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四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九單元中的《車的世界》。課本54-55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繼續認識各種車輛名稱,大致了解各種車的用途;鞏固19個生字詞,正確書寫共、汽、無、行4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認識19個生字詞,會寫共、汽、無、行4個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昨天我們到了車的世界,認識了許多車,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些漢字新朋友。我們來回憶一下昨天認識的車吧!(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車。)
2、看畫面,說說車的名稱。
3、利用各種形式復習生字詞。
4、把自己知道的車的名稱與用途跟小伙伴說說。
二、學習生字。
1、(出示課件)小朋友們,你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字,看看你認識屏幕中的哪些字?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小組里的成員討論識字。
4、匯報交流小組學習生字的情況。
5、用自己喜歡的生字組詞、說話。
三、鞏固練習。
1、做找朋友游戲。
(1)音節、詞找朋友。
(2)圖、詞找朋友。
2、聽音找卡片游戲。
3、出示連線題。(課件出示各種車的圖片和車名生字間的連線。)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求寫的四個字。
2、觀察它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說一說怎樣寫能把字寫漂亮?
重點指導汽、行、無三個字。
強調行和汽字都是左右結構,左右兩邊寫得要勻稱。提示寫好汽的最后一筆。
無是獨體字,整個字占四個格。
3、請平時寫字好的學生上臺表演,然后評議。
4、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寫完了與同學交流。
五、課外拓展。
1、你還會寫本課的哪些生字?試著寫一寫。
2、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各種車的用途。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文中的母親形象,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出母親的品性、特點。
2.了解胡適及其母親身上代表的文化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母親對我的做人訓練,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文縐縐(zhou)
綽號(chuo)
庶祖母(shu)
吹笙(sheng)
摹畫(mo)
眼翳(yi)
舔去(tian)
侮辱(wu)
2.解釋下列詞語。
責罰:處罰。
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氣量:指才識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
廣漠:廣大空曠。
寬恕:寬容饒恕。
質問:責問。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面紅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臉上發紅的樣子。
仁慈:仁愛慈善。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二導入
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作者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親,用樸實的文字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讀讀這些文字,了解這位學者少年成長的歷程,也許對你會有許多啟迪。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現代作家、學者,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提倡文學改革,為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1920年創作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提示及要求:
1.抓住關鍵句、段。
2.
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
3.讀完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
4.理清文章結構。
明確:
文章開頭主要憶述了作者九歲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斷。接下來作者采用情隨事現的記敘方法,詳略得當地回憶母親對我的教誨目的、方法和態度。再接下來寫母親和家人相處的情況。
四學習課文內容
1.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難題,或者值得思考的問題,集中起來加以討論。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交流。
提問:
用一句話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
明確: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提問:為什么說她又是嚴父?
明確:
插入胡適家庭背景資料介紹(教師可讓學生從收集來的有關胡適生平材料來交流介紹)。
提問:
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這些事情突出母親的什么品性?
明確:
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B.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C.新年之際,債主來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
D.受了兩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再忍時,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E.聽了王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通過寫這些事,表現母親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
五探究活動
請你就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法,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求統一答案,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六小結
這是一首質樸動人的對母親的贊歌,作者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愛戴,記下了自己的母親這可親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頌歌,愛的感情貫穿全文。
七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聽寫詞語:管束責罰氣量廣漠質問寬恕文縐縐
二朗讀下面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加點詞語的含義。
1.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2.在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3.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細細體會品味語句中暗含的語意,以學生的理解為主,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提示。)
三體會文章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學生朗讀課文,交流心得。
明確:
文章在平淡的語言下,多了一份感情。這份寬廣、持久的母子之愛,通過淡似白描的勾勒,顯示出那樣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當然不是憑借什么宏偉的結構和華麗的文字。而是仗憑它的平實。
平實的語言,樸素明凈,把母親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學。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舊中國,女性的地位極低。更何況胡適之母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主婦,她身為寡婦又兼后母,除了巴望親生兒子踏上他老子的腳步外,還企盼什么?所以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對于非己所生的兒子、媳婦,母親則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實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門去,母親忍辱負重的痛苦形象.只通過這平淡的敘述,便躍然紙上,并在讀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響。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對母之愛倒顯得深沉而質樸。
其實,平實的風格來源于作者的真情實感。因此任何虛情假義、矯揉造作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通讀全篇,我們能夠感到胡適對母親的深深愛意。胡適作為書香門第的后代,在幼年時期接受的便是論述傳統儒家忠孝仁愛的倫理教育,以后又從朱子(小學>中,學會了勤謹合緩,因而對于母親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說出了家鄉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當然,對于自己的母親,也就愛得更深。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愛母之情,敬母之意,透過字里行間,強烈涌現出來。感情之真、之純,動人心弦。
四比較欣賞
在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中,寫我的母親之作甚多,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欣賞,寫成讀書隨感一篇。
推薦篇目:
老舍《我的母親》。
鄒韜奮《我的母親》。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趙麗宏《母親和書》。
五欣賞詩中的母愛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又如:歌曲《媽媽的吻》(付林)、《燭光里的媽媽》等,通過欣賞歌曲,來感染教育學生珍惜母愛,學會孝敬母親。
六小結
本文是著名學者胡適自傳──《四十自述》中的一個章節。作者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成長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向我們再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母親形象。學習這篇課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啟迪的同時。能夠從中了解和感悟自傳的語體特點。這篇文章的語體特點主要是質樸自然,平實中含有真摯的情感,既表現了自傳的語體特點,又體現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2、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一、復習回顧
1、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最大的書》這一課,知道了我們平時讀的書,書上有字、有畫、有豐富的知識,讀書能更好的建設祖國。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這些詞語會讀了嗎?指名讀(4名)——齊讀
師:點擊“刨根問底”,誰來說說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
師:是呀,川川就是這樣不停地向叔叔提出問題,我們去看看他倆都談了些什么?
二、學生分角色讀課文1-4小節的對話,了解巖石書
1、師:打開19課,我們一起來讀1-4小節,誰來讀川川?誰來讀地質勘探隊員?
再請一位小朋友來讀敘述部分。 其它小朋友有一個任務,邊聽邊想,從他們的對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師:讀得真不錯。從剛才的對話中,你們知道了什么?(巖石就是一本書。 這本最大的“書”就是巖石。)
師隨機板:巖石“書”。
2、認識巖石書,朗讀指導。
師: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這本“巖石書”呀?點擊課件,這就是巖石書,多么神奇啊!誰來讀讀這句話。
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男女聲比賽讀——評價
三、感知“書”的內容。
1、生分角色讀課文5-8小節。
師:當川川明白巖石就是一本書后,好奇心可來了,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問題?下面就請兩位小朋友來讀讀5—8小節,誰來讀叔叔的話?誰來讀川川話?小朋友讀敘述部分。
2、師生共同研讀“書”的內容。
師:你們讀得真投入!讀了這本書,你們知道了什么?
(1)如若生回答:我知道了這書中有雨痕、波痕,還有礦物。 引出“字”
師概括:其實這些就是書中的“字”(師板書 字:雨痕、波痕、“礦物)。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雨痕、波痕嗎? 那你們想象一下,這雨痕、波痕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你們太會想象了,你們想不想看看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呢?
師:(師點擊課件)這三幅圖你能認出哪個是雨痕,哪個是波痕,哪個是礦物嗎?
師:我們看看答案吧,真棒,全找對了!看,它們多有意思啊!誰能用書上的文字來介紹一下它們呢?( 兩位學生介紹)
師:真能干,介紹得非常流利。
下面誰來讀讀書中叔叔的話呢? 老師來當川川,讀 川川認真地問:“這上面有字嗎?” 生:“有。你來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
師:哦,你這個叔叔當得有板有眼的。 (再請一組學生朗讀,一生讀川川的話,一生讀叔叔的話,師評價:你看,“認真”一詞讀得真有味道,這真是一位充滿求知欲望的小男孩!)
引:這本厚厚的書上除了有字,還有什么?
(2)生:書上有樹葉、貝殼、小魚。
師:這些樹葉、貝殼、小魚,就是書中的“畫”。(師板:樹葉、貝殼、小魚)。
師:你們看,(出示課件)這巖石書上的畫與我們平時見到的樹葉、小魚、貝殼有什么不一樣呢?(這里的`小魚沒有鱗片。這里的小魚是死的,看不清楚。這里的小魚是不動的,好像凹進去了。平時看到的樹葉是綠色的。平時的貝殼可不是這樣的。 …… )
師:孩子們,這里的樹葉、小魚、貝殼,本來也有美的顏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殼運動,他們被包了起來,死后沒有腐爛,埋在地底下,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后,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很多年以后,這些動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師:你怎么知道的? 對該生進行表揚
師:(出示句子),誰來讀讀這些化石呢?
生:讀“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
師:是呀,當叔叔從巖石上發現化石心情是怎樣的?很激動,好,請你也帶著這份激動讀讀發現的化石……
(3)拓展
師:孩子們,其實像這樣的圖畫,巖石書里還有許多,想不想看?
師:(師點擊課件,出示各種化石),你們認識這些有意思的東西嗎?
師:對!這么有意思的東西,能不能也像剛才那樣介紹呢? (出示句式:你看,這兒有( ) ,有() ,那兒還有( ) 哩!),小朋友先試著說一說
師:現在你就是地質勘探隊員,我來作川川,向你請教,誰來和我合作。師生對話表演。
師:這上面有圖畫嗎?
生:有,你看,這兒有烏龜,有蝴蝶,那兒還有可愛的對蝦哩!
師:大大方方的,挺不錯。 ……
師:誰如果能一邊介紹一邊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生邊介紹邊指著畫面(3位)——同桌介紹師:小朋友介紹的真投入。
(4)師:川川此時真的被巖石書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可不明白這些神奇的字、畫,又能說明什么呢?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此時你的腦海里似乎出現了怎樣的一幅幅畫面?(師配樂朗讀第10節)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描述各種畫面……
師:是呀,陸地變成大海,大海又變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殼運動,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經過漫長的歲月,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0小節,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地殼運動要經過漫長的歲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萬年”,“慢慢”。
師:誰來讀讀這些詞,讓我們感受時間的漫長呢? (2位)
師:把這些詞放回課文中,一定會讀得更好,誰來讀讀第10小節?請兩位學生讀。(師評價: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地殼變化的漫漫過程!)
師小結:是呀,只要研究這本厚厚的巖石書上的字、畫,我們還真能探究地殼運動的漫長過程呢!
四、了解“書”的作用
師:愛提問題的川川還真不罷休呢,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問題?(指名讀川川和叔叔的話)
師:讀了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呢? 生:讀懂這本巖石書,我們可以找到地下的寶藏。
師:還告訴我們地下藏著哪些寶藏呢? (石油、銅礦、鐵礦、天然氣)
師:那你知道川川長大想干什么呢? (做地質勘探員)
師:對!這真是一位有理想的小男孩。
五、整體回味課文,引向更廣的“書”。
師:讓我們再次來讀讀這篇課文,看,這篇課文的對話特別多,我請一位小朋友讀川川的話,其他小朋友讀叔叔的話,合作讀。
師:現在你能明白刨根問底的意思了嗎?(生說)
師:是呀,川川不停地提問題,不斷的解決心中的疑問,這就是“刨根問底”!川川刨根問底的精神,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讀懂了這本最大的書上有字、有畫,讀懂這本最大的書能找到地下的寶藏。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我們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書”呢?你們看,(點擊課件),這美麗的星空就是一本書,讀懂它我們可以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我們居住的舟山群島也是一本書,讀懂它就知道它的發展歷史;這朵嬌艷的藍玫瑰是書,讀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銅礦;小燕子是書,低飛時就是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這可愛的胖豬是書,它愛睡懶覺是因為它的大腦里有一種特殊的麻醉作用的物質,讓它常處于昏睡狀態。其實我趙老師也是一本書,我臉上悄悄出現的皺紋告訴你們我已不再年輕,我的穿著打扮告訴你們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孩子們,茫茫宇宙,萬物生靈,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帶上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一顆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們肯定能發現更多的秘密。
六、做課堂作業。
1、說一說
師:這句話換一種說法,還能怎么說?(你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2、做一做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 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白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 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教學重點:
使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的互相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與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寫。
教學用具:
米尺、標價牌、磁鐵、小黑板(書中表格、練習)
教學過程:
一、 引出小數:
1、 出示文具標價牌。
師:開學的時候小明的媽媽為小明準備了許多文具。
書包48元 圓珠筆3.50元 日記本3元 鉛筆0.20元 文具盒15元
橡皮0.15元 小刀1.5元
(在黑板上依次貼出這些標價牌)
2、 區分整數和小數。
師: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指名一學生上黑板分)
書包48元 圓珠筆3.50元
文具盒15元 鉛筆0.20元
日記本3元 橡皮0.15元
小刀1.5元
師:左邊的這組數48、15、3,都是我們學過的,它們都是整數,你還能舉出整數的例子么?
3、 引出課題:認識小數
師:右邊的這組數不是整數,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
師:觀察一下,這些小數與我們學過的整數有什么不一樣?
生:都有個小圓點。
師:對了,這個小圓點叫做小數點,一起說說它的名字。(生齊讀)
師:別看它小小的,圓圓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而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中間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二、 認識小數:
1、 讀小數
師:小數點在小數中就讀作“點”,你會讀小刀的標價么?(指名學生讀,多叫幾個)
師:這個小數與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樣么?
生:這個小數小數點的后面只有一個數字,而其他的都有兩個。
師:觀察得真仔細啊,像這樣小數部分只有一個數字的叫一位小數,有兩個數字的叫兩位小數。
師:剛才我們念了一位小數,那么大家會念這些兩位小數么?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可按照整數的讀法讀,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師:再請幾個同學試著讀讀。(如有讀錯的加以糾正)
2、 寫小數。
師:小數我們已經會讀了,那么它該怎么寫呢?寫小數與讀小數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師:學會了么?好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生自由練寫,師巡視)
3、 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師:能把它們轉化為幾元幾角幾分的形式么?
(指名學生回答,是在小黑板上寫)
3.50元=3元5角
0.20元=2角
0.15元=1角5分
1.5元=1元5角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等號的左右兩邊,發現了什么?
生1:整數部分的數表示幾元,小數部分第一位表示幾角,第二位表示幾分。
生2:3.50元和1.5元同樣可以轉化為幾元幾角,為什么一個小數部分第二位有0,而另一個卻沒有呢?
師:你真會想啊,這個0可以去掉,小數的大小是不變的,但是小數的意義和數位是不同的。現在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4、 鞏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師:剛剛的轉化學會了么?我們在來練練怎么樣?請把書翻到88頁,中間有張表格,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表中食品的標價,然后完成這張表格,填寫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填完后指名同學回答。)
5、 尋找生活中的小數。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呢?
生1:自動鉛筆上標有0.5毫米的字樣。
生2:飲料上也有。
生3:書的背面有標價,也是小數。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好仔細呀。老師也找了幾個,大家瞧瞧:人體正常體溫最高可達37.5攝氏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6、 認識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1) 出示米尺,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
師用手在米尺上比劃一分米,問學生:大家瞧,這是多少長?
生1:一分米。
生2:10厘米。
師: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分,每分就是1分米。
師:恩,對極了。那你會用分數來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師:這呀要用到我們以前學的分數的知識,今天,老師告訴大家,1分米還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
生:3/10米,0.3米。
師:6分米呢?8分米呢?
(2) 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師在米尺上比劃1厘米,問:這又是多少長呢?
生:1厘米長。
師:把米尺怎么分才能得到一厘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
師:用分數來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1/100米。
師:那用小數會表示么?
生:0.01米。
師:真是聰明,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舉幾個例子,多叫幾個同學回答。)
師:那么18厘米你會轉化么?
生:18/100米,0.18米。
師:打開課本89頁,完成其中的填空。(完成后校對)
(3) 鞏固練習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
師:上學期征訂校服的時候,服裝廠的叔叔阿姨們為我們量了身高:
胡址珊1米28厘米 楊昆1米40厘米 仇鑫1米2分米
你能把它們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么?(指名上黑板寫)
完成后校對。
三、 鞏固聯系。
1、 填單位名稱。
8.64元=8( )6( )4( ) 2.83米=2( )8( )3( )
2、填適當的數。
0.23米=( )/( )米=( )米
0.76米=( )/( )米=( )米
3.19米=( )米( )厘米=( )厘米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么?
五、課后練習:
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一中的第一題。
板書: 認識小數
元 角 分 1分米=1/10米=0.1米
3. 5 0元 整數部分.小數點 小數部分 3分米=3/10米=0.3米
0. 2 0元 一個數字-----一位小數 1厘米=1/100米=0.01米
0. 1 5元 兩個小數-----兩位小數 3厘米=3/100米=0.03米
1.5元 18厘米=18/100米=0.18米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四篇】相關文章: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02-1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02-05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11-28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7-14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9篇05-29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10篇05-28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集合10篇12-11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五篇11-24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九篇11-2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集合4篇10-04