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26 10:03:4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6-10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記錄的過程,并能夠根據統計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統計的作用與意義。

  2、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并能了解到復式統計表的優點,明確單式統計表與復式統計表的聯系與區別。

  3、通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了解其表頭的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明確單式統計表與復式統計表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的身高調查卡,答題卡及課件。

  課前談話: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測量得到了各自的身高,現在請大家來介紹一下。

  生:我的身高是131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28厘米。

  師:介紹得很清楚。猜猜這位同學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生:可能是125厘米,去年比今年矮。

  師:那再估計一下他明年可能會是多少厘米?

  生:我想明年他可能會是130厘米。

  師:湯老師猜他明年會是140厘米,可能嗎?

  生:可能性不大,因為人一年不可能身高長這么多。

  師:你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高每年只能增高一點兒,對嗎?

  生點頭。

  師:其它同學請根據這一生長規律預測一下自己明年的身高。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咱們的校園不僅美麗,而且還隱藏許多數學小秘密,同學們想知道嗎?(想)湯老師在校園里拍攝了一組照片,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

  師:剛才的照片隱藏了什么數學知識?

  生:統計表。

  師: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今天,咱們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板書:統計)

  二、創設情境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組織慶祝活動,為了保證咱們班的形象整潔劃一,湯老師決定為同學們每人預訂一套新的夏季校服,經學校審批,已批準,同學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為了保證同學們的校服大小合適,服裝廠提供了一組適合我們班學生穿著的服裝大小尺碼。(課件出示)

  服裝尺碼:125、130、135、140、145。

  師:尺碼為125的服裝表示身高是125厘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尺碼為130的服裝表示身高是130厘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以此類推,尺碼為135、140、145分別表示身高是135厘米、140厘米、145厘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

  師:通過剛才的介紹,你覺得你應該選擇多大的尺碼的服裝。

  生:我選擇35的服裝。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現在的身高是132厘米,明年我還要長高。

  師:你的表述非常正確。

  巡視。

  師:這位同學的身高是141厘米,同學們建議他選多大的服裝。

  一部分學生說選140的,一部分學生說選145的。

  師:請選.145的同學說理由。

  生:我覺得先140的小了,明年我們長高了,就更小了,所以我寧愿選大一點。而且我媽媽平時給我買衣服時都是買大一點的。

  師:選140的同學覺得這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嗎

  生點頭。

  師:是的,因為我們現在每年都長高一點兒,所以,平時挑選衣服時也盡是梢微買大一點兒的。

  師:有了這個生活經驗,同學們再快速來歸納一下,125、130、135、140、145分別適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25適合身高是125厘米、124厘米、123厘米……

  師:也就是適合身高是125厘米及125厘米以下的(課件出示)。

  師:那130呢?

  生2:適合身高130厘米、129厘米、128厘米、127厘米、126厘米的人。

  師:說簡單占,就是126-130厘米的人。(課件出示)

  師:下面135、140、145,誰能夠像這樣簡單地表述它們,分別適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35適合的身高段是131-135厘米。

  師:又簡單又準確。

  生2:140適合136-140厘米的人。

  生:145適合141-145厘米的人。

  師:我們班同學的最高身高為142厘米,咱們就干脆說145適合141及141厘米以上的同學穿。(課件出示)

  服裝尺碼 適合身高段(厘米)

  125 125及125以下

  130 126-130

  135 131-135

  140 136-140

  145 141及141以上

  三、合作探究

  師:經過大家剛才的分析,看來我們只要統計這幾個身高段各有幾人,就能保證服裝大小合適了。

  板書隨機出示:身高。

  師:怎樣保證數量、款式也合適呢?

  生(思考):還要統計我們一共有多少人?

  師:也就是人數(板書)還有呢?

  生2:女生要分開統計?

  師:男、女生服裝款式不一樣,所以分開統計都能保證款式合適。

  男生、女生也就是性別(板書)

  師:確定了這三項內容,我們現在就開始統計,好嗎?我們先來統計男生身高情況,為了節約時間,咱們分小組進行統計,怎樣?

  生:好。

  師:請各小組聽清合作要求:

  小組內的同學互相合作,將組內的男生身高卡收集起來,在這塊小黑板上進行分類整理,小組長將整理的數據填在表格里。

  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統計得快,而且數據準確,聽明白了嗎?(明白)

  師:剛才小組合作提出幾點要求。

  生1:只統計組內男生身高。

  生2:分類整理。

  生3:填表。

  師:同學們聽得很仔細,按照這些要求現在開始統計。(各小組同學將男生身高卡進行整理,巡視時,發現同學們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不一會兒,雜亂無章的卡片就有序地分類整理出來了。

  師看來合作的律師事務所 確不小。

  現在請各小組長匯報你們組的數據,其它同學看小黑板進行一一核實。

  組1:我們組男生125及125以下的2人。

  師:同學們,這個“2”我能記錄在這張表格里嗎?

  (大屏幕:二(6)班男生身高統計表)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因為那是記錄二(6)班全班男生身高情況,這個“2”只是一個小組的125及125以下的男生人數。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也說得很有道理,所以統計時,統計表的標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既然這樣,老師就先把你們各組的數據寫在黑板上,好嗎?

  生:好。

  各小組依次匯報統計數據,其它同學對照整理圖進行核實。

  現:各小組都無差錯,看來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小統計員,現在誰能將這些記錄進行處理,填在上面這張表格里。

  學生口算。

  生1:125及125以下的有3人。

  師:“3”怎么來的?

  生1:把1、2、3、4組這一身高段的人數加起來。

  師:非常正確,接下來呢?

  生2:身高是126-130厘米的男生全班有5人。

  師:身高在141及141以上的幾人?

  生:(稍慢)1人。

  師:很,注意身高段與數據的對應。

  131-135和136-140兩段各幾人?

  生:身高在131-135厘米的有10人,身高在136-140厘米的有2人。

  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很快完成了這張男生身高統計表,咱們班女生人數較少,想一想,有沒有更愉地方法。

  生2:一臉迷茫。

  師:老師平時了解同學們的有關情況,通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舉手。

  師:你們認為用舉手的方法來整理女生身高情況怎樣?

  生:好。

  師:那請女生注意了,請身高在125及125厘米以下的女生舉手,2人。

  師:在相應身高段表格記錄2。(課件)

  (依次舉手、記錄)

  師:我們經過收集整理、記錄,完成了統計過程。

  (板書)制成了這兩張單式統計表。

  為了更愉地把新脫衣服做好,我們趕緊把表給服裝廠的老部傳過去。

  (課件)音效:數據統計得沒問題,但一個班最好只用一張表。

  師:老總給我們提出了要求:只能用一張表。

  那也簡單,把這兩張表合起來就可以了。

  課件演示:將兩表拼接在一起。

  師:同學們覺得合起來這張表怎樣?

  生(仔細看、思考)

  生:這張表,不知道哪是男生身高,哪是女生身高?

  師:你觀察真仔細,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馬上來解決它,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生:我發現有兩個標題。

  師:你有什么好建議?

  生:去掉一個。

  師:好,照你說的辦?(課件演示)

  師:將重復的去掉,可以讓表格更簡潔,是嗎?(是)不能再簡潔點兒?

  生:沉思。

  師引導:觀察第一橫欄和第三橫欄。

  生(哦):第一橫欄和第三橫欄一模一樣,可以去掉一個?

  師:其它同學認為呢?

  生:我同音,因為它們也重復了。

  師:好,我們也試試年地,看去掉以后有沒有影響?(課件演示)

  生:很好,更簡潔了!

  生:沒有影響統計的數據。

  師:這張表現在又簡潔,又清楚,應該老總也會滿意吧,傳過去。

  (課件點擊)音效:這張表做得很簡潔,數據也沒問題,但身高、人數、性別這三個詞條要在表中顯示出來。

  師:看來,這位老總是個非常認真的人,要求咱們精益求精,同學們,身高、人數、性別放在中哪一格呢?

  (課 提示)

  師:這幾格,哪一格最合適?

  生:應放在第一格。

  生:應放在最前面一格。

  師:(課件定格)我們把這一格叫做“表頭”。一格放三個詞條,看業我們必須先把分成三份(課件演示)。

  師:身高、人數、性別分別在在哪兒呢?(課件閃動)

  這一格你認為放哪個詞合適?

  生:身高。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它這一格它旁邊都是身高。

  師:你是說這一格它統領這上面一橫欄(課件演示)?你說得很正確,同樣的方法,這一格填什么?

  生:填性別。

  師:你的依據是什么?

  生:這一格與豎欄連在一起,應該是管男生、女生的。

  師:說得很有道理。(課件演示)

  師:那中間這一格呢?

  生齊聲回答人數

  師:用手比劃一下,它總統表中的哪一部分。

  (生用兩手劃出一長方形)

  師:對,它管這一大片(課件演示)。

  師:身高、人數、性別就這樣被同學們輕而易舉地放進去了。那這三個詞條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嗎?

  (課件出示另一種的復式統計表)

  分別將身高、人數、性別填入表頭相應的位置。

  師:(小結)看來表頭三個詞條昌跟橫、豎欄的內容緊密相關的,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復式統計表(完善課題)。

  (課件出示):兩張單式統計表,一張復式統計表。

  師:這是我們剛才制成的兩組統計表,如果你是服裝廠的老總,你會選擇哪一組?

  生1:我選下面一張,因為簡單。

  生2:我選復式統計表,因為經只用一張表就表示出了男、女生身高兩項內容。

  師:這是同學們的意見,老總會滿意這張復式統計表嗎?還是發過去吧。

  (課件)音效:這張表做得非常好,數據清楚,表格簡潔,讓人一目了然。

  師:一目了然,老總他了然了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課件出示復式統計表)

  (先讓學生全面分析)

  (課件出示填空題)

  1、二(6)班男款130的服裝訂( )套,女款125的服裝訂( )套。

  2、二(6)班男款服裝一共訂( )套。

  3、( )款尺碼為( )的服裝的套數最少。

  三、比較鞏固

  師:看來復式統計表的確很方便,這里還有兩張單式統計表。(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也把它們合成復式統計表。

  生:(疑惑)不能合。

  師:為什么?

  生1:因為它們統計的內容不一樣。

  生2:一張是統計年齡的,一張是統計性別的,內容不相同。

  師:這樣看來,只有當統計的內容一致時,都能制成復式統計表。

  師: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也一定收獲不少,現在就利用所學知識完成這張表格,完成你們的答題卡。

  (練習內容:根據提供的數學信息填復式統計表)

  師巡視、展示。

  四、課外延伸

  師:同學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們知道嗎?其實有關統計的知識很豐富,大家請看。(課件出示搜集的有關統計的知識,讓學生了解)

  同學們一邊小聲讀,一邊發驚嘆聲。

  師:看完這段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統計的作用真大。

  生2:統計員的工作好嚴格。

  生3:統計那么早就有了,古代人真聰明。

  生4:我長大想當一名統計員。

  在學生的自由發言中輕松結束這節課。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05~106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初步理解復式統計表的形成過程和意義,認識復式統計表,會根據相關的數據填寫復式統計表,并能對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統計觀念。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單式統計表;在此之后,學生還將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學好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復式統計表的認識,體會初步的統計思想。教材在安排這部分內容時,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引導學生經歷描述數據方式的發展過程;二是引導學生經歷不同難度的統計活動,進一步掌握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三是恰當控制教學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表練習。設計教學時,一方面要讓學生充分經歷描述數據方式的發展過程,即了解復式統計表的形成過成,另一方面應注意通過在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體會到制作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從而認識復式統計表,會根據相關的數據填寫復式統計表,并能對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形成、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體驗統計方法,在統計過程中初步學習統計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提高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逐步合并形成復式統計表,體會制作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會填寫復式統計表,能對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并能體會其優越性。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練習紙、統計表教具等。

  教學過程:

  一、預設情境,創造復式統計表

  出示課件:第 組最愛色彩統計表

  談話:同學們,屏幕上顯示的是什么表?(小結出:單式統計表,板書:統計表)這張表是統計什么的?它可以統計幾個組的情況?如果要統計全班4個組的情況,需要幾張這樣的統計表?

  貼4張表在黑板上,(按組次,橫擺)

  請每一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來,幫助調查統計自己小組喜歡紅綠色情況,填到表里。

  師問到前面來的學生:你想怎么調查?

  學生調查,填寫黑板上的單式統計表。

  討論:這些“人數”要寫單位嗎?(不需要,只要寫出數據就可以了)

  介紹:喜歡紅色的人一般待人熱情大方、積極向上,喜歡綠色的人一般都比較冷靜、智慧、熱愛和平。這只是反映人的一些基本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來看一看,第一組喜歡紅色的有幾人?第四組喜歡綠色的有幾人?第幾組喜歡紅色的人最多?你看了幾張表才知道的?

  討論:你們看了4張表才知道的,怎樣看更方便?

  學生討論,提出:把統計表排成一豎看,或合起來看(引導:豎著看)。

  老師將四張表豎著排成一列。

  討論:怎樣修改,可以看起來更方便?

  預設:標題有重復,去掉。(師將二、三、四組的標題覆蓋)

  討論:還可以怎樣改一改,看起來更方便?

  預設:去掉“紅綠色”一欄。(師將“色彩”欄覆蓋)

  討論: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標題反映的是什么?)

  預設:將標題換成反映全班的。(出示:大浦中心小學五()班同學最愛色彩統計表 年 月)

  討論:這樣可以嗎?(填上班級)這個制表日期怎樣填?(現在的日期,填上)

  討論: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能看出哪一組喜歡紅色的人最多嗎?)

  預設:要將人數改為第幾組。(師將第一到四組貼上)

  討論: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色彩表示?)

  預設:色彩表示紅綠,不能表示第幾組。

  討論:既要表示色彩,又要表示組別,怎么辦呢?這樣行不行?(出示表頭)

  提問引導:這個是表頭,它被分成了幾個部分?(三個)色彩表示?(紅綠色)這一行叫橫欄。組別表示?(第幾組)這一豎叫豎欄,也叫縱欄。人數表示哪里?用手在空中摸一摸?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摸。這里是填人數的,因此叫數據欄。

  提問:現在能看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喜歡紅色嗎?(不能)怎樣才能一眼看出來?

  預設:學生要求加上“總計”

  引導:(出示總計)通常總計寫在表頭的下面。誰來填一填?(生填)

  提問:總計和合計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合計算出的是同一組內部的人數,而總計算出的是四個組喜歡紅色、綠色的情況)

  提問:這里的總合計是怎么算的?還有別的算法嗎?

  提問:如果這兩種方法算出的得數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某個地方出了問題,需要檢查)

  引導:所以,我們在填表時,可以先用一種方法算出得數,再用另一種方法?(檢驗)

  小結:我們用剛才的四張單式統計表合成了這樣一個大表,這個表叫做“復式統計表”(板書完整課題:復式統計表)

  講述:復式統計表一般有標題、制表日期、表格三個部分。

  二、比較異同,體驗復式統計表

  提出要求:如果這個表格里的數據欄都是空的,你會填嗎?請拿出練習紙,上面就有這樣的一個統計表。我把黑板上的這個復式統計表還原成原來的四個單式統計表,請你填的時候想一想,先填哪一部分,再填哪一部分,最后填哪一部分。

  學生填表后,指名一生上講臺用視頻展示作品,說一說先填哪一部分,再填哪一部分,最后填哪一部分。

  提問:現在我們看一看,哪個組喜歡紅色的人最多?你看的是這個復式統計表,還是那些單式統計表?哪種更容易比較?

  小結:所以,復式統計表更容易比較,這既是復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不同的地方,也是它的一個優點。(板書:容易比較)這兩種表還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討論。

  啟發引導:單獨看這一張單式統計表,只能看到哪個組的信息?而看這一張復式統計表,可以看到幾個組的信息?從哪個表中可以看到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喜歡綠色?從那四個單式統計表中可以直接看出來嗎?說明了什么?(復式統計表反映的內容豐富)(板書:內容豐富)

  三、練習分析,應用復式統計表

  談話:復式統計表的好處多,用處也多。我比較喜歡體育運動,專門收集了我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6-29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數情況。(課件出示)請拿出練習1(改編后的“練一練”),你能把它們填到這個復式統計表里嗎?

  提問:我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6屆奧運會上分別獲得金、銀、銅牌各多少枚?填在哪里?互相說一說。其他的都會填嗎?可以用計算器幫助計算。

  學生填表,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學生作品:你們和他做的一樣嗎?看到這個表,你有什么想說的?

  引導:我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9屆奧運會上獲得金牌多少枚?這是世界第一名。這一屆是在哪里舉行的?再來看一看,第26屆共獲得金銀銅獎牌共多少枚?第27屆共獲得獎牌多少枚?第28屆?第29屆?我國的體育事業有進步嗎?明年的第30屆在哪里舉行?(英國倫敦),估計一下,那時我國一共能得多少枚獎牌?(生說)

  談話:我國的體育事業確實有了非常大的進步,至于在明年的奧運會上,成績如何,還要看我國體育代表團的表現。

  四、變式練習,認識變化的復式統計表

  談話:剛才兩個復式統計表的表格中都有表頭、合計、總計,是不是所有的復式統計表都必須有表頭、合計、總計呢?我們來看看這個題目。(課件出示練習二十第2題)

  練習:請大家看練習紙上的練習2。會填嗎?可以用計算器計算。

  學生填,教師巡視、指導,選一學生作品展示。

  提問:這個“面積”是怎樣算出來的?(長乘寬)

  小結:這說明了統計的時候不一定全用加法,還可能用到其它的方法。

  提問:這個統計表里有表頭、合計、總計嗎?(沒有)如果加上合計,面積、長、寬可以合計嗎?(不能)

  小結:所以統計表的樣子是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作一些變化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我們學校五年級每周常規檢查表(課件出示)就是一個變化了的復式統計表。

  五、拓展練習,靈活應用復式統計表

  談話:回到剛才的話題,我們五(1)班的同學也做了一個最愛色彩統計表,不過被墨水弄臟了一部分,看不清了,你能推算出這些數據嗎?我已經將它打印到練習紙上了,請填一填,如果會,就自己填,如果不會,就和同桌商量一下。

  學生填,教師巡視、指導。選一學生作品展示。

  提問:你是怎樣想的?(生一一說出)

  反饋:我們把課件上的墨水移開去,如果和他一樣,就給自己鼓鼓掌。(出示課件,移出墨水痕跡)

  六、全課總結,體驗收獲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七、提出假想,課外延伸

  談話:對于最愛色彩,我有一種假想,就是喜歡紅、綠色的情況與男女生的性別有關系嗎?有關統計表就在練習紙上,同學們課后可以調查統計一下,說不定你會有驚喜的發現呢!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目標解析】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收集數據、記錄數據的方法已經有初步的體驗,會將數據整理后填入單式統計表,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借助復式統計表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的方法和意義。復式統計表呈現、處理數據的方法也是學生以后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生交流:同學們,課余時間你有什么興趣愛好?

  2.(相機出示情境圖中的六項活動)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怎樣驗證你的想法?

  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為復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與反思2篇03-06

拼音教學設計04-05

牧童教學設計04-02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象州县| 荣昌县| 福海县| 高邑县| 徐水县| 长海县| 仁寿县| 隆子县| 玉环县| 德格县| 和田市| 芷江| 光山县| 凌海市| 青田县| 金平| 布拖县| 宜良县| 韶山市| 高青县| 望奎县| 万载县| 依兰县| 铜川市| 榆社县| 白朗县| 郧西县| 大埔区| 土默特右旗| 罗甸县| 固阳县| 安岳县| 尚义县| 微山县| 凤冈县| 浮山县| 南木林县| 平度市| 道真|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