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
1.故事導入。
有一個故事,媽媽小時候聽過,奶奶小時候聽過,奶奶的奶奶小時候也聽過,你們想聽嗎?聽老師講故事(選擇《神筆馬良》中馬良幫助窮人的片段)。
2.說話訓練。馬良用神筆給窮人畫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想干什么?
3.板書課題。有個小女孩,她和你們一樣,也夢想著有一枝神筆,她把自己的愿望寫成了一首詩,題目是《假如》(板書課題)。
二、讀詩歌
1.讀正確。
(1)認讀字詞。縮嘆息遙遠尋食哭泣健康(課件輔助顯示音節)
(2)初讀課文。認真地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做上記號,問同學、問老師。
(3)抽讀正音。
2.讀流利。
(1)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
(3)指導朗讀。詩中有三個長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課件輔助出示斜杠指導句子中的停頓)
(4)找規律。“窗前的小樹紅紅的太陽樹上的小鳥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體”這幾個詞組有什么特點?應該怎么讀?
(5)鞏固練習。在全詩中繼續尋找“()的()”的詞組,讀一讀。
(6)積累詞語。摘錄兩個自己喜歡的詞組。
3.讀出感情。
(1)范讀課文。下面我們來練習讀全文,聽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學生評議。你覺得老師讀得好在哪兒,還有什么不足。
(3)教師引導。老師不但在用嘴讀,還在用心讀;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畫畫。想看看老師腦子里的畫嗎?(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動畫)
(4)學生練讀。
(5)游戲助興:《挑戰自我》
三、練說話
1.自由說話。用“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畫()……”說話。
2.情景說話。收聽幾個求助電話(無家可歸的老虎、餓癟了肚子的熊貓、渴得厲害的地球媽媽、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詩歌的語言說話。
3.朗讀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善良的小朋友畫一對翅膀,帶著你的愛,帶著你的情,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四、課外作業
1.請學生自己布置一個回家作業。
2.課外閱讀《不要問我為什么》。
[設計說明]
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讀本。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個顯著標志。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詩歌的學習尤其如此。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漸漸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觸發情感,在讀中培養學力,提升思維。本設計力求體現以下特色:
1.展示讀書過程。學生接觸文本,總要經歷從不會讀到會讀,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先感知后理解、從默會到表達,讓學生把隱藏的認識過程顯現出來。
2.滲透讀書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強化“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把視角中心轉到學生身上。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把讀書的方法滲透其中,創設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來運用、提高,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鞏固。
3.明確讀書目標。語文課堂上的讀書目的主要是學習語言。通過學習文中規范、精美、鮮活的語言,幫助學生構建新的語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頭語言,促進消極的語言向積極的語言的轉變。
4.提高讀書質量。最理想的讀書目標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對文本進行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轉移到自己身上。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有創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作為學習的伙伴參與其中。
《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
1、故事導入:
有一個故事,媽媽小時候聽過,奶奶小時候聽過,奶奶的奶奶小時候也聽過,你們想聽嗎?聽老師講故事(選擇《神筆馬良》中馬良幫助窮人的片段)。
2、說話訓練:
馬良用神筆給窮人畫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想干什么?
3、板書課題:
有個小女孩,她和你們一樣,也夢想著有一枝神筆,她把自己的愿望寫成了一首詩,題目是《假如》(板書課題)。
二、讀詩歌
1、讀正確:
⑴ 認讀字詞:
縮嘆息遙遠尋食哭泣健康(課件輔助顯示音節)
⑵ 初讀課文:
認真地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做上記號,問同學、問老師。
⑶ 抽讀正音。
2、讀流利:
⑴ 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⑵ 交流匯報。
⑶ 指導朗讀:
詩中有三個長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課件輔助出示斜杠指導句子中的停頓)
⑷ 找規律:
窗前的小樹紅紅的太陽樹上的小鳥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體這幾個詞組有什么特點?應該怎么讀?
⑸ 鞏固練習:
在全詩中繼續尋找( )的( )的詞組,讀一讀。
⑹ 積累詞語:
摘錄兩個自己喜歡的詞組。
3、讀出感情:
⑴ 范讀課文:
下面我們來練習讀全文,聽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⑵ 學生評議:
你覺得老師讀得好在哪兒,還有什么不足。
⑶ 教師引導:
老師不但在用嘴讀,還在用心讀;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畫畫。想看看老師腦子里的畫嗎?(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動畫)
⑷ 學生練讀。
⑸ 游戲助興:
《挑戰自我》。
三、練說話
1、自由說話:
用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 )畫( )說話。
2、情景說話:
收聽幾個求助電話(無家可歸的老虎、餓癟了肚子的熊貓、渴得厲害的地球媽媽、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詩歌的語言說話。
3、朗讀范文: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善良的小朋友畫一對翅膀,帶著你的愛,帶著你的情,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四、課外作業
1、請學生自己布置一個回家作業。
2、課外閱讀《不要問我為什么》。
【設計說明】
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讀本。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個顯著標志。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詩歌的學習尤其如此。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漸漸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觸發情感,在讀中培養學力,提升思維。本設計力求體現以下特色:
1、展示讀書過程:
學生接觸文本,總要經歷從不會讀到會讀,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先感知后理解、從默會到表達,讓學生把隱藏的認識過程顯現出來。
2、滲透讀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化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把視角中心轉到學生身上。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把讀書的方法滲透其中,創設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來運用、提高,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鞏固。
3、明確讀書目標:
語文課堂上的'讀書目的主要是學習語言。通過學習文中規范、精美、鮮活的語言,幫助學生構建新的語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頭語言,促進消極的語言向積極的語言的轉變。
4、提高讀書質量:
最理想的讀書目標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對文本進行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轉移到自己身上。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有創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作為學習的伙伴參與其中。
《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良、食,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點:
1.
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第一節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難點:讀悟結合,體會情感。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最想做什么
2.有個小女孩也想借馬良的神筆來實現自己的愿望,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這首詩歌里,現在就請小朋友自己去感受一下吧!(示課題:假如)
二.出示要求,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要求:
1圈圈不會讀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再標標有幾小節。
2把你喜歡的、最想讀的一節詩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帶領下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課文共有幾小節?誰愿意把你讀的最好的一節詩歌讀給大家聽?
二、隨機學習,朗讀感悟
(一)第一節:出示內容
1.學生讀之后,問:他哪里讀得好,誰來夸夸他?
2.學習縮:誰來拼音,讀準確這個字。
3.理解縮輕輕嘆息
師:課文中誰著身子呀?現在開始你就是寒風中的這棵小樹
出示圖1: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師創設情境: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凍得瑟瑟發抖。他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哪些小樹扮得好,老師來采訪幾棵小樹。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你在嘆息什么?
全體小樹把這句話再讀一讀。(指導讀)
4.學習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師: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陽光、溫暖、幫助、關心)有人來關心我,幫助我,那該多么好呀!
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女孩也和我們一樣,很想幫助這棵小樹。她是怎么幫助小樹的?自己讀第一小節,找一找。
指名說,出示句子:(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這句話應該怎么讀?指名讀,齊讀。
師:讀了這句我們知道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馬良的神筆畫(
),幫助(
)。
指名說,師板書(畫太陽
幫助小樹)
師: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小樹,小樹,現在你感覺怎樣?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幫你實現了愿望,你想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師:小女孩聽了你的話心里一定(很開心)。讓我們讀讀這一節吧。剛才同學們讀得真棒!老師看見了一棵棵快活成長的小樹。
還有誰想來讀讀其它幾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指名讀,誰來夸夸他。
2.這一節中還藏著幾個生字寶寶,我們來認一認。
遙
尋、食、泣
指名讀,注意讀準食,
3.小朋友你們真是識字的小能手。讓我們再一起把第二小節讀一讀。
4.
這小節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馬良的神筆畫(),幫助()。(指名說,師板書畫谷粒幫助小鳥)
(三)學習第三小節
1.第三小節哪些小朋友喜歡讀。指名讀。評一評。
2.學習多音字:還
這一節中藏著一個特別的字,你發現了嗎?重點學習:多音字還①誰來給[huan]找朋友?(還書、歸還)②你還知道它的另一個讀音嗎?(hai)也來找朋友?(還有、還是)
讓我們再一起把第三小節讀一讀。
這小節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馬良的神筆畫(),幫助()。(指名說,師板書畫好腿幫助西西)
三、課堂小結,感知升華,。
小女孩非常希望擁有一支神筆,但卻不是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見她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呀!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
1.學習生字詞語
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生字寶寶急著想和大家見面了。(課件出示生字)
自由讀生字,當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齊讀。
小朋友真能干,這些生字寶寶把音節藏起來了,你還認識嗎?(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指名當小老師找朋友領讀,同桌找朋友。
老師也有一些詞語,誰會讀。開火車讀,齊讀。
2.指導寫良、食
送走了詞語朋友,還有兩個生字寶寶想請大家寫一寫呢,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出示(良食)問:寫的時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說。
那我們就趕快試著寫一寫吧.
板書:
23
假如
畫太陽
幫助小樹
畫谷粒
幫助小鳥
畫好腿
幫助西西
《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道德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課前準備】
觀看《神筆馬良》的動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1、同學們都看了《神筆馬良》的故事,從故事中你知道馬良神筆有什么特點嗎?故事里他都畫了些什么?
2、發散說話: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要畫什么?板題。(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
3、有一個小姑娘也夢想著有這樣一支神筆,并且寫了《假如》這首詩,我們來聽聽她用這支筆畫了些什么。
〖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你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同學合作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直到把它讀通讀順為止。
反饋:⑴請小老師帶領拼讀生字,指名直接讀,齊讀,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⑵指名讀詞,齊讀詞。
3、小聲自由讀文,邊讀邊比較一下這四個小節,你有什么發現?指名說
作者每個小節的開頭都用了這句話(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們也來讀一讀這句。(齊讀)
4、馬良的筆神奇嗎?如果你感覺到了它的神奇,請你讀出來聽聽好嗎?接讀課文。誰最喜歡讀第一段?當他讀時,其他小朋友干什么呀?對,聽一聽,這些小朋友字音讀準了嗎?句子讀通了嗎?(接下來請同學用雙手把書壓住)
5、整合練說,拓展延伸,句式練說,整合課文內容。
師:通過讀課文,你能把課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連起來說一說嗎?(出示填空:課文里的小朋友說: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要給;還要給。)
〖學文,朗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1、課件出示第一小節。
小作者為什么要有這只神筆,他想干什么?作者真是有愛心的人,帶著你的體會,去讀讀這一小節。在你讀他的時候,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2、我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出示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現在你們就是小樹,請問:被寒冷的北風猛烈吹刮的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指名說,帶著你的體會去讀讀這句話: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請問:被大雪冰凍的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嘆息是什么意思,視機解決)指名說,帶著你的體會去讀讀: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請問:瘦弱的小樹,你在嘆息什么?需要什么幫助?指名說
4、好可憐啊!我想要幫它,你呢?那我們為它畫一個太陽吧,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課件同步出示太陽圖案,指導讀“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5、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出示畫面),睜開眼睛,師旁白:紅紅的太陽高掛在天空,照在小樹身上,小樹不冷了。它伸了伸( )生接,彎了彎( ),踢了踢( ),搖了搖( ),多么自在,你感覺到它的快活了嗎?(指導朗讀“快活地成長”)
6、小朋友,你想和這樣有愛心的人交朋友嗎?你真的愿意去幫助寒風中的小樹嗎?那誰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讀出來?指名讀
那我們一起把心里話讀出來吧:齊讀第一小節。
過度:別忘了,還有小鳥和西西也需要我們的幫助呢。你最想去西西那兒還是小鳥那兒?去吧,讀出你心里的想法。一邊讀一邊去想,好像他們就在你身邊一樣。
二、學習第二、三小節
1、自由感悟讀二、三小節。(找小伙伴一起讀)
2、誰最想幫助小鳥,指名讀第二小節,讀的怎樣?誰還想幫助小鳥?(3~5)
3、誰最想幫助西西,你在讀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嗎?視機出示兩長句:
⑴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指名讀,哪里讀得好?(一定、好腿、還給、健康)還有誰想讀?你讀的真好,我代表殘疾的西西謝謝你。
⑵ 他再也不會只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而是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老師想讀,可以嗎?你們認真體會。你覺得沒有好腿的西西過得怎樣?哪些詞語?(只、望)有了好腿的西西,過得怎樣?為什么?你能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4、我們來一起有感情讀讀第三小節,讓西西感受到我們和作者對他的愛!
過渡:假如有一天,馬良的神筆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想用它干什么呢?
三、學習最后一小節
1、出示最后一小節。
2、小組內練說---派代表說
3、圖片演示,再練說。
四、小結
你我都有一顆純潔的愛心,讓我們的心融在一起,共同描繪一個和平安寧的世界吧。配樂齊讀整首詩(時間多,可以讓學生背下來)
五、擴展
課后請用你手中這支神奇的筆把你想畫的畫出來,想寫的寫下來。
【《假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篇】相關文章:
雨點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4
《懷素寫字》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6-12
《靜夜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篇08-16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3-30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3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篇05-12
《雪地里的小畫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篇03-03
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3
《雪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3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