濟作物能賣;或者養花太累人煩人,不愿自己養等等。那么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6、練習鞏固,課外延伸
關于作業設計,立足于以讀到寫,以寫到用。首先組織學生采取多種形式朗讀,學生默讀,選擇感興趣的段落背誦。在深入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布置學生以正確的書寫方法抄抄課文,選擇抄寫工整的進行張貼展示。再設計一些題目,加強語言的積累與應用。
第四學習小組所搜集的詩句和第五學習小組所繪制的圖畫合并制作成為手抄報,于教室進行展示,引導學生繼續探尋生活之美,同時體會勞動成果帶來的喜悅。
七、設計總結
總之,本課的設計主要針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設計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對話關系,將教室還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并嘗試將語文學科的學習空間突破教室,將學習的時間突破40分鐘,讓學生在發現自身潛能的基礎上,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為終生發展打好基礎。本設計也是我對課程改革的一點探索,希望各位專家領導批評指正。
《養花》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擁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學習老舍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繼續閱讀老舍的相關文章。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擁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老舍養花的資料
【教學流程】一、導入新課,檢測預習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養花》。
出示課件我會讀:
計較 門道 曇花 菊秧 大雨傾盆
狂風暴雨 奇花異草 三年五載 秉燭夜游
有益身心 勝于吃藥 置之不理 自生自滅
詞語盤點中的生詞,相信你能讀準,我們來開火車認讀,好嗎?
誰來說說《養花》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師:文中有一句話總寫了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是哪一句?
。ǔ鍪菊n件2:中心句)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齊讀這句話,有疑問嗎?(生質疑)
學貴在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其實答案就藏在文章中,我們自己去解答好不好。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巧妙地帶領學生完成了知識和能力的遷移,通過質疑,承上啟下,起到了較好的過度作用。】
二、圍繞樂趣,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示:(課件3)
1、文中哪些句子和詞語具體寫出了養花給老舍帶來的樂趣,勾畫出來,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3、小組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悟,并相互補充完善。
哪個小組愿意最先展示你們的學習成果?(隨著學生的匯報,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1、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預設1:從這句話可以體現出作者很愛花,不管花開得大與小,只要花開了,他就極其高興。從“一到夏天滿是花草,連小貓都失去了運動場所。”還可以體現出作者養的花很多,他確實把養花當成了一種樂趣。
預設2:句子中為了體現老舍對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計較,用了一個關聯詞,“只要……就……”充分體現了養花給予他的快樂。
師:那你能用自己的的讀把老舍養花的快樂傳遞給大家嗎?(生展示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學,自主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積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小學高年級教學應具有的策略。】
2、我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師引導:文章第一段中說道“我可沒有工夫去研究和實驗。我只把養花當做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所以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草。除了抓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也是我們理解句子的一種常用方法。
師:花草奮斗是什么表達方法?(擬人)
師:怎樣的花草才算是自己奮斗呢?
預設1:不管天氣怎樣,都能經歷風吹雨打。
預設2:就像桃花心木一樣,拼命扎根,努力汲取水源。
師:為什么只養好種易活,自己能奮斗的花?其實,這與老舍的性格有關,他對花草有一個內在的標準,從不追求外形大小、色澤鮮艷,而要自己奮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斗的一生。
帶著對花草及老舍的敬意齊讀這句話。(生齊讀這句話)
3、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
抓住“天天照管”“像好朋友似的關切”感悟老舍對花的喜愛之情。
師:請你想象一下,老舍會怎樣照管、關切花草,會做些什么,會說些什么?
預設1:他會幫花草施肥、鋤去雜草。
師:把老舍對花草的關愛用文字讀出來吧。(生展示讀)
預設2:他還會在花兒受到風雨的洗禮時,鼓勵他們,別氣餒,一定要與惡劣的環境作斗爭,綻放自己最美麗的笑容。
預設3:他會像對待初生嬰兒一般輕輕地撫摸他,并在心里暗暗地告訴他:快快長大吧!
師:把老舍對花草的關愛也用文字讀出來吧。(生展示讀)
師:讓我們把老舍對花草的關愛齊讀出來吧!(全體學生展示讀)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來理解課文,通過閱讀感悟,理解文本的內涵,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絕不是壞事。
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養花讓老舍長了見識,這就是樂趣。(板書:長見識)
“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奔润w現了老舍對知識的追求,又體現了他因養花無異增長見識而格外開心。
用自己的讀表現出老舍的自豪與開心。(生展示讀)
生3:老師,我有補充,“多么有意思”指在養花實踐中摸到了門道,花養得很好,是件開心的事。
5、第四段學習匯報
“我工作的時候……勝于吃藥。”這句話是說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好。在辛苦中作者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
師:這也是作者感謝那些花草的原因。文中的原句是怎樣說的?
生如此循環……吃藥。(讀文中原句)
理解“如此循環”的意思。文中能具體說明如此循環的句子是哪一句?
師:作者兩次提到了“腰酸腿痛、熱汗直流,”你從中體會出了什么?(養花很不容易,太辛苦了。)
師:只有苦嗎?
養花雖辛苦,但苦中也有樂,保護了花草,再苦再累也不覺得是什么。(板書:須勞動)
師:累得“腰酸背痛,熱汗直流”作者不但沒有抱怨花草,反而還說——(出示句子,生讀:這多么有意思呀!足見作者把養花當成了一種樂趣及對勞動的熱愛。板書:熱愛勞動)
師:“不勞動,……嗎?”這是什么句?(反問句)
誰能將它改為陳述句?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
預設 1:勞動可以創造一切。
預設 2: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
預設3: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師:老舍在勞動中發現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中發現不少真理。
出示課件: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預設1:不勞動,就(不能摸著養花的門道),這也是真理。
預設2:不勞動,就(不能獲得知識),這也是真理。
師: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系生活,再說說。
預設1:不勞動,就(會一無所獲),這也是真理。
預設2:不勞動,就(無法生存),這也是真理。
預設3:不勞動,就(會被社會淘汰),這也是真理。
合作讀這一段,男生讀黑色字顯示的勞動部分,女生讀紅字顯示的感情部分。(課件出示這一段)
6、第五段學習匯報
師:五段共三句話,從每句話中找動詞提煉小標題。(夸花、看花、贈花)
師:在夸花、看花、贈花中享受,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多么令人愉悅!
(板書: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師:養花給老舍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傷心,老舍卻說傷心也是一種樂趣?你們同意嗎?(同意)板書:樂趣
不介意你們做老舍的代言人,讓我現場采訪一下你們吧!
預設如下:
師:您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
生:有,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一百多棵。
師:當時,您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傷心,我們全家幾天都沒有笑容。
師:既然很傷心,你覺得有樂趣嗎?
生:有,畢竟高興的時候多,傷心的時候少。
師:那次菊秧被砸死后,你是怎么處理的?
生:菊秧被砸死后,我們收撿了殘磚破瓦,卻發現有一些經過拯救還有活的希望。于是,我們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來,他們果然活了,還開出了美麗的花。
師:您的心情怎樣?
生1:當時我很激動。
生2: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歡喜。
生3:有一種失敗后成功的喜悅。
師:其他同學有過這種樂趣嗎?
生:我以前養了一盆紫羅蘭,花盆不小心從陽臺上掉下來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傷心了好幾天,可過幾天去看時,它竟然開了花,我開心極了。
師:是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更有樂趣。
。ò鍟河邢灿袘n,有笑有淚)
齊讀文章的中心句,看著板書齊背中心句。
師:花好人喜,花毀人憂,將花的好壞與人的情感聯系在一起,從中可看出老舍爺爺一家對花的喜愛之情。生活是多彩的,即便是一時的失意也是生活中一次寶貴的經歷,回想起來同樣樂趣無窮。我們所要向老舍學習的還有他對生活的一種熱愛。(板書:熱愛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感悟文本,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體驗情感,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理解課文,這正是我們高年級教學所必須的策略。】
三、感悟表達:
我們知道老舍先生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預設1:采用了擬人的表達方法,如:地上沒有他們的運動場,養些會奮斗的花草,把花當作人來寫,很生動很形象,給予了花人的感情色彩。
預設2:語言很簡練。如在結尾僅用了24個字,就將養花的樂趣概括的全面而且準確。
預設3:老師的語言樸實無華。
作家巴金曾這樣評價老舍先生寫的《養花》一文。(出示課件)
文筆質樸無華,如水銀泄地般地流暢,又像嘮家常似的娓娓道來,淺顯易懂。
這是我們今后在習作中要向老舍學習的地方。
【設計意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花充滿了愛意,但文中沒有直接說“多么美麗,多么可愛”這類空話,卻把愛花的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位語言大師的藝術風采值得欣賞和借鑒。】
四、推薦閱讀:
1、《勞動最有滋味》
2、《勞動的開端》
【設計意圖:所選推薦閱讀的書籍,是對這一課的延伸,也讓學生繼續走進老舍,感悟他文字的樸實與表達的深刻內涵。】
五、作業超市:
1、選擇一種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2、選擇別人夸花,全家驕傲;曇花開放,約朋友共賞;花分根了,贈給友人中的一個內容,展開合理想象寫一寫,體會養花樂趣。
【設計意圖:通過作業超市的練習,使閱讀與寫作達到了有機結合。】
【教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互動對話是最關鍵的板塊。這個板塊融閱讀、理解、感受、體驗、表達于一體,是學生的語言實踐與情思激發共融互促的過程。這個過程展開的充分與否、到位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對“養花樂趣”的感悟程度?v觀整堂課,容量很大,學生學得興味盎然,讓我很享受。看來,備課充分、解讀教材到位是上好課的關鍵。
《養花》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條理。
2、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ㄒ唬┪恼骂}目:養花
。ǘ┪恼轮行模鹤髡咄ㄟ^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ㄈ┎牧习才牛
1、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2、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3、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練筆,寫一種你喜愛的花草。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懸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資料提供者:
《養花》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能正確讀寫文中的一些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給人們帶來了樂趣。 能從課文中能夠找出點明中心的句子,能說出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表現中心的。
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通過對課文內容理解,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理解課文如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設計
一、 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1、 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交流一些你所收集有關“花”的詩句、詞語。
2、 那誰說說養花有什么好處?那么我們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養花的。
二、 預習檢查
同學們交流預習的方法。 交流有關作者老舍的一些資料。 檢查詞語的理解:
奇花異草大雨傾盆三年五載 秉燭夜游
置之不理(結合學生預習情況,做一總結)
那預習了課文,那誰來說一說《養花》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給課文分段落,并說一說每一部分講什么內容。(可以用課文中的語句來概括)
三、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ㄒ唬 繼續讓學生交流通過預習,你還從文中獲得了那些信息。從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句。
。ǘ 學習課文的中心句
1、 課件出示中心句。
2、 這個中心句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養花的樂趣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間的是對花的關心,情感體驗;“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講的勞動成果;“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講的養花的意思)
3、 課文從3個方面寫了養花的樂趣,哪每一方面
內容又是課文中的哪幾個自然呢?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一、二自然段。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第三、四自然段。
4、指導朗讀課文第7自然段。
。ㄈ⿲W習第五、六自然段
1、齊讀課文(5、6自然段)
2、思考:作者為什么“喜”“笑”?又為什么“憂”“淚”?畫出相關的句子來讀一讀。并思考作者為什么把“憂”和“淚”也作是養花的樂趣?
3、再次讀五六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可分為幾層?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些有什么好處?
4、指導朗讀五六自然段。
。ㄋ模⿲W習第一、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2、思考:哪些語句寫出作者愛養花,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讀語句談感受。
3、哪一、二自然段又是如何緊密的連接起來的?
。ㄎ澹⿲W習第三、四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齊讀第七自然段。
2、討論: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關系?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體會本文中的過渡句的作用。
五、總結全文
1、讀中心句。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先生有什么了解。
3、引導學生概括,文章中抒發了作者愛花、愛養花,從而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養花》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教學準備:生字生調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花嗎?哪位同學養過花?你能說說養花的感受嗎?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養花》,通過學習,我們能夠了解老舍先生養花的感受。(板書課題。)
二、初步學習課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養花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樂趣?讀過課文之后,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分小組討論學生不理解的地方。小組不能解決的提出來在班上討論解決。
三、通過讀課文,說說保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每一部分都講了什么意思。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講“我”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從幾個方面具體講養花的樂趣。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抓住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引導學生把在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在全班討論解決。一般有以幾個方面。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自生自滅”是什么意思?作者認為養花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作者因養花而受益: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動員全家搶救花草,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而是從中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雖然很累很緊張,但卻感到“多么有意思呀”,
從養花的辛苦中作者體會到了樂趣。)
5.什么是“秉燭夜游”?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著了一些門道”是什么意思?(“秉燭夜游”指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作者養花能夠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摸著了一些門道,是指增長了一些養花的知識。)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當花受到摧殘時,養花的人難免憂郁和傷心。這說明作者已經對花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也說明了作者酷愛養花的程度。)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如,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讀音。注意指導:“秉”是后界青;“載”、“砸”是平舌音。
3.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起寫具體的。
1.提出要求: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部分寫了養花的“喜”和“笑”?哪部分寫了養花的“憂”和“淚”?哪幾部分寫了養花“須勞動”和“長見識”?用課文中的話具說一說。
2.學生自由朗讀課
《養花》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和愛養花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高尚情趣。
2、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給課文列寫作提綱。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會用有關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段落。
教材重點
課文的第四到第七段敘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表現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重點所在。
教學難點
由于學生親自參加養花實踐的不多,因而對課文中作者從養花感受到的樂趣很難體會,不容易領會文章思想感情,這是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1、在教學本課前可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養花的勞動實踐,也可讓一些經常養花的同學談談養花的體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思想患情。
2、教學用小黑板;
3、課文錄音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人
1、板書課題:養花
2、啟發導入。
養花是一件高雅而有趣味的事。你養過花嗎?有些什么感受呢?
(指名說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老舍寫的《養花》一文,跟作者一起來體會養花的樂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輕聲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
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循環、砸、傾盆大雨、菊秧 樂趣 調節
三年五載 音樂 調動 滿載而歸
2、辨析把握字形。
循環 置之不理 曇花 秉燭夜游
3、讀讀、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計 較:爭論、較量!安挥嬢^”指不在乎的意思。
循 環:聯系課文理解,意思是寫一會文章澆一會花,再寫一會文章,再侍弄一會花,使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反復交替,互相調節。
關 切:關心備致。
奇花異草:少見、稀有的名貴花草。奇,不常見;異,特別。
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過問。置,放。之,它。理,過問、處理。
三年五載:三五年。載,年。
秉燭夜游:拿著燈燭在夜間游賞。秉,拿。
4 、指名分段讀課文(第7自然段齊讀),說說每段的意思。
小結。
這7個自然段各講了一個意思,可以單獨成段,因此全文可分為六段。
四、講讀第一,二、三段
1、輕聲自由讀深文第一段。
、偎伎疾⒂懻摚
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作者愛花?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作者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
。▽戰B花的目的和愛養花的原因!皾M是花草”,連心愛的小貓也“只好上房去玩”,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就…”充分反映出作者愛花,從養花中得到許多樂趣。)
、诶斫狻坝嬢^”,試口頭造句。
③這段話中一句一句聯系緊密,想一想句與句之間有什么聯系,試加上一些關聯詞,連起來說說。
、芤x第一段。
(我愛花,所以——,但是一一,因為—一,還因為——,所以——)
小結:作者開門見山,在文章的開頭就說明了養花的目的。
2、輕聲自讀第二段。
思考并討論:
作者養些什么花?為什么?
(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草。原因是:①看著好花病死自己無力救活是件很難過的事。②北京的氣候不很好。)
3.默讀第三段課文。
、偎伎加懻摗
作者是怎樣照管花草的?有什么感受?
。ㄌ焯煺展埽合窈门笥阉频年P切它們;按照花的不同特點培養管理。從養花中增長了知識,獲得了樂趣。)
、诒容^為什么用“關切”,不用“關心”。
。ㄗ髡邜刍ㄇ樯,關心備致,把花看作是自己的好朋友一樣。)
、劢Y合句子理解“置之不理”。
、荦R讀第三段。
。ㄗ⒁庾x出對花的深切喜愛以及獲得知識后的興奮、自豪之情。)
、菪〗Y。
這一段寫要養好花就要關切它們,還要摸索養花的門道,通過養花也增長了知識。
4、朗讀一、二、三段課文。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造句。
計 較——
關 切——
置之不理一一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一、二、三段。
2、說說二、二、三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二、講讀弟四段
1、輕聲自讀課文。
思考并討論:
A、 這段主要寫什么?作者從養花勞動中獲得怎樣的收益體會?結合課文語句加以分析。
。ㄗ髡咄ㄟ^養花的勞動實踐,體會到養花有利于調治腿病,使腦力勞力勞動得到調節,有益于身心,還認識到“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的真理,深有感觸。)
B、這一段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試給課文分層。
。ㄒ话憧煞炙膶樱焊兄x花草;循環調節,有益身心;搶搬花草,緊張勞累;認識真理,真有意思。)
2、分層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
3、小結課文,提示學法。
這一段寫作者養花付出的勞動,反映出作者在養花中悟出了真理,無窮樂趣。我們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思考,從寫什么到怎么寫理解了內容和寫法,并通過朗讀加深體會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用上述學法自學課文五、六段
四、讀后交流匯報自學情況,教師相應點撥歸納
要點;
1、第五段。
寫與友人分享養花的快樂。按“夸花——賞花——贈花”的順序寫。從”驕做”、“特別喜歡”等可看出作者的欣喜、自豪之情。
2、第六段。
寫養花也有憂傷時。作者舉了夏日暴雨成災砸傷菊秧的例子。從“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可見傷心的程度。
質疑:既然是寫養花的樂趣,為什么寫憂傷?
。ㄗ髡邜刍ㄐ那,與花共喜憂,為花開而喜,為花傷而憂,正是從中獲得了無窮的樂趣,)
五、講讀第七段
1、齊讀課文。
思考討論:
這一段概括說明了什么?與前面六段有什么關系?
。ㄟ@一段概括了前六段所述內容,總結了養花的樂趣所在,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與前六段是總分關系。)
2.朗讀課文。
六、總結課文
1、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2、思考討論:
圍繞中心,課文寫了哪幾層意思?
。B花目的一養什么花一怎樣養花一勞動收益一成果之樂一受災之憂 —總結樂趣。)
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最后四段課文
八、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二遍。
2.填空。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既須 ,又長 ,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3、給加點字注音。
奏樂 調節 盡管 好轉 難道 三年五載
樂趣 調動 盡量 轉動 災難 滿載而歸
4、給《養花》這篇課文列寫作提綱。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四段課文。
板書設計
養花目的 愛 花 當作樂趣
養什么花 好種易活 自能奮斗
怎樣養花 關切照顧 摸索門道 養花樂趣
勞動收益 有益身心 領悟真理 愛花深情
分享成果 賞花贈花 特別喜歡
也有傷心 菊秧遭砸 沒有笑容
《養花》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養花教案。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1、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學生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在朗讀感悟中培養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學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時對老舍養花提出一些疑問,或者提出自己對養花的看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老舍養花的資料 。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后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痛”癥——即課文中說的“腿病”。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作鋪墊。通過對作者養花的介紹,更加激起學文的興趣。
三、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花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過程:4人小組學習,由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a、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計較、門道、曇花、菊秧、大雨傾盆、狂風暴雨、奇花異草、三年五載、秉燭夜游、有益身心、勝于吃藥、置之不理、自生自滅(注意矯正計較的“較”、曇花的“曇”傾盆大雨的“傾”的讀音。)b.說說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注意弄懂“計較、門道、秉燭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載”的意思。)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在學生經過課前預習、課堂上小組學習、教師的強化指導,以此來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
四、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每一自然段列一個小標題。)思考:作者圍繞養花講了哪些內容?(為什么養花;養什么花;養花要摸門道;養花有益身心;養花使人喜悅;養花使人傷心;養花的樂趣。)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談談自己已經讀懂了什么?
預設:
(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2)養花很辛苦。
(3)養花能增長知識。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花草自己會奮斗”是什么意思?
。2)養花其實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么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四、布置作業
1.摘抄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養花》教學設計 篇15
一、說教材
我所上的《養花》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材“綜合復習”中的一篇課文,老舍先生用樸實的語言寫了養花過程中的真實感受,總結了自己在養花過程中獲得的樂趣,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程度適度的文章,領會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見解,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為此,我“依綱扣本”,以本課教材所處的特殊位置(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中)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二、說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品讀中心句,能通過文中的具體事例說出并體會作者從養花中體會到的樂趣。
2、在朗讀中感受作者語言的親切、自然,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理解句子含義,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法
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材特點,在教學中:
1、以教師的引領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2、讀寫結合,學完文章后,進行仿寫句子。
3、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變序教學法
抓中心再深入課文內容。
五、說學法
。1)合作、討論法:這不但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還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并使用學生智力互補,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說過程本課我總分為四個環節來完成:
。ㄒ唬、導入課題:
1、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
2、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老舍先生寫的《養花》。(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ǘ、檢查預習,直奔中心:本環節用5分鐘左右,六年級學生經過六年小學生活的學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了,這個環節檢查了學習的預習效果并讓學生自己找到了課文的中心,一下子就抓住了課文的主題。這一環節完成了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
。ㄈ、圍繞中心,研讀課文:
學習要求一:
快速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老舍先生從養花中得到樂趣的有關句子讀一讀,并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以一個問題,統領全篇。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到了作者養花的樂趣和表達的的情感。)
學習要求二:
讀課文最后一段,從老舍先生養花中你領悟到了什么?
。ㄔ谝I學生體會養花的樂趣,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七、當堂訓練:(仿寫句子)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既(),又()這就是()的樂趣。
總之,本課的設計理念為以閱讀老舍的《養花》等老舍的作品感受作家語言的親切和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養花》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解課文思想內容;
2、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完成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的教學任務。
2、準備一些本地好種易活的花草彩圖。
3、自制詩歌《心中的花朵》錄音。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一、三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欣賞詩歌,激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花草嗎?請欣賞詩歌《心中的花朵》,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喜歡?(詩人愛花就如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也跟這位詩人一樣珍愛花草,大家說他是誰?(生:老舍先生)上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余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2、復習舊知: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在文中找出根據。
二、鼓勵質疑,明確學習目標。
1、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這節課學習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充
分提出問題,簡單問題點名同學當場幫助解決。師將問題梳理后,把重點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2、定學生的質疑,在大家提出的這么多問題中有些問題我們通過自己讀課文、查資料或同學們相互學習就能很容易地解決,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決大家提出的最難最關鍵的兩個問題:①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②養花的傷心事是不是養花中的樂趣?
三、指導學文,解決疑問。
。ㄒ唬┳杂勺x文,小組討論弄清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學完后匯報交流,師巡視指導,參與到學生學習中。然后學生匯報交流。
1、出文中直接點明養花的樂趣的語句。生找出最后一節齊讀。從這節中你知到了養花有哪些樂趣?
2、從課文哪里可以看出養花既需勞動,又長見識。(從課文三、四自然段可以看出。)
3、點名讀第三自然段,然后說說這節作者具體寫了些什么?是怎樣具體寫的?理解“門道”一詞在文中具體指什么?指名一小組齊讀第四自然段,說說從這段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作者養花很苦很累的?生讀有關語句,在最能看出作者累的詞句下畫上“△”。你還知道了什么?(作者從養花中悟出了真理)讓學生把悟出真理的反問句改變一個說法,比比用哪句好。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讀這一節,入體會大作家養花的苦與樂。
4、從課文中哪里看出養花有喜有憂?(生:從五、六自然段可以看出)
誰能有感情地讀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剛才是怎樣讀的(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的)你為什么高興?這一節具體寫了什么?生結合第五自然段具體說說高興的原因。理解重點詞語“秉燭夜游”。閉目想象老舍先生家小院里鮮花盛開的景象,說自己感覺到了什么?再閉眼,:大家想不想身臨其境感受一下,睜開眼睛看看,展示鮮花盛開圖,看到這些鮮花你在想什么?
5、生自由讀第六自然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這一自然段是寫菊秧被砸死了,全家都好幾天沒有笑容,寫養花的傷心事。)
師:暴雨來臨,鄰家的墻要倒老舍先生也沒辦法,在養花中遇到了挫折,用“~~~”劃出最能表現一家人愛花的語句,讀讀這些句子體會這節在文中的作用。
。ǘ┲攸c討論第六節是不是寫養花的樂趣。師:老師反復讀了這篇課文,發現了一個新問題,文章是圍繞養花的樂趣寫的,而第六自然段寫養花中的傷心事,是養花的樂趣嗎?究竟算不算養花的樂趣呢?同學們你們怎么看?說明理由。學生說不出時,讓學生再讀第六自然段,再說,學生還說不出時,師指導學生將第七自然段養花的樂趣歸類之后,再看能不能規為哪一類,然后引導學生想象遭災后,老舍先生搶救花草,使未被砸死的菊秧成活直到開花之后的快樂,幫助學生理解悲也是樂。
四、從《養花》再認識老舍先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
1、學生有感情地再讀第七自然段,師:老舍先生愛花,呵護花草,真是其樂無窮,樂在其中。大家對他一定有了新的認識,能說說嗎?不僅是作家,且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從老舍先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想到你們自己,你想說什么?學生充分說。
2、師小結:是啊!生活是美好的,我們要象老舍先生一樣,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去去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也為綠色環保工作做出應有的一份貢獻。
板書設計:21、養花
長見識
憂須
挫樂在其中勞
折動
愛喜成果愛
勞生
動活
《養花》教學設計 篇17
【課文題解】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他的作品語言生動、幽默。我們的教材中選用他的作品最多!娥B花》一文,文風質樸,顯示了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學法指導】
先默讀課文,再給本文編寫提綱,然后從提綱人手分析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得到了哪些樂趣。
先列提綱再作文是個好習慣,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編寫作文提綱,一般先要確定文章的中心,再想好選擇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然后寫清楚作文材料是怎樣一步步安排的。例如本課,作者就是緊緊圍繞養花的樂趣來寫的,選取了正面、側面甚至反面反映養花給作者帶來樂趣的材料,一層一層地表達了中心。我們要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養成列提綱的好習慣。
【內容結構圖示】
養花目的——愛花,當樂趣
(養花為樂)
養易活花——北京氣候不好
怎樣養花——天天照管,摸著門道
。▌趧右鄻罚
養花
需要勞動——有益身心,享受樂趣
共享成果——夸花→賞花→花
。ǔ晒畼罚
也有憂愁——菊秧砸死,幾天沒笑容
其樂無窮——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給人啟迪)
【近、反義詞】
近義詞:難過——傷心照料——照管關切——關懷調節——調劑見識——知識門道——門路
反義詞:關切——冷落真理——謬誤開放——凋謝
【重點句子解析】
1.如此循環,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如此循環”就是像這樣循環的意思,指“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先寫一會兒再到院子里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然后再出去……這句話是說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好。
2.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這兩句話直接道出養花的樂趣,也是對全文的總結。作者對養花樂趣的總結十分辯證,耐人尋味!跋病焙汀皯n”、“笑”和“淚”、“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對又緊密聯系。欣賞自己養的花,和觀賞他人養的花,感覺是不大相同的,因為欣賞自己養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一種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這段話表現了作者高尚的養花情趣。
【分段及段意】
按材料的性質,各自然段相對獨立,可分為七段。
第一段:寫養花的目的。
第二段:寫養的是什么花。
第三段:寫怎樣養花。
第四段:寫養花須付出勞動。
第五段:寫與別人一起分享勞動果實的樂趣。
第六段:寫養花也有憂傷。
第七段:總述養花的樂趣。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作者寫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寫作特點】
1.本文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像對老朋友敘談家常,讀起來親切、自然。
2.課文圍繞中心,寫得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段與段之間聯系緊密,前后照應運用自如。例如前面寫到:“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后邊寫到,“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顧,感謝我不感謝”;前面寫:“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后面寫“花雖然多,但是沒有奇花異草!边@樣寫就使文章結構嚴謹。
【知識延伸】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他一生創作豐富,著名的長篇小說有《月牙》《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老舍是一代“語言大師”,有駕馭語言的本領,尤其善于運用北京話,使作品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形成一種通俗又詼諧幽默的獨特風格。他的《趵突泉》《我家的貓》《草原》《養花》《林!返仍x入小學語文課本。
《養花》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寫生字,讀準多音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養花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把事情寫具體。
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課文,體會作者在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把事情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從不同方面理解體會養花的樂趣。
2.學習把事情寫具體。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有關花和養花的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花和養花的資料。
2.學生交流自己養花的經歷。
3.老師展示一些有關花和養花的資料。
4.小結過渡,引入課題:從我們剛才的交流中,的確讓人感受到養花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養花的學問,養花也不易。今天,我想帶著大家來分享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養花的感受。你們有興趣嗎?
5.簡單介紹老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成語。
2.檢查生字詞讀音。
曇tán秉bǐnɡ贈zènɡ蕊ruǐ
。1)指名讀生字,及時糾正錯誤讀音。
。2)指名組詞,讀詞。
(3)齊讀生詞,鞏固生字讀音,練習書寫。
。4)指名說畫出的成語,自由地讀幾遍。
3.老舍對養花有怎樣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梳理脈絡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容易讀錯的字,同學思考:
。1)文章每個自然段講什么意思?
。2)文章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依據是什么?
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文章按由總到分再總的順序分為三部分,開頭和結尾各為一部分,中間第2—6自然段為一部分。第一部分講“我”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第二部分從幾方面具體講養花的樂趣。第三部分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學習第一、三部分
1.齊讀第一部分,思考:老舍先生怎樣看待養花?
2.學生交流。
3.老師小結過渡:是的,作者只是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這其中的樂趣是什么呢?
4.齊讀第三部分,思考:
(1)老舍先生覺得養花的樂趣是什么?
(2)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5.學生交流。
6.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試著背誦這段話。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積累詞語、成語。
2.背誦第7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詞、成語。
2.老舍先生在養花中感受到的樂趣是什么?
二、品讀感悟
1.細讀課文第2—6自然段,分別找出表現作者“喜”和“憂”的語句。
2.用心讀讀這些語句,從中體會到什么?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理解:
(1)詞語或成語:奇花異草置之不理自生自滅門道秉燭夜游
(2)為什么作者只養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因為北京氣候不利于好花生長,看著花草生病要死“是件難過的事”。)從中體會到什么?(愛花)
。3)為什么多次累得“腰酸腿疼,熱汗直流”,還覺得“多有意思啊”?(作者雖然很累,很緊張,但從養花的辛苦中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體會到了養花的樂趣。)
(4)文章前后兩次出現“多有意思啊”,這樣寫意思重復嗎?有什么作用嗎?(從不同的方面說明養花的樂趣。)
。5)第6自然段寫的是“傷心的時候”,這能表現養花的樂趣嗎?(沒有“憂”,怎知“喜”?養花中的悲喜交加、付出、收獲,都使作者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就是養花的樂趣,也就是生活的樂趣?粗ū淮輾埗鴤穆錅I,說明作者已經對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讓人體會到作者愛花之深。)
4.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讀讀句子。體會到什么?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總結:養花過程中的“喜”和“憂”,“笑”和“淚”,都透露出作者對花的酷愛,對養花的酷愛。而養花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他把對生活的熱愛以養花的方式表達出來。那么,養花還有哪些好處呢?
三、拓展
說說養花的好處?梢载S富生活,陶冶情操,培養勞動能力、毅力、愛心等。)
四、領悟寫法
1.學生思考討論: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交流。
3.小結。
(1)全文先總再分最后再總結,揭示文章中心。
(2)圍繞中心,從多方面表達:有正面,有側面。
。3)不僅全文條理清楚,脈絡清晰,每一自然段也極有層次。
五、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小練筆:選擇自己一次養花草或者小動物的經歷寫下來,要寫具體,有真情實感。
【老舍簡介】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關于曇花】 曇花:一種常綠灌木,屬仙人掌科,原產于熱帶,因而喜溫暖,耐潮濕。其花大而美,潔白有芳香,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花木。因曇花總在夜間開放,且開花時間極短,便有“曇花一現”的成語,比喻一些事物存在時間極短。曇花還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潤肺、安神等作用。它的葉狀新枝也可清熱消炎,能外用治各種皮膚熱癥和炎癥。
《養花》教學設計 篇1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段。
2.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3.能運用默讀、朗讀等閱讀方法。學會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習作者圍繞中心、具體表達的寫作手法。
4.感悟養花給作者帶的來的樂趣,感受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出示資料、激情導入
用猜作家的形式引入作者老舍,引導學生回憶關于老舍的生平以及代表作有哪些,引入今天要學習的《養花》
二、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出示字詞,提醒注意。
2.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讀,思考:作者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指名回答。教師相機補充。板書:樂趣
三、抓“樂趣”,深化理解
1.樂趣之一:增長見識(板書)
。1)作者說養花能增長見識,哪個自然段寫這部分內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全班齊讀,提問作者增長見識,具體是指什么呢?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教師歸納:作者在養花過程中總結經驗,花草三年五載地活著、開花,是很有意思的。
(2)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你在生活有總結出經驗嗎?(比如:釣魚、放風箏、制作小玩具、飼養小動物等)
。3)課件出示: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一定不是壞事。這句話體現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自豪,高興),該怎樣讀呢?學生練習朗讀,指名反饋。
2.樂趣之二:付出勞動(板書)
(1)“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說明養花的樂趣不光是增長見識,還應該付出勞動?纯茨牟糠謨热輰懥俗髡唣B花要付出勞動,是怎么付出勞動的。讀完后學生反饋(澆花、搬花、搶花)
。2)澆花、搬花是作者什么時候做的事。在文中找來讀讀。如此循環在課文中具體指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3)拓展:老舍先生會為花草付出哪些勞動呢?(預設:施肥、松土、除草、捉蟲、修枝、剪葉)
把這些詞語送在課文中讀讀:
在我工作的時候,我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中去看看,給這棵______,給那盆_______,然后回到屋中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到一起,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搶花是什么時候的事。作者為什么用“搶”呢?你體會到什么?該怎樣讀呢(激烈、緊張)
。5)課件出示:不勞動,連棵花兒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是反問句。
我們改成陳述句:不勞動,連棵花兒也養不活,這就是真理。學生對比朗讀體會。
3.樂趣之三:收獲快樂(板書)
。1)有句說得好;付出就有回報,老舍先生養花付出了勞動,他收獲到了什么(快樂)。
收獲的快樂有哪些呢?同學在第五自然段中找找。
。2)這段話有幾句(三句),每一句寫不同的內容,我們可以把這段話分三層,誰來讀第一層,抽學生讀,其他學生思考怎樣概括這句話(贊花),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點撥。
。ǎ常┏恕八团D痰耐尽睍浠ㄏ阋酝,這有哪些人會來我家,會怎么說呢?我們全家除了驕傲以外,這會有什么感受?
。ǎ矗┱n件出示:曇花:別名月下美人、夜會草、鬼仔花等.夏秋季晚間開大型白色花,花漏斗狀,有芳香。
老舍約朋友看曇花,我也請你們欣賞一下.(課件出示曇花的圖片)(板書:賞花)
。ǎ担┗▋悍指,一棵分為幾棵,就贈給朋友們一些;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學生歸納這是養花給作者帶什么樣的快樂?(學生回答后板書:贈花)
四、拓展練習
老舍先生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寫得如此感人,是因為他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只要我們像他那
樣,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也能寫出讓人感動的文章來,請同學想想自己養過什么動物,種過什么植物,試著寫一寫,讓我們也感動感動。
五、作業布置
1.仿寫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養花
增長見識熱愛生活
付出勞動澆花搬花搶花
收獲快樂贊花賞花送花熱愛勞動
帶來傷心
教學反思:
本堂課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文本展開,在學生深入文本理解中遷入生活,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縮短與文本的距離。在教學養花的門道時,學生們說了對門道的理解——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同時也說出了自己在生活獲得的經驗,比如釣魚、放風箏等。在對養花付出勞動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了很多,與我在課堂預設的差不多,說明學生在閱讀文本后,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達到了生活即語文的目的。在教學養花獲得的快樂時,學生在更換詞語的同時也讓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很好的訓練,提高語文素養。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使整堂課顯得生動活潑,學生在輕松的氛圍深入對文本的理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養花》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條理。
2、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養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養花教學設計02-15
《養花》教學設計03-23
養花教學設計11-10
《養花》教師教學設計03-29
養花的教案教學設計03-09
《養花》教學設計札記03-20
《養花》教學設計范文01-03
《養花》優秀教學設計01-24
《養花趣事》優秀教學設計03-20
養花教學設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